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中对赣州南部部分区县农村住宅的场地选择、建筑类型、建造过程、施工质量、建材质量以及村民的防震意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从结构体系、场地条件、建造质量等角度,分析了该区域内农村住宅的抗震性能.针对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具体的抗震加固措施,为赣南地区后续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建议,以保障农村住宅的抗震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对一典型砖砌体村镇住宅进行静力和动力测试,并对其进行有限元程序分析,两者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合当地的设防烈度,进一步利用有限元程序计算该结构在众值、基本、罕遇地震烈度作用下各砌体墙体的安全系数,判断该建筑的抗震性能。通过对比该建筑在不同砂浆强度下的抗震性能,提出砂浆强度对该类建筑的抗震性能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湖州地区村镇住宅的调查与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住宅结构体系进行结构抗震鉴定.对于结构抗震薄弱琢节提出加固措施,为以后类似住宅结构分析及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对中原地区村镇住宅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进行隔震设计的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布置形式,然后采用时程分析方法与采用抗震规范给定的简化算法两种不同算法下隔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隔震后周期、多遇地震隔震层剪力、罕遏地震烈度下隔震层剪力等结果,以期更加合理的利用隔震技术改进村镇住宅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村镇住宅中常用的空斗墙砌体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研究。通过对武汉汉南区某二层空斗墙砌体结构进行动力检测,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建立了空斗墙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反应谱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对该空斗墙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本文还通过对不同构造的空斗墙砌体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影响空斗墙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各种关键因素,为空斗墙结构抗震评估和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双层复合保温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能耗现状和保温技术特点,并基于对目前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保温和节能目标的要求,提出了符合当代村镇住宅特征的屋顶上层与下层分设保温层的复合保温构造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设计理念及模式内涵,建立了该模式下的吊顶封闭空间热平衡数学模型,给出了不同保温层选材的厚度参考值.该模式的提出为我国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屋顶保温和节能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中原地区出现最多的一类村镇住宅为例,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的隔震设计,探索实践隔震设计全流程设计方法,形成标准化的设计选用表,并且对村镇住宅基础隔震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6层以下的村镇住宅建筑结构,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及住宅平面总长度的变大,隔震效果大体上逐渐增强,但变化逐渐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现阶段吉林省严寒地区村镇住宅的现状,结合吉林省地区、气候特点,提出村镇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指出大力发展村镇节能住宅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村镇节能住宅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村镇住宅的节能现状,并对我国东北地区村镇住宅在建筑体型、单体空间和围护结构三方面进行了适宜节能技术的探讨,以降低建筑能耗,提高住宅室内热环境舒适度,实现节能、适宜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苏北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每年新建村镇住宅数量很大.由于苏北地区气候条件较差,解决建筑节能问题显得十分迫切.针对苏北地区气候特点以及该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方面的不足,阐述了适用于苏北村镇住宅的节能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木材是我国农村住宅建设中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但近30年,随着砖砌体、混凝土商品化程度提高,新建农村住宅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单一化,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形式。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木材可再生、易施工性能不断被认识,木结构在农村住宅中的应用将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2.
陕南山地民居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陕南典型聚落秦茂村民居现状的调查,从民居建筑空间模式、墙体构造方面分析了陕南山地传统生土民居演变与发展的过程,指出了民居自发演变的趋势以及原因,对现代乡村民居营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空间布局不合理、构造做法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等进行了分析.对民居冬夏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测试,并采用DOE2.0对典型民居进行了能耗模拟,定量得出生土围护墙体民居冬暖夏凉的生态特性,强调了生土民居的生态价值,为新民居方案以及实现生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本土生态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面分析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的现状,综合考虑严寒地区农村经济、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各种因素,从创建生态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可操作性强的北方寒冷地区住宅本土生态技术,从而使寒地乡村住宅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的特质.并根据研究成果建造3栋示范住宅,示范住宅与传统住宅相比节能达55%以上,其中经济型超低能耗住宅节能达80.8%,供暖能源可自给自足,不需要任何费用.该研究将促进北方寒冷地区乡村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北新型农村住宅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住宅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活生产场所,其建设水平是农民生活水平的直接反映.而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北方农村的住宅仍然处在不规范、不节能、不安全、不集约、不环保的原始状态.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这次农村住宅设计中,从单元组团及农民间的交往空间;农民与外界的交往空间;先进建筑技术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达到建造既安全环保、又节能省地的新型农村住宅.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乡差距迅速拉大,乡村衰败问题日益严重,由此新农村运动开始在全国展开,引发了乡村建设的热潮.本文从乡村复兴的视角出发,结合益阳市城郊新农村清溪村的典型案例,论述了该村在经济、产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复兴发展,进而得出了经济复兴是关键、产业复兴是保障、文化复兴是根本和生态环境复兴是重点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寒冷地区农村组合式太阳房的节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的实地考察,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住宅现状以及农民的生活习惯,提出适合该地区环境特点的一种低造价的被动式太阳房形式——"直接受益式+附加阳光间式"组合式太阳房.以吉林省农村住宅为例,计算该组合式太阳房与当地现有住宅在采暖期的采暖能耗.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该组合式太阳房的节能率为7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湘北地区某乡村砖混结构民居的围护结构特点以及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发现该类建筑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建筑能耗高、室内热环境质量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地域气候特点,提出了合理选择建筑朝向、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控制窗墙比以及自然通风等适应性的被动式建筑设计优化方案,利用Ecotect软件分析了上述优化策略对室内热环境改善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试验方案,并计算分析了9组方案在全年典型日的P M V值,得到湘北民居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宁夏乡村地区居住建筑室内冬季热环境,达到建筑节能65%的目标,对典型传统民居进行了调研和围护结构能耗分析,发现了民居建筑耗能的主要薄弱部位.结合当地自然气候与经济条件,从建筑功能布置与空间组合、太阳能资源利用和围护结构构造等方面出发,提出整体式的建筑设计改进方案,并通过能耗分析计算新方案的热工性能与室内热环境质量,证明了在宁夏地区通过合理的设计农村住宅也可以达到提高室内热舒适和节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合理确定村镇住宅的耐久性设计水平,以及对村镇住宅使用中是否需要维修加固提供判别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村镇住宅耐久性的概念和内涵,然后分两种情况对村镇住宅的耐久性进行经济对比分析:一种是对不同耐久性设计水平的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另一种是对同一住宅方案是否进行维修加固的经济性进行比较。文中分别分析了不同耐用年限的方案在其生命周期中的费用年值,通过比较建立了决策取舍的判别式。最后运用所建公式进行了算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村镇住宅的耐久性通常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研究结果可对提高村镇住宅的耐久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