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职业教育如何拓宽功能、增强活力、提高效益 ,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 ,并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精神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育培训中心提出 :近期要抓紧研究怎样“构建适应职业培训与中等职业教育融通需要的学分制体系”并尽快付诸实施 ,这是很适时的。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的沟通 ,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材、师资等诸多方面 ,而实行学分制必将成为其基本渠道和主要桥梁。1 明确实行学分制的意义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 ,以取得最低必…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分制下的选课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选课制的实施程度直接影响学分制改革的进程。在选课制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对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配套的管理制度等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选课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选课制的实施程度直接影响学分制改革的进程.在选课制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对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配套的管理制度等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行之有效的选课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国际化发展,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受教育者从不同渠道获得学分的机会越来越多。弹性学分制下高校专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构建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有效地将受教育者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学分和大学专业学习学分要求进行联系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高校目前学分互认互换模式单一、制度不全、手段不完善的情况,建立学分互认和互换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身心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但与大学生群体主流趋势相对而生的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超学制学生群体。尽管这部分学生在总数上比例不大,但近年来超学制学生的人数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如何寻找新形势、新情况下超学制学生群体教育管理的思路,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建立教育体系内各种学制的沟通与衔接。职业技术教育学制间的衔接,有特殊的表面形式。只有制订课程标准和设立两个标准间的衔接课程才能实现各种学制间的沟通与衔接。  相似文献   

7.
1研究与探索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可谓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不外乎两种,即学年制与学分制。学年制与学分制相比较,前者强调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固定的培养模式;教学注重过程环节管理,学生学业主要依据量化的必修课考试成绩;强调培养学生班级集体意识。后者其核心是建立在选课程、选时间、选教师基础上的选课制,培养模式、知识结构满足培养目标而又格局多元;教学注重目标管理,学生学业依靠学分与绩点把质与量结合起来权衡;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其特长。这两种制度从教与学的主动权来看,前者主动权在教师、在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分制实践及其选课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了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选课制是学分制实践的核心,能否建立科学有效的选课制度将直接影响学分制改革的进程。当前,在学分制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选课缺乏有效指导、课程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评估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当务之急是创新选课制度,推动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基础动刚度主要与基础的固有频率有关。在频率15~70Hz内,固定基础和弹性基础都存在多个固有频率。对引进西屋型机组的基础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在接近或远离固有频率时,各种基础动刚度的最大值相差不多,最小值也差不多。因此,弹性基础与固定基础的动刚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有限元计算结果还表明,在扰力作用点,座缸式轴承座处基础的水平动刚度大于垂直动刚度。  相似文献   

10.
章征 《浙江电力》2007,26(2):62-65
简要介绍了电厂汽动给水泵弹性隔振基础的原理及设计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计算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11.
虚拟继电保护柔性建模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解决目前电力系统仿真分析中缺乏系统化继电保护模型的问题,研究并开发了基于柔性仿真技术和混杂Petri网的虚拟继电保护建模仿真系统。根据继电保护的特点和建模要求,提出保护系统混杂时间Petri网模型,作为整个柔性建模仿真系统的基础;预设多类元件和算法模块,实现组态式搭建继电保护模型,并采用多方法、多层次的柔性建模手段,使模型具有混杂性和多分辨率,以满足不同仿真应用的需要;仿真中应用柔性仿真原理,分别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组件,面向不同应用构成应用框架,由仿真引擎统一调配数据和控制运行流程,将保护模型柔性地引入电力系统暂态和中长期仿真,基于开环和闭环模式,可方便地进行电网连锁故障重演、保护装置测试、保护新原理开发、定值校验等方面的仿真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柔性一次设备及其关键技术: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电力系统对一次设备可控性和灵活性要求的提高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诸多领域应用不断加强。文中将电力系统中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一次设备归纳统称为"柔性一次设备",并以此角度评述了柔性交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储能以及主动配电系统与微电网等领域中的柔性一次设备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共性关键技术,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柔性制造系统FMS是一个自动化的制作系统,但在实现过程中,系统的运作所需时间长,白动化控制的实现比较困难。WinCC是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组态软件,可实时监控,可保证物料系统的可靠运行。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WinCC平台实现对柔性制造系统中物料贮运系统的监控。  相似文献   

14.
电力系统优化分析中,刚性约束边界的整定值缺乏灵活性且往往趋于保守,容易造成系统经济性较差。为此提出了刚性约束的柔性化表示方法,并以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为例,建立了电力系统单尺度及多尺度柔性优化模型,从而将传统的电力系统优化问题转化成具有柔性约束边界的柔性优化问题,可在保证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同时还可找到影响系统运行经济性的瓶颈,为电网升级改造提供参考。算例结果验证了柔性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输电系统的输送能力和交流输电运行整体控制能力以及开辟高压和超高压交流输电的新方向,对灵活交流输电系统中的控制技术和几种主要的控制器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分析了相间功率控制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并在电力系统中大量的应用,将会为我国未来电网的发展和运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同时,指出了灵活交流输电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及美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10 kV电力系统无功无级柔性补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基于现行电力系统中较流行的可控串补(TCSC)技术,降压后在低压侧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实行的无功无级柔性补偿。该补偿模块的特点是它既能消除自身因电力电子器件而产生的谐波,又能有效解决高压系统中晶闸管的耐压使用问题。模块吸收连续可调的无功与有级电容共同作用能实现整个系统的无级柔性补偿,有效解决现行系统中有级投切振荡、不易控制等问题。该模块分相设计,可在一定范围内补偿三相不对称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时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在TCSC补偿技术基础上,提出可控并联电容(TCPC)的控制技术,通过降压的方法在低压侧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高压系统实行无功柔性补偿。该补偿模块不仅能够消除因电力电子器件而产生的谐波,而且还能有效地解决在高压系统中晶闸管的耐压问题。模块是分相设计的,因而可在一定范围内对三相不对称系统进行补偿。模块吸收连续可调的无功和有级电容共同作用,有效解决现行系统中有级投切振荡、不易控制等问题。有级电容的投入采用循环投切的方式,投入无涌流,可有效地延长补偿电容的使用寿命。系统的无功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的测量及触发脉冲的产生采用CPLD来实现。结果表明,利用CPLD不仅可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控制的准确性,而且还节省了硬件资源。由于无级模块是可实现分相调节,从而可实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三相不对称负荷的快速无级柔性补偿。  相似文献   

18.
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大量接入电力系统对系统运行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解决实时调度中系统爬坡和滑坡能力不足问题,美国的一些独立系统运行机构(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 ISO)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力市场产品--灵活调节产品(flexible ramping product, FRP),即通过预留额外的灵活性容量来满足系统可能的爬坡和滑坡需求,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灵活性以便应对多种运行情况。首先,介绍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指出在任意时间尺度和多种复杂运行情况下能够保证供需平衡是系统具备高灵活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分析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对系统运行灵活性的影响;接着,介绍灵活调节产品的基本概念、产品特点、定价机制和出清模型,并将其与现有的一些辅助服务进行比较;之后,通过2个算例直观展示灵活调节产品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方面的作用;最后,概述灵活调节产品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灵活调节产品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检测面临的测试效率低、测试结果不可信等,设计了依托公共网络、依托自建网络、分阶段逐层递进等检测方案,研究了基于灵活组网方式下的终端注入、不停电、主动干扰、场景重现和系统集成等技术。现场检测结果表明:与其他同类检测手段相比,基于灵活组网方式下的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持续干扰仿真测试,降低现场协调难度和检测时间,提高配电系统的智能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次同步振荡可能会对汽轮发电机的转轴产生严重的威胁,而传统晶闸管励磁系统使用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对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效果有限,需要为发电机配置如STATCOM的额外装置。相较于传统晶闸管励磁系统,柔性励磁系统具有双阻尼通道且相互耦合作用小,因此柔性励磁系统相较于传统晶闸管励磁系统对次同步振荡有更强的抑制能力。本文采用Matlab编程对发电机存在的轴系扭振模态进行了计算,并针对其中可能发生次同步振荡的模态设计了基于柔性励磁系统的无功控制器与传统励磁调节通道配合。本文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了采用柔性励磁系统的IEEE次同步振荡第一标准模型,验证了柔性励磁系统对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