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晓瀛  魏急波 《电子学报》2006,34(10):1881-188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软信息迭代处理的自适应双模半盲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构造了新的置信度量函数获取译码和软映射重构的反馈信号的置信度,和置信阈值比对后在判决反馈和盲估计两种估计模式之间自适应选择,这样估计的信道频响可以提高软信息迭代接收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综合两种估计模式的优势,限制传统判决反馈模式的错误传播,在没有分散导频辅助估计的条件下有效跟踪时变信道,达到好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
信道解码中的软判决技术需要利用信道噪声方差信息来产生软判决度量,而通常情况下,这一信息是未知和时变的。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信道噪声方差对软判决度量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新的在多径衰落信道中估计时变噪声方差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的估计结果为信道解码器生成软判决度量。将该算法应用于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外接收机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信道噪声方差估计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估计结果准确的优点,生成的软判决度量逼近于多径衰落信道的最优软判决度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Turbo迭代原理,该文提出了一种迭代的维纳LMS联合信道估计和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软映射和软解映射算法提供的软值信息,实现检测译码模块和信道估计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WLMS信道估计和跟踪算法实现信道响应的逐符号更新。仿真结果表明,通过2次迭代,系统误码率性能已经基本收敛,而且在系统误码率低于10-3 时,与理想信道估计性能相比,联合估计和检测算法性能信噪比损失仅为0.5-0.8dB。  相似文献   

4.
李强雷霞  李少谦 《电子学报》2007,35(B06):184-188
本文提出了一种缩放软信息的Max-Log-MAP迭代均衡算法(Scaled Max—Log-MAP,SMLM)的性能,并分析了它对SNR估计误差的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在低损失信道上,SMLM算法能有效改善Max-Log—MAP(ULM)迭代均衡算法的性能,并不受SNR估计误差的影响.考虑到在初始迭代,MLM硬判决结果可能有错误,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由MLM切换到LM的均衡算法,大大改善了未进行SNR校正时的误码性能.最后,本文还建议了一种由SMLM切换至LM的迭代均衡算法,它进一步改善了高损失信道上迭代均衡系统的性能,尽管本文建议的两种切换均衡算法均不需要任何导引开销。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高的信道解码增益,信道解码器均采用软输入技术。传统的软判决度量大多是基于最小欧氏距离准则生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比特置信度快速生成QAM软判决度量的算法,通过将比特置信度引入到QAM软判决度量的计算中来减少计算的复杂性。相比基于最小欧氏距离的软判决度量生成算法,该文提出的方法在保证信道解码器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生成软判决度量的运算量。应用于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TMB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软判决度量生成算法虽然降低了计算量,但性能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叠加导频的迭代信道估计算法。将导频信号叠加在发送信号上,利用一阶统计量进行初始信道估计。利用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CM)中迭代译码的硬判决反馈信息,进行迭代信道估计。该算法在不牺牲信息速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系统带宽利用率。在BICM-OFDM系统中的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叠加导频算法相比,文章提出的算法可有效提高信道估计精度和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时变多径衰落条件下MIMO-OFDM系统中一种新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结合递归EM算法和Kalman预测对时变信道进行跟踪.借助软球形译码器(List Sphere Decoder,LSD)产生的搜索列表,递归EM算法序贯遍历搜索列表中可能的符号组合来估计各个子载波上的信道频率响应;基于获得的信道频率响应估计,Kalman预测器利用衰落信道的时域二阶统计特性进一步跟踪信道时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算法可以有效跟踪信道时变,性能优于传统的软输入Kalman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8.
置信传播( BP)算法可以为系统极化码提供软信息作为判决依据,也可以为系统极化码在级联迭代译码中提供交换软信息。在详细描述基于信道极化结构的置信传播算法基础上,比较了系统极化码在软信息判决方法和极化编码判决方法下错误率性能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软信息判决方法可以提高系统极化码的误比特率,在高信噪比下误帧率方面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MIMO-OFDM系统中一种改进的Bayesian EM信道估计器。利用软球形译码器的搜索列表和解码器反馈的先验信息对传统EM信道估计中的软信息近似处理进行了修正,计算了更为准确的软符号后验概率分布以及一阶、二阶统计量。基于初始估计得到的信道先验信息,设计了新的考虑软符号后验互相关的时域信道冲激响应最大后验概率(MAP)估计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和传统EM信道估计算法相比具有更低的误码率和更小的估计均方误差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快衰落信道,提出了Turbo码与块差分空时调制(BDSTM)串行级联的差分空时设计方案,并以该设计方案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判决反馈差分空时检测(IDF-DSTD)算法.该算法实现了具有软输入软输出的判决反馈差分空时检测(SISO DF-DD),一方面在判决反馈线性滤波器中通过引入先验信息,提高了线性预测的准确性,另外,SISO DF-DD与外侧Turbo译码器之间通过边信息的交换实现了迭代检测与译码.仿真结果表明,在未知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条件下,本文算法的误码性能接近已知CSI的相干检测,优于判决反馈块差分空时调制(DFBDSTM)约2dB.  相似文献   

11.
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算法是传统窄带/窄波束SAR的经典成像算法,它借助菲涅耳近似,只保留了斜距R(t)的线性部分和二次项。但是当距离徙动严重时,方位向二次以上的高次相位项不能忽略,这会大大降低聚焦精度。后向投影(Back-Projection,BP)算法是一种基于时域处理的成像算法,通过计算双程延时将对应信号进行相干累加,获得高分辨率SAR图像。BP算法由于用时延代替了相位的概念,故与频率无关,不存在距离徙动校正的问题。本文介绍了RD算法和BP算法的原理及算法实现,并且利用距离向插值改进了BP算法。最后,结合计算机仿真结果详细比较了这两种算法的若干性能指标,证明了BP算法比RD算法更适用于大距离徙动情况下的SAR成像。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投影矩阵对压缩感知(CS)算法性能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优化投影矩阵的算法。该方法提出可导的阈值函数,通过收缩Gram矩阵非对角元的方法压缩投影矩阵和稀疏字典的相关系数,引入基于沃尔夫条件(Wolfes conditions)的梯度下降法求解最佳投影矩阵,达到提高投影矩阵优化算法稳定度和重构信号精度的目的。通过基追踪(BP)算法和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求解l0优化问题,用压缩感知方法实现随机稀疏向量、小波测试信号和图像信号的感知和重构。仿真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投影矩阵优化算法能较大地提高重构信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像的特征点检测器在静态图像上取得了卓越的性能,然而这些方法应用于视频或序列图像时其精度和稳定性显著降低。配准监督(Supervision-by-Registration, SBR)算法利用光流算法(Lucas-Kanade, LK)追踪,可通过无标注视频训练针对视频的特征点检测器,已取得较好的结果,但LK算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检测的特征点序列在时空上的连贯性不强。为获得精准、稳定、连贯的人脸特征点序列检测效果,提出了平滑一致性损失函数、权重掩码函数对传统SBR网络模型进行改进。网络中添加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提高模型训练鲁棒性,在模型训练中使用平滑一致性损失函数提供稳定性约束,获得准确且稳定的人脸视频特征点检测器。在300VW、Youtube Celebrities数据集上的验证显示,SBR改进模型将人脸视频特征点检测的标准化平均误差(Normalized Mean Error, NME)从4.74降低至4.56,且视觉上人脸特征点检测的抖动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小DV-Hop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中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人工蜂群算法的改进算法。该算法结合了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快和蜂群算法搜索能力强的特性,首先通过DV-Hop算法估计锚节点与未知节点之间的距离,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计算未知节点的初始位置,最后利用蜂群算法进行迭代求精,从而实现基于不同距离测量方法的总体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定位精度较DV-Hop算法和基于粒子群的定位算法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WMN多路径路由算法安全性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安全的路由机制是保证无线网状网络(WMN)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对WMN中的多径路由(MPR)算法进行了研究。由于MPR算法存在路由分离性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转移概率的随机路由(SR)算法,并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节点转发次数的标准方差和最高截获率两个性能指标方面,SR算法均优于MPR算法,这说明与MPR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进一步增强了WMN网络的路由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LDPC码的硬判决译码通常是利用比特翻转算法(BF)以及在其基础上改进的加权比特翻转算法(WBF)来实现的,但是前者算法性能较差,而后者的复杂度较高,为了让译码算法能够兼顾其性能和复杂度,针对之前的BF以及WBF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PC码硬判决译码算法,该算法能够在前两次迭代中完成多个比特位的翻转.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算法可以在性能损失较小的条件下,大大降低算法的复杂度,从而提高译码的效率,减轻硬件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reed-solomon(RS)译码的Berlekamp-Massey(BM)算法和Euclidean算法的运行速度,并选择BM算法设计了满足36Mbps数据传输率(D豫)的RS译码器。针对现有几种光盘的DTR,进一步分析了光存储中RS译码速度的要求,并对译码中的有限域乘法器做了仿真。该乘法器在工作频率为50MHz的FPGA芯片中工作正常,可以满足光盘的DTR要求。  相似文献   

18.
On the equivalence of PDA algorithm and SIC-MMSE algorithm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n this letter, by employing Gaussian distribution to approximate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of the extrinsic information at the output of the multiuser detector as a function of the pdf of the input extrinsic messa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babilistic Data Association (PDA) algorithm is equivalent to the Soft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plus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algorithm (SIC-MMSE).  相似文献   

19.
超宽带SAR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在成像处理方面有特殊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距离迁移算法,对其每一个处理流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最后利用超宽带SAR数据实际检验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软件无线电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天线、前端电路、处理器电路、算法四个方面讨论当前软件无线电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