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目前的30毫米氧化铅摄象管中,电子束的光点直径有时小得和两行间的间隔一样大,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提高摄象管的分辨力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垂直分辨力不是由管子,而是由扫描行数确定的。但如果有可能提高扫描行数(如同高分辨电视系统那种情况),就能进一步改善摄象管。因此,专门为这种系统研制了一种新管子,其图象对角线设计成26毫米,取得了很高的分辨力。为了改善惰性,采用了二极管系统。这也意味着,束流对采用束流控制技术来处理高亮度是足够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电视体制存在着不少缺点,主要是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差,图像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多年来,从事电视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力图寻找一种新的电视体制。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器件、新工艺的大量涌现;大规模以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工艺技术上的突破;大容量存贮器以及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等,均为新一代的电视系统——高分辨力电视(HDTV)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研究与实践表明,大屏幕高分辨力电视将是新一代电视体制的奋斗目标。本文试图就国内外有关高分辨力电视体制的研究工作,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图文电视与普通电视相比,只是在发送端增加了图文节目制作、播出和控制设备,而在接收端则是在电视接收机上附加图文电视解码器即可.我国的电视采用PAL/D制式,每帧扫描的行数为625,其中正程扫描行数为575,逆程扫描行数为50,对于隔行扫描的电视而言,每帧由两场扫描来完成.电视图像信号两场之间这一段不传递信息的空隙叫场消隐期,我们正是将图文信息插入到场消隐期的某行上,利用它们完成图文电视的发送和接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采用频谱交错法设计高分辨力单管彩色摄像系统的理论计算结果。本系统应用了垂直相关原理,条纹滤色器与扫描方向倾斜放置,并采用梳状滤波器分离摄像管输出的图象信号,得到高分辨力的亮度信号和低分辨力的色度信号。最后给出了550TV线水平分辨力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陈莉杰  姜波  树彬 《信息技术》2003,27(4):14-15,18
讨论了一种高精度的图像位置信息处理原理和处理系统,提出了利用滑动硬件窗口对图像位置信号扫描检测及加权最小二乘法内插细分的方法,实现了高分辨力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论述线列CCD成象理论的基础上,讨论实现慢扫描显示技术的若干问题。文中重视提高慢扫描电路的非线性指标,因为它成为影响图象高分辨力的主要因素,采用直接产生锯齿脉冲波的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最后还探讨了长余辉显象管目视余辉时间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超高清电视作为2013年电视产业的热点技术,具有高分辨力、高清晰度、宽色域等特点。在介绍超高清晰度系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超高清电视的技术现状和关键技术,包括接口、面板、芯片和运行配置等。提出超高清电视光学显示性能的测量建议,包括清晰度、像素缺陷和响应时间等。  相似文献   

8.
在以2:1隔行扫描1125行、60场/秒为基础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中,用于实况彩色摄象的1英寸硒砷碲光导层的高分辨力电视摄象管已研制成功。利用电子束无交叉点的二极式电子枪,完全证实了硒砷碲光导靶固有的高分辨能力。由于在正偏置的G_1圆盘电极上应用了直径约为12微米的细小限束孔,所以,从平面钡浸渍钨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形成了高电流密度、低束温的狭窄层流电子束。该管具有卓越的分辨力和低的惰性,同时在宽带视频信号系统中,为了处理0.5微安标准峰值信号电流需要具有相当高信噪比的足够束电流余量。本文还讨论了是否可把这种设计概念应用到标准电视系统用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高分辨率阴极射线管是电子束管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管内电子束能在荧光屏上产生特别微小的光点,因此这种管子又称为“微点管”.电子束管的分辨率一般可以用行数来表示.行数是指当光点在屏上扫描时,其屏面上所能排满扫描线的数目.广播电视系统中扫描线的行数是625行,所以电视显象管的分辨率有五、六百行就已基本上能满足要求了.但是在其他一些精密设备中,这样的分辨率却和要求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NHK(日本广播公司)正在带头着手研制一种高清晰度宽屏幕电视系统,作为未来广播系统的目标。该项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参量的关系上,即图象尺寸,扫描行数和视觉效果。实施方法是采用影片模拟方法和实际的电视系统。根据研究的结果和考虑目前可以达到的工艺水平,扫描行数暂定为1125行,现已研制出一种实验摄象机,70毫米胶片的电视电影和轮廓校正器。对于显示器件,已研制出一种30英寸(76厘米)、纵横比5:3的彩色阴极射线管接收机。并研制了两种传输系统:在一种系统里,两个分离的载波分别受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的频率调制;而在另一种系统里,则用彩色副载波传递复合彩色信号。传输试验用实验广播卫星(两个信道的每个信道都是12千兆赫,100瓦)进行。采用2.5米直径的接收天线就能收到非常吸引人的图象和声音。在未来22千兆赫的系统里,也提出了防止由于下雨而引起电波衰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种能测绘机场地面图的专用高分辨力雷达,已证明是在低能见度情况下监视飞机运动的有用工具。这种雷达被你作“机场地面探测设备”,或简称作ASDE。本文叙述了ASDE-3的设计原理和关键参数的选择准则。所选用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是有一个带有变焦天线的旋转罩、频率捷变行波管发射机和数字扫描变换器。每一个特点都使系统性能有明显改进。文中对此作了一定深度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一种具有电脉冲快门和图象运动补偿装置的高分辨力电视摄象机,介绍了解决卫星电视摄象的图象运动补偿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工程设计以及飞机试飞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光学微扫描器技术及其实现方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徐超  金伟其  李雅琼 《红外技术》2006,28(6):338-342
微扫描成像技术是一种用于提高成像系统分辨力的新技术,它利用多幅相互之间具有亚像元位移的序列低分辨力图像来重建高分辨力图像。微扫描器是微扫描成像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简要地阐述了成像系统由于欠采样所带来的混叠效应,以及微扫描成像技术提高采样频率以减小混叠效应的原理,分析了微扫描工作模式和成像过程,然后介绍了几种典型光学微扫描器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图像处理在高精度对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阐述高分辨力光刻机的图像对准系统的原理及实现过程。着重介绍图像处理技术在高精度对准系统中的应用。并讨论系统应用中的图像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并综述了一种新式电子枪——双交叉电子枪在高分辨力显示管、扫描放大型示波管、氧化铅视象管、混合场型视象管、返束视象管、字码管等各类电子束管中的应用原理及其特征,着重谈及工作体会和初步看法,提出了深入研究双交叉电子枪机理的电子光学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俊 《电子科技》2002,(22):36-39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新型高辨力成像雷达。其在距离上利用发射的线性调频(LFM)的脉冲压缩信号来获取距离上的高分辨力,在方位上利用接收脉冲之间的多普勒信息获得方位上的高分辨力。本文在简单分析合成孔径雷达工作原理基础上,针对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与弱点,讨论了几种干扰样式。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光电技术和图像压缩及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作为一项综合应用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展。数字多功能化,高清晰度大屏幕化,音响高保真化成为新一代电视的发展方向。高清晰度电视(HDTV)由于集中体现了高水平的电子声像技术,更是电视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成为电视发展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继黑白电视、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代电视。在过去的40年中,电视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行电视囿于扫描行数(如美国为525行/s)、宽高比(为4:3)等原因,  相似文献   

18.
STN液晶部分显示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640×480点阵STN液晶显示模块,提出了部分显示,即减少扫描行数来降低功耗的新型设计方案:一是关闭未用的行驱动器来减少扫描行数,二是使用时序控制电路来减少扫描行数。该方案适用于普通点阵STN液晶显示器。  相似文献   

19.
当今电视事业已迈入数字化的新时代,传统的电视制作技术力手法正面临着不断更新手淘汰的过程。虚拟演播室系统为电视制作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同时也对制作人员的制作能力、艺术创造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惠州电视台小型演播室的实际情况,具体讨论了虚拟演播室技术在中小型电视台节目制作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初问世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dscope(简称STM)是一种新型表面观测仪器。在三维空间都达到原子分辨率,对样品无任何破坏性以及可在超高真空、大气甚至液体中工作等独特优点使其在短短几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并获得了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STM性能,扩大应用领域,本文将讨论一种大范围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分辨率和扫描范围是衡量STM性能的两个主要技术指标。目前绝大多数具有原子分辨率的STM,最大扫描范围局限在1微米左右,主要用于原子或纳米尺度下观察结构均匀的材料表面。但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显露了现有STM扫描范围小的不足以及研制大范围高分辨STM的必要。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