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伟  钱锋 《建筑师》2013,(5):36-42
体育建筑往往在城市和自然环境中展现出巨大的体量和鲜明的形象。而当代体育建筑的围护体系不仅承担起了最基本的围护与遮蔽作用,更以精致的表皮形式向人们展示出体育建筑在技艺结合中所创造出的力与美。其中,对表皮的细部设计使得体育建筑具有整体并富有细节的形态特征,并能在围护体系上体现出秩序建立、肌理构成、结构整合等多个细节层面,从而进行体育建筑创作意图的完整诠释。  相似文献   

2.
在2002年4月15日举行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体育建筑研究室成立暨《奥林匹克与体育建筑》首发式”上,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建筑学会、北京市委城建工委、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8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朱小地副院长主持,他在会上指出:“在北京正式颁布《奥运行动规划》并公布奥林匹克公园等项目向国内外招标之际,我院成立体育建筑研究室,并与天津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出《奥林匹克与体育建筑》一书,这不仅反映了我院要为祖国争光的决心,同时也表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愿与国内外著名设计机构一同为设计一流奥运场馆…  相似文献   

3.
王勇 《中外建筑》2007,(3):21-22
本文通过长沙摩天轮游乐购物中,山的设计创作,探求商业娱乐建筑与游乐设施的有机结合,以及与周边体育建筑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体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生态节能系统与体育建筑的特征,分析体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手法与技术手段,并结合具体实例,对体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促使体育建筑向环保型和生态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付毅智 《城市建筑》2008,(11):18-21
本文回顾了北京奥运中心区三大场馆的建设过程,提出“标志性体育建筑”与“功能性体育建筑”的概念,在阐述三大场馆产生的合理性与实践中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对“尽善尽美”的宣传引导提出质疑,分析其中需改进的部分,并展望我国体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建筑的“本”与“魂”——上海卢湾体育馆设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锋 《时代建筑》1997,(4):17-20
体育建筑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的一种,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原因之一是它往往站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列,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结构形式首先被应用在体育建筑上。这就使得许多建筑大师都为此情有独钟,为它一展身手,从而使得体育建筑的影响力大大超过其它类型的建筑。原因之二是体育建筑平时的经济效益与其规模和投资比例又低得可怜,如何摆脱这种不利状况,是各国投资者和设计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体育建筑正是在这自身的矛盾中艰难地发展着。从我国情况看,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以来,我国体育建筑发展有了一个飞跃。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沿…  相似文献   

7.
体育建筑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点,是城市文明的标尺,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美学地位。一个优秀的体育建筑作品往往是多方面思路综合运用的结果。结合国内外现代体育建筑的造型设计分析,从环境要求、美学关系及立意构思三个方面探讨造型设计的创作思路。而环境要求主要注重建筑的体量与尺度是否与环境和谐;美学关系则包括了形体美学、结构美学、材料美学三个层面;立意构思则主要有从环境和建筑内在特点出发寻找构思主题及从文化背景、城市象征等抽象概念出发寻找构思主题两个方向。本文举实例,重分析,找思路,谋创新.意在为建筑师们在新的体育建筑创作中抛砖引玉,更快速地找到合适的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体育学院冰球馆设计中的生态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逊  梅洪元 《工业建筑》2012,42(11):41-44
针对当今寒地冰上体育建筑发展面临诸多环境压力的现状,通过对冰上体育建筑特质的解读和建筑环境各级生态层次分析,结合哈尔滨体育学院冰球馆项目,提出寒地冰上体育建筑生态化设计方法,以期实现冰上体育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建筑外广场作为一个过渡空间,是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既要符合建筑自身的功能需求,又要与所处校园环境的空间连续与协调。笔者试图积极探讨高校体育建筑外广场的功能与空间形态,为新建高校体育建筑外广场设计提供参考i,  相似文献   

10.
杨卓群 《时代建筑》1992,24(3):45-47
一、体育建筑与个性美人们常称体育建筑是表现型的公共建筑。一个体育建筑群体的艺术形象,甚至可能成为该城市的一个标志,给人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体育建筑的个性美,常给人以很深刻的感染力,当我们徜徉在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体育建筑画廊前,往往身不由己地被这些艺术形象所吸引,莫不为之神思飞扬。古希腊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古老雄浑的竞技场,虽然班驳陆离,已成遗址废墟,我们似乎依然可以听到来自公元前一世纪奴隶搏斗的呐喊声;近代罗马弗拉明诺体育场,是誉满天下的“大理石体育场”,其看台的奇特,是一块块大理石铺砌而成,洁白晶莹,宛如水晶宫,堪称一绝,多少人在此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有着蒙  相似文献   

11.
杨雅轩 《工业建筑》1997,27(12):1-5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及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景发展和国家有关政策,从多年来的工业建筑建设实践出发,并参考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论述了当前及今后的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从节约用地出发,考虑到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改造,宜向组合集中多层高层方向发展;应同环境相协调,在保持工业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宜向民用建筑化方向发展;在职业安全与卫生方面,在贯彻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宜向高水平高标准方向发展;在工厂厂内管线敷设方式上,从节约用地及便于管理出发,宜向管廊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常低温下EGSB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26℃的常低温条件下,采用EGSB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流量、回流比、液体上升流速(Vup)、温度等因素对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6℃左右时,对于9~11 L/h的低进水流量,宜采用高回流比(1.6~2.5),对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0%;对于15~24L/h的高进水流量,宜采用低回流比(0~0.6),对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4%;当进水流量提高至30 L/h时,不宜回流,对COD的去除率降至77%;当进水流量分别为9、11、15、24、30 L/h时,最佳Vup分别为4.0、(3.1~3.6)、(2.7~3.4)、3.0和3.8 m/h,此时对COD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0%、(87%~89%)、(83%~84%)、83%和77%;在无回流的条件下,适宜的进水流量为15~24 L/h,相应的HRT为0.5~0.8 h。当温度为15~26℃时,EGSB适宜的运行条件是高进水流量(15~24L/h)、高Vup(3.0 m/h)和低回流比(0~0.6),此时对COD的去除率高达81.9%以上。  相似文献   

13.
根据代建制的内涵,在代建实践工作中的认识,分析了建设项目前期、设计、施工各阶段的主要工作职责,即设计方案及图纸优化,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做好参建各方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合同管理,监督各方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投资、进度,竣工验收后移交使用方。  相似文献   

14.
对荔枝公园北门出入口改造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从设计风格、传统自然的选择、景观差异性、突出重点等方面科学深入地进行了方案评析,强调了坚持岭南园林风格的特点和长处,并与现有风格最大相融合的观点,注重景观的创新与别致实用,坚持重视自然景观,尽量减小人工改造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公园的出入口标识引导设置明显,并给出了调整后的方案设计图。  相似文献   

15.
苏州区域交通的未来发展之路在于完善高速公路体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引入先进换乘方式设置对沪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点到点的运输减少中转换乘环节自上而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苏沪合作从而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这些思路对于我国城市化地区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控制贪食     
现在学习建筑的学生需要掌握比以前更多的东西,如计算机和图像、可持续发展、媒体研究、都市规划、城市景观、批判性理论和批评、全球化等。建筑学的研究生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平衡与建筑、城市和景观设计相关的极其繁杂的主题,同时将重点放在培养基本技能以及把握灵活多变的学科界限。建筑学潜在的多学科交叉需求以及研究性大学的其他学术机构,很自然地使得我们重视在文化、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建筑、城市、景观和建造技术问的关系,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中心和自已机构里的其他学科。另外,教师和管理者应该对新事物非常敏感,如研究方法、先进的信息技术、国际视野的实践、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新的建造技术和材料等。成功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会不断地改进课程大纲,并意识到建筑师正面临着非同寻常的全新的建筑项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校园改扩建工程中存在着新旧建筑及建筑与环境如何协调的问题,本文以辽宁科技大学新校区的扩建及旧建筑的改造为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剖析,总结归纳了处理大学校园新旧建筑关系及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的5种手法:确立中心、协调、对比、存留及整合景观与环境。本文结论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处理新旧建筑与校园环境协调方面的经验和手法,可为广大关注大学校园建设问题的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James W. Axley 《Indoor air》1993,3(4):298-309
Adsorption, desorption and chemisorption are known to impact the dispersal of volatile organic and chemically reactive compounds in buildings. These same three processes may be used to advantage to control the levels of these compounds indoors using building sorption filtration devices. To ad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processes, to provide the means to predict the impact of these processes on human exposure and to provide the tools needed to design gaseous filtration systems to mitigate the exposure to these compounds, a general approach to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these processes is presented. Equations are presented to account for the elemental advection, diffusion, sorption, and chemical transport steps affecting single component sorption dynamics in rooms and sorption filtration systems. These element equations are based on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ormulated in terms of fundamental physical parameters that may be determined using standard procedures. Models to predict room and sorption filtration system dynamics are formulated using assemblages of these element equations and a series of simplified models of these systems are derived. Initial applications to model single-component sorption transport in rooms and sorption filtration systems indicate that the approach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accurate predictions providing the sorption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rbate-sorbent system being considered are well-characterized. This potential is, however, compromised by the lack (or present uncertainty) of fundamental data relating to sorption equilibrium, porous diffusion, surface chemistry, and boundary layer mass transport  相似文献   

19.
林欣 《中外建筑》2010,(6):70-72
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对于湖区整体防洪工程和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在合理引导居民搬迁安置的同时,生产安置也同样至关重要,如何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地实现安全区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尚属于试点阶段。本文通过介绍钱粮湖镇安全区产业规划的具体编制过程,详细阐述了产业规划的意义及构成,探索了如何利用安全区建设的机遇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政,因地制宜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同时还建设性的提出了几种产业经营运作模式来全面实施产业规划,为全国的蓄滞洪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及经验。  相似文献   

20.
Regulation of facilities, materials and waste under nuclear law is unique and it might be said that this has caused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technology to be favoured unfairly, but to enable and support future contributions of nuclear energy to a safe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the law relating to nuclear energy has to become integrated into the general area of environmental la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laws, the public's acceptance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s. To give nuclear technology a fair hearing and to enable the public to judge its application against alternative processes the no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ws, which integrate development law, environmental law and health and safety law, should apply to all the alternatives including nuclear technology. Such a system of law would encompass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technology and would include licensing of facilities and products, the use and storage of materials, worker protection, safeguards and disposal of waste. The author takes a brief look at the scenario under each of these categories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to integrate the governing laws and to take advantage of common areas of experti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