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y曲线法在国内外的桩基设计中广泛使用,但对于黄河三角洲新近沉积粉土的p-y曲线尚缺乏研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根据桩身弯矩、桩身水平位移与桩周土抗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黄河三角洲饱和粉土地基单桩p-y曲线,并与美国石油学会API推荐的p-y曲线以及现有的两种粉土p-y曲线进行比较。对比发现:API推荐的p-y曲线有偏大的初始土抗力及偏小的极限土抗力,而现有的两种粉土p-y曲线有偏大的极限土抗力。最后给出了在黄河三角洲粉土地区桩基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顶碎裂事故分析,警示我们,要确保打桩工程施工进展顺利,必须要把好产品质量验收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整体桥桥台扩孔桩-土相互作用,建立整体桥扩孔桩-土相互作用p-y曲线,以深圳某整体桥为原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单桩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用试验结果验证分析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扩孔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扩桩-土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根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预应力管桩容易出现桩身上浮的质量问题,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桩身上浮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工程实例,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施工,由于静压沉桩过程中存在桩端闭塞效应,同时因布桩密集而产生挤土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叠加致使不少桩因挤土上浮,从而导致桩端未达持力层深度而承载力下降。为消除此不良影响,设计和施工单位采用对管桩进行加固补强,并进一步在管桩内钻进至桩端以下0~1 m,清孔后浇注混凝土至管桩第一节焊缝以上1 m的处理方案,静压测试满足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某火车站地下车库工程为例,通过FLAC3D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分析了PHC管桩与土之间的接触面参数对桩端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顶沉降量和桩端承沉降量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地震作用下液化土中桩基动力反应一直是岩土工程抗震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非液化土和饱和砂土中对称双直桩和对称双斜桩电磁式振动台试验,在试验中输入不同地震动强度的正弦波和El-Centro地震波,对比研究非液化土和饱和砂土中,直、斜桩水平动力反应特征、桩身弯矩分布及p-y滞回曲线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无论是正弦波输入还是El-Centro地震波输入试验,随着加速度峰值的增加,斜桩承台加速度和位移反应放大值均低于相同工况下的直桩基础,尤其在砂土液化时斜桩的水平抗震性能表现更好;(2) 在非液化砂土中,斜桩和直桩弯矩均较小,而当饱和砂土发生液化后,斜桩的最大弯矩是直桩3倍左右,桩顶和距离桩端0.16 m处,直桩的最大弯矩则主要集中在桩顶与承台连接处;(3) 斜桩p-y曲线包络面积更大,利于能量耗散,在非液化砂土中斜桩p-y滞回曲线整体斜率低于直桩,在饱和砂土中其整体斜率则高于直桩。因此,在进行液化土中桩基抗震设计时,斜桩的整体性能优于直桩基础,但在设计时应增强斜桩桩身的局部抗弯刚度以抵抗较大的弯矩作用。研究成果对可液化土层中工程斜桩抗震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层状场域内桩-土-上部结构的整体动力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整体动力有限元方法 ,在考虑了模型的边界效应和桩土界面的滑移、接触非线性行为的基础上 ,较全面地研究了层状土域中桩基上下部结构的惯性相互作用和运动相互作用两种基本效应。通过实例计算表明 :土的分层和桩土非线性共同作用可以明显降低体系的动力加速度峰值和层间位移反应 ,而且土与桩的脱离与闭合对桩土刚体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实际工程,分析了静压预应力管桩斜桩产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斜桩的措施。实践证明通过对断裂斜桩及基础承台、底板的整体加固,并考虑上部结构———承台、底板—桩—土的综合共同作用来弥补因斜桩而造成的承载力损失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震动作用下,非饱和单层砂土侧向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PHC管桩-土间相互作用耗能较小。不同的地震波对PHC管桩的动力p-y曲线影响显著,但侧向土体刚度没有明显变化。靠地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在地震会出现塑性变形,当砂土较密实时,塑性变形的深度会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1.
《安徽建筑》2019,(7):214-215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其性能优良、施工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基础工程中。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来说,其质量争议的焦点往往是其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目前主流的管桩桩身混凝土检测方法包括钻芯法和全截面抗压试验法,文章分析了这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比较了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势,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桩-液化土相互作用p-y曲线修正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型振动台桩–土–承台试验,以API规范为基础,提出可液化土层中桩基动力p–y曲线双参数修正方法及修正计算公式,解决目前API规范折减系数法计算可液化土层中桩基动力p–y曲线不符合实际、工程设计上难以接受的问题。采用4种不同密度可液化砂土层等幅波振动台试验,以砂土密度作为主要控制因素,对API规范计算公式中土体初始模量和极限土阻力这两个参数进行修正,提出修正系数。采用地震波输入大型振动台桩–液化土–承台相互作用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修正公式与试验结果较为符合。修正公式保留了API规范的基本模式,修正系数表达简单明了,物理含义明确,具备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饱和土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挤土效应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耀武  刘晓敏  张扬 《工业建筑》2011,41(3):99-102,126
静压桩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沉降、位移和超孔隙水压力监测,发现临近建筑物中部隆起位移比两端大;迎向压桩开展方向面土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背向面;静压桩机有可能造成周围建筑物向施工场地倾斜;超孔隙水压力随着离开桩的距离非线性衰减,其有效影响半径为15m左右.  相似文献   

14.
劲性复合桩(SC桩)是一种将高强度混凝土桩与水泥土桩相结合的新型桩基。为研究软黏土中SC桩水平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将水泥土视为硬黏土,基于现有软黏土和硬黏土中桩基的p-y曲线形式,考虑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周水泥土和软黏土的土抗力分担比例,推导了p-y曲线中两个重要参数pu和y50的修正因子,进而建立了软黏土中SC桩水平承载特性p-y曲线计算方法。通过与3个现场试验的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所建立的p-y曲线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继而开展SC桩水平受荷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计算方法可以有效预测SC桩的水平承载特性,且当桩身变形较大时应考虑混凝土芯桩的非线性影响。水泥土桩桩径(D)对SC桩水平承载性能影响显著,当水泥土桩与混凝土芯桩的桩径比(D/d)从1.0增至3.0时,120 kN水平荷载下的桩头位移从25.8 mm减至5.1 mm,且桩身最大弯矩值减小51.0%;桩身水平承载性能受水泥土桩桩长(L)的影响较大,但当长径比(L/d)超过10后,桩身内力位移趋于稳定值;适当地增加水泥土桩强度与混凝土芯桩弹性模量也可提高SC桩的水平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15.
王健  王建华 《低温建筑技术》2012,34(12):106-107
对于海洋导管架平台之类的群桩基础,尽管上部结构对桩基础有很强的约束作用,分析表明把群桩桩头视为完全固定支承条件是不恰当的,因此将上部结构和群桩基础作为整体结构来分析才能得出与之相适应的p-y数据。为此本文采用非线性地基梁群桩模型与上部结构组成整体结构模型,分析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桩头变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群桩p-y数据的迭代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是利用群桩p-y数据、借助整体结构模型的群桩计算模型进行分析,从而使群桩p-y数据能客观反映弹性约束桩头群桩的相互作用与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16.
黄福云    何凌峰    单玉麟    王静杰    张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1):31-40
为探究整体式桥台无缝桥(简称整体桥)预应力混凝土桩吸纳上部结构变形的能力,对3根不同预应力的缩尺模型桩PC-1~PC-3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利用布设于桩身表面的土压力计、位移计、应变片等,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桩的破坏模式和变形规律,并与埋深不同且未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桩对比,进一步说明预应力对柔性桩变形能力的影响; 通过与普通混凝土桩的对比,以临界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为评价指标,分析了预应力对试验桩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力度的增大,模型桩的破坏形态由多条裂缝向1条主要裂缝转变; PC-2和PC-3主要裂缝出现位置分别较PC-1沿埋深方向增大0.4倍和0.6倍桩径,说明预应力度的提高增大了桩-土相互作用区域,且效果较增大桩基埋深更为显著; 随着位移荷载的增加,PC-1的桩身拉、压应变分布率先出现不对称,而PC-2和PC-3在更大位移荷载时仍保持对称,通过与不同埋深未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桩对比发现,相较于增大桩基埋深,施加预应力可以更为显著地提高桩基的弹性工作范围及桩身的整体性和抗开裂能力; 通过分析比较模型桩的桩身承载比可知,提高预应力度可改善桩身受力性能,并可更充分发挥桩周土的承载能力; PC-2,PC-3的正向临界荷载、屈服荷载以及峰值荷载相较于PC-1均有提高,屈服荷载分别较PC-1提高了17.8%和42.3%,说明预应力度可以增大混凝土桩的弹性工作范围,提高变形能力; PC-1的等效刚度退化速率较PC-2,PC-3更快,说明施加预应力可减缓混凝土桩的刚度退化; 与PHC管桩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值对比发现,PHC管桩理论计算值偏安全,可应用于PC桩的等效刚度计算。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竖向承载力由土对桩的支撑阻力和桩身受压承载力确定.桩身的受压承载力是制约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取值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相关技术标准与规程中有关预应力管桩桩身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公式较多,没有形成统一的计算公式,有的计算结果并不能真实反应管桩的实际承载能力.本文通过桩身混凝土芯样强度试验数据的分析,考虑了...  相似文献   

18.
分析层状场地桩-土-桩相互作用,采用子结构方法推导单桩与群桩沉降计算公式。求解两桩相互作用系数。将计算结果与采用弹性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影响群桩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软土地区预应力管桩桩位倾斜情况及纠偏处理进行研究,以实际工程案例为抓手,根据相关地质资料及桩基施工质量检测结果,明确了主要影响因素,从加强技术应用和组织管理两方面采取措施,保证了最终的处理效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月平 《中华民居》2011,(Z1):29-30
本文通过对改进后的管桩桩尖的实践,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