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球心理训练,就是系统运用心理方法,有针对性地改善运动员的心理条件(例如心理稳定性),以稳定其竞技能力,使得其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技术水平,提高比赛成绩,青少年生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着他们神经活动过程极不稳定,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极易分散,在比赛中,由于种种原因,易紧张出现动作技术变形,因而,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十分重要。提出:青少年乒乓球队员心理训练要围绕运动技术心理训练及心理调整、动力训练等等进行,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运动员自信心,发展其持久性的意志能力,使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通过动机训练,发展运动员竞争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训练水平,比出优秀成绩。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高水平竞赛中,运动员们除了要有较高的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外,还要提高心理素质来战胜对手,取得比赛的胜利。就我国目前蹼泳界现状来看,心理训练仍在摸索阶段,极需加强。本文就各个阶段的心理训练做一个初步的探讨,望能真正谈出一些问题,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蹼泳训练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古典式摔跤新规则的制定,以及古典式摔跤运动项目的特点与规律,单纯的身体训练已无法满足运动员高强度的比赛,为此将运动心理学知识与专项训练相结合,更有助于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古典式摔跤身心结合训练方法和手段,旨在帮助教练员提高对心理训练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心理转态是影响运动员比赛、学习和训练水平的重要因素,应在技战术和身体训练的过程中有计划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排球运动员比赛前和比赛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并阐明了心理训练的方法与观点,以期能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动实践表明,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内因,赛前心理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成绩。针对运动员赛前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状况,教练员要及时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引导运动员做好心理准备并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7.
散打运动员的在比赛之前的心理状态和平时训练的时候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随着比赛日期的不断的接近,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随着不断的变化。赛前的心理状态对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心理状态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在参赛前,由于比赛竞争激烈,情势多变,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比赛的整体水平,以及运动员整体技能的发挥。因此,有效的心理训练对于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避免竞赛时紧张、胆怯、等不良反应,还可帮助运动队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巧、战术风格。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分析了运动员赛前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从而提升整体的运动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现代运动训练中心,心理训练愈来愈受到重视,事实也证明有效的心理训练,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和比赛的发挥有着突出的作用,心理训练是推动我国科学训练的好势头,一定会在我国运动训练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加强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系统性,保证赛前赛中心理的稳定性,是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通过多年的体育科研工作,结合对短道速滑运动员参赛前实战效果分析,针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赛中经常出现一些不良心理现象,提出实战性和针对性的自我心理调控技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我们在突出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同时,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决定比赛的胜负手,所以为了墨得比赛的胜利,我们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对运动员的的自信心和抗压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心理训练是以运动心理学理论为科学依据,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心理施加影响,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过程。篮球运动的心理训练是在训练过程中,以篮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运动员白勺类型、应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为其依据。着眼点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使之达到最佳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强 《中国科技博览》2010,(23):279-279
本文通过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运动员的期望值不宜太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奋斗目标,专门性心理训练能达到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一场比赛的胜负,并不单纯决定于运动员的专业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提出合理的赛前心理干预调节方法,以利于中学生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运动状态,进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心理训练是以运动心理学理论为科学依据,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心理施加影响,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过程.篮球运动的心理训练是在训练过程中,以篮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运动员的类型、应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为其依据.着眼点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使之达到最佳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青少年时期人的心理素质的可塑性很大,正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最佳时期。因此,从基础训练阶段就着手抓心理训练。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要明白青少年期的女运动员的心理的特殊性,从而有目的的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案,对提高运动训练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朱琳 《中国科技博览》2009,(27):173-174
田径运动和其他所有运动项目一样,需要通过长期的日积月累训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即其训练过程具有不间断性,如果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损伤,就意味着可能中断训练或比赛、轻者要数天或数月,重者甚至再也不能重返赛场。对学生而言,损伤会影响其正常的健康、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举重运动水平的空前提高,随着国际国内比赛竞争性目益紧张激烈。举重训练中的运动员选材水平有了明显极大提高。从九十年代起就迅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运动员的群体,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飞跃,是因为在举重的选材方面有了充分足够的认识,而技能能力与心理能力是构成现代举重竞技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运动是个人对抗性项目,由于球小、速度快、变化多、技术复杂,在比赛中心理因素占有重要的比重。前国际乒联主席获村先生曾指出:“乒乓球取胜之道心理因素占30%”。大量的实践表明在重大比赛中,由于过度紧张,心理失调而导致比赛失利的战例也屡见不鲜。因此探析乒乓球竞赛中运动员心理过度紧张的特点及产生原因,寻找预防及克服心理紧张的方法,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除了在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有目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制力,最终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