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硬盘是计算机中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当出现硬盘故障时,如何使硬盘能够起死回生呢?本文谈谈硬盘软故障排除的一些基本知识及故障排除实例。硬盘的构成  1.磁头—盘片组件( Head Disk Assembly) ,简称头盘组件 (HDA);  2.印刷电路板组件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简称 PCBA。  在 HDA腔体内,是硬盘磁盘片,磁盘片的数据结构,依磁道从低到高,由下列五部分组成:  (1)MBR:主引导区记录( Master Boot Record)  MBR位于硬盘的柱面 0、磁头 0、扇区 1的位置,也即俗称的零磁道位置。它是由分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硬盘引导型软故障的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硬盘的引导型软故障,是指由于硬盘逻辑结构的错误或信息的丢失,使硬盘不能引导操作系统的软故障。DOS管理下硬盘的组织结构里,有几个比较关键的程序区和数据区: (1)与系统引导有关的系统程序区 主引导扇区(MBR):位于硬盘物理上的第一扇区,即0面  相似文献   

3.
一、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损坏 MBR不仅包含了重要的分区表,而且包含用于测试分区表完整性的一小段程序。如果MBR被破坏,硬盘将被忽略。当硬盘启动时,会出现“In-valid Partition table”(非法分区表)等提示。用软盘启动后也不能进入硬盘,屏幕显示“Invalid drivespecification”(非法盘符)。  相似文献   

4.
今贝贝 《电脑》2003,(3):50-52
说到MBR,相信很多接触过计算机的朋友都会碰到过这样的名词。到底MBR是什么东东来的呢?这或许很多人都不会有深入的了解。在该编文章中,大家可对MBR有个初步的了解,以及当受到破坏时该怎样去抢救它。认识MBR 每当计算机启动的瞬间,都会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才能启动成功。其中经过加电自检(POST),初始化显示设备等几个重要的过程。当经过了初始化显示设备后,BIOS就会根据预先的设置决定是透过何种设备来引导。一般我们都是用硬盘,那么开机程序就会引导进入硬盘的MBR(MasterBootRecorder),也就是我们后面要说的开机主引…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硬盘主引导记录MBR,详细阐述了通过修改主引导记录实现硬盘加密的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和流程图。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硬盘固件修复成功率,简化硬盘固件修复的工作流程,分析了硬盘固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硬盘固件区的基本结构,介绍了包括固件模块替换法、备用固件区替换法、固件模块重定位法和热交换法在内的传统硬盘固件修复技术的概念,阐述了硬盘固件区虚拟技术的实现原理以及操作细节,并在此基础之上将该技术与传统硬盘固件修复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表明了该技术在日常数据恢复工作中的优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硬盘结构概述 硬盘的0磁头,0柱面,1扇区称之为主引导扇区,是由低级格式化程序FDISK对硬盘分区时生成的。主引导扇区由主引导记录(MBR),磁盘分区表(DPT)和结束标志55AA三部分构成。主引导记录中含有检查磁盘分区表的程序代码和出错信息、出错处理等内容。磁盘分区表由6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病毒一直以来都是计算机安全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MBR病毒(也称引导区病毒)是PC机上最早出现的病毒。在众多的计算机病毒中,MBR病毒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很难发现并清除。因为其病毒母体存放在硬盘的主引导区内,即使重新安装系统甚至格式化硬盘都无法清除,所以需要对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9.
黄健 《大众硬件》2007,(4):52-52
PC-3000 for Windows作为俄罗斯ACELAB公司推出的商用硬盘修复工具,是一项对受损硬盘驱动进行数据恢复的技术方案。它专为小型商业开发,不需要使用无尘室,硬盘复写器或其他昂贵设备。该软件具有人性化设计的硬盘驱动器固件信息数据库,允许维修人员在数据库快速搜索硬盘驱动器资源,避免了必须花费大量精力查找匹配固件的毛病。  相似文献   

10.
硬盘MBR的修复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盘的主引导扇区(MBR)经常会由于用户操作失误或因病毒破坏等原因导致损坏,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处于瘫痪,使用汇编程序并结合FDISK或使用DEBUG可以比较方便、灵活地修复硬盘MBR,又不丢失原有数据。  相似文献   

11.
彭邦全  贺鹏 《计算机时代》2002,(11):37-37,45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系统信息(CMOS参数、硬盘主引导记录MBR、DOS引导记录DBR)的备份和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YY 《电脑迷》2012,(4):50
近段时间,大量用户反映镁光M4系列固态硬盘(涉及各种容量、各种固件版本,包括0009版和更早的固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电时间超过5200小时后)会出现时常蓝屏的现象,频率甚至高达每小时一次。Windows7的蓝屏代码是"0xF4",而这段代码表达的是硬盘丢失。  相似文献   

13.
疯狂游戏机     
《电脑迷》2008,(18):94-94
PS3破解出现新的转机通过蓝光引导运行硬盘上的游戏。某玩家在YouTube上上传了一段视频,暗示在他配备最新固件的60G版PS3上,硬盘游戏取得  相似文献   

14.
硬盘固件的读取与写入是数据恢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传统的硬盘固件读写工具往往价格昂贵且操作较为繁琐,因而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廉价的硬盘固件读写方法,该方法使用Windows底层驱动程序来访问硬盘固件区,而后将硬盘固件区的内容映射为一个可以在Windows下直接访问的虚拟磁盘文件系统。使用这一方法,数据恢复人员能够以复制、粘贴、编辑等常规的文件操作方式来完成对硬盘固件的读取、写入以及修改。经测试,该方法在工作效率、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色,且操作简单易于上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硬盘固件操作的难度以及数据恢复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Rock 《电脑迷》2011,(4):49-49
由于目前传统的BIOS都采用的是基于512byte扇区,同时硬盘的MBR(Main Bootable Record主引导记录)也让寻址寄存器定格在32bit,这让传统的BIOS无法支持容量超过2.19TB的硬盘,即便大家买来3TB的硬盘  相似文献   

16.
前一段时间朋友送给了我一块出了问题的IBM腾龙硬盘(编号IC35L120AVVA07-0),故障表现为作引导盘时,无法启动甚至用启动软盘和光盘都不行,只能听见“唧唧”的尖叫声,作从盘时可以进操作系统但速度非常慢且无法进行正常操作。刚巧去年的《PCDIY》第11期有一篇题为《玻璃心重铸魂》的文章谈到此类问题,于是我就按图索骥,看看能不能将这块硬盘修复。首先考虑采用刷新固件的方法,不过在用pz2z24us.exe生成的启动盘引导后提示固件版本已是最新的(A45A)。正想放弃忽然想起文中提到的IBM硬盘专用工具软件DFT(Driver Fitness Tools),于是驱猫上网将DFT下载到硬盘()。截稿前最新版本为3.50,大小为2.24M。执行DFT后,按提示在软驱中放入一张空白软盘制作工具盘。  相似文献   

17.
问题提出:硬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出故障的部分之一,由于每次开机部要访问主引导区(MBR)和DOS引导区(DBR),因此这两个区的故障率最高,归纳起来有以下二种情况: 其一、系统不能识别硬盘,显示“Invalid drivespecification”(无效盘)。 其二、系统可以识别硬盘,即从软驱引导系统后,可以转到“C”提示符下,但不能引导系统。 当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后,我们先利用手头工具软件进行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如果还是不成功,则表明硬盘出现了物理性故障。 下面就阐述这类硬盘的修复办法。  相似文献   

18.
《电脑迷》2010,(17):93-93
Q无法识别三星硬盘 为家里台机更换了一块三星HD103SJ硬盘(固件版本号:IAJ100E4),安装完毕后发现电脑无法找到硬盘,试了另一块三星HD103SJ硬盘(固件版本号:IAJ10001),一切正常。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10.硬盘使用过程:硬盘一般需要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之后才能正常使用,但低级格式化出厂时已经做完,所以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无需用户重做;低级格式化需要专门的工具软件如DM、HDINIT、QAPLUS或者一般机器的BIOS中也具有此功能,分区可用DOS的FDISK或者DM等完成,高级格式化使用FORMAT命令,之后即可引导系统并安装软件。 11、主引导扇区损坏引起的硬盘故障现象:当硬盘主引导扇区某一部分损坏时,根据损坏部位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故障现象: (1)引导程序损坏时,硬盘不能正常引导,但通过A驱引导系统之后可对硬盘所有分区进行操作,可用FDISK/MBR命令恢复系统缺省的引导程序。  相似文献   

20.
在Win8消费者预览版发布会上,微软现场展示一部台式机的开机速度,达到了惊人的8秒!8秒,我们很多手机的开机速度都无法达到,Win8是如何做到的呢?传统开机流程对于Win7系统,传统的按下电源按钮开机流程是这样的:第一步:查找硬盘主引导记录(MBR),接着MBR读取硬盘分区表(D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