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熔融密炼接枝工艺,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低分子量液体丁苯橡胶(LSBR)为接枝物,制备了接枝聚合物EPDM-g-LSBR,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接枝聚合物红外光谱和热失重行为的影响;将EPDM-g-LSBR作为相容剂用于EPDM/SBR的增容性共混,并与常用的商业化嵌段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EVM)和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的增容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其用量对并用胶硫化特性和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SBR接枝到EPDM分子主链上,接枝量的变化未对产物的热降解温度造成显著影响;接枝物EPDM-g-LSBR增容后EPDM/SBR并用胶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添加8份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未添加相容剂的体系提高了24.3%和15%,邵A硬度由未添加的75.4降低到72.6。通过对混炼胶的断面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EPDM-g-LSBR的加入使EPDM在SBR中的海岛分散结构消失,增加了两相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步模压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EPDM/CR)共硫化阻燃橡胶,并用无转子流变仪、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EPDM相与CR相的硫化速率、交联密度、分子链运动性和相容性与共混胶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促进剂乙撑硫脲(Na-22)和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的含量,均能有效地减小EPDM相与CR相硫化速率和交联密度的差值,改善两相的共硫化性,从而提高两相的相容性。改变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的含量,能够有效地改善EPDM与CR的相容性,但会降低EPDM/CR的硫化速率和交联密度,损害两相的共硫化性。在Na-22、TMTD和EPDM-g-MAH的添加量分别为1.50 phr、2.10 phr和10.00 phr时,EPDM/CR硫化胶的拉伸断面平整,出现了明显的脊柱线,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分别为17.84 MPa,483.75%和28.38 k N/m。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步模压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EPDM/CR)共硫化阻燃橡胶,并用无转子流变仪、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EPDM相与CR相的硫化速率、交联密度、分子链运动性和相容性与共混胶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促进剂乙撑硫脲(Na-22)和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的含量,均能有效地减小EPDM相与CR相硫化速率和交联密度的差值,改善两相的共硫化性,从而提高两相的相容性。改变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的含量,能够有效地改善EPDM与CR的相容性,但会降低EPDM/CR的硫化速率和交联密度,损害两相的共硫化性。在Na-22、TMTD和EPDM-g-MAH的添加量分别为1.50 phr、2.10 phr和10.00 phr时,EPDM/CR硫化胶的拉伸断面平整,出现了明显的脊柱线,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分别为17.84 MPa,483.75%和28.38 k N/m。  相似文献   

4.
将不同牌号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研究微观结构如门尼黏度、第三单体(ENB)和乙烯基质量含量对其力学、热学和硫化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门尼黏度的增大,EPDM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硫化速度提高,但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乙烯基含量的增加,EPDM的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硬度增大,热稳定性提高,硫化速率加快。随ENB质量含量的增加,硫化胶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均增大;扯断伸长率、抗撕裂性能和硬度减小,硫化速度加快。当乙丙橡胶EP35与EP75F以质量比3∶7混合时,胶料的抗拉强度为23.69 MPa,断裂伸长率为886.41%,硬度值为75.30,撕裂强度为43.55 k N/m。  相似文献   

5.
在废旧三元乙丙橡胶粉(WEPDM)与未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混合物的熔融挤出过程中,采用改变亚临界流体品种和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方法,研究了亚临界流体品种与高剪切应力对脱硫共混物DEPDM/EPDM的凝胶含量、门尼黏度、溶胶红外光谱及脱硫共混物共混三元乙丙橡胶与原EPDM共混再硫化材料EPDM/(DEPDM/EPDM)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再硫化材料的试样断面形貌也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水或醇的存在均能促进脱硫、解交联反应的进行,特别是在以亚临界乙醇水(7∶3)混合物作为反应介质的条件下,脱硫反应中交联S-S键断裂选择性明显增大,所得产物凝胶含量降低,门尼黏度增大,其再硫化材料力学性能也明显增加。挤出机的螺杆转速和脱硫反应温度均存在最佳值(220℃,600~800 r/min)。在以醇水混合物为反应介质的最佳条件下(220℃,600~800 r/min),其脱硫共混物共混EPDM再硫化材料EPDM/(DEPDM/EPDM)的拉伸强度和断裂生长率分别达到26.7 MPa和606.3%。  相似文献   

6.
采用β成核的动态硫化iPP/EPDM共混物即热塑性硫化胶(TPV)改性聚丙烯,并与通用增韧剂聚烯烃弹性体(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增韧聚丙烯进行比较,考察了增韧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相形态.结果表明,随增韧剂含量的增加,增韧体系的拉伸屈服强度和弯曲模量均有所下降,而冲击强度提高.TPV改性体系的强度、模量和...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接枝的方法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得到EPDM-g-GMA。采用红外光谱证实GMA成功接枝到EPDM分子链上。将环氧官能化的EPDM与尼龙6熔融共混,对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接枝反应在EPDM中引入GMA,改善了EPDM与PA6之间的相容性,分散相的尺寸从15μm减小到1μm,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从原来的70 J/m左右提高到600J/m以上,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同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溶液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钛交联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溶解、溶胀结果表明二氧化钛有效地交联了EPDM基体,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表明偶联剂修饰二氧化钛颗粒和EPDM接枝马来酸酐是有效交联的重要原因。随着二氧化钛填充量的增加,使基本无力学性能的三元乙丙橡胶力学强度提高到6.2 MPa,断裂伸长率提高到2435%,热分解温度提高20℃,进一步增加填充量,由于粒子之间的聚集而使复合材料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饱和非极性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不饱和强极性环氧化天然橡胶ENR-50制备出EPDM/ENR-50二元共混阻尼材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该共混体系拓宽阻尼温域的机理在于两相中硫化剂的迁移,即共混硫化交联过程中,饱和非极性的EPDM相中的硫化剂向极性不饱和的ENR-50相迁移,导致二元共混物中ENR-50交联密度比其单独硫化时高,阻尼内耗峰向高温方向外扩,而EPDM相的交联密度比单独硫化时低,阻尼内耗峰向低温方向外扩,最终得到了温度范围从-72.3℃到52.9℃(tanδ0.13)的宽温域阻尼材料。为了改进二元共混橡胶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进一步制备了EPDM/ENR-50/氯丁橡胶(CR)三元共混阻尼材料,所得三元共混胶的有效阻尼(tanδ0.3)温域范围超过120℃,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以BPO为引发剂溶液法合成了三元乙丙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PDM-g-MMA),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EPDM-g-MMA产物的FT-IR谱图与EPDM的相比,在1728和1148cm-1处出现了2个较强的吸收峰,分别代表CO和MMA中的C—O—C的伸展振动特征峰,表明已经成功制备EPDM-g-MMA接枝物。将EPDM-g-MMA作为增容剂添加到HPVC/EPDM共混体系中,研究了接枝物的增容效果。结果表明,当向质量比为4/6的HPVC/EPDM复合材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9%的EPDM-g-MMA时,其拉伸强度从6.85MPa增加到13.65MPa,断裂伸长率从185%增加到347%。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非极性特点所带来的界面粘接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采用密炼机改性及单螺杆挤出工艺,对EPDM进行接枝极化改性,获得了不同接枝率的改性EPDM(g-EPDM)。并将g-EPDM作为第二基体制备了EPDM绝热材料,研究了其对EPDM绝热材料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烧蚀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EPDM接枝率的增大及其添加量的增加都有助于提高EPDM绝热材料与金属的粘接强度;当g-EPDM添加量为30份时,接枝率为0.305%的g-EPDM(0.305%-g-EPDM)填充的EPDM绝热材料具有较优异的加工性能和粘接性能,其与铝片的粘接性能达3.8MPa,相较不添加g-EPDM的绝热材料提高了79.2%。0.305%-g-EPDM添加量为15份时,EPDM绝热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11.4MPa,断裂伸长率达500%以上,线烧蚀率为0.058mm/s,与铝片的粘接剪切强度为3.06MPa。  相似文献   

12.
硅烷偶联剂对EPDM/MVQ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可欢  邓金飞  吴明虎  张巧莲 《材料导报》2011,(Z1):421-424,441
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非极性高分子材料,硅橡胶(MVQ)为半无机高分子材料。要获得性能优异的EPDM/MVQ共混胶,提高EPDM和MVQ的相容性是关键。研究了不同种类硅烷偶联剂作为相容剂对EPDM/MVQ共混胶性能的影响,并对偶联剂的并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硅烷偶联剂Si-69或KH-550均能使EPDM/MVQ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适量的硅烷偶联剂A-172与炭黑反应,使得炭黑成为体系的交联点,因此炭黑在共混体系中分散更均匀,从而使EPDM/MVQ共混胶达到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含氟丙烯酸酯为接枝单体制备了改性三元乙丙橡胶(MEPDM)和氟橡胶(FPM)/MEPDM反应型并用胶。利用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橡胶硫化分析仪(ODR)、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了FPM/MEPDM并用胶的结构与性能,同时考察了材料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单体的接枝率为28.03%,接枝效率为58.54%;并用胶可以实现共硫化,硫化胶界面结合紧密;硫化胶的综合性能随着FPM用量的增大而提高,且老化后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含氟官能团向材料表面迁移。  相似文献   

14.
采用60Co γ射线作为辐射硫化的辐照源,制备了以纳米二氧化硅(SiO2)、纳米碳酸钙(CaCO3)等为填料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研究了多官能团单体(PFM)、纳米填料的种类、用量等因素对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纳米粒子在辐射硫化胶中的分散形态.力学性能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辐射硫化胶的力学性能与纳米粒子在胶中的分散尺寸和均匀性有关.纳米SiO2粒子以较小尺寸均匀分布在硫化胶中,它对辐射硫化三元乙丙橡胶有较好的补强效果;而采用CaCO3或者二者的混合物为填料,粒子在硫化胶中的分散尺寸相对较大,因而所得辐射硫化胶力学性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在轮胎胶粉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混合物的熔融挤出过程中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高剪切应力诱导方法,研究了轮胎胶粉品种和烷基酚多硫化物促进剂对轮胎胶脱硫共混物的凝胶含量、溶胶分子链结构及脱硫共混物共混丁苯橡胶再硫化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胶粉品种对所得脱硫共混物溶胶中的双键含量及再硫化材料的拉伸强度具有重要影响;烷基酚多硫化物促进剂420和450具有明显促进脱硫反应和抑制交联副反应的作用,有效减小再硫化材料凝胶粒子尺寸,聚合型促进剂450兼具有抗氧化降解和抑制加成副反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EPDM/MVQ的共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共混法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EPDM/MVQ)并用的配方和工艺对共混胶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从并用MVQ改性来提高EPDM耐热性方面考虑,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过氧化物DCP硫化为主,加少量硫磺或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HVA-2)有助于二者的共硫化;填充高耐磨炭黑同时并用部分快压出炉炭黑综合性能较好;防老剂RID和MB能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通过分别制备二者的母炼胶进行混炼,并加入少量硅烷偶联剂改善了两者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三元乙丙橡胶(EPDM)泡沫材料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其常规制备过程复杂,需要加入大量配合剂,难以获得均匀、细小的泡孔结构。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即采用辐射化学法,以炭黑为补强填料,在室温下对三元乙丙橡胶胶料进行辐射硫化,再模压发泡,制备炭黑填充型三元乙丙橡胶泡沫材料,并分析产物的微观结构和相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化学法EPDM泡沫材料的泡孔分布均匀,平均胞体孔径仅为16μm,拉伸强度高达1.7MPa。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2月湖北大学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轿车传动轴用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开发”课题研究。该项目是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聚丙烯(PP)为主要原料,采用完全硫化和物理共混技术,制得具有特定性能指  相似文献   

19.
在聚乳酸(PLA)/聚苯乙烯(PS)/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质量比40:30:30)共混物中加入酸酐化LLDPE/PS(质量比50:50)增容母料,考察增容母料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热性能、动态流变性能、微观形貌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红外分析表明,共混体系加入酸酐化增容母料后有(LLDPE-g-PS)-g-PLA接枝共聚物生成;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加入质量分数10%的增容母料后,相较于简单共混物,其拉伸强度提高了160.5%,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84%,继续增大增容母料用量,力学性能提升并不明显;热性能分析表明,共混物中的PLA相结晶规整度提高,加入10%增容母料后,PLA的熔点(Tm)上升了2.03℃,LLDPE的结晶温度(TC)上升了1.23℃;动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增容母料用量的增大,共混物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复数黏度(η*)均有上升,损耗因子(tanδ)下降;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加入增容母料使共混物相分散均匀、相尺寸减小;压汞仪测试表明,共混物经正庚烷、环己烷抽提后,遗留的“PLA”形成了分级多孔结构,增容母...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SiO2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并获得良好界面性能,通过传统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大分子偶联剂,即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的三元共聚物。采用不同接枝率的大分子偶联剂对SiO2/EPDM复合材料进行改性。通过FTIR、1 H-NMR、TGA、DMA和SEM对三元共聚物的结构和SiO2/EPDM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大分子偶联剂的SiO2/EPDM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得到了显著改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比未经偶联剂处理的SiO2/EPDM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09.4%和44.0%;SiO2表面改性后的SiO2/EPDM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