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取心井资料为依据,研究不同沉积环境的砂体岩性、韵律、层理及测井曲线等特征,建立了某盆地区三角洲外前缘相测井相模式,通过逐井判相、勾绘将外前缘相砂体按成因划分为四种砂体类型,并建立了各种砂体的成因模式,提出了一套精细描述三角洲外前缘相砂体的配套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宇 《中国科技博览》2012,(20):535-536
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油田内部加密调整的潜力较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在边部寻找潜力进行外扩布井变得越来越重要。进行外扩布井储层预测是技术的关键,高精度的储层预测才能减少外扩布井的风险,使外扩布井的经济性提高。本文以大庆油田某区为例,对河流三角洲外前缘相储层预测提出了独特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搞清外扩区域的构造、断层特征,利用GPTMap绘制油层剖面图,对发育稳定的储层做趋势外推的方法进行储层预测。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河流三角洲外前缘相储层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精细调整需求,开展了井网加密后储层非均质特征再认识研究。本文将喇北北块萨Ⅱ组河流相沉积储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旋回对比方法解剖目的层,确定了各沉积单元的沉积模式,揭示了砂体的平面几何形态。同时,结合油田开发实际需求,重点分析了各个沉积单元砂体层间、平面及层内三方面非均质性特点,为该区块萨Ⅱ组储层精细控水挖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测井曲线成果对XX开发区非主力油层进行了判相识别,识别出在该区存在砂坝砂体,并依据测井曲线的旋回特性判断出该层的沉积类型、沉积环境及储层非均质性,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底水油藏在我国油藏中占很大的比例,其储量相当丰富。除了有大量的天然底水油藏外,随着油田进入二次开采,更多油田的开发特征不断趋向于底水类型的油藏。当产量低于临界产量时,在地层中将形成稳定的水锥。了解地下的水锥形状以及低水突破时间对于油气井寿命,油气开采等等意义重大,这对于底水突破后的治理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平面、层间、层内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采收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文章利用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对三角洲储层结构要素类型、接触关系进行研究,利用成因体对储层进行精细划分对比,为指导油田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己取得明显进步,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由早期的非均质分类、储集体描述向储层非均质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领域由常见油藏拓展到潜山油藏、礁灰岩油藏、岩性油藏、窄薄砂岩油藏等复杂油藏: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进步,储层非均质综合表征的兴起,非均质建模技术的发展,实验测试技术的进步,使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更加符合油藏真实情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正在朝着应用多种不同尺度的资料,综合多个学科,基于多种先进技术的储层非均质综合表征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0.
井间示踪测试是为了跟踪已注入的流体,向注入井中注入能够与注入的流体相溶、且溶解了示踪剂的携带流体,然后再用流体躯替这个示踪剂段塞,从而标记已注人流体的运动规律,同时在生产井检测示踪剂的开采动态。本文通过对井间示踪剂的选择,参数确定及施工工艺的探讨,着重介绍了在非均质油藏中的应用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以铈为例采用二维点阵错配度理论对其氧化物、硫化物和硫氧化物在不同凝固温度下成为Fe-C合金中初生奥氏体非均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随着凝固温度的降低,稀土夹杂物成为初生γ相非均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非均质秸秆纤维复合材料保险杠蒙皮的刚度性能.方法 采用试验与模拟分析的方法,通过共混挤出与化学发泡注塑工艺制备微发泡秸秆纤维/聚丙烯(SF/PP)复合材料试样,通过试验测试非均质结构试样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手段建立非均质微发泡秸秆纤维/PP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模型,并分析非均质材料保险杠蒙皮的刚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凹陷低孔低渗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层次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现象,找出储层渗透率非均质与性剩余油分布状况问的关系,为该区日后指导生产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任懿  杨海天  汪春霆 《功能材料》2013,44(6):761-765
实际工程问题中常会涉及非均质材料时间相关的力学、传热分析。这类问题的数值模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背景与理论探讨价值。一种直接的方式是分别考虑非均质材料组分的物理/几何特性,将问题在空间/时域离散后进行计算,这往往会导致计算量过大,甚至不可行。一个变通的策略是将非均质材料考虑成一种宏观均质材料,进行等效求解,从而大幅降低计算量。分别以粘弹性节理岩体及非均质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非均质材料时间相关的等效数值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单元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非均质材料瞬态热传导的时域自适应等效分析,提出了一种分析线性非均质材料瞬态热传导的等效模型,用来预测等效性能并评估宏观温度场的等效行为;基于时域自适应算法,将瞬态热传导方程在时段上展开,结合渐进展开均匀化技术,得到递推格式的等效热传导方程,再利用有限元方法得到等效瞬态温度场求解模型.在实现等效分析的计算中,可通过自适应计算避免时段大小变化时可能出现的计算误差.通过数值算例,将等效分析的计算结果与基于ANSYS的有限元非均质解进行了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为提高水驱采收率,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测试资料,根据油砂体上井网控制情况、水驱特征和边水能量特征,将油砂体划分为弹性驱、注入水驱、注入水+边水驱、边水驱和未动用等类型,详细解剖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动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和潜力,提出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注水油田的剩余油进行了挖潜,水驱效果大大提高。研究表明,以油砂体为对象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油藏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特别是对于陆相沉积断块油藏,从而会影响不同注采方式的水驱开发效果。针对某断块油藏,平面非均质性主要考虑平面上储层厚度、油层的几何形态及渗透率分布的不均匀.研究表明油藏砂体厚度差异程度对不同注水方式的水驱开发效果影响最大,渗透率极差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张艳 《中国科技博览》2013,(33):594-594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