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混凝、沉淀-砂滤-GAC-UF工艺对洗车废水进行回用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的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可满足洗车水回用的水质要求。混凝、沉淀、砂滤预处理工艺对浊度、LAS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可大大减轻后续深度处理工艺的负荷,延缓GAC/UF反应器的堵塞进程;GAC单元对LAS的去除率〉70%,是整个系统去除LAS的主要单元;UF单元对浊度的去除率〉90%,是出水浊度的有效控制单元。采用该工艺处理洗车废水并回用,每年可节省费用约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适用于三峡库区山地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结合山地小城镇具有较大自然地形高差和较多荒地荒沟的特点,采用"厌氧水解/自然跌水曝气/改良人工土快渗系统"组合工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分析了该示范工程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温度和进水负荷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系统对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与温度显著相关,而对TP的去除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各污染物的单位面积去除负荷与进水负荷近似服从对数关系;该组合工艺的基建费用较之常用污水处理工艺减少20%~50%,运行成本仅为0.29元/m3。  相似文献   

3.
废纸制浆废水色度高、可生化性低、处理难度大,重庆某造纸厂采用混凝-A/O-混凝工艺日处理4×10~4m~3废纸制浆废水,通过分析该工程不同工艺单元进、出水水质,探讨废水中污染物降解的途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制浆废水成分复杂,主要污染物有酚类、酯类、醛类、炔烃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预混凝和A/O工艺单元去除,对COD和TOC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6.5%和97.5%,预混凝、A/O工艺单元对去除COD的分担率分别为67.2%和21.8%,对去除TOC的分担率分别为72.7%和13.4%;色度主要通过预混凝和后混凝单元去除,色度总去除率为98.5%,预混凝、后混凝工艺单元的分担率分别为79.2%和16.8%。GC/MS分析表明,A/O和后混凝工艺单元出水中各含有23种和12种有机污染物,相对含量最大的分别为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和2-甲基癸烷。此外,后混凝工艺单元能有效去除废水的碱度和总硬度,去除率分别为87.0%和80.8%。  相似文献   

4.
两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的原水水质特征,徐泾水厂示范工程采用了两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对该工艺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工艺处理高有机物污染原水的效果良好,对CODMn、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4%、54.2%和52.1%,出厂水的CODMn浓度基本达标.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表现为:①生物预处理和BAC单元对0.5 ~1ku区间的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前者对该区间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61.9%和80.8%,后者的分别为43.7%和45.5%;②强化混凝沉淀单元对大分子质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对>30、(10 ~30)、(3~10)和(1~3) ku区间DOC的去除率依次为29.6%、42.4%、31.7%和81.5%,对相应区间UV254的去除率依次为22.1%、80.1%、54.8%和71.7%;③砂滤单元以去除大分子质量有机物为主,对>30、(10 ~30)和(3~10) ku区间DOC的去除率分别为62.8%、81.8%和69.8%,对相应区间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50.6%、69.7%和66.1%.与对DOC的去除特性不同,砂滤单元对小分子质量的UV254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0.5~1 ku和<0.5 ku区间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41.3%和26.6%.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脱氮除磷技术在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上的不足及回收污水中磷的必要性,开发了一种双泥系统与诱导结晶相结合的脱氮除磷工艺。为考察工艺的运行特性,开展了连续流试验,装置进水流量为15 L/h,采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分析了连续流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对大部分碳源的"一碳两用",对TN、TP均表现出了稳定且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TN、TP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结晶单元的引入使出水TP浓度的稳定达标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同时实现了磷的回收,平均回收率达到74.9%,该单元对TP的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出水水质的生物稳定性,明确是否应在生物活性炭(BAC)滤池前设置预氧化工艺,比较了预氧化/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与常规给水处理工艺中AOC的变化规律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对AOC的去除率仅为31.8%,出厂水中高浓度的AOC造成了管网中细菌的再生长.高锰酸钾预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对AOC的去除率为67.7%,AOC浓度降至121μg//L,提高了水质的生物稳定性.臭氧预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对AOC的去除率为48.3%,低于单独活性炭工艺的;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则低于高锰酸钾预氧化/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的.可见,在生物活性炭前设置高锰酸钾预氧化单元,更有利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及保障水质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生物接触氧化/超滤膜组合工艺在污水再生处理中的工程适应性,通过工艺运行期间的跟踪试验,考察并确立系统最佳工况,重点分析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并对该中水回用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作出评价。研究发现:系统对污水中有机物与氨氮的去除高效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37%与89.40%,且出水水质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此外,单位水处理成本为2.05元/m3,比传统活性污泥法、三级生化处理中水回用工艺的单位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合适的滴水湖补充水的处理工艺,开展了"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1)和"生物滤池+沉淀"(工艺2)两种组合工艺处理地表源水的中试研究(规模为20 m3/h).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池对藻类、叶绿素a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比生物滤池好,但二者对浊度、总磷、CODMn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工艺1去除浊度、藻类、叶绿素a、总磷、氨氮和CODMn的效果较工艺2好,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受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混凝/砂滤/超滤组合工艺对水中颗粒物质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研究了混凝/砂滤/超滤组合工艺对水中颗粒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浊度及颗粒物,膜出水浊度低于0.2NTU,水中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数量少于20个/mL.  相似文献   

10.
应用固相萃取富集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对华北T市某自来水厂处理工艺中的抗生素浓度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比较了各处理工艺单元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并探讨了环境因素对抗生素浓度及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抗生素目标检测物中有9种广泛存在于该水厂中,其水处理工艺对抗生素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优于常规水处理工艺。溶解氧和温度对抗生素浓度和去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厂一级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混凝法可以强化城市污水厂的一级处理 ,对于武汉市水质净化厂而言 ,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指标为 0 .2 72mg/mg胶体状COD。该方法与常规城市污水二级处理法相比 ,运行费用低 ,并可达到较好的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污水处理厂AB法工艺改造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AB法工艺改造的目标,分析了AB法工艺的局限性,结合该污水处理厂AB法工程的现有设施,从技术上探讨了4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工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并得到了适合于该污水处理厂AB法工艺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中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常规生化工艺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试考察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和可行性。通过测定生化呼吸曲线及相对耗氧速率来判定焦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程度及活性炭生物膜的成熟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是完全可行的。在臭氧投加量为15 mg/L的条件下,可显著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臭氧氧化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10.13%。采用自然挂膜方法培养生物膜,生物膜的成熟时间为25 d左右。在生物活性炭稳定运行后,其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28.75%和43.80%,出水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87.50和7.6 mg/L,均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MCM/RO工艺对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雪  梁晓  李曼  王华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3):92-94,99
采用微滤-活性炭过滤-微滤-反渗透(MCM/RO)工艺对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CODMn、TOC、UV254、细菌和总大肠菌群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上述各指标的出水平均值分别为0.095NTU、2.57mg/L、0.84mg/L、0.013cm^-1、16个/L和11个/L。RO膜对砷、镉、铅的截留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5%、99%和98%。  相似文献   

15.
小氮肥企业高氨氮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氮肥厂生产废水的排放现状及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影响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高含氨氮废水的空气吹脱—好氧硝化处理工艺 .空气吹脱可有效地去除解吸液中的氨氮 ,氨氮浓度由 1869.3mg/L降至 40 8.3mg/L ,去除率为 78% ;好氧生物硝化可有效地去除混合生产废水中的氨氮 ,氨氮浓度由 2 41mg/L降低为 2 3 .2mg/L ,去除率达 90 %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物化/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药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物化(混凝、电解氧化)/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药化工废水,处理量为200m3/d,其中高浓度废水COD为30 000 mg/L,低浓度废水COD为3 000 mg/L.运行实践表明,电解氧化工艺与水解酸化工艺联用,可明显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接触氧化池对COD的去除率约为70%.整个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5%,出水COD<300 mg/L,pH为7.92~8.27,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污水厂出水水质,寻求适合处理污水厂尾水滤膜的再生方法,采用超滤—纳滤双膜工艺,针对辽宁省本溪市某城市污水厂二级尾水开展深度处理研究。考察了进水流速、累积过滤水量(超滤进水流速为25 L/min,纳滤进水流速为4 L/min)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开展了超滤和纳滤膜再生方式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范围内,超滤装置的分离性能受进水流速影响较小,主要与进水污染程度有关,对COD、TP、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8%、55%、27%。当纳滤单元进水流速为4 L/min时,双膜法对COD、TP、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6%、68%。双膜法对COD、TP的去除率随着进水污染程度的减轻而降低,氨氮去除率受累积过滤水量的影响较小,这与原水污染程度有关。随着累积过滤水量的增加,膜分离性能呈减弱趋势。超滤膜轻微污染时采用物理清洗效果良好,严重污染时需采用化学清洗的方法。超滤有效延缓了纳滤膜污染,纳滤膜轻微污染时采用酸碱浸泡法再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EGSB/CASS工艺处理植物蛋白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GSB/CAYS工艺处理植物蛋白废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D5、SS、NH3-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这对同类型蛋白废水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混凝/接触氧化处理印刷电路板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某印刷电路板厂废水的水质,对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并采用混凝/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综合废水。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对COD及Cu^2+的去除率高于95%和99.7%,出水水质达到了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DB44/26--2001)中规定的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Because of severe space limitation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its sewage-treatment system, the city of Nagoya has evaluated a space-sav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comprising a solid-liquid separator (SLS) an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The SLS is filled with plastic media forming a 2 m thick layer, and influent suspended solids are removed through the media packed zone. The BAF plant has a 2 m thick layer packed with porous ceramic media and air is diffus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tank.
The paper outlines the new treatment system and the ongoing study of the demonstration plant since 1992. It discusses the respective SS and BOD removal rates and concludes by showing that the new system can reduce retention period and plant area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ctivated-sludge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