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发展来看,民族题材油画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时期成为了中国油画创作的主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阶段的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更专注于新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的表现;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后,这一时期的民族题材创作,从"文化大革命"套路化、程式化的创作模式转向于对现实的关切与艺术本体探究的多元化探究形式,把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推向了最为鼎盛的时期;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的兴起与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的传入使得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生态环境趋向复杂化,民族题材油画创作走向困顿期。  相似文献   

2.
李兵 《绿色包装》2023,(3):148-151
油画源自西方,在全球化背景下渐渐传入中国,学习油画人的不断增多。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修正与完善,将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写意”精神,形成具有写意风格的油画,能够推动中华艺术文化的发展。本文将分析中国写意油画与西方油画的区别,阐述绘画语言对绘画的影响,探究写意精神在油画中的具体体现,从艺术和文化精神层面追本溯源,探寻中华文化“写意”的精神内核,并探究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油画作为外来画种,在中国的发展中不断的借鉴与吸收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油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又始终保持着它独有的魅力。中国油画不断地被人文化中的某些思想润色,现代的很多油画艺术家也开始转向对人文精神的描摹。因此,本文梳理了有关人文核心、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之后拓展到人文精神对中国油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造力是艺术创作的根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创作的价值,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份一流的汤要比一幅二流的画更具有创造性。”同时,创造力又总是同艺术家的成长经验联系在一起,例如,不少从事平面设计的中国艺术家便是从丰富的民族传统元素中得到巨大的灵感,尤其在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国际视觉语言环境下,独具特色的“本土元素”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长期的艺术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造力,关键是如何挖掘。本文在论述创造性思维产生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发掘平面设计中的“本土元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进一步阐述了相关经验在艺术教学中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文华 《包装工程》2003,24(4):126-128
油画的技术和艺术是混然一体的,很难断然分开,但在油画教学中,可将技术和艺术问题分开来看。在技术方面,应将古典模式、印象派模式和原苏联模式同时传授,使学生步入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在艺术方面,它的本质是创新,教师应因人、因时控制调适技术与艺术的份量。既不能以技术的完善扼杀艺术的创造,也不能以艺术特点为借口,掩饰技术的粗糙与贫乏。教师既要大胆抓技术,更应宽容的倡导艺术,两者高水平的结合才是中国美术院校油画教学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日本自甲午战争后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积极推行“去中国化”的“皇民化运动”。“皇民化”中培植起来的“皇民”成了战后“台独”的骨干分子,日本成了“台独”的源头和主要活动基地。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右异势力一直视台湾海峡为自己的生命线,纵容和支持“台独”势力从事分裂活动,扮演了台海危机幕后黑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油画主要发展在西方,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油画逐渐的传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学习油画,还有一些人将油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写意风格的油画。本文主要对中国写意油画与西方写意油画的区别进行分析,对绘画语言对绘画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对中国传统精神在写意油画中的体现进行研究,以更好的促进中国写意油画风格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企业来说,则是战略转型期,是中国企业从世界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升的时期。能否实现“转型”与“爬升”,自主创新是关键。那么企业如何去进行自主创新呢?  相似文献   

9.
吴佳 《湖南包装》2007,(4):19-20
中国是现今为止仍然唯一使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中国汉字始于朴素、单纯、生动、有趣的“物观取象”的造字理念,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它将自然的人化转变为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渊源。作为一种规范化的符号。它兼“实用”与“艺术”于一身,成为现代文字设计之源,对现代标志设计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陈确 《工业工程设计》2021,3(4):47-52, 72
“点缀式”公共艺术和新类型公共艺术貌似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但本质上都属于“场所营造”。它们在成果载体、发起主体、生产路径、后续效应和价值底色上都是交叠的。基于“场所营造”理念的公共艺术实践,注定了“内卷”的结局,沦为小资化和精英主义的游戏。要想击穿“内卷”、获取范式突破,必须重新思讨公共艺术的历史基因与使命,并将之与现实链接,必须重新思考公共艺术在当下的价值定位与价值输出,并要具备起底式的、自噬的勇气,去建立新的打法、体系和规则。这是伟大的事物在当今时代取得升维的唯一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意义上的感悟解读西方美术经典名作的艺术精神到油画教学在新时代的教学模式的思考讨论,旨在说明艺术的魅力只有在精神的空间中才能展现,油画作为一种传达思想和精神的载体,精神品质则肯定是其表现的灵魂了。西方油画经典作品把这一品质通过艺术家高超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达到艺术与技艺的完美结合。基于这一点重读经典的意义,以及在现有的油画教学模式下的改革探讨的意义也在于此了。  相似文献   

12.
正油画作为一门外来绘画语言,自清初在中国艺坛落地以来,经近四百年漫长的孕育发展,再由近几十年的迅速繁荣,已成长为当今中国艺坛最重要的一枝。20年前,油画课程还是寥寥可数的几所艺术高校特有的课程,如今,已蔓延伸展到几乎所有高校的艺术学院。对于油画语言的理解,也由当年的粗浅,渐渐深入而明晰。  相似文献   

13.
一个“局外人”对1990-2005年中国设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与设计》2005,(5):94-96
1990年,我首次涉足当时堪称“荒漠”的中国设计界。 那时候,中国的“设计版图”还能让人一目了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值得敬重的老牌艺术院校对“设计”这一新概念有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影视艺术是声画共同构成的艺术。录音师创作影视作品的基础是对剧作的理解,对导演总体创作意图的领会和把握,并根据影片风格、样式的特点,对整部片子的声音构成有新颖的创意和设想。如何运用声音的三元素去营造氛围,烘托气氛,帮助与推动情节展开,展示人物的个性,使声音真实、自然、可信、具有艺术感染力,这需要录音师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录音师应尽可能地调动一切手段,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技巧的运用,来实现画面与声音构成的完美、和谐。在导演的指导下,用声音去塑造人物、讲述故事,这是录音师的责任。观众对于影视作品只是观赏,即只看(听)结果,不管过程。而创作者不但要考虑过程,而且必须更注重结果。录音师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如果有了整体的构想与设计,就能够在声音的采集、制作过程中,明确想做的、该做的、能做的,就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达到最佳的效果。正所谓的“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没想到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动漫文化和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在当今这个“图文时代”、“网络时代”,动漫文化以其独特新颖的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成人。文章对动漫的功能和优点进行了分析,并说明了将动漫引入基础美术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动漫艺术如何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开展。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针对4G网络背景下的电信行业的运营管理为要点开展研究。论文聚焦在“创新管理体系,拥抱跨界融合”上,提出四点“去运营商化的”的管理要素。  相似文献   

17.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各种现代思潮的影响和对现代化的激进追求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也逐步受到冲击,导致“三农问题”集中爆发,“乡村建设”在20世纪初危机深重的中国本土孕育而生。如何从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渊源来认识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建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和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系统”成为当前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研究议题。回溯中国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百年变迁演进过程,阐释乡建文化景观与乡村振兴国家记忆“融合共生”的映射机制;按照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五大目标要求,提出当代乡村乡建文化景观设计的“145”系统构架,并结合影响乡村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三大要素,创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生境”“五生融合”的共生机制,完成由传统“设计造物”向“融合共生”文化景观系统的转换与提升,最终为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影像历史”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的纪实性电视片。“影像历史”的本源是人类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是此刻当下,也即历史和现实的统一。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便是历史题材,也是站在今天我们的视野范围去解读的。所以,“用影像叙述的历史”立足于现实纪录,借助已有的历史文献资料,发挥电视纪录片作为独特影视艺术手段的所有表现特征和表现方式,营造一种“历史的主观以及客观的真实感l从而上升到人类永恒的审美需求。“影像历史”追求的并不是历史真实的完全复原.这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它追求的是一种“感受”历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当代动画人物面部夸张本土化不足的问题,尝试在夸张趋向上进行认知和方法的突破。通过分析东西方动画人物设计夸张的差异性,指出当代中国动画在夸张方法上的缺陷和可突破重点。借助动漫化人脸生成平台,从真人照片快速生成大量动漫化人脸,在对比分析及人工干预的基础上,归纳生成夸张要点和其在动画人物设计中的应用,并根据东亚人种头面部特征和中国传统面相学理论探讨其他影响本土动画人物设计面部夸张因素。“普遍加大眉眼间距”“普遍保留或夸张不对称性”是动漫化生成过程中体现出的适配本土动画人物设计的生成夸张要点;此外,还应当在“脸型的几何化夸张”“五官的性格化夸张”“添加中国面孔常见的细节特征”“年龄性的夸张”和“美术风格的夸张”等方面进行多样化夸张设计;AI生成的方法能够为动画人物设计提出可借鉴的思路,但AI生成在艺术设计研究中的应用离不开传统文化理论和艺术家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观察,即用眼睛去探索、去感触世界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一名新闻记者,在采访记录中,观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能力,只有善于观察细微之处,能够捕捉到最感动心灵的内容,才能让新闻作品更富有“情感”。因为细腻的观察而呈现出来的新闻作品,其拥有的说服力更强。所以,分析新闻采访与观察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准记者观察艺术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及方法,才能收获最佳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