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合金化Al V Fe合金纳米晶粉末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Al94V4Fe2 合金粉末, 该粉末由纳米尺寸的fccAl 相及非晶颗粒组成, 两者的尺寸分别为7nm 和10 nm 。应用DTA 方法检测合金粉末的热稳定性。合金粉末从非平衡相向平衡相转变经历了两个阶段。制备具有非晶颗粒和纳米fccAl 相共存结构的合金粉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0∶1 的球料比加72 h 球磨  相似文献   

2.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球磨机分别对Ni-50at.-%Al和Ni-25at.-%Al混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并对Ni_3Al预合金粉末进行高能球磨,观察了粉末的金相组织,测定了粉末的硬度、平均直径和晶粒尺寸,并作了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经3h研磨,Ni-50at.-%Al混合粉末变成NiAl金属间化合物,其晶粒直径约5nm;经5h机械球磨,Ni-25at.-%Al混合粉末成为无序的亚稳定Ni固溶体,而Ni_3Al预合金粉末由Ll_2型长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转变为fcc无序固溶体;球磨更长时间,则形成纳米晶.  相似文献   

3.
纳米晶Al88Ce2Ni10铝合金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晶化法,可以将快凝Al88Ce2Ni10非晶铝合金制备成纳米晶合金。纳米晶合金的组织为αAl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Al3Ni及Al11Ce3组成的多相纳米晶结构。在603~773K较宽退火温区内,用Scherer公式计算各晶化相,得到αAl、Al3Ni及Al11Ce3的晶粒尺寸分别为31~316、22~207及19~165nm。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热处理条件,可以获得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晶合金。其中获得晶粒细小、结构均匀超细纳米晶合金的最佳退火温度为第二DSC峰值温度附近  相似文献   

4.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l—Cu—Fe纳米非晶合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了Al80-xCuxFe20(x=20-40)三元非晶纳米合金粉末,分析了不同球磨时间及热处理工艺对粉末结构、颗粒大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分为Al40Cu40Fe20的粉末球磨时逐步非晶化,球磨33h后,非晶化程度最大,最小颗粒尺寸达到5.6nm;进一步球磨,非晶晶化,颗粒尺寸增大;成分为Al80-xCuxFe20(x=20,25,30)的粉末球磨90h后,得到非晶,最小颗粒尺寸为3.4nm。球磨制备的Al-Cu-Fe非晶粉末具有铁磁性。用DSC测量了其晶化温度(Tc),Tc≈873℃。  相似文献   

5.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由元素粉末制备了Al1-xWx(x=0.1,0.2,0.5,0.9)合金。用X射线衍射法对球磨后的粉末进行了分析,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形貌并研究了晶相结构。结果表明,球磨后Al在W中的固溶度大大扩展,但球磨到250h系统仍未形成非晶;Al0.5W0.5粉末经250h球磨后出现一结构为体心四方的新相。热力学计算表明该系统不能形成非晶。  相似文献   

6.
Sc对Al—Li—Cu—M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晓军  李依依 《金属学报》1994,30(8):A355-A361
研究了Sc对Al-Li-Cu-Mg-Zr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δ'(Al3Li)和S'(Al2CuMg)仍为含Sc合金中的主要强化相,Sc细化了合金的晶粒,降低了δ'颗粒的长大速度。促进了S'相的析出和均匀弥散分布,还使合金析出Al3Sc颗粒和Al3Li/Al3Sc复合析出相颗粒,这两种颗粒都有益于合金的性能,因此,加入Sc后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强塑性配合。  相似文献   

7.
Ti—46at%Al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分析、X-ray衍射和差热分析(DTA)技术研究了Ti-46at%Al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球磨过程的进行,Ti-46at%Al颗粒逐渐等轴化,粒度变小,粒度分布变窄;显微硬度增大,硬度分布和颗粒内成分逐渐均匀。经过60h高能球磨,Al元素完全固溶入Ti晶格内,形成纳米Ti(Al)过饱和固溶体,同时,有非晶相形成;球磨至100h,形成完全非晶相。非晶相的形成是界面处非平衡扩散的结果,在Ti-46at%Al合金中,机械合金化致非晶的晶粒条件是:晶粒尺寸≤15nm。  相似文献   

8.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谷松  丁炳哲 《金属学报》1994,30(2):B091-B096
用球磨机分别对Ni-50at.-%Al和Ni-25at.-%Al混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并对Ni3Al预合金粉末进行高能球磨,观察了粉末的金相组织,测定了粉末的硬度、平均直径和晶粒尺寸,并作了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经3h研磨,Ni-50at.-%Al混合粉末变成NiAl金属间化合物,其晶粒直径约5nm;经5h机械球磨,Ni-25at.-%Al混合粉末成为无序的亚稳定Ni固溶体,而Ni3Al预合  相似文献   

9.
王浩 Wong.  SP 《金属学报》1999,35(6):569-572
基于溅射-气体-聚焦(SGA)形成纳米金属颗粒的原理,提出了蒸发-气体-聚集(EGA)共沉积制备Co-Ag颗粒膜的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制备了系列Co-Ag颗粒膜样品,TEM/ED分析表明;制备态样品Co颗粒被Ag原子所包裹,能有效地阻止颗粒的表面氧化与团聚,薄膜无需经过热处理即可形成Co与Ag的相分离,其结构为fcc-Co和fcc-Ag非均匀相多晶共存形态;与Co大块材料相比,薄膜中Co颗粒晶格常  相似文献   

10.
早期开发的纳米晶软磁合金Finement,是由复合添加了Cu和Nb的Fe Si B非晶合金 ,通过晶化后获得的晶粒尺寸为 1 0nm左右的bccFe(Si)纳米晶组织的合金。这是因为Cu与Fe有相分离倾向促进由非晶相形成晶核 ,而且Nb具有阻止晶粒长大的效果。此次 ,则研究了含有与Cu相反的能大量固溶于Fe中的Al元素的Fe Al Si M B(M =V ,Nb ,Ta)非晶合金薄带 ,通过晶化后所得到的纳米晶合金的软磁性能。研究用的合金是用单辊急冷法制得的Fe Al Si M B(M =V ,Nb ,Ta)非晶薄带 ,宽 1 .5~ 3.0mm…  相似文献   

11.
纳米晶二元双相Ag50Ni50合金的制备及其显微组织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球磨驱动制备Ag50Ni50(摩尔比)合金偻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Ag60Ni50的混合粉末能形成有一定固溶度和纳米级晶粒的α-Ag和β-Ni两相混合粉末。球磨后的粉末在620℃热压后,尽管两相的颗粒都有所长大,但仍然保持纳米尺度。热压块体化的Ag50Ni50合金密度很高,经600℃,24h退火处理后,其α-Ag和β-Ni相颗粒均成倍长大。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中存  相似文献   

12.
孙笠  宋启洪  胡壮麒 《金属学报》1995,31(20):341-345
本文利用机械球磨的方法将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传统的RaneyCu催化剂的前体Cu30Al70合金制成了纳米晶合金催化材料,并研究了它在木糖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成的纳米晶合金CuAl2相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2nm,球料比和球磨时间极大地影响形成的纳米晶Cu30Al70合金的晶粒尺寸,纳米晶Cu30Al70合金组织较均匀,元素分布均匀,活化后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Al2O3/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孙旭东  梁勇 《金属学报》1999,35(8):879-882
采用一次粒径分别为10nm和15nm的α-Al2O3和SiC超细粉体,制备了Al2O3/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强化机理,提出了内晶颗粒残余应力强化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Al2O3/SiC纳米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断裂方式随SiC颗粒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级快速大装置制取RSAl-Fe-Cr-Zr合金粉末,并用二次挤压等四种工艺固结制备出实验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光学金相、硬度以及拉伸实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该合金的显微组织,热稳定性和低温高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挤压工艺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固结状态,而且第二相颗粒细小均匀弥散;RS/PMAl-Fe-Cr-Zr合金属于较好的耐热铝合系列,合金中的主要析出相有Al13Cr2、Al3Zr和Al3  相似文献   

15.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Fe-Cu过饱和固溶合金粉。Fe-Cu纳米粉中含有少量硼可扩展fcc相的成分范围。合金粉体中Fe和Cu的原子比达到4:1时,主相仍保持fcc结构,fcc相区的范围可超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Fe-Cu合金。对样品的退火处理研究证明了Fe-Cu系过饱和固溶合金的fcc相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16.
对快速凝固Ti-5Al-4Sn-2Zr-1Mo-0.25Si-1Nd(Ti-55)高温钛合金980℃,5h处理样品的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稀土第二相在合金中以双模型分布,较小颗粒尺寸为20-80nm,较大颗粒尺寸为200-300nm.在扩散控制第二相粒子长大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运用扰动理论,分析了第二相颗粒尺寸的定态解的稳定性,并验证了双模型分布.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用XRD和TEM对非晶Al88Ce2Ni10铝合金晶化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液淬Al88Ce2Ni10非晶铝合金的晶化过程是由初晶型晶化和多重型晶化两个相继的晶化阶段所组成。自第一阶段的晶化放热峰的峰值温度453K起,非晶基体内析出纳米级面心立方结构(fcc)α-Al粒子,且随退火温度的增加,其粒子尺寸、数量及结晶体积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第二阶段的昌化放热峰的峰值  相似文献   

18.
Nd2Fe14B/α—Fe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合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敏刚  郭东城 《金属学报》1999,35(7):777-780
采用快淬火及热处理工艺,通过复合添加Dy和Ga,制备了高磁性能的Nd2Fe14B/α-Fe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合金,合金最佳磁性能为,Jf=1.161T(11.6kGs),Hci=580.50kA/m(7.30kOe)和(BH)max=162.7kJ/m^3(20.5MGs.Oe)。该合金成分为Nd7.5Dy1Fe85B4.5Ga2,其显微组织由晶粒尺寸约为32nm的硬磁相Nd2Fe14B和16nm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化学母体作为原料来生产纳米粉末,并用低压扁平火焰给热解的母体提供热能.燃烧火焰-化学蒸发冷凝(CF-CVC)工艺可用来生产各种氧化物纳米粉末,如SiO2、TiO 2、Al2O3、SnO2、V2O5及ZrO2.CF-CVC工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生产初始平均颗粒尺寸为15mm-25nm.二次平均颗粒尺寸约为100nm的粉末.1CF-CVC技术 低压下燃烧燃料/或氧气混合物可产生稳定的扁平火焰.随着燃烧产生的母体蒸汽在火焰热区迅速热分解.由温度分布图、气相滞留时间看出,母体是以均匀浓度通过燃烧器的…  相似文献   

20.
在 HF-2000场发射电镜上完成了Al/Al2O3颗粒的辐照诱发Al非晶化转变和原位观察,纳米束斑综合分析表明Al非晶化转变是一个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