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廖欣  郑欣  邹娟  冯敏  孙亮  杨开选 《液晶与显示》2018,33(6):528-537
针对宫颈细胞病理自动筛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智能辅助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基于改进U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语义分割方法,检测出宫颈细胞病理涂片扫描图像中的细胞(粘连簇团)区域。接着,利用VGG 16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迁移学习技术,对检测出的细胞(粘连簇团)区域进行精确识别。为了提高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在进行细胞(粘连簇团)区域检测、识别的过程中,采用了数据增强技术。同时,针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缺乏宫颈细胞病理液基涂片扫描图像数据集的问题,我们收集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的典型LCT筛查病例,建立了宫颈细胞病理图像HXLCT数据集,并由资深病理医生完成数据标注。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宫颈细胞病理涂片扫描图像中的细胞(粘连簇团)区域检测(正确率为91.33%),并能对检测出的区域完成正常、疑似病变二分类识别(正确率为91.6%,召回率为92.3%,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914)。本文工作将有助于宫颈细胞病理自动筛查系统的开发,对于宫颈癌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65例基底细胞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的综合分析,了解该病临床表现的特点,以便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减少BCC的漏诊。方法:对65例病理检查确诊为B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BC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3:1。平均发病年龄为66.2岁,发病年龄/〉60岁者占总病例数的72.3%。头面部病例数约占总病例数的76.9%,其中鼻及鼻周病例约占43.1%。临床表现以结节、斑块、溃疡为多,未进行病理检查者容易造成漏诊。结论:BCC临床表现具多样性,应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对疑诊病例及早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是提高基底细胞癌诊断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目前,病理医生判断病症等级,仍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增殖细胞个数,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将RGB彩色空间和HSV彩色空间模型结合的方法,采用各分量的色度特征,通过量化分析建立色度特征方程,实现从病理图像中检测识别乳腺癌增殖细胞。经20组乳腺癌病理切片图像验证,准确性达到了94.2%,优于单色彩空间模型方法约4%,本文提出方法能够更精确识别乳腺癌细胞,为乳腺癌细胞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廖欣  郑欣  邹娟  冯敏  孙亮  杨帆 《液晶与显示》2018,33(4):347-356
针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自动筛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宫颈细胞病理图像采用自适应双阈值法进行初步检测,再采用改进Chan-Vase模型进行精确分割,提取出细胞(粘连簇团)中的不同区域。然后,结合病理诊断专家规则,构建相应的正交特征集。在此基础上,使用神经网络集成模型进行正常、疑似病变二分类识别,完成计算机辅助诊断。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完成宫颈病理细胞(粘连簇团)的分类识别,具有较高的正确率(84%)与较低的误判率(2.1%)。满足了在保证判断正确率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将疑似病变样本误判为正常样本的实际病理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水稻矮缩病毒(RDV)不同分离株侵染寄主植物的细胞病理学变化,验证RDV部分基因差异是否引起致病性差异,本文应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比较观察RDV云南分离株和浙江分离株侵染水稻的细胞病理.结果显示,RDV云南分离株侵染的水稻叶片中充满病毒粒体的细胞呈条带状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侵染中心.在充满病毒粒体的细胞周围,相邻细胞不同程度地病变,叶绿体膜系统消失,部分叶绿体中含有病毒颗粒,线粒体残体及细胞质中有分散或聚集的病毒粒体,细胞核中未见病毒粒体;离侵染中心较远的细胞中亚细胞结构较完整.RDV浙江分离株侵染的水稻叶片中部分细胞充满病毒粒体,无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其他细胞病理特征与RDV云南分离株侵染的水稻叶片相似.这些结果表明,RDV不同分离株侵染寄主植株的细胞病理特征无显著差异,对其致病性的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四氧化钌固定法电镜下观察板层状鱼鳞癣病人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结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板层状鱼鳞癣病变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主要表现为脂质膜的层数增多、膜状结构破坏及腔隙形成。结果表明四氧化钌固定法将为阐述某些鳞屑性皮肤病的结构标记和病理机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巨核母细胞及不成熟幼稚巨核细胞性白血病,单靠一般形态学分析,难以鉴别本病的病理细胞,必须结合电镜细胞化学及特异性抗体免疫标记综合判断明确诊断。标本采自5例巨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周围血及骨髓穿刺,同时分别做一般超微结构观察,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反应,髓过氧化物酶(MPO)反应及抗血小板糖蛋白单抗(CD_(41)、CD_(42))免疫金标记。电镜下5例病人白血病细胞的共同超微结构特征有(1)细胞大小不一,少数幼稚型细胞,比原粒,原红,原  相似文献   

8.
骨巨细胞瘤组织及原代培养细胞超微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骨巨细胞瘤组织及原代培养细胞与其超微形态学观察,了解该肿瘤的体外生长行为、特点及细胞细胞类型进一步探讨其组织来源。方法:对收集到的8例切除或刮除骨巨细胞瘤标本进行了原代培养。所有标本术前均未接受放疗或化疗;术后经病理证实,实体瘤及培养细胞均按常规方法制备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本组原代培养成功6例,培养细胞从形态上主要可见到多核巨细胞、梭形的单个核细胞、单相核吞噬细胞样细胞。电镜观察发现无论是组织样本还是细胞样本,单个核细胞与多核巨细胞的形态相似,二者的超微结构形态未见明显差异;培养细胞与组织样本中所见的瘤细胞形态未见差别,而瘤细胞形态与正常间质纤维母细胞完全不同,说明培养细胞主要为肿瘤性细胞。结论:原代培养存活期较长的细胞主要为梭形细胞,这些细胞与实体瘤组织中的梭形细胞形态一致,支持梭形细胞为骨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例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GNT)同时复习文献,归纳总结其影像表现。方法使用GE公司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名12岁女性及1名27岁男性PGNT患者进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病理特征,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失神发作和癫痫。MRI表现为囊实性病变及囊性病变伴壁结节,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明显强化。2例均位于颞叶,其中1例与侧脑室关系密切。病理镜下可见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和双相分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结论PGNT的MRI表现以囊性肿块伴壁结节多见,病灶位置多靠近脑室且与脑室关系密切,脑室旁型和脑室外型的分类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报告一例十分罕见的肾小球内癌转移病例。肾活检标本进行了光镜、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检查。组织学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异常细胞堆积。免疫荧光结果:异常细胞IgG,IgA,IgM,C3,C1q,FRA,ALb,κ链及λ链均阴性。免疫组化染色异常细胞LCA及F8阴性,chrmogranin阳性。电镜观察异常细胞胞质内含特征性的致密核心颗粒。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癌肾小球内转移。上述结果显示,电镜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本例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肺血流量对大鼠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高肺血流量对大鼠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的早期影响,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6周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透射电镜观察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增高,超微结构观察,肺腺泡内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变性;内弹力层粗细不均;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血管周细胞增生,电镜观察结果提示,肺血管结构重建是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锌减轻顺铂诱发肝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用大鼠对顺铂诱发的肝素性作用及锌对肝细胞是否有保护舴作用进行了实验超微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单纯给大鼠腹腔内注射顺铂7mg/kg,可致肝细胞的严重损伤,但加用醋酸锌后,可明显减轻由顺铂诱发的损伤作用。表明锌能有效地保护肝细胞,是肝细胞很好的保护剂。  相似文献   

13.
Following much controversy through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in this centu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epatic sinusoids have been elucidated. The sinusoidal wall consists of endothelial cells, Kupffer cells, dendritic cells, NK cells (pit cells) and stellate cells. Using classic staining methods, immunocytochemistr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TEM and SEM, cell-cell organizations and functions of sinusoids have been studied. Based on observations,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space of Disse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游离细胞扫描电镜制样方法制备的凋亡细胞样品,镜下凋亡检出率较低,细胞容易脱落变形,不能满足观察要求。本文采用200μmol/L双氢青蒿素作用前列腺癌PC-3细胞48h,诱导细胞凋亡;通过改良的制样方法制样并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阳性率明显提高,细胞贴附紧密、分布均匀,凋亡细胞超微结构比透射电镜更直观形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宫颈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合并妊娠的胎盘超微结构.方法: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一例子宫颈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合并妊娠的癌组织及胎盘超微结构.结果:在胎盘的合体滋养层内及绒毛间质均可见到癌细胞,有些癌细胞的胞质尚可见电子致密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电镜检查有助于证实宫颈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的胎盘转移.  相似文献   

16.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形态学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筛选法及单克隆培养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免疫学表型;采用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MSCs的一般形态学特点;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MSCs具有独特的细胞免疫学表型,即CD73、CD105、CD44、CD166、CD90阳性,CD34、CD31、CD45阴性;细胞组织化学MSCs PAS-过碘酸雪夫氏染色阳性,苏丹黑-B(SB)及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阴性;免疫荧光见细胞CD73、CD105阳性;透射电镜下MSCs表面有微绒毛,相邻细胞间有缝隙连接,细胞器丰富;扫描电镜下MSCs呈长梭形、鱼群状排列,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实验结果为MSCs的诱导分化及应用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9例正常胃粘膜,20例新鲜手术切除胃癌及癌旁粘膜的神经内分泌(NE)细胞进行观察,并与9种激素抗体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电镜下正常胃泌酸区(体底)粘膜可见ECL细胞、P细胞、EC细胞,X细胞、偶见D细胞;胃窦粘膜可见G细胞、D细胞,EC细胞。20例胃癌中含NE型癌细胞8例,依据NE颗粒的形态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16例癌旁粘膜NE细胞的形态与正常相似,但数量有明显变化。对正常胃粘膜NE细胞的超微形态与功能,胃癌中NE细胞超微诊断特点及临床病理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体及动物不同组织中肥大细胞颗粒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透射电镜对人体正常皮肤、肺、心肌及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垂体肿瘤、淋巴管瘤;大肠正常皮肤、舌粘膜、腹腔及小肠,化学致癌剂诱发肝癌、舌粘膜、腹腔及小鼠,化学致癌剂诱发肝癌以及血吸虫感染家兔肝、脾等组织中肥大细胞(MC)胸浆内颗粒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存在于人体肺及胃粘膜中的大多数MC颗粒均具有独特 亚结构,它们由多个呈旋涡状排列的筒状结构组成,其它组织中的MC颗粒则主要呈电子致密均质状,前者属MC^T,后者为MC^CT。这种结构特征在正常及病理性组织中并无明显差异。因此,人体MC颗粒的超微结构特征可以作为区别两类不同表型MC的标志之一。与人体组织中MC相反,大鼠体内各部组织中MC颗粒超微结构基本一致,而与人体MC^T颗粒类似。因此,单从颗粒的超微结构不能区分大鼠MC表型,血吸虫感染家兔肝、脾中的MC颗粒超微结构则与上述观察均不相同,颗粒内或见有电子透明的大的结晶样结构或见有许多电子透明的小点状结构。后者有的广布于整个颗粒之中,有的则沿颗粒周边分布,沿有一些颗粒则由单膜包绕,内含多个致密亚单位。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s a method combin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a chemical digestion technique applied to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observation of chemically characterized stromal cells in the myenteric layer of the monkey small intestine. The whole-mount preparation containing the myenteric layer was treat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using small colloidal gold and silver enhancements for detecting a certain type of stromal cell, followed by an alkali maceration method to remove extracellular matrices covering the immunohistochemically stained cells. This method permitted direct SEM observation of the stained stromal cells. Secondary and backscatter electron images clearly visualized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immunohistochemically-stained cell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 respectivel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esent method is useful for demonstrat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chemically specified stromal cells.  相似文献   

20.
小鼠胚胎干细胞超薄切片的AFM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alb/c小鼠胚胎干(ES)细胞的超薄切片进行AFM成像,以获得ES细胞内部结构的信息。尝试把AFM作为ES细胞形态学鉴定的一种手段。方法:利用超薄切片技术,将ES细胞样品制成厚约60nm的切片,固定在盖玻片上,用AFM在大气中观察。结果:观察到不同时期的单个ES细胞以及分裂时期ES细胞核中高度盘曲和浓聚的染色体。利用AFM的高分辨成像能力,观察了线粒体亚显微结构,细胞基质和核质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