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紫外照射下,分别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聚合到SMS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研究接枝聚合条件(单体体积分数、交联剂体积分数、光敏剂体积分数和照射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接触角仪等对改性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结构和亲水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反应性较强且疏水性较强的单体GMA相比,反应性较弱且亲水性强的单体HEMA的接枝率相对较低;亲水性HEMA不均匀地分布在非织造布表面及内部,疏水性GMA倾向在熔喷层接枝聚合;接枝聚合改性作用导致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结晶度和熔点降低;且不论单体的亲疏水性,接枝聚合改性后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亲水性只是略有改善;接枝聚合改性后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水通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蚕丝织物辐射接枝丙烯酰胺的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对蚕丝织物进行接枝改性。探索辐照剂量、单体质量分数、溶液pH值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分别对接枝后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织物的抗皱性能获得很大的改善,吸湿性变化不大,断裂强力和白度稍有下降。以织物缓弹性回复角为考核指标用正交分析方法得出最佳的抗皱整理工艺:辐照剂量为40 kGy,单体质量分数为30%,溶液pH值为4。最后用红外光谱方法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为接枝单体,采用电子加速器对涤纶织物进行共辐照接枝,研究分析不同的辐照剂量、前处理对织物的接枝率、抗熔滴性、润湿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后涤纶织物燃烧时的熔滴数减少、提高了织物的润湿性,但涤纶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赵倩  谷晓昱  姜鹏等 《印染》2013,39(14):5-9
采用化学接枝法将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共同接枝到尼龙66织物表面,研究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的接枝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以及扫描电镜(SEM)对接枝织物进行结构表征,表明AMPS与HEMA成功地接枝到织物表面;热重分析(TGA)表明接枝后织物的热分解温度降低,残炭率提高。织物接枝后吸湿性提高,接枝率为8.8%时,润湿时间从417.3 s降低到25.2 s;熔滴数明显减少,机械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引发PET表面接枝改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敏  周翔  楼祺洪 《纺织学报》2005,26(4):17-20
为了提高PET薄膜的表面亲水性,采用液相照射接枝一步法用XeCl准分子激光引发丙烯酰胺单体在PET薄膜上接枝。用水滴在薄膜表面形成的接触角表征处理后样品的亲水性,结果表明激光照射接枝可显著提高薄膜表面亲水性,激光剂量、单体溶液质量分数、光敏剂、均聚物抑制剂及溶液pH值都能影响接枝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UV)接枝的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接枝改性,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有机元素分析仪和热重分析(TGA)对接枝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单体浓度、光引发剂浓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和有机元素分析证明AM接枝到棉织物上。接枝率随着接枝单体浓度和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随着引发剂二苯甲酮(BP)的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AM浓度为20wt%,BP浓度为3wt%,接枝反应40min,接枝率达到24.05%。接枝改性的棉织物,亲水性得到提高,接枝棉织物的亲水性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等离子体对惰性丙纶非织造布进行修饰处理,在织物表面引入羧基和羟基极性反应位点。通过接触角测试和显微镜观察确认了改性织物的亲水性和形貌,然后将自制的羧甲基壳聚糖与乙二胺四乙酸在使用缩合剂N,N-二环已基碳酰亚胺的条件下接枝处理织物。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吸附时间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处理后,织物的亲水性得到了明显改善,织物的接枝率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铜离子吸附能力与吸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微波辐照下采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接枝共聚制备改性桉木浆.考察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浆浓及微波辐照时间对接枝率与浆料细小组分留着率的影响,探讨了接枝前后纸浆成纸的性能,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单体与浆的质量比、引发剂用量、浆浓及微波时间的增加,浆料接枝率和细小组分留着率先增加后下降.当单体与浆的质量比为0.9,引发剂用量为0.6%,交联剂与单体质量比为0.03,浆浓14%,微波时间3 min时,接枝改性的效果较好.接枝后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与撕裂指数显著提高.FT-IR结果表明,DMC接枝到桉木浆纤维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涤纶亲水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探究在气压为300 Pa,功率为5.5 W时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测定处理后织物的动摩擦因数、强力、亲水性等性能以及放置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并对涤纶的微观形态以及表面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分析涤纶的等离子体改性机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涤纶表面刻蚀,在纤维表面产生裂痕和空洞,增大了纤维的表面积;动摩擦因数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强力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最高降低了25%;处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提高了75%,对水的接触角降低了33.3%,涤纶表面羟基增多,有效改善涤纶的吸湿性与亲水性;等离子体处理涤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真丝织物预辐照接枝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预辐照接枝法,在真丝织物上接枝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改善真丝的抗皱性。结果表明,接枝反应必须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否人物严重泛黄。接枝率随辐辐照剂量的加大而提高,但剂量太高时,织物也会发黄。此外还研究了单体浓度,反应温度,添加剂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涤纶纤维因缺乏亲水性基团易产生静电,文章由此提出借助丝胶蛋白改善涤纶纤维易产生静电的缺陷。研究中以甲基丙烯酸酐乙烯基化改性的丝胶蛋白和涤纶织物为原料,在紫外光辐照下进行基于自由基反应的催化接枝改性,探究了借助丝胶蛋白整理后涤纶纤维中的双键与甲基丙烯酸酐质量浓度关系及接枝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经2.5 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1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预处理能促进其表面乙烯化改性,借助红外光谱和碘液着色法验证了涤纶及丝胶中引入了双键,试样强力损失较退浆织物略有降低;经紫外催化丝胶蛋白接枝后,涤纶表面氮元素含量升至2.41%,织物静电半衰期从33.47 s缩减到8.81s,表明抗静电性有明显提升。紫外光催化丝胶蛋白为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丝织物微波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建军  徐卫林 《纺织学报》2001,22(5):318-320
研究了微波辐照下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丝织物的接枝反应,讨论了影响接枝反应的原因以及丝织物性能与接枝率的关系;确认微波辐照接枝具有快速、高效和保持织物手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魏发云  张伟  邹学书  何洋  张瑜 《纺织学报》2017,38(9):109-114
为提高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表面的亲水性,针对PP表面化学惰性较大的缺点,通过氩气等离子体处理材料表面,然后进行丙烯酸接枝改性,获得了亲水性良好的PP熔喷材料。研究了不同气氛、处理电压和时间对等离子体处理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接枝温度、时间和单体质量分数对丙烯酸接枝处理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别测试了等离子体和接枝处理前后材料亲水性变化、表面形貌及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氩气等离子体处理电压为150 V、处理时间为180 s的条件下处理后,当接枝时间为90 min、接枝温度60 ℃、丙烯酸单体质量分数为60%时,样品接触角从140°下降至32°,材料表面亲水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辐照工艺,使丙烯酸与聚丙烯非织造布发生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了接枝前后试样的抗张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阻聚剂可抑止单体均聚反应的速度,提高试样的接枝率,防止反应体系出现凝胶化;单体浓度、辐照剂量对接枝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改性试样的亲水性明显改善,且抗张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HEMA在羊毛纤维上的电子束辐照接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预辐照和共辐照方法对羊毛纤维进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接枝试验。研究了辐照剂量、剂量率、辐照氛围及不同辐照反应方式、预辐照反应中羊毛辐照后存放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及辐照接枝处理后的羊毛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6.
辐照法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邓霄  潘思轶  林若泰 《食品科学》2005,26(8):225-229
研究了用辐照技术对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和丙烯唆(crylicacid)进行接枝其聚反应条件,通过对辐照剂量、中和度、单体与魔芋胶的配比、有氧无氧条件以及温度等因素试验,探讨对吸水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法魔芋胶接枝丙烯酸的最佳条件是:辐照剂量5.02kGy、中和度60%、最佳单体与魔芋胶的比(体积质量比)5:1、充氮无氧时,吸水牢达540倍,接枝率达79%,温度对接枝率平和吸水率几乎没有影响。共聚反应产物内聚性、硬度和胶粘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黏度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丙烯酸和聚丙烯纤维共辐照接枝的方法,研究了阻聚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辐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接枝后聚丙烯纤维的湿法抄纸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用Co(60)γ射线对聚酯纤维进行辐照接枝的研究。研究了丙烯酸在涤纶织物上的辐射接枝共聚反应。探讨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及阻聚剂等对接校率的影响,并且测试了所得接枝物的吸湿性,染色性和物理机械性能,随着接枝程度的提高.吸湿性和染色性有明显的提高,但机械性能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UV)接枝的方法对亚麻织物表面进行接枝改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接枝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光引发剂用量、UV能量、UV波长、丙烯酸钠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接枝机制。FT-IR谱图在1 715 cm-1处增加了-C=O的特征吸收峰,表明光接枝丙烯酸反应的发生。SEM照片显示出光接枝亚麻织物表面出现覆盖物和纤维间的黏连。接枝率随单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达到60%时,接枝率增幅不大。当光引发剂的用量为2%,UV能量为0.76 J/cm2时,接枝率较高。UV波长对接枝率的影响与光引发剂的UV吸收性有关。丙烯酸单体中存在丙烯酸钠会提高接枝率。  相似文献   

20.
梅敏  钱建华  周榆凯  杨晶晶 《纺织学报》2022,43(12):118-124
为提高涤纶织物的防水透湿性能,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聚合单体,以纳米SiO2 、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A-171) 为功能单体,制备出纳米SiO2/含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将其应用于涤纶织物的整理。对改性共聚乳液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整理后织物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各单体均参与乳液聚合反应,且改性共聚乳液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66 nm;在整理剂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交联剂后,整理织物的静水压和耐水洗性能都得到显著的改善,其接触角为138°,相比未整理织物的防水性能明显提高;整理后织物的透湿率也有所提高,且经向断裂强力由315.6 N增加到493.4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