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稀土萃取过程出口产品的组分含量可以在一定区间范围浮动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稀土萃取过程组分含量区间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萃取分离过程数据辨识建立组分含量回声状态神经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模型;然后针对稀土萃取过程中不同运行工况,采用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设计组分含量预测控制器,将系统的输出约束纳入求解控制律的优化问题中,使预测控制针对组分含量输出在不同的区域范围采用不同的控制强度,从而实现区间控制同时保证两端出口产品的纯度,最后基于CePr/Nd(铈镨/钕)萃取过程数据的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Considering that the on-line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element component content (ECC) are dif-ficult to perform in rare earth cascade extraction process, the ECC distribution profile is dynamical y regulated at al stage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roduct purity control. Focusing on the theory of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the technology parameters and pre-setting flow-rates during the extract process are designed. Under varying process parameters, a novel step by step model is also proposed for each stag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profile change. Combining the mass balance model and ECC changing trend at the monitoring stage, the ECC dis-tribution profile can be automatical y regulated by dynamical y compensating the related extract or scrubbing liquid flow-rate. To this end, the required product purity at the two outlets is achieved. Based on Wincc and Matlab dynamic simulators, a specific Pr/Nd cascade extraction process is used to illustrate and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 approach. 相似文献
3.
针对具有特征颜色的镨/钕(Pr/Nd)萃取过程中元素组分含量难以快速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RBF神经网络模型的组分含量建模及其自适应校正方法。通过选择Pr/Nd溶液图像特征H、S分量一阶矩为模型的输入变量,采用减法聚类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子模型;当萃取运行环境或对象特性发生变化导致模型精度不够时,根据模型参数调整策略自动调整各子模型的网络结构和参数,实现元素组分含量的准确预测。针对某Pr/Nd生产过程实际数据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满足稀土萃取过程元素组分含量检测的高准确度和快速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5.
稀土元素萃取分离是获得高纯单一稀土的关键步骤之一,开发对稀土元素具有高效分离能力的新材料和新过程是全球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离子液体作为一类代表性的新材料,因具有不挥发、不易燃、稳定性好、结构性质可调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在稀土元素萃取分离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在稀土元素萃取分离过程中,离子液体不仅可用作萃取剂,也可作为稀释剂、协萃剂或同时作为萃取剂和稀释剂。系统评述了离子液体在稀土元素萃取分离中的研究进展,对非功能化离子液体和功能化离子液体在稀土元素萃取分离中的萃取行为和萃取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玉米芯是玉米脱粒后的副产物,是一种可再生的农业固体废弃物。目前工业上大多数只利用其半纤维素制糠醛,因此玉米芯中大量纤维成分都当作糠醛渣被简单处理掉。采用乙醇-酸-水混合反应萃取体系,以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优化,分离出其三大纤维,得到较优分离条件。结果表明较优条件为:液固比为9,反应时间为4 h,乙醇体积分数为60%,硫酸体积分数为4%。在此条件下,纤维素保留率为91.81%,半纤维素水解率为93.49%,木质素去除率为57.37%。此体系可用于纤维组分的分离,水解液也可用于制糠醛,且不需高温高压,乙醇可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高纯稀土,降低非稀土杂质铁含量,对添加环烷酸的N235萃取分离铁进行了实验研究.Fe(II)的萃取率随有机相N235浓度增加、环烷酸添加量减少及水相酸度增加而增加.添加少量环烷酸的N235萃取剂基本不萃取料液中的稀土,但料液中稀土的存在有助于铁萃取.经过7级逆流萃取实验,REO中的Fe2O3由0.58%降到10-6. 相似文献
8.
由于基于稀土萃取机理的流程仿真模型没有考虑萃取槽的萃取效率,导致模型输出的各级组分含量难以符合工业实际工况,为此,本文将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的方法相结合,建立基于分离系数校正的稀土萃取流程模拟。首先,在相对分离系数的稀土萃取流程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分离系数校正值,实现对稀土萃取机理模型的扩充;其次,运用数据驱动方法,利用斐波那契树优化算法对各级校正值进行优化求解,并使用MATLAB GUI,开发稀土萃取流程模拟系统;最后,结合工业现场实际数据,验证本文流程模拟在工况改变时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本文所建流程模拟符合稀土萃取流程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9.
10.
使用单级萃取-反萃取工艺,从湿法磷酸(WPA)中回收铀和稀土的新工艺,既简单又易于控制,因为它只涉及酸性介质。该工艺是基于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DEPA)和磷酸三丁酯(TBP),从湿法磷酸中萃取铀和稀土。发现DEPA是唯一有效的,它稳定并且易于反萃取。其它的有机磷酸酯易水解,并且很难反萃取。用含有酸性氟化物的介质,对稀土和铀进行反萃取。对于铀来说,以六价(U~(6+))形成被萃取,铀由于Fe~(2+)还原成4价(U~(4+))不萃取状态,而进入到反萃取液中。稀土和铀(U~(4+))以氟化物形式立刻沉淀下来。铀以UF_42.5H_2O或一种四价化合物沉淀,这与反萃取液有关。这种沉淀物是一种“绿色的饼”。将“绿色的饼”先在氮气中400℃下脱水后,用F_2氧化成高纯六氟化铀。稀土部份由钇族组成,其中钇是主要元素。 上述工艺比两级萃取-反萃取投资费用低,对于绿色湿法磷酸,其运行成本大约是30美元/kg。 相似文献
11.
试简述膜萃取过程分离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膜萃取的发展历史及其技术特点、综述了疏水膜或亲水膜为固定界面的膜萃取过程的分离原理;对影响膜萃取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膜萃取技术在工业分离、生化反应以及与色谱连用进行在线监测等方面的主要用途及应用研究现状;并结合膜萃取过程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膜萃取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萃取色层技术分离提纯稀土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萃取技术分离难以分离得到高纯单一重稀土,尚需萃取色层技术.本综述简要介绍了萃取色层分离技术要点,对国内外萃取色层技术分离提纯稀土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提出了萃取色层技术分离提纯稀土所面对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展望.迄今用于稀土元素分离的萃淋树脂所含的萃取剂主要为酸性含磷萃取剂,包括P507,P204,5709等,制约其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淋洗酸浓度过高、且需采用梯度淋洗.Cyanex272萃淋树脂是分离稀土的发展方向.结论指出,应加强萃淋树脂对金属萃取饱和容量的提高、减少萃取剂损失及加强传质数学模型等基础课题的研究,为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预计萃淋树脂技术将会在稀土元素的分离中得到实际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稀土萃取分离氨皂化废水的产生过程和特点。介绍了该皂化废水的现有处理方法和消除方法。提出了电皂化法。处理方法主要有浓缩结晶法、蒸氨法和吸附法。消除方法主要有钠皂法和电皂化法。介绍了蒸氨法、钠皂法和电皂化法的化学原理。电皂化法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扼要叙述了萃取技术在分离科学中的广泛应用,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流程)的进展。特别对HEH的氨化萃取工艺技术,分馏萃取“三出口”分离工艺技术、协同萃取分离方法等作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和异丙醚(DIPE)两种萃取剂以及在不同剂溶比时萃取苯酚羟化液的萃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进一步采用磷酸三丁酯(TBP)为配合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为稀释剂研究了苯酚羟化液的配合萃取.结果表明:MIBK的萃取效果优于DIPE,MIBK为萃取剂时的最优剂溶比为1:3,此时苯酚羟化液的三级错流萃取率可达99%发上.通过MIBK对羟化液的多级错流萃取过程模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此结论.采用TBP络合萃取苯酚羟化液,实验表明,萃取率可达到99.76%. 相似文献
19.
C4 components are useful in industry and should be separated as individuals. A new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separate them by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with the advantages of low equipment investmen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iquid load in the columns. One principle to improve the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was put forward. Moreover, the analysis of operation state of the new process was done. There were eight operation states found for the whole process, but only one operation state was desirable. This work provides a way to effectively separate C4 mixtures and helps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C4 resourc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