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概述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几种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并认为随着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研究和开发经济、高效、低能耗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几种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并认为随着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研究和开发经济、高效、低能耗生物脱氯除磷技术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供选择的主要工艺类型及特点 ,并针对我国的污水排放标准和污水水质特点 ,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城市污水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是目前国内外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的难题和热点.阐述了生物除磷脱氮的主要理论和工艺技术.成熟、高效、低耗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应用简捷、可靠的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工艺,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产性试验,研究了污泥浓度对A2/O工艺TN、TP、NH3-N、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污泥浓度有利于生物脱氮,但不利于生物除磷;污泥浓度变化对NH3-N、COD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提高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的技术措施:在提高污泥浓度增强生物脱氮效果的同时,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在厌氧池形成严格的厌氧条件增强生物除磷效果;指出了为优化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并减少深度处理时絮凝剂投加量,需要在以下三项技术措施之间掌握平衡:提高污泥浓度、在厌氧池形成严格的厌氧条件、深度处理化学除磷。  相似文献   

6.
就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高浓度氨氮对活性污泥性能、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氨氮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在保持高溶解氧条件下,高浓度氨氮污水取得良好的脱氨效果,但碳源不足成为脱氮效果的影响因素;高浓度氨氮污水脱氨后产生的大量NO-3残留严重影响磷的去除.  相似文献   

7.
应用改性硅藻土陶粒填料滤池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末端脱氮除磷深度处理,通过试验确定了改性硅藻土陶粒填料滤池设计参数,处理后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达到回用水和景观用水标准.改性硅藻土陶粒和生物脱氮除磷与化学除磷相比具有投资省、占地小、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级SBR工艺优化除磷脱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充分分析单级SBR工艺在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两种两级SBR串联运行的除磷脱氮工艺模式。通过合理控制操作过程 ,该工艺可望从根本上解决单级生物除磷脱氮系统中的泥龄问题、厌氧区的硝酸盐问题、有机物对硝化作用的抑制问题和好氧时间长能耗较高的问题等 ,从而可大大提高系统除磷脱氮效果和稳定性。模式 1工艺适用于处理BOD/TP值较高的污水 ;模式 2工艺对进水BOD/TP值没有特殊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泥龄对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中,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竞争又相互交叉的生理反应过程,存在着硝化菌与聚磷菌的不同泥龄之争。应用数学模式分析了泥龄对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就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单、双级污泥系统的泥龄进行了探讨。推导出以下结论:缩短泥龄可以提高系统的同化除磷能力;长泥龄的生物除磷系统单靠生物作用以期达到完全除磷是几乎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以太湖流域3座采用两段缺氧的A3/O—MBR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北污水处理厂、硕放污水处理厂及太湖国家度假区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工程概况和主要运行参数。通过对这3座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的分析比较,初步研究其脱氮除磷效率。结果表明,各污水处理厂的氮磷去除效果均较好,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增加后置缺氧段的A2/O/A—MBR工艺强化了脱氮除磷功能,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2座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昆明市A2/O工艺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了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效果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条件的好坏决定了生物除磷效果,厌氧池末端NO-3-N越低,厌氧条件越好,生物除磷效果越好。影响厌氧条件的因素众多,包括厌氧池HRT、缺氧池HRT、污泥回流方式、污泥回流量等,通过优化技术参数,能够改善污水处理厂厌氧池的厌氧条件,从而提高生物除磷效果。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生物除磷效果,不会对生物脱氮作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温度为9~16℃的低温条件下,考察了双污泥回流A2/O工艺系统处理低C/N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低C/N城市污水时,将A2/O工艺改良为双污泥回流系统,通过富集反硝化除磷菌(DPB)和强化缺氧吸磷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当水温为12~16℃,缺氧池DO为0.2~0.4mg/L时,进水TN、NH3—N和TP平均分别为47.44mg/L、37.50mg/L和6.01mg/L时,系统出水TN、NH3—N和TP平均分别为12.81mg/L、2.75mg/L和0.37mg/L,去除率分别为72.99%、92.66%和93.90%,当水温为9~12℃时,系统对TN、NH3—N和TP去除效果下降,不能达到预定的去除目标。系统对COD去除效果良好,进水COD平均为253.59mg/L,出水为26.85mg/L,平均去除率为89.41%。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回流液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流化床法降低污泥回流液中氮磷浓度的效果,并分析了COD/TN与COD/TP值对生物流化床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COD_(Cr)浓度对脱氮影响不大,而对除磷有较大影响.在COD_(Cr)为500 mg/L,进水TN为115 mg/L时,TN的去除率最大为72.05%,此时,COD/TN值为4.35.在COD_(Cr)为480 mg/L,进水TP为11.25 mg/L时,TP的去除率最高为36.98%,此时COD/TP为42.67.生物流化床法对降低高浓度氮磷污泥回流液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TN去除率可达56.35%,TP去除率为28.96%.  相似文献   

14.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A~2/O工艺优化运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广泛采用的A2/O工艺,以北京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了通过改善生化处理单元的运行方式,同步提高生物脱氮和除磷的效果,并通过现场运行进行了验证.在工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和二沉池运行对A2/O工艺反硝化过程的影响,考察了硝酸盐浓度对厌氧释磷过程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优化曝气控制和二沉池运行同步改善生物脱氮和除磷的效果.生产性试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在不改造现有工艺设施的基础上即可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5.
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溶解氧、泥龄、流程选择等因素对 A~2/O 工艺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回流污泥分流、改进提升、搅拌设备等措施来提高除磷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佛山镇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山镇安污水处理厂是佛山首批城市污水治理重点项目之一。二期工程污水处理采用改良A2/O工艺,扩建规模10万m3/d,通过分点进水实现高效的脱氮除磷功能,污泥采用一体化浓缩脱水处理,采用自动反冲过滤器实现中水回用。设计进水水质采用85%的保证率确定,工艺设计参数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特点、运行情况和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多级高浓度活性污泥法在不征地、不增加处理构筑物的情况下,以提高活性污泥浓度为指导思想,对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中试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出水CODCr为33~43mg/L,去除率92%左右;NH3-N为3~5mg/L,去除率90%左右;TP为1~1.7mg/L,去除率72%左右。系统保证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再生利用工程为例,为了同时满足多用户高标准的再生水质,提出将再生水直接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TN除外)。详细比较了二级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案,最终确定了采用五因子可调A2/O工艺(5FA2/O)进行二级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并采用砂滤-O3-BAF为主体的"新三段"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最后分析了工程实施后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探讨了生物除磷和脱氮的边界条件,并对多种工艺的除磷脱氮效果及污染物去除途径进行了对比研究.生物除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污水中有机酸含量与污泥含磷量的比值,即外加能量与污泥中聚磷菌能量的对比.在磷的释放与吸收的循环中有机磷的净去除是由于吸收量与释放量与COD/Y_p的函数关系不同而保证了磷的吸收量总是大于释放量.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我国水环境的氮磷污染现状和来源、国家控制水体氮磷污染的水环境标准、提高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能力的紧迫性以及相应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和发展.脱氮除磷工艺如A/O工艺、A2/O 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及其变型工艺(ICEAS、DAT-IAT、CASS)和UNITANK.工艺在我国都有应用.我国自主开发的倒置A2/O工艺,A-A2/O和改进AB工艺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