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配置内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主要水资源配置机制有行政配置、市场配置、用户参与配置三种.这三种配置机制均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理想的水资源配置机制应是由这三种配置机制的结合的综合配置机制,即以行政配置为主体,市场配置、用户参与配置为补充的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2.
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关系剖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水资源供给量、配置目标、配置手段等方面对水权配置与水资源配置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分析,深入研究水权配置以及水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提出流域初始水权配置过程中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配置经常要面临不同层次、不同目标、不同用户间的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冲突,为解决此类问题,需构建水资源配置模型.先用水文模拟模型进行流域水文模拟,分析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各影响因子,将重要影响因子输入配置模型,配置模型根据环境、效率、公平等原则提出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最后将方案输入水资源配置评价模型进行分析,评估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并依此做出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以韩江下游为例,对构建韩江下游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进行计算、模拟和评价,结果显示,可用水资源配置模型进行合理的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4.
张旭  李敏  郑冬燕 《人民珠江》2013,34(Z1):34-37
珠江流域水质性、工程性、资源性缺水问题并存,根据不同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从分区布局、河道内外水量配置、跨流域水量配置、城乡水量配置、不同行业水量配置、供水水源配置及骨干水库水量调度等方面提出珠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际水资源配置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水资源配置经历了从初步探索、系统分析与模拟、追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到注重社会公平与市场调节这4个阶段,并从水资源配置理论、配置方法、配置机制以及配置效果的后效评价4个方面对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水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应以天然与人工复合驱动作用下的水循环过程为基础,以广义水资源为配置对象,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配置手段应注意管理手段和工程措施并重。  相似文献   

6.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流域初始水权配置这一多区域、多用水行业参与的半结构性、多层次、多目标复杂系统决策问题,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在对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剖析流域初始水权的配置机制及其优缺点。结合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机制,对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原则、不同配置机制下配置模型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中有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利用量的水资源使用权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可利用量的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水权配置),属于规划阶段的水资源配置,是一种资源配置,而非工程配置。这种配置基于水资源量,配置水资源可利用量。文中在分析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与耗水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可利用量的水资源使用权配置与传统意义上水资源配置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今流行的数据库和组件技术,通过建立水资源配置系统数据库和对水资源配置中的模型、计算模块组件化,在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上动态搭建水资源配置系统,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动态配置,使水资源配置可以在水利信息化业务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水资源配置的实例研究表明,动态水资源配置模型及其实现机制,能在水资源配置规划中有效应用,为解决水资源配置规划的资源动态配置、支持动态需求等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平山县再生水利用现状存在的系统规划尚需优化、配置管理尚待完善、输配设施尚需完善等问题,文章通过现状和拟建的污水处理厂工程布置及其布局构建了平山县再生水利用配置体系,提出了再生水利用配置系统方案。提出的“七点、两带、三片区”的再生水利用配置布局为平山县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指出了方向,确立的“规划目标明确、配置方式创新、配置领域拓展、产输设施完善、激励政策健全”的再生水利用配置体系可为其他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面向纳污红线控制要求,结合我国流域纳污总量分解实践,以"纳污总量控制、兼顾公平和效益、尊重区域水环境容量差异、保障社会经济发展连续性"为配置原则,构建流域初始排污权多因素混合配置模式,并从配置模式的侧重点和功能角度,与现时经济活动量配置模式、非经济因子配置模式和排污绩效配置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太湖流域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多因素混合配置模式集聚多种配置模式的优点,与水环境容量配置模式的配置方案比较接近,实现流域水环境纳污总量控制的有效分解,但适度提高了江苏省和上海市的COD、NH3—N和TP的初始排污权量,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公平。同时该配置模式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资源配置理论不完善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区域水资源智能配置方法,以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合理度,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首先提出由水资源配置决策模型、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模型及配置预案库等构成的水资源智能配置模式,其中,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模型由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用于对水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评价,它一方面对配置方案进行预检验,另一方面为配置决策模型提供配置预案等经验知识;水资源配置决策模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在对配置预案库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建立,用于提供初始配置方案。应用嘉兴市2010年相关数据对该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考虑嘉兴市整体协调发展和重点发展兼顾整体的两种用水思路,基于数据驱动的水资源智能配置模式均能给出符合预期目标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具有自适应、容错性、智能化等特征,从而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量化水资源配置对空间均衡的提升作用,系统评价水资源配置方案空间均衡度,研究基于水资源配置系统“水源-供水设施-受水区-用水户”的整体结构,从水源均衡、设施均衡、单元均衡和用户均衡4个方面分别选择了均衡度评价指标,构建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度评价方法。以昌邑市水资源配置系统为例,设置12种水资源配置方案来探究不同调控措施对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量化不同调控措施对水源均衡、设施均衡、单元均衡和用户均衡的影响效果,还能够评估配置系统整体的水资源配置空间均衡度,可为水资源配置与空间均衡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河干流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研究(Ⅰ)———理论与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1950年以来6个不同时期黄河空间泥沙分布状况及存在的主河槽淤积比例偏大、主河槽萎缩、河道输沙能力下降、排沙入海比例减少等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泥沙优化配置的理论方法,确定了黄河泥沙配置的1个总目标、2个子目标、6个评价指标、7种配置方式和10个配置单元。研发了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该模型由河道水沙动力学模型和泥沙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两个子模型构成。河道水沙动力学模型计算河道平滩流量、滩槽冲淤量和引水含沙量等,泥沙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由综合目标函数和配置约束条件构成。优化配置方案由两个子模型联合计算而得。本文介绍了优化配置模型的计算过程和采用的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14.
雷静  肖昌虎  张琳 《人民长江》2011,42(18):15-17
未来20a,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将迅速发展,其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意义重大。阐述了目前长江流域水资源形势,根据长江流域内不同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不同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思路。从跨流域水量配置、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配置、主要用水行业水量配置、供水水源配置、城乡及区域水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未来20 a长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15.
依据流域产流产沙特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河道输水输沙规律、河道防洪整治和泥沙利用的经验,系统分析了流域水沙配置的调控技术,包括水力调控技术、机械配置技术、工程配置技术与生态配置技术等.通过研究水力调控技术的机理,阐述了河道调水调沙、水库水力清淤等技术的特点;机械挖泥配置技术主要涉及机械挖泥疏浚和淤临淤背技术;在水沙资源配置过程中,工程配置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工程配置技术包括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淤地坝技术、水库拦沙技术和跨流域调水等;生态配置技术是指通过种植植物提高流域植被度达到水沙配置的目的,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林与防护林带体系、防风固沙和农田防护林、植被恢复技术等,生态配置技术有利于流域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配置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有效手段之一,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概念和内涵两方面对水资源配置研究思想、方法成果进行了总结,回顾配置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提出水资源配置的核心内容。对国内外水资源配置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概括,并简要介绍了配置模型的分类及发展。针对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预测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经济学理论研究我国流域水资源配置机理。首先从流域水资源配置的“三重”约束出发,指出流域水资源配置“非古典”特性,然后分别对计划主导型、商品主导型、生态主导型配置模式的机理进行评价,最后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综合上述各种配置模式的优点,提出了现代市场主导型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式,并证明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全球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指出了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国内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结合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展望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需水量计算、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以及气候变化情况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珠江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珠江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思路,认为应突出流域管理,构筑配置指标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构筑工程体系;统筹区域配置,因地制宜制定区域配置方案.建议在珠江水资源配置工作开展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采用两套模型计算,把握流域配置大帐;合理确定需水总量,控制需水规模;水量、水质统筹考虑,以水质和生态用水保证情况确定用水总量、水质目标;重视基础资料处理,确保配置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0.
浅议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水资源配置存在以偏概全、过分突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的问题,就水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及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表明区域水费源优化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水资源的优化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