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景建筑应创造人与自然、建筑和谐共存的观景体验。本文通过对长沙泉水湖观景台的设计构思介绍,与山水结合,从观景入手,就观景建筑与周围环境与人的三者协调关系进行思考。旨在通过现代观景建筑引导人的观看行为,创造美好的、积极的场所体验,使人与自然景观形成良好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快速进程导致社会空间分裂以及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环境的急剧恶化。显然,城市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作为历史遗存的重要载体,保护与再生直接影响了城市发展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结合漳州石码古镇后港历史街区景观设计实践,围绕城市文化历史、空间特征、景观风貌、保护与再生设计等多角度进行了探索,从而为后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该方案命名为"一英里观景塔(The Mile),这个一英里高的垂直公园与观景平台,是由Carlo Ratti Associati与德国工程师Schlaich Bergerman以及英国设计工作室Atmos联合设计。该方案的灵感来自于设计师的愿望,"一英里"不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垂直海拔高度,它还解决了我们人类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在一英里(1609米)高的高度上,建造一个游客可自由游览的观景平台,这个高度是目前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的两倍。一英里观景塔从建筑底部到顶部,将是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塔全身被植被覆盖,居住着上百种的动物,纵横交错的交通车道也会贯彻其中。"你可以想象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6)
<正>该方案命名为"一英里观景塔(The Mile),这个一英里高的垂直公园与观景平台,是由Carlo Ratti Associati与德国工程师Schlaich Bergerman以及英国设计工作室Atmos联合设计。该方案的灵感来自于设计师的愿望,"一英里"不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垂直海拔高度,它还解决了我们人类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在一英里(1609米)高的高度上,建造一个游客可自由游览的观景平台,这个高度是目前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的两倍。一英里观景塔从建筑底部到顶部,将是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塔全身被植被覆盖,居住着上百种的动物,纵横交错的交通车道也会贯彻其中。"你可以想象一  相似文献   

5.
马兵辉 《安徽建筑》2013,(4):171-172
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大棚的设计多以满足功能为主,建筑造型简单。G3京台滨湖新区收费站天棚采用大跨度拱桥结构形式,且沿拱架设置了观景通道和观景平台,设计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在安徽省内收费站的设计尚属首次,文章对该天棚的结构形式、设计和施工难点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深圳湾体育中心为钢结构两馆一场连体结构,体育中心东侧靠海一侧设置了一座跨度为108m的观景桥。介绍了钢结构大跨度桥梁的舒适度设计,对行人激励下、脉动风作用下观景桥的舒适度进行评估,并对舒适度控制进行对策研究。此外,对观景桥采用的TMD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水岸清华项目(苏州B-38地块)位于苏州市吴中越溪城市副中心总体规划范围内,总用地面积19.38hm2,项目建设以中式联排别墅为主,北侧沿湖区域设置点式观景高层住宅,南侧沿湖区域设置10栋中式独幢别墅.地块的中部结合规划要求留出景观轴线.设置供别墅区使用的休闲活动和运动娱乐的设施。  相似文献   

8.
齐鲁大地.即墨古城.这座千年故地有儒.墨文化的浸染亦有绵长的海岸线和稀缺的海水温泉资源,中建领海·尚溪地就位于这片上风上水之地.背倚青山.三面环海.藏锋聚气.无与伦比。尚溪地楼宇皆依据地势起伏而建:高层建筑布局北向高地,可俯瞰区内全景;南区的坡地住宅在高低错落中观景视野亦趋不同.而整个楼盘的会所就被围合在南区的坡地住宅间,大隐于市.悠然自得。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最为流行的玻璃观景平台,以其极具感官体验的特点,受到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全国玻璃观景平台景点如雨后春笋,各式各样的玻璃观景平台已成为中国游客最喜欢的旅游项目之一。玻璃观景平台在其极具冒险精神及感官刺激的同时,不禁让人们对它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在投入使用前也必须对它的性能进行检验,确保结构能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文章以某景观工程玻璃观景挑台为背景进行研究,对其投入使用前进行荷载试验,评估其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为类似工程试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工业遗址改造成的观景平台受力特性。该观景平台为冬奥广场景观工程的一部分,外形要求高,故结构体系较为不利。通过对该观景平台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经过不同的结构方案对比,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后,通过加速度时程法进行舒适度分析,得出结论:对于工业遗址改造项目,既有建筑物的基础往往可以得到利用;经过优化设计,长悬臂平台能满足舒适度的要求;观景平台设计时,要充分重视荷载不均匀分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据designboom.com讯位于比利时洛默尔自治市一处松树自然保护区中的观景塔已于近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观景塔由荷兰设计事务所Ateliereen Architecten与比利时建筑事务所Mamu Architects合作完成,造型优美、别具一格。观景塔塔身垂直高度约为30m,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自然保护区之中,滨临遍布苍松与沙丘的湖水,是生活闲暇时散步休闲,欣赏优美湖景的绝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世界第一摩天轮(208m)落户朝阳公园本刊上海讯世界最高的摩天轮北京朝天轮项目正式落户朝阳公园。该项目由曾设计英国观景摩天轮“伦敦眼”的荷兰艾维公司设计,投资规模近9900万美元。其地面高度208m,轮盘直径约198m,高耸入云的观景巨轮将与京广中心等高。安装在轮缘上的48个同步旋转的空调轿厢,每个量多可载客40人,晴天时的远望距离可达几十公里。其高度及规格在同类建筑中为世界之最,预计将于2008年奥运会前竣工启用,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标志性的观景旅游建筑。根据英国“伦敦眼”的经验和景观模拟、评价的结果,北京朝天轮将成为北京…  相似文献   

13.
结合重庆来福士项目观景天桥的大型高空连廊钢结构安装实践,提出了一种拼装钢平台的工艺思路。通过介绍钢平台的整体布局、细部设计及安装工艺,解决了钢平台设计与施工中的重、难点问题,保证了观景天桥拼装施工及下部结构吊装施工的安全与便捷。总结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怀化大峡谷观景平台悬臂长度大,主体钢结构受力复杂。为研究该斜拉悬臂结构工作状态,采用静载试验和环境激励确定了观景平台结构的静力和动力特性。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该观景平台的受力特性,主要包含悬臂结构内力、主体结构挠度、索拉结构应力、自振频率。结果表明:在试验荷载下,主索应变随试验荷载的变化近似呈线性变化,且未达到破坏值,残余应变未超过20%;挠度值随荷载变化呈线性变化,随悬挑距离增加呈增大趋势,桥面最大挠度值为0.025%悬臂长度,挠度残余变形未超过20%,符合强度和刚度要求;观景平台实测动力指标正常;该景观平台主体结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在设计荷载下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  相似文献   

15.
北京朝天轮是全球最高的观景轮。据介绍,朝天轮距地面高度208m,运转一周的时间大约需要20min,配置了48个同步旋转的空调观景舱,每个观景舱可以容纳40名乘客,总计可载客达1,920人。该项目预计于2009年完工。整座朝天轮采用的是简洁的"A"型支架,除了保证结构外观的美感之外,也将支架结构对乘客视野的阻碍减至最小,并附之体外稳定索保证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在景观都市化设计的大背景下,在原有山地城市阳台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概念在普遍性城市中与建筑结合所带来的优势及设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基于制高性原则和可观景性原则,提取视线控制、公共属性、功能分流和空间层次四个关键性设计要素,并通过实际案例推演了如何实现城市阳台概念并彰显其空间特质,为类似的建筑环境一体化设计提供具有高度可识别性且能激发各层次公共空间活力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7.
景观建筑具有双重涵义,一方面建筑本身是可观可赏的,另一方面建筑又应提供观景的场所.正因为如此,其空间也更加与众不同,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对于景观建筑空间的设计观念,在建筑学和景观设计学的领域其侧重点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公路观景平台风景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公路沿线设置的观景平台及其周边风景进行考察和评价分析,观景平台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观景平台周围景观资源丰富,最大程度将植被、山体、水面、人文等景观收入视线范围,并且观景平台自身建设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满足了过往游人亲近自然,饱揽自然风光,并能停车观景小憩的需求,实现公路功能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最大的双螺旋钢结构观景平台完成钢结构竣工验收日前,中建钢构承建的世界上最大的双螺旋钢结构观景平台——长沙市梅溪湖城市岛观景平台完成整体钢结构工程竣工验收。该观景平台主体为全钢结构,总用钢量约7 000 t,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双螺旋钢结构建筑。该观景平台高约35 m,直径约86 m,包含2条相互环绕、螺旋上升的三角支撑架构筑物曲线通道,以及360°全圆周的一列变截面斜钢柱廊。其复杂奇异的造型主要是由330块大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一项海上观景平台的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现在民用建筑项目中时常遇到的某些涉及海工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