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蒸发器管束腐蚀穿孔进行了分析,采用表面腐蚀形貌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SEM微观形貌分析、电化学测试和水质分析等手段,分析了管束腐蚀穿孔的原因,结果表明,蒸发器管束外表面腐蚀穿孔的腐蚀类型为垢下腐蚀,水中溶解氧含量过高是导致蒸发器管束发生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应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EDS分析等技术对炼油厂南酮苯空冷器管束腐蚀泄露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冷器管束在失效环境中发生了腐蚀减薄和穿孔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腐蚀、坑蚀、湍流腐蚀和冲蚀以及他们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并对此提出了防护措施.  管束;穿孔;电化学腐蚀;坑蚀;湍流腐蚀和冲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天津石化分公司某石化厂循环水冷凝器管束腐蚀部位检查,腐蚀部位的垢样组成,循环水中微生物分析等项目测试分析,对该厂循环水冷凝器管束腐蚀穿孔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腐蚀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热电厂高压热网不锈钢加热器管束的腐蚀失效,通过阐述不锈钢管束腐蚀失效的关键所在,提出了内部挖潜、标本兼治的技术措施,全面打造企业的低碳理念.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高温高压"废热锅炉"管束爆管和严重腐蚀减薄的原因,对管束材料进行了宏观、微观金相、成分及机械性能的取样分析.其原因是由于管束在高温高压下,内壁与锅水作用,产生"泡核沸腾"腐蚀及"汽膜隔热"破坏.  相似文献   

6.
阿尔及利亚某炼化工程一台凝析油/重柴油换热器抽芯检查过程中发现换热管束有明显冲刷腐蚀.发生腐蚀的部位正对重柴油入口,该处管束顶部有密集分布的冲蚀坑及麻点,底部蚀坑表面有油污及腐蚀产物附着.通过金相和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及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冲刷腐蚀的成因和热处理对TP405管束材料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对换热器壳程入口冲刷腐蚀预防措施和整改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连续重整装置塔顶冷却器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燕化炼油厂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的塔顶冷却器E107的管束多次发生腐蚀泄漏的情况,经技术分析发现是HCl-H2S-H2O腐蚀,将原材质为10#钢的换热管束更换为稀土合金钢09Cr2AlMoRE的管束,彻底解决了换热器管束泄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炼油厂重油催化分馏塔顶后冷器管束的腐蚀情况,对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我国在用的Ni-P镀层管束、7910涂料(环氧氨基树脂)涂层管束在油气使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钛纳米聚合物涂料的耐腐蚀性能,采用钛纳米聚合物防腐涂层管束解决了脱水塔顶气体冷凝器管束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9.
热钾碱脱碳液304不锈钢管束再沸器投用2年后发生了腐蚀泄漏,检查发现腐蚀发生在管子与管板之间的缝隙中.用电化学方法和能谱分析技术,对304不锈钢换热管及16 Mn管板在热钾碱脱碳液中的极化行为及管子表面腐蚀区的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换热器管束的腐蚀是由于缝隙内外五价钒浓差造成的16 Mn管板的活化—钝化短路电池所引起,缝隙内闭塞电池的形成加速了缝隙内16 Mn的溶解速度,并使缝隙内介质酸化及Cl-等阴离子富集,导致304不锈钢管子的腐蚀.   相似文献   

10.
催焦化柴油加氢装置反应系统E-206低分油换热器管束发生腐蚀泄漏,其腐蚀产物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主要为FeS,腐蚀类型为湿H_2S腐蚀。从影响管束腐蚀的工艺操作、管束设计及结垢、温度、材质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束腐蚀泄漏的根本原因是防冲板设计存在缺陷,使低分油流动减缓,H_2S腐蚀介质在此处积聚、浓缩,导致防冲板处管束遭受严重的湿H_2S腐蚀而穿孔泄漏。此外,换热器壳程温度的大幅升高增加了低分油中H_2S腐蚀介质的反应活性,加速了腐蚀的发展。最后,针对该换热器管束的腐蚀原因,提出了改造防冲板结构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合成的4-(3-甲氧基-4-羟基苯)-5-巯基-3-庚基-1,2,4-三唑(AVMHT)缓蚀剂在H2S-HCl-H2O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分析了其缓蚀作用机理。考察了H2S浓度、温度、AVMHT的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并同工业上常用缓蚀剂BZH-1、SF-121B、SH-A、505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VMHT在H2S-HCl-H2O体系中对碳钢有显著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的等温时间对高碳H13钢进行球化退火处理,并进行后续的淬火+回火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硬度测试、冲击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等温时间对高碳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淬回火处理后的高碳H13钢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冲击性能先降低后升高,耐磨性先升高后降低。等温时间为2 h时,淬回火处理后高碳H13钢的晶界处分布较多条状和粒状碳化物,使其冲击性能下降。等温时间为3 h时,淬回火处理后高碳H13钢的晶粒内分布较多较大尺寸的粒状碳化物,使其耐磨性显著提高。等温时间为3 h时,高碳H13钢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胡萝卜茎叶提取物(DCSLE)在硫酸介质中对碳钢的腐蚀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通过超声辅助的手段,用水浸提获得DCSLE,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其含有的主要官能团进行表征。在25~40℃下,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和阻抗法(EIS)评价DCSLE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并讨论了其缓蚀机理。结果DCSLE对碳钢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腐蚀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40℃<25℃<30℃<35℃),35℃下,质量浓度为0.6g/L时,缓蚀效率为92.85%。电化学测试表明,DCSLE是混合型缓蚀剂,但主要是抑制阴极的反应。其缓蚀机理是:DCSLE以物理和化学混合吸附的方式吸附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阻止酸溶液的侵蚀,且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加入DCSLE后,碳钢的腐蚀得到了明显控制。结论DCSLE可以有效抑制碳钢在0.5mol/LH2SO4溶液介质中的腐蚀,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绿色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人工神经网络优化碳钢表面TiO2修饰膜制备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改进常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修饰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制备工艺,研究较优条件下制备的TiO2修饰膜在0.5mol/L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轧制及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化学成分相同而晶粒尺寸不同的3种普碳钢试样。采周浸、锈层横截面微观分析、交流阻抗测试等手段对晶粒尺寸与普碳钢耐工业环境下大气腐蚀性能之间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不同晶粒尺寸的普碳钢在10%硫酸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普碳钢晶粒尺寸从50um减小到4um,周浸加速腐蚀试验后锈层中裂纹和空洞的数量也相应减少,耐蚀性能提高;但极化曲线试验表明,晶粒细化可加速普碳钢在10%H2SO4溶液中的腐蚀速度。分析了晶粒尺寸对晶界局部阳极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对其影响耐蚀性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黄文恒  黄茜  鲜磊  曹琨 《表面技术》2019,48(11):356-364
目的研究丙氨酸和碘化钾共同存在于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方法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El-Awady动力学模型,对丙氨酸、丙氨酸与碘化钾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在10%的硫酸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随着缓蚀剂浓度增大而增强。单独使用丙氨酸作为缓蚀剂,丙氨酸分子在碳钢表面呈单分子层吸附,缓蚀效率最高仅达到29%,缓蚀效果不明显。经过丙氨酸与碘化钾复配后,缓蚀效果显著提高,当丙氨酸质量浓度为300 mg/L,碘化钾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缓蚀效率达到92%以上。XPS谱图表明,缓蚀剂主要是通过分子中的N原子与碳钢表面Fe原子形成共价键,吸附在碳钢的表面,与KI复配后,I-吸附在碳钢表面,并部分氧化,形成I_3~-。El-Awady动力学模型研究说明该复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且在碳钢表面自发形成多分子层吸附膜。结论在10%的硫酸溶液中,丙氨酸分子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作用,吸附在碳钢表面,减缓腐蚀反应发生。碘化钾添加后,发挥连接缓蚀剂分子和碳钢表面的桥梁作用,从而协助丙氨酸吸附到碳钢表面,提高丙氨酸在碳钢表面的覆盖率,在提高缓蚀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丙氨酸的使用量,有效地抑制了钢材的腐蚀。  相似文献   

17.
表面纳米化低碳钢电化学行为尺寸效应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利用超声喷丸技术制备了表面纳米化低碳钢.结构分析表明,最表层低碳钢的晶粒尺 度在20nm左右,随着向基体方向靠近,纳米层晶粒尺度逐渐增加.对纳米低碳钢在0.05 mol /L H2SO4+0.05 mol/L Na2SO4腐蚀介质中腐蚀速度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化后低碳钢 的腐蚀增加; 纳米低碳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存在尺寸效应.在晶粒尺度小于35 nm时,纳米 低碳钢的电化学腐蚀速度随晶粒尺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晶粒尺度高于35 nm后,晶粒尺寸对 腐蚀速度影响不大.纳米化后低碳钢的阳极反应历程不变,阳极交换电流密度提高;而阴极 反应历程改变,析氢反应容易,并由电化学步骤控制转变为由扩散步骤控制.纳米化后低碳 钢阴阳极反应同时得到促进,腐蚀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TiO2复合膜的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复合膜,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复合膜的组织形态,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观形貌,用极化阻力、电化学阻抗谱测量等方法研究了TiO2复合膜在0.5mol/L硫酸和0.5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A3钢表面的TiO2复合膜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9.
IAA 在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吲哚-3-乙酸(IAA)在H2SO4(0.1 mol/L)溶液中对碳钢(Q235)的缓蚀性能,降低碳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交流阻抗实验、失重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分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 IAA的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IAA浓度增加到4×10-3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88.85%。温度升高,缓蚀效率降低,说明IAA不宜于高温下使用。IAA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对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且在缓蚀剂分子吸附过程中,吸附在碳钢表面的水分子和缓蚀剂分子发生竞争吸附作用,能有效阻止H+的穿越,从而抑制腐蚀H+的放电。IAA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该吸附自发进行且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反应的活性点,提高活化能垒,防止碳钢溶解腐蚀。IAA在碳钢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了腐蚀。结论 IAA是一种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0.1 mol/L H2SO4溶液中能够对Q235碳钢起到优异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恒电位法研究了扫描速率、电解质浓度以及卤素离子的种类和浓度等对碳钢/H2SO4体系电流振荡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均对该体系的电流振荡产生明显影响.不同卤素离子对碳钢/H2SO4体系电流振荡动力学行为影响的强弱顺序为:Cl^-〉Br〉I^-.恒电位极化测试显示,卤素离子存在时碳钢阳极电溶解中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