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黄山西区块宁东油田3、5井区合理注水强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水强度是油藏注水开发的重要参数之一,合理的注水强度有利于提高油藏的开发水平。应用采油速度法计算注水强度。传统方法只是单纯用采油速度来计算合理注水强度.但是有些油田边底水能量很强,且边底水锥进严重,如果单用合理采油速度来计算合理注水强度,容易造成合理注水强度过大,按此方案注水容易发生水淹;在本文中把原来公式稍作修改,综合考虑水侵量的影响,把水侵速度考虑进去,按此改进的方法计算合理注水强度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既能使注入水补充地层亏空。又不会发生水淹。 相似文献
2.
3.
通过T2对数的计算或束缚流体体积的估算,可以间接地导出NMR渗透率。通常在获得T2数据之前需要采集大量NMR数据,以提高基信噪比,但这样会降低垂直分辨率或测井速度。一种新的方法可以从由两个CPMG序列组成的一个相位变化对(PAP)内各回波幅度之和和计算出NMR伉分辨率渗透率。在回波序列中各回波幅度的总和与孔隙度与渗透率有关的T2的乘积成正比。这些叠加在一起的回波有很高的信噪比,因此不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就可以,春垂直分辨率高,使用该技术获得的垂直分辨率余款仪器天线孔径加上一个CPMG序列及其极化时间内回波传播的距离,其数值约为几英寸。参见尼日三角洲(NIGER DELTA)的一个例子。在SPDC所属的OBIGBO油田NORTH-10ST井进行了NMR测井,使用新的高分辨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显示出了油藏缺失及产层砂体的渗透性屏障。由该技术推导出的渗透率与从另一口井的岩芯数据分析得到的渗透率有很好的相关性。新的测量方法可以与标准的NMR渗透率计算如Timur-Coates渗透率及RFT压力变化率作以比较。在薄的地层中也能使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渗透率。总之,使用CMR高分辨率渗透率计算方法进行油藏模拟其结果是令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4.
为进行油藏数值模拟,需要先对细网格地质模型的属性进行粗化,粗化过程会产生信息损失,为最大程度地减小粗化过程中的地质信息的损失,需要对现有的粗化方法进行筛选。通过文献调研,深入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渗透率粗化方法的粗化原理,并对比了不同粗化方法的优缺点,发现不同粗化方法适用条件不同,并且不同粗化方法对于属性粗化结果的影响不同。以Libra油田为例进行了机理模型研究,利用不同粗化方法对细模型渗透率分别进行粗化,并对细模型及各粗化后的模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选取含水率和日产油率作为对比参数,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进行了粗化方法优选。最后确定最适合研究区的粗化方法为流动法,其粗化结果更接近细模型。 相似文献
5.
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工程研究的一项重要资料,一般是通过多项式拟合室内岩心实验数据得到。然而受储层非均质性、实验误差以及岩心数目局限性的影响,通过多项式拟合室内实验数据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很难代表整个油藏的相渗特征。结合分形理论,根据双河油田实际生产数据,推导出一种新的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通过对该油田核桃园组油藏的实例计算,依据油田的生产动态数据与分形理论,得出相对渗透率曲线,并通过含水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相对渗透率较实验测定的相对渗透率更具有整体性和代表性,与油田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该计算方法能够提高岩心实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可靠性,可以较好地用于油藏的开发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7.
8.
9.
渤海B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水驱开发效果较差.为提高渤海B油田分散型调驱体系深部液流转向效果,对"纳米型""核壳型"和"超分子型"3种分散型调驱体系与孔喉配伍性、渗透率极限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型调驱体系在岩心内的阻力系数与调驱体系的体积质量、注入速度成正比,与油藏渗透率成反比;"纳米型"和"核壳型"分散... 相似文献
10.
11.
12.
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预测方法——以塔河油田4区S48井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底水锥进是降低底水油藏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重要原因。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缝洞型底水油藏,该类型油藏与孔隙型和裂缝性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差别,储层中孔、缝、洞共存,其中大型的古溶洞系统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由于储层尺度在空间上变化较大,储集空间分布不连续,该类型底水油藏的底水锥进机理与常规底水油藏存在明显差异。考虑塔河油田储层缝洞分布不均、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将该类型储层抽象成为渗透率变异的概念地质模型,定义渗透率变异系数和泄油半径比来表征储层缝洞的发育程度,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的预测公式。以塔河油田4区S48井为例开展实例计算,对比预测效果并分析缝洞发育程度(渗透率变异系数和泄油半径比)、单井产量和射孔程度对该类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多层系油田开发层系划分和井网井距研究——以陆梁油田陆9井区白垩系、侏罗系油藏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梁油田陆9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侏罗系西山窑组油藏属于低幅度构造油藏,具有油层数量多、纵向跨度大、砂泥岩薄互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低电阻油、水层识别难度大等特点。为加快开发节奏,加速探明储量向商业储量转化,应用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评价方法,通过微幅度背斜与主要含油砂体配置关系的研究和现代油藏工程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多含油层系油田开发经验基础上,结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划分该油藏的开发层系,确定了油藏井网形式和井距,为陆梁油田的开发建设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渗透油田合理井网密度问题,从开发技术条件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出发,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采用势的叠加原理,建立了油水两相稳定渗流时的技术极限井距模型,并推导出不同注采压差下技术极限井距与含水饱和度、含水率以及储层渗透率的关系。根据N油田采收率与水驱控制程度、井网密度的关系,考虑销售收入、开发投资的将来值、维修及管理费用等,运用曲线交会法计算出不同油价对应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及经济合理井网密度。N油田目前开发阶段反九点井网210 m井距小于技术极限井距,仍有加密潜力。 相似文献
15.
韵律段精细划分与水平井层内挖潜——以高尚堡油田高104—5区块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近年的开发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某些高速开发的油田中,随着开发工作向纵深精细的发展,挖潜工作已不止是井阃度无井控制的局部微型正向构造高部位,在某些小层动用程度相对较差的某些韵律段仍可能存在较多未动用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尤其是以韵律段为基础的层内挖潜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开展精细微型构造研究,开展小层韵律段精细划分、精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建立精细的储层非均质地质模型,成为挖潜的重中之重,而水平井技术也由于其控制底水锥进、降低因提高单井排液量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等优势而成为首选的挖潜技术。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井网开发区井震联合储层预测方法——以SL盆地JN2区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L盆地JN2区块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井网密度已达53口/km2,综合含水率已高达90%以上,剩余油开发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该区特定地震地质条件和实际资料条件,形成了以随机协同模拟技术为核心的反演技术以及井震结合预测砂岩厚度与沉积微相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井资料、综合研究成果及三维地震资料,能够在超大规模数据量条件下进行规模化运作。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