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埃塞俄比亚西部岩浆熔离型铁矿遥感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在地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发挥多源遥感数据优势开展地质找矿研究这一科学问题,以非洲埃塞俄比亚西部研究区为例,选取ASTER及ALOS PALSAR单极化雷达数据为数据源,针对研究区重点类型铁矿--岩浆熔离型铁矿建立了其遥感找矿模型,提取与成矿作用相关的蚀变、构造、岩体信息。研究基于ASTER遥感数据,通过比值、主成分方法进行蚀变信息提取研究,并基于ASTER及ALOS PALSAR单极化雷达融合数据进行控矿构造及赋矿岩体信息提取研究。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基于ArcGIS平台圈定了3处遥感找矿靶区。研究结果与1∶25万地球化学数据对比,具有很高一致性,表明遥感找矿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找矿靶区预测。  相似文献   

2.
以菲律宾吕宋岛中央山脉(中科迪勒拉山)斑岩铜金矿战略选区为研究区域,分析该地区斑岩铜金矿的地质背景及主要蚀变矿物在ASTER遥感影像中的光谱特征,利用克罗斯塔技术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建立遥感找矿模型以圈定找矿靶区。针对遥感分析中因矿化蚀变信息较弱而导致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特征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以特定信息增强的特征向量为基础对整个研究区进行变换处理,达到有选择性的增强目标弱信息的目的,从而成功提取出较为准确的铁染、泥化和青磐岩化蚀变信息。最后在综合考虑控矿构造、控矿岩体和蚀变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菲律宾斑岩铜金矿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并最终圈定6处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林秋怡 《福建电脑》2010,26(12):4-6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紫金山地区TM遥感数据进行处理,提取遥感影像的构造信息、矿化蚀变异常信息,利用GIS技术将构造解译信息、蚀变异常信息、航磁信息、地球化学信息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结合成矿理论,初步圈定了研究区的金矿找矿远景区,以提高找矿工作的效率与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鉴于基于单一数据源的遥感异常信息提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丢失一些有用的矿化信息,该文综合应用OLI和ASTER遥感数据,在遥感光谱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藏江拉昂宗地区的矿床地质特征,提取了该地区遥感蚀变信息。通过对研究区内已知矿床成矿作用的分析,重点观察已知矿区的外围地段,成功圈定5处遥感找矿靶区,野外查证发现了3处矿(化)点。通过实例证明,综合分析遥感蚀变信息快速圈定遥感找矿靶区,能够很好地反映有利找矿目标。  相似文献   

5.
利用ASTER多光谱卫星数据,根据研究区内蚀变矿物的波谱特性,采用特征波段组合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蚀变矿物组合信息提取,分别提取了绢云母、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明矾石等Al-OH类蚀变矿物组合信息,以及绿泥石、绿帘石和碳酸盐化(方解石和白云石)等青磐岩化类蚀变矿物组合信息。同时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技术在研究区开展了遥感地质解译,结合区域成矿地质特征,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控矿线性构造、环形构造、赋矿岩层和蚀变矿物组合等遥感示矿信息,并基于遥感示矿信息进行了综合找矿预测,圈定出遥感找矿有利区,经地面水系沉积物化探填图和高分辨卫星影像佐证,研究表明圈定的遥感找矿有利区为研究区开展地面矿产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新泰市石河庄硫铁矿为例,在蚀变异常找矿的地质依据和蚀变异常提取的波谱依据的指导下,采用去干扰主分量门限化技术对ASTER遥感图像进行铝、镁羟基异常和铁染异常的蚀变信息提取,通过已知矿床与蚀变异常的关系分析,发现其提取结果与已知矿体、蚀变带吻合较好.然后结合已知矿床的成矿模式和充分考虑已知矿区的外围地段,圈定了1处成矿靶区,为找矿预测与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秘鲁南部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控矿构造和赋矿岩层、矿化蚀变类型等成控矿地质特征;并根据研究区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蚀变矿物组合及其波谱特征,利用美国地质勘查局(USGS)波谱数据库,重建了斑岩铜矿典型蚀变带主要蚀变矿物在ASTER卫星数据B1~B9对应的反射率曲线,综合对比分析主要蚀变矿物的波谱曲线特征后,研发了基于ASTER数据B1467和B1348主成分分析模型,可分别提取典型蚀变带中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蚀变矿物组合信息,并分别提取了研究区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带蚀变矿物组合信息,为研究区斑岩型铜矿的遥感综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示矿标志;同时,采用人机交互遥感解译技术,获取了斑岩铜矿控矿构造、矿源层与赋矿岩石等示矿信息.最后,基于遥感技术获取的线性与环形控矿构造、矿源层与赋矿岩石、泥化—绢英岩化类和青磐岩化带蚀变矿物组合等遥感示矿信息,完成了研究区遥感找矿综合评价,圈定出遥感找矿有利区,经与已知斑岩铜矿床和物化探资料对比,以及高分辨卫星图像佐证,发现遥感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用遥感手段在莽西地区快速圈定找矿预测区,该文以KOMPSAT-2、ETM遥感影像为基础,采用目视解译与人机交互判读相结合,对莽西地区的线性、环形构造进行了解译,并采用ASTER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遥感蚀变异常信息,系统地分析了线-环构造及异常信息与成矿的关系,同时结合已知矿床(点)资料,圈定了4处成矿有利预测区,为研究区内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ASTER数据的巴里坤地区蚀变矿物填图及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TER图像被广泛应用于蚀变矿物填图中,但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优选的研究鲜有报道。以新疆巴里坤县三道岭地区为研究区,综合采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处理ASTER数据进行蚀变矿物填图,利用已知矿点、小岩体、构造、化探异常等信息对各种方法提取的遥感异常结果进行对比、筛选,进而选取最优结果,之后结合地质、化探异常综合分析圈定了15处靶区,通过对其中9处靶区进行野外检查发现铜、金矿化点7处。结果表明多种蚀变矿物填图方法对比、优选较单一处理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夹皮沟找矿,在两个方面研究:①采取掩膜处理、阈值切割、比值、光谱角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并去除目标影像的植被、阴影、河流水体及其冲积物等众多干扰信息;②采用单窗算法对ETM遥感影像中的热红外波段进行地表温度反演,根据地表温度的反演影像进行遥感解译构造,对蚀变异常区域和构造解译影像做叠合分析,找出成矿远景区和成矿有利区,圈定可能的成矿靶区,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围岩矿化蚀变信息中信息量较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约束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已知背景知识选取矿产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以样本区方式计算主成分变换参数,以此获取较强的围岩矿化蚀变信息增强模式,进而推广至整个研究区建立找矿模型。将本文方法应用在西澳大利亚南部伊尔加恩地块的中东部北北东向密集成束的裂谷相绿岩地层,使用ASTER数据提取了含羟基矿物蚀变(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铁染蚀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金矿找矿模型,划定了20个矿化蚀变异常区域,并对其分布特征、地质背景及矿产资源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终综合分析该研究区内典型绿岩型金矿的岩性、构造及蚀变异常分布等特征,圈定了4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研究以遥感为主的多源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对遥感数据采用特定的图像处理,减弱了植被、冻土带的干扰;开创性地从能谱图像中定性、定量地提取铀信息和从地球化学场角度揭示构造蚀变带;研究岩石反射光谱特征,突出找矿蚀变信息;利用重、磁图像挖掘深层构造信息及首次成功地研制出高几何配准精度的综合找矿预测影像图等。应用这些成果指导找矿,取得突破性进展,地表矿体和矿化体的揭露,显示出该项技术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背景多层次分离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模型,以地物的波谱特征和遥感技术的物理机制为基础,以"矿化蚀变岩波谱特征分析—视反射率图像计算—"背景"多层次分离—蚀变信息增强—蚀变信息提取"为技术流程,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矿化蚀变信息。以新疆焉耆县哈都虎拉山一带为研究区,以最新的Landsat8-OLI多光谱数据为数据源,将该模型用于提取研究区的黄钾铁矾蚀变岩石信息,共提取出80余处黄钾铁矾蚀变岩石出露点,其中有两处黄钾铁矾蚀变岩石集中分布区,为研究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北山方山口地区急需在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寻找新矿体的问题,以蚀变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ASTER遥感数据提取含Fe~(3+)、含Al-OH、含Mg-OH、含CO_3~(2-)和含石英的遥感蚀变异常,并结合野外验证和典型矿床的遥感剖析,总结遥感蚀变异常分布与区域成矿的关系,圈定遥感找矿预测区,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5种蚀变矿物提取结果正确率均超过80%,且遥感蚀变异常的分布与物化探异常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已知金属矿(化)点也几乎都落在蚀变异常区内或边缘。遥感异常与成矿关系的分析表明以共生方式呈现的线性Fe~(3+)+(AlOH)+(Mg-OH)的蚀变矿物组合对研究区岩浆热液型矿化(特别是金矿化)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另外,基于相似类比法圈定的遥感找矿预测区也比较令人信服,在5处遥感找矿预测区内,野外查证已发现局部区域存在良好的矿化线索,这可为后续地质矿产调查提供有效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5.
蚀变遥感异常是矿产资源综合评价与定位预测的一个新的独立参数, 应用ETM+数据在基岩裸露区进行含水矿物的蚀变遥感异常提取的技术日趋成熟, 但在植被覆盖区的提取效果一直在探索之中。通过对植被发育的相山铀矿田ETM+数据主成分分析, 基本消除了植被的影响, 获得了良好的含水矿物蚀变遥感异常信息。其中分布在相山矿田西北部碎斑熔岩中的或北部西段变质岩中的蚀变遥感异常是热液水云母化引起的, 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苍山地区铁矿资源丰富,但地表覆盖较重,在区域范围内常规方法提取蚀变信息效果差。针对此问题,结合使用ASTER与GF-1卫星影像数据,从分析典型矿物光谱吸收特性出发,综合影像色彩、波段特征等多种信息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假彩色合成"和"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2种蚀变信息提取模型。方法主要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思想去除冗余数据,前者辅助波段比值及彩色合成技术突出铁染信息,后者以选取最佳阈值的方式对高分辨率数据进行密度分割,优化了提取效果。2种方法结合有效提取了铁染蚀变信息,综合提取结果与区域控矿断裂特征,圈定了4处成矿靶区。对研究区进行实地采样验证,Kappa系数分别为0.826和0.87,精度较高。该方法的实现为同类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各成矿带还未进行高光谱遥感方面的相关研究问题,提出航空成像光谱测量区典型金矿床的地质-高光谱遥感找矿模型构建及应用的研究思路。选择航空成像光谱测量区各成矿带典型金矿床,利用HyMap和CASI/SASI高光谱数据,剖析矿床地质特征、高光谱遥感特征和蚀变矿物分布特征,系统构建典型金矿床地质-高光谱遥感找矿模式,分析找矿模型的独自特点和共同特征,在各成矿带开展找矿预测和应用,圈定风险较低、面积较小、含矿率较高的金多金属找矿靶区,经野外查证,在前人未知盲区新发现品位较高、规模较大的金矿化线索,取得显著找矿效果。该研究方法为航空遥感测量区其他矿种的找矿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是一种成本低廉、效果显著、找矿有效的新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产卫星数据进行遥感蚀变矿物信息提取存在较大困难这一问题,以青海省柴北缘地区为例,对基于国产卫星数据的铁染蚀变信息提取及其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了解青海省柴北缘地区地质背景和主要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了国产卫星数据在地质矿产信息提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各类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分析,实现了由宏观解译到微观解释,表明国产卫星数据不仅能够细分岩性-构造层,并具有识别细微的与成矿作用相关的岩性、破碎蚀变带、小的岩体或岩脉的能力。根据国产卫星的多光谱波段设置,利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铁质矿物异常信息。在岩性、构造、成控矿要素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同步提取的遥感异常进行成矿与控矿信息筛选,并叠加多种地学信息进行成矿预测。经实地验证,发现基于国产卫星数据获取的遥感示矿信息与区内矿化现象十分吻合,表明所圈定的遥感找矿远景区具有重要的找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产卫星数据进行遥感蚀变矿物信息提取存在较大困难这一问题,以青海省柴北缘地区为例,对基于国产卫星数据的铁染蚀变信息提取及其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了解青海省柴北缘地区地质背景和主要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了国产卫星数据在地质矿产信息提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各类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分析,实现了由宏观解译到微观解释,表明国产卫星数据不仅能够细分岩性-构造层,并具有识别细微的与成矿作用相关的岩性、破碎蚀变带、小的岩体或岩脉的能力。根据国产卫星的多光谱波段设置,利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铁质矿物异常信息。在岩性、构造、成控矿要素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同步提取的遥感异常进行成矿与控矿信息筛选,并叠加多种地学信息进行成矿预测。经实地验证,发现基于国产卫星数据获取的遥感示矿信息与区内矿化现象十分吻合,表明所圈定的遥感找矿远景区具有重要的找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典型蚀变矿物诊断性波谱特征,在基岩裸露区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进行蚀变填图研究取得极大的成功。然而,在植被覆盖严重区,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蚀变矿物填图研究成果较为罕见。本文利用河北省承德市大营子地区Hyperion数据为例,在植被覆盖度大于70%地区,基于综合光谱信息模型,把蚀变矿物信息与背景信息置于相同参考水平理念的基础上,开展了典型蚀变矿物填图研究,蚀变矿物填图结果与野外检查结果吻合较好。最后,根据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并结合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及地质资料,圈定了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