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淮河流域的防洪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先达 《中国水利》2003,(19):29-31
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水土保持和水库构成上游防洪工程体系.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由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洪水控制工程、分洪河道、洪泽湖和入江水道、入海水道组成;沂沭泗水系为东调南下工程.淮河流域防洪体系还包括防洪非工程体系.针对淮河防洪体系存在的问题,需加快19项治淮工程建设进度和防洪非工程体系建设,调整行蓄洪区,研究论证淮河和洪泽湖河湖分家方案,入海水道远期实施问题,部分河道和河口淤积问题,控制围湖造田等.  相似文献   

2.
6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率组分别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察看了淮河干流堤防和圩区、蒙洼和城西湖蓄洪区、临淮岗水利枢纽、洪泽湖大堤、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和沂沭泗水系部分防洪  相似文献   

3.
1概况淮安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以废黄河为界,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主要水体有淮河、洪泽湖、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里运河、二河、淮沭河、废黄河、盐河等。由于自然因  相似文献   

4.
在旧中国,反动统治加上各种自然灾害,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人民生活苦难深重。淮河是举世闻名的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 1949年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刚刚胜利结束,苏、鲁两省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齐心协力开展了沂沭泗水系中下游的防洪工程建设。山东省切断马陵山,开辟新沭河,完成了“导沭整沂”工程;江苏省切开嶂山岭,开辟新沂河,完成了“导沂整沭”工程,给沂沭泗水系开辟了  相似文献   

5.
《治淮》1999,(5)
在党中央、国务院“蓄泄兼筹”治淮方针指引下,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淮河流域已初步建起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防洪体系。其主要为:山丘区加强水土保持,修建水库拦蓄洪水;淮河上中游扩大行洪通道,解决中小洪水出路;利用蓄洪区和湖泊洼地蓄滞洪水;开挖茨淮新河与怀洪新河,增加排洪能力;下游利用入江水道、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泄洪,并开入海水道扩大泄量;沿淮两岸修筑或加固堤防,提高防洪能力。沂沭泗水系加快东调南下工程的实施,尽快实现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一批跨省骨干支流已整治完成或正加紧治理。  相似文献   

6.
<正>沂沭泗水系是淮河流域内相对独立的水系,系沂、沭、泗(运)三条水系的总称,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统一管理沂沭河水利工程。沂沐泗局直管河道的采砂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砂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南四湖、骆马湖水域和沂沭河等956 km河道采砂管理任务十分艰巨。一些河道非法采砂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到河势稳定,危及河道防洪工程安全、南  相似文献   

7.
刘玉年  王世龙 《治淮》1994,(6):15-16
淮河入海水道规划是自洪泽湖东二河起,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东经淮安、涟水、阜宁,至滨海县入海,全长165公里。 入海水道工程酝酿已久。早在五十年代治淮初期,政务院作出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即确定开辟入海水道。1964年水电部规划局在《淮河流域治理初步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为保障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安全,必须扩大入江入海泄量;除继续完成分准入沂相机分泄淮河洪水经新沂河入海外,考虑在灌溉总渠以北,结合当地排涝开辟入海水道。在以后的历次治淮规划中均肯定了实施入海水道的作用。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决定中,把入海水道工程作为洪泽湖及淮河下游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的骨干性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8.
淮河入海水道全长163.5km,为洪泽湖下游的主要泄洪通道.河道沿线桥梁众多,如何解决桥梁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与影响河道安全行洪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淮安盐化铁路专用线跨越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为例,介绍桥梁工程跨越淮河入海水道防洪影响评价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盐城市境内苏北灌溉总渠北侧,是承泄淮河洪泽湖洪水的重要防洪工程,配合现有的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等工程,可使淮河下游和洪泽湖大堤防洪标准近期达到100年一遇,远景达300年一遇。洪泽湖是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km2洪水的大型湖泊型水库,总库容176亿m3,其下游洪水出路历来不畅。建国后经过40多年的整治,其下游排洪能力已由8000m3/s提高到13000~16000m3/s,但防洪标准仍不足100年一遇。若遇淮沂并涨,则只能防御约50年一遇洪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茨淮新河工程竣工,特别是怀洪新  相似文献   

10.
焦娇 《治淮》2010,(3):F0002-F0002
3月1日至3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率国家防办检查组深入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山东、江苏两省的部分防洪工程检查指导防汛抗旱工作。淮河防总秘书长、淮委副主任汪斌陪同检查。  相似文献   

11.
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淮安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境内洪泽湖承泄淮河流域上中游地区15.8万km2来水,淮河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京杭运河等流域性河道穿境而过,全市有流域性河湖堤防近1 000 km。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对河道资源  相似文献   

12.
刘玲  齐克 《治淮》2008,(4):38-39
淮河流域现有行蓄洪区28处及洪泽湖周边滞洪圩区,这些行蓄洪区既是蓄滞洪水的场所、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区内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基地,因此,如何处理好防洪与行蓄洪区发展的矛盾,使行蓄洪区受洪涝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淮河防洪减灾中需要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李陆明  崔洪涛 《治淮》2003,(8):20-20
一、概况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该工程西起洪泽湖大堤的二河闸,东至黄海扁担港,全长163.5km,与苏北灌溉总渠形成两河三堤。二河枢纽位于入海水道与分淮入沂河道(二河)交汇处,是淮河入海水道的进口,也是入海水道的第一级枢纽。其主要任务是承泄洪泽湖洪水,并控制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流量,以满足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分流比的要求。枢纽包括二河新泄洪闸、二河东堤至桩号4+641.11之间的入海水道河道和左右堤防。新泄洪闸共10孔,单孔净宽10.0m,底板高程6.0m,设计泄洪流量2270m3/s、强迫…  相似文献   

14.
王嘉涛 《治淮》2001,(11):38-39
今年春夏连续干旱,淮河水系洪泽湖地区旱情严峻,而沂沭泗水系的洪水则将产生弃水。为充分利用沂沭泗洪水,避免资源废弃,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紧急会商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紧急调用沂沭泗水系洪水补给淮河水系洪泽湖地区,成功地实施了“引沂济淮”,保证了该地区的工农业用水,改善了水环境及生态环  相似文献   

15.
屈璞 《治淮》1997,(7):17-18
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受历史上黄河夺泗夺淮的影响,水系紊乱。虽经建国后多次治理,形成了独立的入海水系,可排水能力差,与本流域峰高量大的洪水特性很不相适应。中下游地区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目前仍不足十年一遇,除涝标准仅三年一遇。所以洪涝灾害频繁,是重点防洪地区之一。 沂沭泗水系中下游地区分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徐州运河的变化与沂沭泗水系的变迁密切相关。一方面,在徐州境内,运河借助天然河流——汴河与泗河,作为航运河道;另一方面,黄河夺汴夺泗、运河的改道以及建国后的整治,使沂沭泗水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把原本属淮河流域的淮河下游水系,划分出沂沭泗独立水系。  相似文献   

17.
陈静 《江苏水利》2013,(12):47-48
连云港市地处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最下游,受到上游行洪、区域山洪、城市内涝、外海风暴潮综合影响,历史上洪涝、旱、台风灾害频繁。根据多年的灾害情况分析城市洪涝的主要成因、特点以及水利防洪工程现状,针对防洪减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工程措施、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于淑坤  陈红卫  高小琴 《治淮》2009,(11):17-18
一、淮安市饮用水源地现状 淮安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以废黄河为界,南为淮河水系,北为沂沭泗水系,水源以客水为主,水质受上游来水影响较大,主要水体有淮河、洪泽湖、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中里运河、二河、淮沭河、盐河等,各水体基本由洪泽湖(淮水)补给,淮水较枯时通过“江水北调”或“引沂济淮”补充,  相似文献   

19.
淮河入海水道在2003年大洪水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成后于2003年汛期首次启用,历时33 d,共分泄淮河洪水44亿m3。文中回顾了入海水道分洪的背景及过程,客观地分析了入海水道工程的启用对有效降低洪泽湖水位、减轻入江水道、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防洪压力发挥的作用,可为今后入海水道工程的调度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治淮》2010,(3)
<正>3月1日至3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率国家防办检查组深入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山东、江苏两省的部分防洪工程检查指导防汛抗旱工作。淮河防总秘书长、淮委副主任汪斌陪同检查。3日下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