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放射性125I 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采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计划,选择粒子活度:(1.11~2.96)×107Bq(0.3~0.8 mCi),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3、6、12个月评价肿瘤局部控制率、疼痛缓解有效率。结果 术后出现气胸3例,气管瘘1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1、3、6、12个月,患者局部控制率为81.8%、90.9%、72.7%、72.7%;疼痛缓解有效率,1周100%、1个月90.9%、3个月90.9%、6个月81.8%、12个月72.7%。结论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转移瘤创伤小、并发症少、局部病灶控制率确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价静脉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联合组42例,行静脉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43例,行单纯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常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发症、局部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差异。结果 联合组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为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9.5%(P<0.05),联合组术后3个月鳞癌有效率为64.7%,腺癌有效率为76.0%;对照组静脉化疗后3个月鳞癌有效率为41.2%,腺癌有效率为38.5%。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7个月,对照组为7.6个月,联合组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2%、28.6%,对照组为34.6%、14.0%,联合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503,P=0.019)。Ⅲb期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5.9个月,对照组为8.3个月,联合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68.0%、36.0%,对照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38.5%、15.4%,Ⅲb期联合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5.934,P=0.015)。Ⅳ期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对照组为6.3个月,联合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45.8%、17.6%,对照组1、2年累积生存率为22.1%、11.8%,Ⅳ期联合组2年累积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6,P=0.229)。联合组术后1个月CEA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常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化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6~45颗,粒子活度0.50~0.80 mCi,肿瘤匹配周缘剂量(MPD)为80~140 Gy。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卡氏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功能状态。结果 16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治疗前(4.2±2.1)分下降至治疗后1个月(2.1±1.3)分,卡氏评分由治疗前(66.25±16.28)分提高至治疗后3个月时的(74.69±17.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保留率和恢复率分别为81.3%和50.0%。治疗后随访1~20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MESCC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一种可选择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8例肾上腺转移瘤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明确诊断,可评价病灶19处,病灶最大径为4~7 cm,平均(5.55±0.79) cm。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三维粒子植入制定治疗计划,在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于治疗后6~8周随访观察客观缓解率,按照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评价病灶。结果 术后6~8周随访,评价病灶完全缓解(CR)5/19,部分缓解(PR)11/19,疾病稳定(SD)3/19,疾病进展(PD)0/19。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恶性高血压、大出血,肾脏、肺、胰腺等周围脏器损伤等。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3例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均经临床、CT、MRI检查和病理活检后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先在DSA下行PTCD,1周后在CT下行胰腺癌病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统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大小变化,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个月后23例患者黄疸均现减退,血清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1);临床表现明显疼痛的19例患者中8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8例患者部分缓解,3例无效,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4.2%。2个月后CT复查,实体肿瘤2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4例无变化,5例疾病进展。随访过程中未出现与手术相关重症胰腺炎、胰漏、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TCD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安全、有效,能够短时间内改善黄疸症状,控制肿瘤生长,并且具有较好的姑息性止痛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DWI)成像对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待瘤体长至8 ~ 10 mm进行干预,共有16只裸鼠的成瘤大小适用于实验,分为实验组8只,植入125I粒子,和对照组8只,植入空载粒子。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和2个月时分别行MRI常规扫描及DWI成像。取瘤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许坏死。裸鼠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成像评价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DWI显示实验组内整个肿瘤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治疗前为(0.001 15 ± 0.000 13) mm2/s,治疗后2周为(0.001 29 ± 0.000 038) mm2/s,治疗后2个月为(0.002 08 ± 0.000 14 )mm2/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增高,但低于坏死区ADC值。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可导致肿瘤坏死,并对周围脏器是安全的。用常规MRI及DWI成像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可行。DWI对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可行性、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17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19处病灶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所有患者均失去外科手术机会,并接受多周期化疗后肿瘤仍进展。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复发病灶内,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9处病灶2个月后采用盆腔CT评价,完全缓解(CR)2处,部分缓解(PR)9处,稳定(SD)5处,进展(PD)3处,总有效率为57.9%(11/19)。本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84.6%(11/13),总体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 0.001)。中位随访10.5个月(3 ~ 23个月),死亡12例,存活5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6.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29.4%。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发生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8例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初步结果。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至2017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例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4.3~8.6 cm,处方剂量90~140 Gy,单颗粒子活度(0.3~0.8) mCi。应用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数字评分法(NRS)评判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6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7/8。粒子植入术后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6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骨肉瘤患者安全、有效、微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1例肺癌患者,观察气胸、出血、放射性肺炎、粒子游走、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果 31例患者共进行粒子植入49例次,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发生气胸21例次(42.9%),其中14例经观察或抽气治疗,7例放置胸腔引流管好转;咯血3例次(6.1%);出血14例次(28.6%),其中2例引流200 mL血性液体,其余出血量2~20 mL。术后出现皮下气肿5例次(10.2%),痰中带血6例次(12.2%),发热1例次(2.0%),1例患者(2.0%)在粒子植入后发现2颗粒子游走至心脏;1例患者(2.0%)在粒子植入后4个月出现针道种植转移。所有并发症均经处理好转,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空气栓塞、手术相关死亡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常见并发症为气胸、出血,少数病例发生针道种植转移、粒子游走,需要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胃癌肝转移患者术前利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术中行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手术,术后进行剂量验证和质量评估。评价指标包括患者术后1、6个月肿瘤的CT、MR影像变化,术后并发症,肿瘤局部控制率和复发转移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术后出现2例轻微疼痛,1例高胆红素血症,未见肝肾功能衰竭、放射性肠炎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80%,复发转移率28.9%;无瘤生存期5个月,6个月无瘤生存率46.9%;整体生存期16.4个月,6个月整体生存率81.4%。结论 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胃癌肝转移,临床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1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于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通过TPS计算出所需粒子数目和总活度,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体内。采用的粒子活度为每粒0.5 ~ 0.8 mCi,粒子间距为0.6 ~ 1.0 cm,植入时避开血管、胰管以及肠管尤其是结肠等重要脏器,粒子植入后随访时间为2 ~ 18个月。结果 14例患者粒子植入术后3 ~ 7 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复查,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NC)3例,疾病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 + PR)64.3%。全组生存时间5 ~ 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中无胰腺炎、胃肠道出血、放射性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在疼痛缓解方面疗效明确,具有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由病理证实的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结果 3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淋巴结转移瘤局部控制有效率依次是:81.3%(26/32)、84.4%(27/32)、93.7%(30/32)、87.5%(28/32)。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颈部转移瘤,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是提高病变局部控制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HCC)门静脉癌栓(PVT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纳入TACE联合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HCC合并PVTT患者48例。根据PVTT部位,分为门静脉主干癌栓(A型)、门静脉一级分支癌栓(B型)和门静脉二级及以下分支癌栓(C型)。根据粒子是否植入到PVTT内,分为癌栓内直接植入法(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其粒子植入到癌栓周围1.7 cm内的肝实质或肿瘤内,癌栓周围植入组)。比较不同类型PVTT及不同植入方法的癌栓控制率(DCR)、癌栓进展时间(TTP)及患者总生存率(OS)。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TACE及粒子植入治疗。A、B、C型PVTT患者,中位OS(mOS)分别为8、11.5和1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癌栓DCR分别为61.5%、70.8%和72.7%(P=0.548),肝内肿瘤DCR分别为69.2%、75.0%和81.8%(P=0.483);癌栓中位TTP分别为4.5、8和11个月(P=0.030),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5、9和9.5个月。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组的mOS分别为10和11.5个月(P=0.239);癌栓DCR分别为69.2%、68.2%(P=0.591),肝内肿瘤DCR分别为73.1%和77.3%(P=0.502);癌栓中位TTP分别为7和10个月(P=0.276),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8和9.5个月(P=0.089)。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HCC伴PVTT,可有效控制PVTT和肝内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癌栓内直接植入法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对PVTT的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93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实施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面连续护理。结果 93例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100%,1例脱落6颗粒子,1例脱落5颗粒子;3例出现Ⅳ级皮肤损伤,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专业、细致、规范化的护理是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肿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何闯  刘云  杨丽  黄学全 《工业加热》2015,(6):534-536
【摘要】 目的 介绍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常用穿刺方法,为临床解决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特别是多发转移瘤的125I粒子植入治疗提供技术指导。方法 对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转移瘤的穿刺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常用方法为平行针法、经脏器法、拓宽路径法和同轴针法。结论 有效地联合本文提供穿刺方法,将125I粒子均匀植入病灶区,可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疗效,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腹膜后恶性肿瘤不同穿刺路径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CT引导下经肝、经胃、经十二指肠、经肠系膜间、经胸腰髂肋肌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腹膜后肿瘤患者,其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21例、胰腺癌4例。患者术前均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术前计划;CT引导下,根据病灶位置不同选择相应的穿刺路径,采用1~3支植入针植入125I粒子;术后即刻扫描CT行验证计划。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肝路径21例,经胃路径9例,经十二指肠路径2例,经肠系膜路径2例,经胸腰髂肋肌路径5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腹膜炎、呕血、黑便等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前与术后粒子总活度、粒子数目及周边剂量(D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上5种穿刺路径安全、可行;经空腔脏器植入时,需要有严格的外科围手术期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何闯  刘云  杨丽  黄学全 《工业加热》2014,(11):1022-1025
【摘要】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治疗具有挑战性。主要采用全身结合局部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控制。125I粒子植入治疗已用于实体肿瘤治疗,在腹膜后转移瘤的局部控制和癌性疼痛的缓解方面有一定优势。本文就125I持续低剂量率近距离放疗法治疗腹膜后淋巴转移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技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作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计算出植入的~(125)I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剂量分布率,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内,采用~(125)I粒子活度为0.5~0.8 mCi/颗,相隔1.0 cm植入,避开血管和胰管等周围重要脏器.放射性粒子的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60~140 Gy.中位植入粒子36颗(18~68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粒子质量验证.术后1周10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和5-Fu动脉灌注化疗,3~4个疗程.结果 全组肿瘤平均直径为4.9 cm.治疗后随访2~28个月,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症状明显缓解(P<0.05),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0.05).平均术后2~5 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随访,肿瘤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14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57.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Ⅱ、Ⅲ、Ⅳ期粒子植入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7、10.9及7.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8%、62%和70%、41%、0.其中5例合并肝转移患者,则同时行动脉栓塞治疗.3例患者术后随访发现4颗粒子迁移到肝脏内.在随访过程中未见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胰瘘及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的微创治疗方法,粒子治疗后联合化疗药物动脉灌注治疗,有望提高疗效,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