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专利是有关含硫化氢气体的脱硫方法,特别是与用萘醌磺酸或萘氢醌磺酸的盐类水溶液脱硫的方法的改进有关。为了解决气体中硫化氢的脱除问题,已经提出了很多方法。比较老的有砷碱法、铁碱法和氨水液相氧化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各有缺点。鉴此,近年来又提出了萘醌法(Takahax)和络台铁法(Cataban)。荼醌法的具体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应用》2016,(1):125-126
正2015年11月6日,由中冶焦耐设计供货的宝钢湛江钢铁焦化项目焦炉烟气净化设施正式投产,标志着世界首套焦炉烟气低温脱硫脱硝工业化示范装置正式诞生。焦炉烟气低温脱硫脱硝是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中冶焦耐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理论分析、工艺比对,开发了"干/半干法脱硫+低温脱硝除尘热解析一体化技术与工艺",针对性地解决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的技术难点,先进行烟气脱硫,后除尘,然后低温SCR脱  相似文献   

3.
PDS脱硫,脱氰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DS法同其它液相催化氧化法脱硫的原理既相同,又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本文将从化学过程和分子-电子过程两个方面对PDS法脱硫、脱氰的反应机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丹麦托普索公司湿气硫酸法(简称WSA法)可以成功处理含有较高的CO_2、COS和有机硫的废气,不适于一般脱硫装置加工的总硫浓度太低的气体,此法也可以处理。硫的回收率为97.5~99%,产品为工业用的浓硫酸,同时可生产高压蒸汽。 WSA法适用于:①用煤或重油生产氨、甲醇或代用天然气的工厂;②含有H_2S.COS、含硫烃类,氰化物和NH_3的焦炉气;③尾气中CO_2/H_2S比率较高的天然气净化厂。 WSA法由三步组成(图1)。①原料气同过量空气混合后进入催化灼烧装置,在催化剂上于200℃下使H_2S、COS、有机硫和烃类等氧化为SO_2和SO_3。催化剂的烧区  相似文献   

5.
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醇胺法脱硫脱碳工艺虽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史,但迄今仍是天然气和炼厂气净化中应用最广泛的工艺。20世纪90年代以来,醇胺法工艺最重要的进展是普遍采用配方型溶剂,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和炼厂气净化装置几乎全部采用此类溶剂。配方型溶剂按其不同的功能大致可分为3类:加强选吸型(I型)、脱硫脱碳型(Ⅱ型)和脱有机硫型(Ⅲ型)。应根据原料气的组成与净化气的规格要求来选择配方型溶剂的类型及其配方。  相似文献   

6.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首次在世界上确定了由焦炉气(COG)和装置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生产苯和氢气的工艺。该公司计划基于该工艺早在2008年开始建造一套150~250kt/a的工业化苯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净化厂胺液发泡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庆气田第三天然气净化厂主要负责向西安供气,主体装置采用UCARSOL HS-101专利配方溶液脱除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装置自2003年建成投产后脱硫塔拦液情况频繁发生,导致脱硫装置处理能力严重下降,严重影响了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通过现场分析和室内试验表明,脱硫溶液过高的酸气负荷是造成脱硫液发泡严重的主要因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加入MDEA溶液和降低进塔层数来降低脱硫装置酸气负荷处理措施,有效的缓解了装置的拦液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内简讯     
金陵石油化工公司纤维膜接触器投入工业应用  金陵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气分Ⅱ套脱硫装置是延迟焦化装置液化石油气和干气脱硫的精制装置。原设计参数为焦化液化石油气处理量 4~ 6m3 /h ,焦化液化石油气先经过二异丙醇胺脱硫化氢和部分有机硫后 ,硫化氢含量小于 2 0 μg/g  相似文献   

9.
络合铁法氧化还原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GB 16297—1996标准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限制,小规模脱硫时,胺法脱硫+酸气焚烧已不可行,克劳斯装置必须加尾气处理。而络合铁法由于脱硫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和环境友好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宜于上述气体的脱硫。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CT络合铁法氧化还原技术及在自行设计的工业装置上进行工业试验的情况,指出了络合铁法在天然气和炼厂气脱硫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醇胺法气体脱硫过程的离线调优方案,从热力学角度对脱硫装置的节能要求提出优化操作方案。以装置的水、电和蒸汽总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吸收塔顶和塔底的气液传质推动力作为约束条件,利用脱硫过程工艺模拟计算软件和醇胺-水-硫化氢-二氧化碳体系的汽液平衡模型,计算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值,用优化算法寻找最优解。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据此方案进行了现场调优试验,仅对吸收塔循环量作了调节,即可取得年经济效益约22.5×10~4元。  相似文献   

11.
自1981年10月起,在南京炼油厂液化气脱硫装置(规模15万吨/年)和干气脱硫装置(17万吨/年)上分别进行了二异丙醇胺(DIPA)溶液脱硫工业试验.结果表明,DIPA脱硫效果良好,操作稳定,净化气中H_2S含量低于20毫克/标米~3;酸性气中H_2S含量比单乙醇胺(MEA)法高10%以上,硫磺质量和收率均有提高;用DIPA脱硫可显著降低能耗及胺耗.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于2012年1月4日宣布,将一个关于焦炉气与额外CO2转化成合成天然气(SNG)和液化天然气(LNG)的合同授予托普索公司。这是托普索公司承接的中国第3套焦炉气制SNG装置合同。  相似文献   

13.
焦炉气制甲醇原料气净化工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目前焦炉气制甲醇装置原料气净化广泛采用的有机硫加氢转化脱硫工艺作了简单介绍,在肯定其适用性的同时,指出了工艺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工艺改进意见。在对国内多家焦炉气制甲醇装置界区内焦炉气中有机硫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耐硫中温水解催化剂的特性,分析了原料气中有机硫采用水解转化的可行性并得出肯定结论;同时构想了一种新的焦炉气水解净化工艺。详述了水解净化工艺在关键催化剂的综合性价比、对原料气中氧的化解利用、投资和运行成本三个方面的比较优势所在。对焦化甲醇装置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有机硫转化工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日本千代田化工建设公司推出一种新的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CASOX)技术,它可使烟气中SO2减少90%以上,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费用低于常规技术。该公司与北陆电力公司合作,在大阪炼油厂已于2003年建成第一套工业化装置,处理该厂硫回收装置的尾气。2006年8月,第二套工业化装置在某厂顺利投用,目前运转正常,用于处理非硫回收装置的尾气。由此可见,CASOX技术适用于各种工况下的排烟脱硫。  相似文献   

15.
中国长庆气田已建成投产 5套 2 0 0× 10 4 m3 /d和 1套 40 0× 10 4 m3 /dMDEA脱硫装置 ,由于原料气中的H2 S/CO2 比高达 90~ 16 0 ,使净化气中的CO2 含量达不到管输标准。鉴于此 ,对长庆气田目前应用的MDEA法选择性脱硫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从脱硫脱碳溶液的选择、原料气进吸收塔温度和贫液循环流程的确定、吸收塔结构的选型、汽提塔筒体材质的选择以及吸收塔塔内温度分布和检测等方面 ,对已建脱硫装置的工艺技术提出了改进意见 ,并对拟建的脱硫装置工艺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CNJ-5P超精脱硫剂在焦炉气甲烷化制合成天然气工业装置上的运行情况,包括脱硫剂的装填、升温还原、工业运行数据等,充分说明该脱硫剂具有脱硫精度高、使用寿命长、脱硫性能稳定、副产物少等优点,是一种工业化较为成功的超精脱硫剂。  相似文献   

17.
我厂气体分离车间与四川天然气研究所协作,进行了炼厂气二异丙醇胺脱硫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二异丙醇胺法比当前国内同类型装置采用的单乙醇胺法优越,尤其是蒸汽消耗、胺耗、水耗大幅度下降.且二异丙醇胺具有选择性好的优点.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液化气脱硫试验.溶剂浓度在20%左右.净化度合格率达99%以上,蒸汽、水、溶剂等的消耗比单乙醇胺法可节省1/3左右,并找到了降低酸性气中烃含量的手段.第二阶段进行催化裂化干气脱硫试验.找出了较佳的再生操作参数.溶剂浓度为20~22%.  相似文献   

18.
用流程模拟优化法对胺法气体脱硫装置进行了优化,目标是使装置的能耗最小.优化模型以硫化氢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作为依据,并选用脱硫塔的贫、富液中的H_2S负荷为优化变量.用优化软件对国内五套具有代表性的装置进行了计算,在一套装置上做了离线调优现场试验,取得了节能效果.本法亦可用于装置的优化设计.文中还讨论了用硫离子选择性电极实现在线优化控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围外炼厂气脱硫广泛采用二异丙醇胺法,因为与单乙醇胺法相比,它具有蒸汽消耗低、不易变质、蒸汽压低、腐蚀轻、有选择脱硫能力等优点。据1980年资料报导,国外使用二异丙醇胺的脱硫装置共有144套,总计处理气量近3000万标米~3/日,液态烃量  相似文献   

20.
王立民  许建东 《高桥石化》2007,22(5):12-14,18
对1号气体脱硫装置溶剂再生能力和操作工况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相关装置的生产状况,对环保装置改造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为1号硫磺尾气脱硫和火炬气脱硫装置提供脱硫胺液的方案,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