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贵州侗族传统香禾糯酒的基本理化指标、部分营养物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其酒体抗氧化活性并与普通白酒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香禾糯酒的可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香禾糯酒中共检出45种挥发性成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酒样中的9种元素检测分析,香禾糯酒中有较高含量的Mn、Fe、Zn、Se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香禾糯酒样中的氨基酸检测,共有14种氨基酸,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均高于普通白酒。通过测定香禾糯酒与普通白酒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加入1.8 mL体积下,香禾糯酒的抗氧化率分别达到95.68%、83.20%、97.17%,相较于普通白酒显著提高了71.31%、33.93%、75.69%。说明香禾糯酒保留了蒸馏酒的基本特征,兼有发酵酒的营养性与利口感,有一定的挖掘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酿酒副产物(黄水、丢糟、酒尾等)中提取酒用呈香呈味物质,并将提取产物回归应用到白酒产品中,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提取率高,产品质量优良、安全性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白酒中呈香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中国白酒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种类及其在白酒风味方面的贡献,呈香呈味物质与原料、蒸馏工艺、酿酒微生物、陈酿的关系,旨在为推动中国白酒品质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樱子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金樱子酒发酵的工艺及其关键参数,结果为60℃、80℃和100℃下连续浸提果汁,接种量2%,主发酵20℃,4d,后酵15℃,10d,可获得具有金樱子果香和酒香的金樱子酒。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呈香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研究状况,对目前研究报道的食用菌中挥发性呈香物质(八碳挥发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酸、酮、醛、酯类化合物等)和非挥发性呈味物质(可溶性糖、呈味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等)进行了概况总结,为更好地开发食用菌风味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13,(05):363-367
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研究状况,对目前研究报道的食用菌中挥发性呈香物质(八碳挥发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酸、酮、醛、酯类化合物等)和非挥发性呈味物质(可溶性糖、呈味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等)进行了概况总结,为更好地开发食用菌风味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酵型金樱子酒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以金樱子为原料,生产发酵型金樱子酒的工艺流程,该工艺生产的金樱子酒口感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业科技》2002,(07):88-89
介绍了以金樱子为原料,生产发酵型金樱子酒的工艺流程,该工艺生产的金樱子酒口感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颖 《酿酒科技》2010,(7):107-108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口子窖酒中主要的香味组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枇杷酒发酵过程中的呈香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酒发酵实验表明,枇杷鲜果的芳香成分主要为己醛、己酸乙酯、丁酸乙酯,而且极微量;在发酵过程可产生很多新的呈香物质,如苯乙醇、内脂、酯类物质;发酵过程枇杷果实的芳香化合物有较大的损失,对枇杷果酒的风味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将产香酵母长孢洛德酵母(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Z9Y-91人工强化接种于复糟酒生产,监测发酵过程中糟醅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变化过程,并对复糟酒的产量及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过程中处理组糟醅水分含量更高,淀粉和还原糖的利用更快更彻底,最终出酒率可提高近25%;同时非酿酒酵母属酵母菌数量大幅增加,霉菌数量略有降低,细菌总数不受影响。发酵完成后,处理组糟醅中甲醇的生成减少,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异戊酯、β-苯乙醇等风味物质含量上升,复糟酒感官指标得到提升。添加菌株Z9Y-91可提高复糟酒产量、改善复糟酒品质,在浓香型白酒产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南极磷虾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物质组成赋予了南极磷虾及其衍生品特殊的风味属性。南极磷虾基质富含特征呈味物质,特别是热敏感、低阈值的关键呈味物质,为开发南极磷虾基调味料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南极磷虾基调味料是以南极磷虾为主要原料,经过相应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料。本文综述了南极磷虾基调味料的呈味物质来源、制备方法、开发现状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南极磷虾基调味料和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琦  罗霞  蔡闯 《酿酒科技》2021,(8):71-75
在假酒鉴别过程中将白酒中风味成分大致归结为两类:①随储存时间发生变化的白酒骨架成分指标;②在酒体中保持稳定含量及理化性质的骨架成分.配合色谱指标以此两类指标为标准进行真假酒鉴定,再通过感官评价,做出科学准确的真假酒判断.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葡萄酒香气的分类和葡萄酒呈香物质的种类,综述了葡萄酒呈香物质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樱子和蜂蜜为原料,驯化的黄酒酵母为菌种,生产高品质的金樱子蜂蜜酒.对金樱子添加量、发酵温度、pH值、起始糖度等4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值对金樱子蜂蜜酒的酿造影响显著,其他主次因素依次是金樱子添加量、温度和糖度;在温度22℃,初始糖度26 Brix,pH 3.8,金樱子添加量11.5%,发酵周期21d的条件下,酿制的果酒自然澄清,酒精度高达13.3 %vol,基酒酒香浓郁,余味长久,酒体协调,清香怡人.金樱子可为酿造蜂蜜酒提供适量的氮源,赋予产品淡雅的果香和醇厚的口感.  相似文献   

1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泸型酒)酿造过程中上、中、下层酒醅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基于酯类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三层酒醅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醇类、酸类和酯类,其在不同层酒醅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似,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发酵前期(0~15 d),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上升,酸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发酵后期(18~39 d)这两种物质变化趋于平稳。发酵结束时,上层酒醅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最高,下层酒醅次之,中层酒醅最低。PCA结果表明,泸型酒发酵过程分两个阶段,发酵前期特征酯类物质为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等,发酵后期特征酯类物质为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  相似文献   

17.
邓家斌 《食品科学》1993,14(12):71-72
<正>五加皮酒是我国历代都生产的传统名酒,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古人生产五加皮酒可能用黄酒等发酵酒作为酒基.下面介绍用食用酒精生产五加皮酒的方法.该酒色泽宜人,莹.澈透明,有较为协调的酒香和药香味,酒度适;中,甜爽绵延,丰满悠长,微有苦味.具有祛风湿,治痿痹,壮筋骨等功效.  相似文献   

18.
轻重做青对凤凰单枞乌龙茶呈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轻重做青方式对凤凰单枞乌龙茶水浸出物和茶汤呈香物质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手工轻做青相比,采用机械重做青降低了鸟龙茶水浸出物中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但增加了咖啡碱和茶红素含量;机械重做青使茶汤的主体和特征香气组分和含量发生变化,主体香气组分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含量降低4.01%,特征呈香物质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降低1.59%,水杨酸甲酯降低0.75%,α-紫罗酮降低0.42%,顺-3-己酸己烯酯增加2.81%,香叶醇增加2.65%,吲哚增加5.71%.乌龙茶汤主体和特征呈香组分及其含量变化不一致,导致的比例失调,可能是凤凰单枞乌龙茶不适合采用机械做青方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国人喜酒爱酒,就连厨师在做菜时也擅长用酒。酒在烹调中主要有去除腥膻味、增香、灭菌等作用。不过厨师在烹调中使用什么酒、使用多少酒,还需要因料制宜、因菜而变。  相似文献   

20.
量质摘酒是白酒酿造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与白酒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息息相关。研究了摘酒温度、摘酒速度对浓香型白酒原酒香味物质的影响,为设计出一种自动化摘酒关键技术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摘酒工艺的数字化,提升白酒酿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