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鞍钢技术》2009,(2):6-6
目前,国际和国内推广的几种钢铁企业节能系统有:余热蒸汽发电、高炉煤气余压发电(TRT)、干法熄焦(CDQ)和低热值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CCPP)。这些装置的应用将有效解决钢厂的能源回收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昆钢在“十五”期间与能源相关装备的技术进步和节能改造工作,根据国家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十一五”期间节能技术进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鞍钢技术》2010,(1):59-59
1、普及和推广现有成熟的节能技术①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该技术是利用透平膨胀机将原来损耗在减压阀组上高炉煤气的压力能和潜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变成电能输送给电网。该技术可以回收高炉鼓风机所需能量的25%-40%。②干法熄焦技术。  相似文献   

4.
刘三军  苏强  李金亮  李自州 《河南冶金》2009,17(4):25-27,45
对钢铁工业铁前系统工艺能耗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干法熄焦技术、烧结余热回收发电技术和高炉炉顶压差发电技术分别在焦化工序、烧结工序和炼铁工序的成功应用,提出钢铁企业节能降耗,特别是铁前系统的节能降耗,既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炉提高TRT发电实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振均  李海波 《钢铁》2005,40(8):11-14
通过分析TRT透平机出力与高炉有效容积比、高炉炉顶压力、温度、高压阀组的控制参数、静叶的开度、VS喉口的压差等因素对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的影响,找出了TRT能稳定和高发电量的参数。分析探讨了干式除尘和湿式除尘高炉煤气发电的特点,因温度高,干式TRT比湿式TRT发电量可增加30%~40%。结合宝钢高炉的实际情况,宝钢的TRT透平机出力与高炉有效容积比为4.0~4.3,通过调节高压阀组的控制参数和静叶开度,使输入给TRT透平机的压力和流量稳定,实现TRT满负荷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煤气平衡表的编制,煤气回收、 储存、 输送和使用等.对各种煤气介质发生和消耗定额加以分析,阐述了各工序具体的节能措施.为节约煤气,降低钢铁企业能耗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控制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戚国祥 《重钢技术》2001,44(3):34-36
本文对干式、湿式两种透平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且结合重钢实际情况,认为采用干除法设备和干式高炉煤气余压透平是提高高炉煤气余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介绍西门子Step7-400系统在柳钢8号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上的具体应用和取得的经验,包括控制系统的结构、程序设计思想和实现的功能简介。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八钢高炉炉顶余压透平发电(TRT)工艺流程和控制过程,给出了顶压调节和功率控制等内容。该系统能极大改善高炉炉顶压力稳定性,基本上消除了减压阀组的噪音污染,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3.
唐炜  邰玉恕 《攀钢技术》1999,22(1):27-30
主要介绍了攀钢四号高炉实施余压发电后的炉顶压力控制系统结构、功能、采用西层公司的WDPF控制系统来控制炉顶压力,使4个减压阀组满足TRT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高炉炉顶余压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影响高炉炉顶余压发电的技术因素,提出了增加余压发电能力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冶金企业各工序余热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烧结余热及干熄焦余热高效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及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等,建议大力发展余热回收系统集成系统及冶金渣有压热闷技术,扩大余热利用和余热资源范围。  相似文献   

16.
黄陆军 《河南冶金》2004,12(5):19-20,34
结合钢铁行业面临的能源现状,论述了应用先进节能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节能技术的分析和展望,提出了解决钢铁行业能源支撑条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方勇 《武钢技术》2001,39(4):53-54
武钢于9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出一台煤气透平发电机,利用5号高炉产生的煤气发电。由于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及腐蚀性元素,对TRT的关键部件-叶片产生急剧的磨损和腐蚀作用,甚至会引起叶片断裂等严重后果。总结了10年来使用、维修TRT的经验,分析了影响叶片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找出了延长叶片使用寿命的方法,以期充分发挥TRT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及节能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超  蔡九菊  张琦  董辉 《工业炉》2011,33(3):8-10,19
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和大中型钢铁企业能耗现状及与先进产钢国家能耗的差距,重点剖析了能耗指标的构成、影响因素及节能潜力.通过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流程优化、余热余能回收及能源管理等节能对策,分析了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对企业能耗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