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当代台湾地区农村土地制度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先后对土地制度进行了三次重大变革,建立了农地农有制度、农地充分利用制度和农地综合建设制度。这些制度不仅促使台湾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使台湾地区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1978—2014年我国农业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的不断增长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增长没有明显影响。在农业生产中,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农业改革,逐渐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发挥制度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农地规模经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量影响,以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陕西省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现有条件下农地规模经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农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经济集约发展的内在要求,既能促成职业农民阶层形成,又能释放边际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发展农地规模经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率和形成迁移型人力资本等资源.  相似文献   

4.
根据《东京爱情故事》《爱的力量》《结婚万岁》《恋爱世纪》等日本影视剧中女性的恋爱婚姻故事,分析了日本职场女性在恋爱和婚姻观念上表现出的一些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变化促成了女性婚恋观念的变化,而女性婚恋观念的变化又将对日本的社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社会文化影响农地流转,群体共识是农地流转中非正式约束的重要约束条件,影响着农地流转方向和方式,并且决定农地流转交易成本的大小;而农地流转成本决定着流转动力和流转规模的大小.引导和重塑中国农地主体的群体共识,建立中国农地流转自主治理制度,是促进农地流转良性发展的可行途径.这种本土化的理论创新会得到决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社会环境发生了本质性转变.在这种情况背景之下,传统《环境保护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及社会经济建设实际需求.为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我国正式颁布了《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进行了更加细致规定,进而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本文在对新《环境保护法》分析研究过程中,基于技术视角作为切入点,希望能够对环境管理制度有着更加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已不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存在补贴依据的法律制度滞后,法律体系不完善和有立法空白,《农业法》及相关法律内容分散、导向性提倡性语言多、可操作性差等三个方面的弊端。因此,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应构建以《农业法》为基本法,各专门法为补充的法律体系,明确农业补贴的立法目标、立法项目和补贴机关的法定职权、程序,完善农业补贴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认证认可》2004,(7):33-37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对我国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进行了全面规范。贯彻《认证认可条例》,发挥认证制度的能动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是新时期国家认监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广大认证组织应当研究和落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以“三低”为主要特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相一致的新经济形式,被认为是继工农业文明以后人类的又一次新文明。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充分运用法律促进和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低碳经济促进法》,完善低碳技术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是一定阶段党和国家在农村政策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际进行了三次大的土地制度的变革。这三次土地制度变革,基本上概括和反映了解放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反映了党在农村的政策取向,对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变革,对今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作了如下表述:在农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既能使农户对土地使用权有较强的稳定感,又能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使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演进机制。  相似文献   

11.
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构筑其现代的老年社会福利体系,不仅在战后的经济起飞和发展阶段建立了"国民皆保险、国民皆年金"的全民社会保险制度,而且在战后经济成长的后期实施了以普遍主义为方向的"老年保健制度"。日本在经历了从福利国家体制的建立到瓦解之后,随着市场主义的兴起,开始重视效率并提出"日本型福利社会"的改革论调。但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造成了"护理地狱"、"社会性入院"、医疗保险制度的财政赤字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由此,被寄予厚望、且作为解决问题抓手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得以推出。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新世纪之初,为贯彻"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精神,落实《农业科技发展纲要》要求,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农业科技园区以高科技集群模式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功能,以促进区域结构整合产业升级为目标,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集成创新平台,是我国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小康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添农村发展新动能,盘活农村资源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大,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存在着农地流转不规范、农地担保推行缓慢、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不健全、农地所有权价值难以实现等问题,农民对这一惠民政策的参与度不高.需要采取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地担保制度,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交易市场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日本吞并朝鲜后,意图在经济上吸纳朝鲜,进而改造朝鲜社会,使其全面依赖日本。在殖民地初期,日本主要集中于改造朝鲜的农业生产关系,以配合日本的工业化。殖民政府在朝鲜实施土地调查,以建立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在土地调查中,殖民政府承认地主的所有权,而排挤佃农的权利,结果是地主和日本资本扩大了土地占有。此外,由于殖民政府推行大米增产计划,日本资本占有的土地日益增加,刺激了朝鲜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大土地所有者控制了新增耕地和大部分旧耕地,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朝鲜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迅速发生变化。本文将要分析殖民地时期朝鲜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诺思一直从制度层面对经济绩效和变迁进行解释,从《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到《理解经济变迁过程》,是诺思从制度层面转向认知行为理解经济变迁的思想演变过程,但其探究的目标没有变化。总结诺思在其新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对制度和制度变迁等有关问题的讨论:从个体认知出发,由认知决定信念,制度是社会共同信念体系的外在表现,制度决定了经济绩效,制度变迁使得经济变迁。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性进行研究.分析指出: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坚持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农地承包经营权的配置与农地产权的初步流转制度体现了公平与效率,但是还很不足,表现在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害,集体内部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缺乏制度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完整、配置不合理,农地产权流转制度不完善等方面,体现了制度的不公平性与低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农地征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首要问题,成为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点。农地征用制度的残缺成为妨碍失地农民顺利城市化的关键因素。要改革并完善当前的农地征用制度,分类界定农地征用范围,确立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地位平等,重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物权,科学合理论证农地征用补偿标准以及采取多渠道安置办法,并完善司法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8.
2018年我国出台了《人民陪审员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缺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从理论与实务的双向层面来看,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仍然存在选任规则粗略、实质参审流于形式、追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本实行的裁判员制度在公众参与司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以日本裁判员制度为视角,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应当细化选任规则、保障参审实质化、健全陪审员追责机制,真正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质认定工作是依据《计量法》、《际准化法》、《产品质量法》、《认证认可条例》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由国家认监委统一管理的,对我国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资质管理制度。自《计量法》1985年颁布实施以来,资质认定制度已经在我国实施了近30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资质认定将国际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相结合,形成了对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和技术能力评价的通用要求。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完善,资质认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能力保证的象征,被社会广泛采信并已经成为验检测市场的基本准入资质制度。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对检验检测机构颁发资质认定证书3万余张,涉及农业、卫生、国防、交通、建设、信息产业、教育、机械、轻工、商贸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以电视剧《笃姬》为例探讨日本人的"忠"与"孝".从历史渊源和内涵的角度对"忠"与"孝"进行分析得出:日本的"忠"是在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日本传统的"忠"意识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本的"孝"是在中国儒家思想传入后出现与日本社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忠"要求人们对君无条件的忠诚,"孝"要求人们对家无条件的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