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油田微凝胶驱技术的矿场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凝胶驱技术(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技术)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河南油田在室内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了微凝胶驱技术的单井试注、单井驱替、多井组驱替等不同规模的矿场试验,展示出明显不同于聚合物驱的动态特征: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大,吸水剖面改善幅度比聚合物驱好,产出液聚合物浓度低,见效时间滞后.下二门H2Ⅲ油组、双河437 Ⅱ1-2油组矿场试验注污水配制微凝胶(400 mg/L HPAM、60 mg/L Cr3 )0.19~0.37 PV,当量吨聚合物增油85.2~105.3 t,阶段提高采收率6.01%~7.17%;提高采收率幅度比聚合物驱高2.96个百分点的条件下,化学剂费用降低11.4%~19.9%.矿场试验结果还表明,微凝胶驱技术与聚合物驱技术结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飞雁滩油田聚合物驱油藏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驱是以聚合物水溶液为驱油剂的一种三次采油技术.主要针对特高含水期飞雁滩油田开展了含水较低时(转注聚前综合含水86.1%)的聚合物驱矿场试验.设计注入总量470 PV·mg/L,主段塞浓度1 800mg/L,年注入速度0.07 PV.聚合物驱后地层流动系数大幅度降低,吸水剖面改善,波及体积扩大,综合含水降低14.5%,日产油增加255 t,累积增油46×104t,提高采收率3.9%.飞雁滩油田在高含水后期实施聚合物驱取得了很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柳长春 《钻采工艺》2006,29(3):82-83
介绍一种用于聚合物驱油的新型聚合物交联体系,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聚合物浓度、聚交比、剪切降解、温度、热稳定性等对交联体系性能的影响,表明该体系可用于高矿化度、中等温度的油藏聚合物调驱油。新型交联体系的耐盐能力高达70000mg/L(其中Ca^2++Mg^2+含量为1627.35mg/L),耐受温度达到80%,可获得较好的聚合物调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温交联聚合物驱是聚合物驱技术的完善和发展,解决了普通聚合物驱适应温度小于85℃、矿化度小于10000mg/L的技术局限。室内试验证明了交联聚合物成胶性能好、在地层中建立流动阻力大、适合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现场单井试注总结了交联聚合物驱技术特征并进行了配方改进和优化。研究表明,在双河油田江河区Ⅶ上层系高温、高矿化度、低粘油藏条件下,可以通过开展高温交联聚合物驱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特殊油藏聚合物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聚合物驱是提高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方法,室内和矿场数据表明,聚合物驱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左右.江苏油田部分区块具有储量低、非均质性严重、地层温度高和注入水矿化度高等特点,需要对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这些区块上的适应性进行评价.针对油藏开发实际需求,利用现代物理模拟方法,对真15等区块聚合物驱增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用量、浓度、段塞组合方式、注入时机和油藏非均质状况等因素对聚合物驱增油效果存在影响.对于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比较严重的区块,在化学剂费用相近条件下,"调剖 聚合物驱"或"聚合物驱 调剖 聚合物驱"段塞组合方式增油效果要优于单纯聚合物驱.  相似文献   

6.
下二门油田H2Ⅲ油组是一个断层较复杂、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一次聚驱后采出程度、含水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获得聚合物驱增油的二次高峰,在H2Ⅲ油组开展高浓度、大段塞的二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增油降水及提高采收率效果。其主要见效特征为:井网调整后新增受效方向油井增油降水幅度效果好,多向受效井二次聚驱效果好于一、二向受效井。  相似文献   

7.
胜坨油田高温高盐油藏有机交联聚合物驱试注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增加可采储量的要求,开展了有机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通过矿场单井试验,评价了有机交联聚合物驱油体系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地下成胶性能、注入性能及应用效果。单井试验现场动态反应良好,注入压力上升了3MPa,流动阻力增加,吸水剖面得到改善,表明有机交联聚合物驱是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聚合物驱后续水驱阶段的增油效果,针对其动态变化特点,提出了这一阶段的调整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后续水驱应保持合理压力场;开展分层注水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根据油井动态变化特点,采取油井分类管理方法,可延长降水增油效果;应结合矿场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后续水驱整体注采调整,探索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在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聚合物驱的矿场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交联聚合物调驱的机理、交联聚合物性能指标、选井原则、施工工艺以及现场应用情况。认为依聚合物浓度 (6 0 0~ 15 0 0mg/L) +交联剂 (30 0~ 12 0 0mg/L)配方配制的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 ,在 5~ 17d内可控 ,具有很好的抗盐性 ;在高矿化度地层条件下 ,体系成胶性能良好 ,pH值适应范围宽 (5 5~ 10 ) ;在 90℃以下温度条件下 ,体系稳定时间达 3个月 ,粘度保持率在 90 %以上。文 2 5东块油藏现场实施表明 ,该技术能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污水配制梳形抗盐聚合物KYPAM驱油试验初步结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振泉 《油田化学》2004,21(2):165-167
在原始油层温度 80℃、原始地层水矿化度 2 10 0 0mg/L的胜利胜坨一区开展了梳形抗盐聚合物KYPAM和超高分子量HPAMMO 4 0 0 0对比驱油试验。KYPAM试验区面积 1.6 3km2 ,油层厚 12m ,注聚井 10口 ,井距 30 0m ,油井 16口 ,含水 97.2 % ,设计分 3个段塞注入浓度 180 0~ 10 0 0mg/L的KYPAM污水 (矿化度 12 4 0 1mg/L)溶液1.791× 10 6m3 ;从 2 0 0 2年 7月到 2 0 0 3年 8月 ,注入设计量的 32 .8% ,平均浓度 1836mg/L ,井口粘度2 4mPa·s。MO 4 0 0 0试验区面积 2 .39km2 ,油层厚 17m ,注聚井 2 2口 ,井距 2 2 0m ,油井 4 5口 ,含水 94 .3% ,设计注入浓度、段塞结构相同的MO 4 0 0 0清水 (矿化度 6 80mg/L)溶液 3.6 5 7× 10 6m3 ;从 2 0 0 2年 3月到 2 0 0 3年 8月 ,注入设计量的5 2 .8% ,平均浓度 184 1mg/L ,井口粘度 5 0mPa·s。按 2 0 0 3年 8月统计数字 ,KYPAM试验区见效油井比率(4 3.8% )、单井日平均增产油量 (2 .12t)、单井产油量最大增幅比率 (4 74 % ) ,单井增产油量 (2 186t) ,试验区采收率提高 (0 .4 1% )均高于MO 4 0 0 0试验区 (分别为 37.8% ,1.73t,94 % ,16 90t,0 .38% )。图 2表 4参 4。关键词 :梳形聚合物 ;丙烯酰胺共聚物KYPAM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 ;矿场应用效果 ;高温高  相似文献   

11.
1992年10月在孤岛油田中一区Ng3开展聚合物驱矿场先导试验,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了孤岛聚合物驱扩大试验及工业化推广,显示了良好的降水增油势头。在国内首例孤东小井距复合驱先导试验成功基础上,孤岛西区馆4开展了常规井网复合驱油扩大试验并初见成效,孤岛油区三次采油已经形成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技术、化学剂评价及配方设计技术等一系列三次采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缓交联聚合物驱油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绘交联聚合物驱油组分模型模拟器,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缓交联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矿场实施缓交联聚合物驱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下二门油田聚合物驱开发实践及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物驱作为一种三次采油方法已进入矿场工业化应用阶段。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是河南油田第一个工业化推广应用区块,该区块经过3年多的注聚开发,已结束注聚转入后续水驱,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总结了该区块注聚合物过程中为提高聚驱效果采取的主要作法,分析了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油田开展聚合物驱应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新疆油田部分采油井二元复合驱油中出现高黏度(3000 m Pa·s)油包水型乳状液现象的原因,室内模拟化学驱中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的乳化过程,研究了矿化度、油水比、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地层水稀释对乳状液类型的影响,建立了在岩心驱油过程中乳状液的转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矿化度较低(100 mg/L Na Cl)时,乳状液主要为水包油型;随着矿化度的增大,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差,当矿化度达到10 g/L时,乳状液开始向油包水型转变。油水比为1∶9和3∶7时,乳状液主要为水包油型;当油水比为5∶5、表面活性剂加量为500 mg/L时,乳状液为油包水型。随着地层水稀释比例的增加,乳状液由水包油型向油包水型转变。室内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二元体系的注入与推进,矿化度升高,表面活性剂浓度降低,油水比变大,导致乳状液产生了由水包油型向油包水型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胜利油田油藏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钙镁离子质量浓度高、地层原油黏度高等实际问题,设计具有较强耐温抗盐和抗钙镁能力的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驱油体系,以满足胜利油田Ⅲ类高温高盐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流度控制需求。在常规聚合物性能评价的基础上完善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驱油性能评价体系,并总结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在岩心中的渗流规律。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开展聚合物驱油流度控制模拟。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聚合物抗钙镁离子能力超过800 mg/L,室内提高采收率15.0%以上;在合理流度比界限下,数值模拟预测提高采收率7.0%。在胜坨油田二区东三4单元开展Ⅲ类高温高盐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先导试验,综合含水率由96.5%下降到88.4%,日产油量从86 t/d增加到273 t/d,矿场降水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聚合物驱技术的适用性,通过对比中外10个聚合物驱技术界限及关键参数的取值,分析了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油藏温度、地层水矿化度及二价阳离子质量浓度、原油粘度、油藏渗透率及非均质性等。以中国聚合物驱矿场应用油藏参数分布区域为中心,以聚合物驱技术界限中的边界值为界限,按照不同比例矿场实例所在的参数区间建立了5级技术界限参数序列。利用建立的聚合物驱技术界限对中外6个油藏进行聚合物驱方法筛选,青海E油藏筛选综合评分仅为2.125分,低于方法适用评分(3分),建议在该区不采用聚合物驱技术;其余5个油藏评分都高于3分,可采用聚合物驱技术。大庆L油藏和SZ36-1油藏的聚合物驱评分结果与矿场试验效果一致,采收率分别提高了11.88%和3.62%。因此,新建立的聚合物驱技术界限可用于评价和对比不同区块的聚合物驱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原油田油藏高温高盐的特点,研制出能够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EOC系列交联剂和交联体系。使用普通的高分子聚丙烯酰胺和EOC系列交联剂,用油田污水配制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较宽的成胶范围和较强的成胶强度,在pH=4~11范围内成胶情况良好。现场试验配注简单易行,在文101块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交联聚合物体系可用于油藏温度≤90℃、矿化度≤15×10~4mg/L(其中Ca~(2+)+Mg~(2+)≤7000mg/L)油藏的驱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港西四区聚合物驱工业试验区地质概况和聚合物注入过程,对聚合物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矿场试验效果说明聚合物驱已明显见到了增油降水效果,预计聚合物驱最终可增产原油71686t,吨聚合物增油量可达238t,提高来收率7.40%。聚合物驱的见效情况说明港西四区适合高浓度、小段塞、低用量的聚合物注入方式;防窜措施可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下二门油田H2Ⅱ油组非均质性严重,一次聚驱后采出程度、含水均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最终采收率,提出在H2Ⅱ油组开展高浓度二次聚合物驱矿场试验.通过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一次聚驱后进行二次聚合物驱替,能够进一步提高非均质油藏采收率,且随着二次聚合物驱注入浓度的升高,增油幅度明显增大.现场实施后,增油降水效果显著,截至2009年6月,单元已增油3.58×104 t,提高采收率2.16%.  相似文献   

20.
影响聚合物驱矿场实施效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胜利油区聚合物驱项目矿场实施状况及增油效果的分析,研究了影响聚合物矿场实施效果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聚合物驱矿场运行质量的主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