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整体针翅管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进行实验研究,在壳程流通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分别在单流程和双流程滑油冷却器中进行实验,得出混合管束在两种流程下的换热和流动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单流程布置单位体积换热量能达到双流程的1.5倍;总传热系数达到1.3倍;壳侧压降不到三分之一.实验结论可以为流程选择和管型布置提供参考.文章最后给出...  相似文献   

2.
滑油冷却器强化换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个采用整体针翅管的滑油冷却器实验体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换热管长度和油质量流量相同,且针翅管数量比光管减少一半时,针翅管滑油冷却器的换热系数是光管滑油冷却器的2.2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说明了针翅管滑油冷却器具有管板数量少、强化传热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正国  方晓明  林培森 《核动力工程》2001,22(5):443-445,480
研究了螺旋隔板花瓣管水冷壳管式油冷却器的传热和流阻性能,并与弓形隔板光滑管水冷壳管式油冷却器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油压降下,螺旋隔板花瓣管油冷却器的总传热系数是弓形隔板光滑管油冷却器的4~5倍。实验结果建立了油流速与总传热系数和油压降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以润滑油为换热介质,对整体针翅管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针翅管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在换热介质纵向冲刷换热管的条件下,对不同针翅长度的3种整体针翅管与光管进行了传热与阻力试验。结果表明:整体针翅管对润滑油换热具有很好的强化能力,在本试验范围内,整体针翅管对油流体扰动强烈,换热强度是同条件下光管的2~6倍;针翅长度是影响针翅管压降的主要因素,在雷诺数达300时,压降曲线出现转折。  相似文献   

5.
整体针翅管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铭  阎昌琪  缪红建  孙立成 《核动力工程》2005,26(5):452-455,470
在润滑油竖直纵向冲刷的条件下,对整体针翅管进行了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针翅管的节距(T)、翅高(b)、加工方向、润滑油进口温度(t)和冷却水流速(v)对针翅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在本实验范围内,整体针翅管的总换热系数k可达200~1470W/m2ˇK,比相同条件下的光管可增加1~4倍。实验结果表明,整体针翅管是一种比较适合于以高粘度流体作为工质的换热器的新型强化换热管。  相似文献   

6.
以68#润滑油为工质,对整体针翅管滑油冷却器的换热和阻力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冷却水入口温度24℃、体积流量20m3/h以及滑油入口温度55℃、体积流量6~24m3/h的实验条件下,获得了滑油冷却器竖直和水平两种布置方式时的换热特性数据,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不同布置方式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换热器的不同布置方式对换热特性影响较小,可根据工程使用空间选择竖直或水平布置。  相似文献   

7.
《核动力工程》2017,(3):24-28
滑油冷却器是核电厂广泛使用的润滑设备。多孔金属材料因能显著强化传热而日益得到关注。为了研究多孔金属材料对管内滑油强化传热效果,以68#润滑油为换热工质,不同孔隙率的多孔金属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换热管内多孔金属材料的种类、段数,实验研究管内滑油强化传热特性及其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多孔金属材料能显著强化润滑油的传热;油侧努赛尔数与加入的多孔金属材料段数近似成正比;多孔结构是影响其强化传热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板式换热器承压能力差的问题,设计开发一种力学性能好、承压能力强的圆形板壳式换热器。这种圆形板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工作压力高、体积小、重量轻的具有良好工业应用前景的换热器。对其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重点分析其作为滑油冷却器时的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高压圆形板壳式换热器具有良好的强化换热效果,适用于含有高粘度油类的传热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换热器传热强化的管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铜-镍合金整体低肋管和整体内外翅片管为元件,以油-水和水-水为介质为管束换热器模拟体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肋管对于油-水换热,内外翅片管对于水-水换热有着比较明显的传热强化效果。在额定工况下,低肋管油-水换热模拟体的总传热系数是光滑管模拟体的1.59倍,可相应节省换热面积37%,管外油流的压力降较光管降低33%;内外翅片管水-水换热模拟体的总传热系数是光滑管的1.31倍,可节省换热面积  相似文献   

10.
整体针翅管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强化换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和光管滑油冷却器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当滑油体积流量相同时,前者单位体积换热量较高,压降较小,换热能力强,综合性能优越,表明在同样换热量条件下可以使冷却器小型化。  相似文献   

11.
沸腾换热具有传热温差低、换热系数高等优点,对提高设备的紧凑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核动力装置中主要以光管作为沸腾换热元件,沸腾换热强化的空间很大.本文针对核动力装置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沸腾换热工况,以水为工质,对光管及3种强化管的管外沸腾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4种管型的沸腾换热强化特性,并分析了各强化管的强化机理.整体针翅管表面大量螺旋排列的三维翅片增大了换热面积、延缓了汽泡在壁面附近聚合形成大汽膜,使沸腾换热得到强化;多孔管采用机械方法在壁面加工出大量微细小孔,汽化核心数量和汽泡脱离频率均大幅提高,因此,沸腾换热强化效果显著;绕丝针翅管是一种复合强化手段,兼有整体针翅管和多孔管的优点,沸腾换热强化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2.
参照波浪管单管换热的实验数据,选用Fluent软件中的不同湍流模型和壁面处理方法,对波浪管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和压降进行计算,通过比较计算结果,确定可用于波浪管内流动传热特性模拟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流体在波浪管内部的流场结构和传热特性。分析结果表明:RNG k-ε模型配合增强壁面处理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最为接近;与直管相比,波浪管的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增加幅度在低Re下较大,而在高Re下较小,其中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增加幅度最大的位置均出现在各弧段交接处,即曲率反向的位置。计算结果可为强化传热管设计及其优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B30波槽管水平管外蒸汽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常压条件下对水平波槽管管外凝结换热及流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波槽管具有良好的强化传热效果在实验参数范围内.波槽管的总传热系数比光管提高48%以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了管内对流换热、管外凝结换热及阻力系数的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4.
卧式螺旋管压力降脉动瞬态及时均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低压条件下,以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卧式螺旋管中发生压力降型脉动时的瞬态和时均换热特性,给出了脉动过程中管截面平均换热系数及周向不同位置处的换热系数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脉动过程中的瞬态换热特性和机理,获得了压力降脉动时均换热系数计算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先进安注箱阻尼器压降特性实验,获得了阻尼器两种不同形式的压降特性,研究了不同几何参数对压降系数的影响规律,并且拟合了压降系数关系式。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漩涡压降系数随雷诺数增加而逐渐增大,交混压降系数随大/小管流量比的增加,先快速减小而后缓慢增加。小管宽度和阻尼器直径对漩涡压降系数有一定程度影响,大小管夹角、阻尼器直径和大管宽度对交混压降系数有影响,小管宽度对交混压降系数影响不明显。漩涡压降系数关系式预测值与实验值偏差在±10%以内,交混压降系数关系式预测值与实验值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6.
对流量波动条件下核动力装置系统圆管内流体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重点研究了波动周期、波动振幅两个因素对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波动时,通道内的摩阻系数和壁面换热系数均随时间周期性波动,且波动周期与流量波动周期相同;波动周期增加,摩阻系数波动幅值减小,壁面换热系数波动振幅变化不明显;相对振幅增加,摩阻系数波动幅值增大,壁面换热系数波动振幅增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单相水为介质,对结构尺寸不同的3种扁管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扁管在实验范围内的强化换热效率指标进行评价,确定了扁管的最佳工作区域。结果表明,扁管的管内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光圆管的,换热系数最高可达光圆管的2.62倍,在换热面积和泵功率相同情况下,扁管最佳工作区域的换热量最高可达光圆管的2.2倍。  相似文献   

18.
以单相水为介质,对肋高或结构尺寸不同的4种斜微肋扁管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斜微肋扁管在实验范围内的强化换热效率指标进行评价,确定了斜微肋扁管的最佳工作区域。结果表明:斜微肋扁管的管内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光管,换热系数最高可达光管的5.9倍,在换热面积和泵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斜微肋扁管最佳工作区域的平均换热量均可达光管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