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述了炼钢过程中合金减量化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合金的基本物理化学特征、合金的加入工艺和炼钢工艺三大方面讨论了合金收得率的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合金粉化控制技术、合金在真空条件下的损失控制技术、合金的熔化控制技术和合金替代技术的应用,为炼钢过程中的合金减量化研究提供借鉴.合金减量化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合金的损失途径和损失机理研究、合金的结构设计、合金的替代技术和合金的管理管控技术可以作为炼钢过程中合金减量化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中制取高纯镁基Mg-Cu-Y合金。根据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考察中间合金、保温时间以及浇铸模具对合金成分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合金的熔炼对于合金成分的均匀有决定性的影响,保温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合金元素分布均匀,浇铸模具影响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的偏析程度,保护气体可以抑制合金液的挥发,对合金成分均匀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铌高磷GH4169C高温合金在高温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稳定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数显布氏硬度计对GH4169和GH4169C两合金分别经600、650、704及720℃时效30~10000 h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服役温度(650℃)范围内长期时效,GH4169合金和GH4169C合金均表现优异的稳定性;在服役温度以上长期时效,GH4169合金和GH4169C合金稳定性较差,短时间内,合金组织就出现失稳。对比而言,704℃时GH4169C合金组织稳定性较GH4169合金高,而720℃时GH4169C合金组织稳定性劣于GH4169合金。分析认为,GH4169C合金由于提高Nb含量和P含量使的γ'相稳定性增加,得以在服役温度以上(704℃)表现比GH4169合金更为优异的组织稳定性,但Nb含量的提高也引起啄相含量的增加,导致组织稳定性下降。在超高温(720℃)下,GH4169C合金稳定性劣于GH4169合金。由此推知,相比GH4169合金,改型GH4169C合金在使用温度上有所提高,但提高有限,在超高温下,其稳定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提高轧机导卫辊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棒、线材轧机使用的Gx铸造合金导卫轶失效形式的基础上,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GJH-2合金和Gx铸造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磨损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并将GJH-2合金制成导卫辊在轧机上进行了装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GJH-2合金代替Gx铸造合金制作导卫辊可以大幅度提高导卫辊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GJH-2合金导卫辊的使用寿命是Gx铸造合金辊的16.5倍。  相似文献   

5.
铪在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的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铪在铸造高温合金以及变形高温合金中的作用,简要说明了在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添加铪的重要性,并重点概述了铪在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的作用及应用,最后探讨了加铪以提高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性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AlFeCrCoCu多组元高熵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真空电弧熔炼AlFeCrCoCu多组元高熵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其在900、1 000、1 100、1 200℃下的高温氧化性能和硬度。研究表明,AlFeCrCoCu合金为典型的枝晶结构,合金成分偏析严重,Cu富集在晶间形成FCC相。合金熔点为1 380℃左右,1 050℃左右晶间富Cu相开始熔化。合金具有很强的抗高温氧化能力,加热到800℃左右质量几乎保持不变。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在晶间富Cu相熔点(1 050℃)以下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而在此温度以上合金表面氧化较为严重。合金氧化表面的XRD和EDS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生成了一层Al2O3薄膜,阻止了合金的进一步氧化。此外,合金具有较强的硬度,且于1 100℃和1 200℃氧化后的合金硬度高于铸态合金。  相似文献   

7.
镍氢电池用储氢合金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储氢合金在镍氢电池方面的应用发展、技术现状以及合金性能的改进.提出未来储氢合金的发展方向:(1)以现有合金材料为基础,利用添加微量元素、改变合金组成比例,或者改变合金结构等方式改进合金特性;(2)开发新的合金。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在铅钙母合金生产中添加保护剂对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改变冷却方式、改变铸造锭大小等方式对合金元素偏析的影响,通过多点测试分析和合金金相分析分析了合金元素在合金中的偏析行为,找出了在铅钙母合金生产中Ca、Al偏析等影响因素,确定了取样和化验采取的方法,对生产实践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昱  朱惜林 《包钢科技》2005,31(2):35-38
通过在稀土系贮氢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Fe或Cu元素,部分替代合金中Co的方法,研究低钴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合金组成和化学计量比的不同,同样是添加了Fe或Cu的合金在电化学性能上表现不同,但总体说,含Cu低钴贮氢合金容量和倍率放电性能较好,含Fe低钴贮氢合金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过化学计量比的合金循环稳定性要好于欠化学计量比的合金.  相似文献   

10.
系统的阐述了近年来Mg-Ti合金在国内外发展状况、Ti在镁合金中作用的研究以及Mg-Ti合金的制备方法,介绍了采用机械合金化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物理气相沉积法、汽相淬火工艺等方法制备Mg-Ti合金,分析了机械合金法制备合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了Mg-Ti合金的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硬质合金轧辊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质合金轧辊因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轧制生产中。笔者概述了硬质合金轧辊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铸入式复合硬质合金和粉末冶金式复合WC轧辊材料的研究进展、应用情况,总结了硬质合金轧辊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硬质合金刀具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硬质合金研究的进展,硬质合金刀具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常规刀具材料。笔者从硬质合金刀具的性能和应用、烧结技术、及表面加工等方面,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硬质合金刀具新技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无粘结剂硬质合金具有比传统硬质合金更优异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近几年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无粘结剂硬质合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几种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真空烧结-热等静压、热压、气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和PPC等方法;比较了这种合金与传统硬质合金的性能;指出了发展这种合金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硬质合金中WC晶粒内部微孔形成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粉末冶金技术》1995,13(3):181-185
利用扫描电镜对以蓝钨与黄钨为原料制得的粗颗粒W粉、WC粉进行形貌观察,并与其对应的WC-Co硬质合金金相组织进行了对比。以此为基础对硬质合金中WC晶粒内部微孔这一比较常见的现象作出解释,即合金中WC晶粒内部微孔主要来源于原料W粉。实验结果表明,选用蓝钨为硬质合金生产原料可使合金中WC晶粒内部微孔明显减少,从而使合金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二次碳化法制取细颗粒碳化钽的生产工艺,对影响产品粒度和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硬质合金球作介质、带硬质合金衬板的球 机代替高效粉碎机制粉,不仅可以明显降低产品粒度,而且能胶儿降低产品中的铁含量;采用新的工艺参数批量生产碳化钽,粒度细、杂质含量低、其质量能满足质合金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度结构硬质合金通过赋予制品不同部位以不同的性能,可应用于传统均质硬质合金难以胜任的工程领域,满足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梯度结构硬质合金以其优异的性能复合和巨大的应用市场,已引起国内外材料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针对国内外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预弥散强化镍粉——硬质合金的新型粘结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以预弥散有纳米Al2O3的镍粉代替钴粉作粘结剂以提高WCNi硬质合金性能方面的初步研究;制得的WCNi硬质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可达到WCCo合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纳米晶硬质合金以其优异的性能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纳米晶硬质合金的发展状况,包括新型粘结相纳米晶硬质合金、无粘结相纳米晶硬质合金、梯度纳米晶硬质合金以及涂层纳米晶硬质合金等一系列新型纳米晶硬质合金,展望了纳米晶硬质合金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前景和研发重点,为现代硬质合金材料及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是反应硬质合金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剖析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试验方法,对测试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从而确定了影响硬质合金横向断裂强度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提高硬质合金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一种替代传统整体硬质合金轧辊的新型复合轧辊,以期在不影响轧辊使用性能的基础上,节省宝贵的W、Co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对采用硬质合金/碳钢复合轧辊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索,并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结构两方面对WC-Co硬质合金与碳钢连接区域进行深入解析.结果表明,通过对铁基粉末与硬质合金混合料粉末的合理搭配、采用特殊装料方式、用传统模压成形方法压制毛坯、施行热等静压烧结或加压烧结,所制备的WC-Co硬质合金/碳钢烧结复合体材料,结合区强度可达1 600 MPa,并通过Fe、Co原子互扩散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从制备工艺方面初步证明以硬质合金/碳钢复合轧辊替代硬质合金轧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