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倍受人们青睐,超临界CO2作为有机溶剂的替代者促进了绿色工艺的发展。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或亲水性分子及金属离子,CO2并不是一种好溶剂。采用反胶团体系可解决这一难题并开发许多新的工艺。本文概述了超临界CO2中反胶团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反胶团在超临界CO2萃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流体萃取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不能直接萃取重金属等离子型物质,但能萃取离子与配合剂反应生成的配合物。将配合反应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结合形成了又一门新型的萃取技术—超临界CO2络合萃取。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超临界CO2络合萃取重金属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的超临界络合萃取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超临界CO2 络合萃取是去除重金属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络合剂与带电的离子通过配位键生成电中性的、弱极性的、稳定的、易溶于超临界CO2 的络合物 ,从而可被超临界CO2萃取[1] .该技术具有萃取速度快、萃取率高、萃取温度较低、生物兼容性好和无毒、无污染等优点 .近年来 ,对土壤、河床污泥以及从模拟的滤纸和砂土上萃取金属离子的研究 ,国外已有大量报道[2 ] ,但从真实体系中萃取痕量重金属的报道则很少[3] .中药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疗效、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然而 ,由于环境污染、炮制…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装置。就沙棘油超临界流体萃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验研究。在探讨了压力、温度、颗粒度、装填量以及时间等对萃取率的影响之后 ,获得了指导实际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 ,并就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反胶团萃取蛋白质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露芳  董晓燕  白姝  孙彦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0,17(2):116-119,F003
综述了反胶团萃取蛋白质设备的研究进展.按设备形式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将反胶团萃取设备分为膜萃取器、离心萃取器、混合澄清槽和微分萃取器,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强调了萃取设备的基础研究和开发新型反胶团萃取设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从两亲聚合物及聚合物胶团的形成、聚合物胶团的加溶作用、聚合物胶团加溶理论等方面对聚合物胶团萃取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同时,介绍了作者提出并研究的聚合物反胶团萃取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_2萃取β-胡萝卜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超临界CO2技术对β 胡萝卜素进行了萃取试验,考察了CO2用量、萃取压力、温度等对浸膏得率的影响,从而得出了超临界CO2萃取β 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反胶团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溶剂,它作为有机溶剂的替代品已成功的应用于绿色化学过程的开发。但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极性物质的溶解度小,甚至不能溶解,反胶团的引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反胶团的基本原理,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设计,讨论了反胶团对水的溶解能力、助表面活性剂以及压力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反胶团性质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反胶团在萃取、有机反应及纳米微粒合成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已成为一种新兴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效率高、无毒、无污染等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文章主要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及优点,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天然香料工业及中草药开发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为萃取剂,从辣椒中萃取分离辣椒油的工艺。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辣椒原料颗粒大小以及CO2流量等因素对辣椒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22 MPa,CO2流量0.3~0.4 m3/h,颗粒度30~50目,温度315 K。超临界萃取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安全、产品无溶剂残留、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萃取脱除毛竹木质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CO2的超临界流体中,以二氧杂环己烷/水为夹带剂,毛竹木质素的脱除规律。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脱木质素效率、纸浆得率、残渣中Klason木质素含量及综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脱木质素效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压力, 反应时间和夹带剂体积分数对木质素溶出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温度越高,萃取液中Klason木质素含量越高,但其综纤维素含量越低,纸浆得率也越低。在180℃、20 MPa下,采用95%(体积分数)二氧六环水溶液作夹带剂,萃取1h,可得到较高的脱木质素率,达到84.18%。对不同温度下超临界萃取液的GC-MS分析表明,总离子流图流出峰中存在具有乙氧基的直链或支链以及含氧五元环结构的醇、醛、酮、酸和酯类化合物,也存在如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醛等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萃取液的组成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在较低温度(160℃)下,没有糠醛及香豆酮等的产生,而在较高温度(200℃)下,香豆酮质量分数接近15%,糠醛质量分数可达42%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萃取条件对甘蔗渣木质素脱除规律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得出纸浆得率、综纤素维含量、Klason木质素含量,进一步得出脱木质素率,以确定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超临界CO2脱除木质素的最主要因素.在180 ℃、 20 MPa下,用1,4-二氧六环2 mL作夹带剂反应60 min,脱木质素率达到79.61%.用GC-MS 对不同温度下超临界CO2萃取液的分析以研究在超临界CO2下甘蔗渣中木质素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木质素的降解不仅发生在芳基醚键这种大分子的断裂,还导致了苯环上甲氧基的断裂.且在高温作用下,还会导致甘蔗渣中其它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配合萃取中药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成满  黄少烈  李琼 《化工进展》2005,24(6):607-611
综述了国内外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配合萃取中药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中药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方法、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与配合萃取的关系、超临界配合萃取的原理、配合剂的选择和回收利用、配合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等。提出了有关于中药中微量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寻找合适的配合剂、超临界条件下配合萃取本身的机理等几个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哥本哈根会议》带来的思考,必须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SFE-CO2技术如何为低碳经济服务,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2提取黄姜中薯蓣皂甙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取黄姜皂甙元的传统工艺是以120#汽油作溶剂,存在环境污染、生产安全隐患及溶剂残留等问题;超临界CO2提取技术是解决上述弊病的有效途径,但工艺条件及对皂甙元产品的影响还未知。该文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夹带剂、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及解析温度对黄姜皂素得率的影响,并以正交实验考察了超临界CO2提取黄姜中薯蓣皂甙元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体积分数95%的乙醇作夹带剂,提取时间3 h、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60℃、解析温度50℃;各工艺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排序为:提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解析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下皂素得率可达19.35%,同传统工艺(得率为15.6%)相比增加了24%,且产品溶剂残留少,熔点高。  相似文献   

16.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喜树种子中提取喜树碱。在CO2流量20 L/h的条件下,探讨了夹带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喜树种子中喜树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验证并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喜树种子中喜树碱的最佳工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120 min,夹带剂乙醇体积分数90 %。在此条件下,喜树碱平均提取率为76.98%,所得到的萃取物中喜树碱的质量分数达43.68%。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得到金银花提取物,通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最佳工艺优化,对产物进行GC/MS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时间2.5 h、萃取温度55℃、CO2流量9 L/h、萃取压力25 MPa,得率为2.94%,共鉴定出18种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18.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18):2741-2760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is to approach and highlight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through the search in scientific papers and patents. The principles of the techniqu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work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areas, such as food science, pharmaceuticals, chemical residues, biofuel, and polymers are presented. Additionally, it presents the new and innovative combined methods where SFE has been used, as well as the perspectives of this technology and the profile of countries that own the rights for the use of SFE through patent registration. In this review a compilation of the data extracted from 196 different scientific article and 594 patent documents, from a universe of 2.314 documents was done, show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chnique in the last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