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土家族传统聚落——劳庄为例,通过分析与论述道家思想对湘西土家族聚落选址与格局、整体功能布局、建筑环境和建筑空间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在道家思想下的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格局特征,进而为当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空间建设、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冬晓  张斌 《城市建筑》2014,(8):372-373
本文以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在对传统聚落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分析的基础之上,将土家族传统聚落布局分为散点式、线型以及组团式三种形式,探讨了土家族传统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小斌  石庆旵 《华中建筑》2013,(12):165-167,171
传统聚落民居如徽州民居建筑是经过地域传统文化长久地演变、浸染、沉积而形成的,汉族民众生活的聚落空间文化,受宋明理学的长期影响塑造了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的布局特点,包括传统家庭伦理及文化综合影响,涉及到对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与空间位序的布局安排,以及街道里民居空间的退让、高低的设计布局等关系的调整,都具有多层次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试图建构对传统聚落民居正确的营建观。  相似文献   

4.
街巷空间作为传统聚落风貌的核心要素,最能体现出传统聚落的发展脉络和特色.以青海省同仁县郭麻日村为研究对象,整体把握郭麻日村整体聚落空间形态及其演变,通过调研实地情况和查阅相关历史数据,分析研究传统村落街巷空间要素的构成特征与道路布局特征,重点分析街巷空间界面、比例尺度、节点空间等特征,探寻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提出...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聚落空间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从院落营建、村落选址、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聚落空间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合理进行村落布局。  相似文献   

6.
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造就了独特的聚落空间,山地聚落是这一地区典型的聚落类型之一。由于山地聚落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而逐渐被时代遗忘,成为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聚落很好地保留了古朴的民居建筑风貌、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传统的聚落布局特征,云南的诺邓古村就是这类聚落的典型代表。系统研究和分析诺邓聚落的空间构成及影响成因,有利于我们总结和归纳该地域山地聚落空间的总体特征和普遍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岛多元的水环境为线索,从聚居空间演变的视角分析岛内传统聚落与水环境分布的空间关系.传统聚落空间经过环水聚居、逐水而居、因水设居的嬗变后逐渐定格,在长期与不同水环境磨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具备高度水适应性的多样化的聚落布局和空间形态,并衍生出以关注水环境适应性为核心、寻求人与自然和谐、极具地域特色的质朴水文化.  相似文献   

8.
翟静 《城市建筑》2014,(12):32-32
本文首先界定了聚落空间和聚落形态的概念,对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北京川底下古村为例,从聚落选址环境、聚落整体空间环境和单体建筑空间形态三个层面,探讨了沟谷型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区域村庄聚落体系布局的中心村选点和村庄体系布局形态两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村庄选点采用构建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式衡量现状村庄的发展潜力水平,以定量分析方式遴选出中心村,并借助ARCGIS软件对各村庄发展潜力水平的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村庄布局做规划决策支持。总结村庄体系重构的空间形态模式,以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为例,对其277个行政村规划布局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中心村选址和村庄体系空间布局的一般性方法,为区域村庄聚落体系布局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冯维波 《华中建筑》2014,(1):150-153
该文在分析探讨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营建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聚落的空间特征:民居平面型制的多样化特征、依山傍水的山地特征、耕地至上的环农特征、群—序—拓扑结构的形态特征,主要存在自由散点式布局和集中簇群式布局两种聚落空间形态。最后分析了聚落空间的成因,认为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特征只是在汉族传统院落民居的基础上,由于受到当地特殊地形条件的限制而进行的修正。  相似文献   

11.
葛澄钰 《城市建筑》2023,(8):113-116
“择水而居,以水为生”是江南传统聚落聚居生活的基本特色。水环境是江南传统聚落发展、演变的核心要素,因此以水环境为切入点,分析江南传统聚落水环境文化内涵,并分析其在聚落中的物化表征,探析水环境对于传统聚落空间的影响机制。以同里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句法,从聚落文化内涵、聚落分布、演变、形态、空间等多个角度,运用量化指标分析水环境对传统商业聚落的影响,为当下乡村精细化建设规划原则的制定提供参照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传统聚落与地域环境紧密结合,是建筑文化的一笔重要的历史遗存,是我国丰富的民间优秀文化生存发展的根基。在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各界充分重视传统聚落的普查、研究和保护工作。抚河流域地区位于江西省东部,传统聚落数量众多,分布密集,按聚落遗存的价值来看,属于研究薄弱的地区。抚河是江西省境内的第二大河,是连接南部武夷山地区和赣中部赣抚平原的纽带,是一条历时千载的水运通道,促进了其周边聚落的产生、发展,为沿线聚落的布局、经济发展、文化交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研究的区域属临川文化圈的范畴,临川文化是赣东江右民系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亦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该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良,农业发达,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明清商业贸易繁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背景。由于区域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特殊性,产生了大量地域性特征鲜明的聚落,布局典型,类型丰富,建筑形态自成体系,是江西乃至中国传统聚落研究的重要范本。本文从传统聚落产生的背景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对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以比较的视角将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进行区内外对比,最后由表及里,分析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首先,在宏观层面研究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整体分布,从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对传统聚落形成分布的影响,并从聚落群的角度分析了传统聚落群的形成模式和空间分布形态,最后分析了抚河对该地区传统聚落发展的影响。其次,在中观层面对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进行研究。首先以形态学和图形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出本文采用的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包括聚落环境匹配、聚落整体形状、聚落空间结构、聚落街巷组织、聚落节点布置和传统建筑形态6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前5个方面,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层次分析传统聚落与自然环境契合的关系,聚落在立面和平面上的形态,空间要素之间的结构组织,街巷空间的平面肌理及界面构成,节点在聚落中的位置对聚落整体布局的影响和节点空间的形态。然后,在微观层面研究传统聚落中的细胞—传统建筑的形态特征。抚河流域地区从北往南,由于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的影响,传统建筑在微观上呈现出片区化特征。结合地理位置、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建筑文化的差别,将该地区传统建筑分为两个片区,分抚河下游地区(主要是原抚州府辖区)和抚河上游地区(主要是原建昌府辖区),分别以其中特征较为鲜明的两个县域为代表,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如祠堂、官厅和民宅等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该片区各类型及总体建筑特征。最后,以比较的视角、关联的角度分析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内外区域比较和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首先,以比较的视角将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聚落与赣东北地区徽派聚落和赣江流域吉安地区的传统聚落从生成背景、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总结抚河流域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典型性,进一步确立其赣派聚落的地位。其次,以关联的角度分析传统聚落形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是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主要从各影响因素如何作用于聚落的空间形态,从表征和背后的动力因素之间寻到其中的关联。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系统整体分析与比较对比研究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抚河流域地区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仕、商、儒、耕"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地区传统聚落分布密集、以中小规模为主、空间均质化、有村堡和里外堡式两种典型模式,建筑工艺精良,是赣派聚落的典型代表。同时,在建筑文化分区上,传统聚落空间北部呈现出"规矩、儒雅"的特征,南部相对来说则具有"张扬、多元"的特征,总体上呈现出"和而不同"的风格。传统聚落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根,尤其在江西抚河流域地区农耕文明发育完好并且是农耕经济向小商品经济过渡得较好的地区。该地区的传统聚落呈现出与其经济形式(农耕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结合)相适应的形态,是中国"农商"结合的聚落形态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影响下,古代中国开凿了大量的运河,这些运河与自然水系相联通,为聚落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在历代建设中形成了自然—运河—聚落的整体系统。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运河系统影响下的传统聚落系统发展进行解析。首先概述扬州自然环境变迁下运河水利的动态演变,而后从运河系统组成与水利运行两方面对于运河系统进行解析,然后分析运河系统对区域内聚落布局与聚落空间营建的影响。最后以明清扬州城为例,从运河走势与城市轴线形成、山水节点与城市秩序营建、水运交通与基本骨架、运河文化与公共空间发展四方面对于扬州城—运景观体系进行解析,为运河遗产保护、地域特色发展、山水城市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文针对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新乡村建设均质化布局对传统聚落产生的影响和破坏,运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并结合对黑龙江省鄂温克乡索伦村、宁安市小朱家村等地传统聚落的田野调查及资料分析等方法,对传统民居聚落布局的肌理、公共空间系统、村落建筑风貌、择地选址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提出了一种研究分析传统村落布局特色的新的视角和理论。论文总结和归纳传统村落布局中的特色与智慧,为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更新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喀什地区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考古和文献资料进行处理,绘制了不同时期聚落空间分布图,通过各时期聚落分布图的叠加,分析了喀什地区古代聚落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规律,最后通过相关影响因子的分析,揭示了聚落时空分布特征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蛟河市作为吉林省内的资源型中小城市,受山水资源影响较大,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通过传统密度制图的方式对蛟河市聚落点的密度、聚散性进行研究,得出蛟河市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聚集特征的结论并初步确定了高程、坡度、河流、道路和铁路五个影响因素。研究引入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对这蛟河市聚落空间的制约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量化并确立了蛟河市聚落空间分布适宜性方程,一方面验证了蛟河市聚落空间分布的环境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为蛟河市聚落空间格局的优化提供了精确的依据,为用地布局、新农村建设、生态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水口桥桥亭街井台广场池塘传统村镇聚落园林景观的空间节点。分析了传统村镇聚落园林景观布局的特点。探讨和分析中国传统村镇聚落园林景观的意境,是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叠合。  相似文献   

18.
浅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和布局特征,对村落空间的秩序及其精神内涵作了一定的解读,指出传统聚落的空间处理和营建体现了古人追求自然和创造舒适生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传统聚落是非建筑师营造的场所,属于人们生活的聚集地。如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传统聚落受到巨大的冲击。聚落作为文化的载体,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研究聚落文化也是为了探索聚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文章以江西省泰和县爵誉村作为研究对象,爵誉村于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极具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测绘、访问居民、查询史料(族谱)的方法,从聚落空间形成影响因素、聚落空间的构成对爵誉村空间形态以及从传统民居类型、功能布局、营造技艺、装饰艺术对传统民居特色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当下聚落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锡伯族聚落的前身是清朝时期军事编制的锡伯营,其下设八牛录.该文以八个牛录聚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测绘和文献梳理,从聚落现状肌理特征、影响因素和演变三个方面探讨锡伯族聚落形态特征,揭示了聚落形态与军事防御布局和人文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锡伯族聚落从初建至今的发展趋势,为聚落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