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铠  赵卫 《工业加热》2017,(7):601-606
【摘要】 目的 对比单纯TIPS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伴上消化道出血(UGH),分析TIPS和GCVE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PHT伴UG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纯TIPS治疗15例(A组),TIPS联合GCVE治疗23例(B组),观察分析手术前后血液指标、门静脉及脾脏血流动力学、脾脏形态学、消化道静脉曲张程度变化。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门静脉压降低、流速加快、脾静脉淤血指数降低均较术前明显(P<0.05),B组均优于A组(P<0.05)。术后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均明显好转(P<0.05),B组和A组EGV好转率分别为94.7%、66.6%,急诊止血率分别为100%、75%,再出血率分别为4.3%、28.5%,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肝性脑病(HE)发生率、支架原发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介入通畅率均为100%,支架远端位于门静脉左支者HE发生率显著低于位于右支者(P<0.05)。结论 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PHT伴UGH疗效确切,优于单纯TIPS。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打印辅助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病例组(n=15)和对照组(n=15)。病例组患者术前接受肝脏CT薄层扫描和门静脉系统CT静脉造影(CTV),根据扫描数据按1∶1打印肝脏血管模型,进行体外模拟穿刺,并调整RUPS-100型经颈静脉肝内穿刺系统穿刺针角度,制定最佳穿刺路径后行TIPS;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肝脏CT薄层扫描和门静脉系统CTV检查,凭经验行TIPS。比较两组术中穿刺针数、时长、穿刺成功率和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病例组穿刺针数、时长、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打印辅助TIPS可减少穿刺次数,缩短穿刺时间,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摘要】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TIPS联合 GCVE术治疗,术前Child?蛳 Pugh评分A级16例,B级28例,C级10例,术后对其临床疗效、并发症、肝肾功能变化等进行随访观察,连续随访9 ~ 42个月。结果 54例均手术成功并有效止血,门脉压力明显降低,术后3 d、1周及1个月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均有一定程度上升, 在半年后降至术前水平。血尿素氮(BUN)、肌酐(Cr)在术后1周即有显著下降(P < 0.05),至半年随访亦有下降趋势。术后1、6个月,1、2和3年再出血率分别为0,3.7%,9.3%,14.8%,20.4%,支架累计狭窄率为27.8%,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4.1%。随访期间共死亡7例,2例死于原发性肝癌,4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TIPS联合GCVE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再出血率低、可重复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PPG)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间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静脉楔入压(WHVP)、肝静脉游离压(FHVP)、下腔静脉压(IVCP)、门静脉压(PVP)资料,同时计算HVPG和PPG,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WHVP与PVP、FHVP与IVCP、HVPG与PPG相关性。结果 17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平均WHVP、PVP分别为(25.88±6.40) mmHg、(27.65±6.20) mmHg,两者呈正相关(r=0.914,P<0.01),斜率为0.883;平均FHVP、IVCP分别为(7.24±2.80) mmHg、(7.76±2.90) mmHg,两者呈正相关(r=0.815,P<0.01),斜率为0.847;平均HVPG、PPG分别为(18.65±6.60) mmHg、(19.94±6.56) mmHg,两者呈正相关(r=0.875,P<0.01),斜率为0.868。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HVPG与PPG、WHVP与PVP、FHVP与IVCP有较好相关性,临床上可用HVPG反映乙肝后肝硬化患者PPG。
  相似文献   

6.
孙守刚  白锋  赵锋  王琼英  胡浩 《工业加热》2013,(11):890-894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16例继发孔型ASD伴部分边缘缺乏或边缘 < 5 mm 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其中主动脉侧缘不足4例,左房后上缘不足2例,左房后壁缘不足2例,上腔静脉侧缘不足3例,下腔静脉侧缘不足4例,左房后壁缘合并下腔静脉侧缘不足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MSCT检查,观测ASD的位置、大小、形态、残缘状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MSCT测量ASD的最大伸展轴径,选择不同型号、规格的封堵装置,术中通过TTE引导和监测封堵器的放置,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TTE测得16例患者的ASD直径6 ~ 30 mm,平均(17.68 ± 7.80)mm,MSCT测得ASD直径6 ~ 33 mm,平均(19.62 ± 9.33)mm,封堵器直径9 ~ 40 mm,平均(24.50 ± 10.02)mm。术前TTE测得ASD直径与封堵器直径的相关系数(r)为0.71(P < 0.05),MSCT测得ASD直径与封堵器直径相关系数(r)为0.99(P < 0.01)。15例患者封堵成功,1例左房后壁缘合并下腔静脉侧缘不足封堵失败。TTE漏诊1例ASD,MSCT无漏诊病例。MSCT还发现2处其他畸形,1例为肺动脉畸形引流,另1例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MSCT能对边缘不足ASD准确诊断和精确测量,MSCT测量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性更好,MSCT术前检查及指导边缘不足ASD封堵是一种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射频消融(RFA)治疗晚期肝癌中的应用。方法 114例晚期肝癌患者行RFA治疗,常规轴位扫描引导组(简称非MPR组)83例,MPR组31例。对两组调整进针方向的次数、穿刺角度和深度差、术前术后CT均值差、操作总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剂量?长度积(DLP)及瘤体毁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穿刺成功时MPR组进针次数较非MPR组少1.42次(P<0.001)。两组穿刺角度和深度误差分别是0.33°和0.23 mm(P>0.05)。术前术后两组CT均值差为0.36 Hu(P>0.05)。MPR组较非MPR组操作时间平均缩短8 min(P=0.001)。MPR组仅5例(16.1%)出现并发症,而非MPR组有33例(39.8%)出现并发症(P<0.05)。RFA治疗成功后MPR组的平均DLP较非MPR组少131.75 mGy?cm(P<0.001)。术后复查1、3个月的三期CT/MRI,两组患者的瘤体毁损情况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 MPR技术更清晰显示射频针与病变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减少了进针次数,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与辐射剂量,提高了手术效率,因此对RFA治疗肝癌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摘要】 目的 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PVT)伴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TIPS术治疗的18例PVT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血栓开通情况、肝性脑病发生率、支架中远期通畅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消化道大出血72 h内成功完成TIPS术,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死亡率5.5%(1/18),术后发生Ⅰ~Ⅱ级肝性脑病5例(27.8%,5/18)。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4个月,PVT完全消失6例,明显减少7例,无明显进展4例;所有患者支架均通畅,2例出现支架内狭窄,其中1例无出血,未予处理,1例术后8个月再出血,予球囊扩张修复术后出血停止。结论 TIPS术治疗PVT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门静脉左支分流道内支架位置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门静脉左支TIPS术治疗的527例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支架是否进入门静脉主干分为门静脉左支组(n=318)和门静脉主干组(n=209),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分流道血流动力学、支架通畅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再出血率等。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1年门静脉左支组分流道流速及流量参数均显著高于门静脉主干组(P<0.05)。1年随访期间门静脉左支组、门静脉主干组分流道功能异常率分别为1.26%(4/318)、5.74%(12/209)(P=0.003),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0.31%(1/318)、4.31%(9/209)(P=0.001),再出血率分别为0.94%(3/318)、2.87%(6/209)(P=0.095)。结论 TIPS术中穿刺门静脉左支并将支架留植左支内,能获得较低的分流道功能异常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完成涉及两个关键步骤:门静脉分支的穿刺和穿刺点安全性判断,其中穿中门静脉分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也是TIPS操作中的关键环节。为了能准确、安全穿刺门静脉分支,目前有若干引导门静脉分支穿刺方法报道,如术中各种途径的间接门静脉造影、磁共振(MR)或CT及超声的实时引导等,本文将对这些引导门静脉分支穿刺方法做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使用经皮经肝钢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收治肝门部胆管癌28例,分为两组,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 < 50%、接受PVE者设为PVE组12例,其中10例最终接受联合扩大肝切除者设为PVE肝切除组;同期未行PVE而接受扩大肝切除术者为非PVE切除术组(16例)。PVE均为伴有梗阻性黄疸的Ⅵ型肝门部胆管癌,11例PVE前行预保留肝选择性胆管引流,PVE前血清胆红素(TB)为(98.0 ± 60.8)(12.4 ~ 167.9) μmol/L。PVE采用经皮经肝、同侧或对侧门静脉穿刺,放置多枚弹簧圈栓塞门静脉分支。记录PVE前后肝脏血流动力学、体积、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比较PVE肝切除组与非PVE肝切除组的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例PVE均获得成功,10例PVE后顺利施行扩大肝切除术,1例(1/12)因发现远处转移未行手术,另1例(1/12)因PVE后预保留肝叶增生不全未行手术。栓塞术后2周预保留肝叶体积增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未出现严重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VE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的临床应用可行、有效和安全,能有效的诱导未栓塞肝叶的增生肥大,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增加手术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C形臂CT在精准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术中同步动脉造影XperCT识别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实施精准PAE术。结果 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1例因术中造影发现腹主动脉瘤而放弃手术,2例因一侧髂内动脉闭塞作单侧PAE术,13例成功实施双侧PAE术。所有实施栓塞血管均成功进行XperCT检查,通过前列腺腺体对比剂染色及腺体周围动脉三维重建确认了前列腺优势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并进行精准PAE术。术后未出现异位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为100%。结论 PAE术中C形臂CT可为精确识别前列腺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关系提供更确切的影像学图像,是实施精准介入手术的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支气管动脉造影导管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咯血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BAE术治疗的97例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影像所示开口及走行方向将责任动脉分为开口向上、开口水平走行向上、开口水平走行向下、开口向下等4种类型,选择合适的造影导管(MIK导管、胃左动脉导管、Cobra导管、Simmon- 1导管、Simmon- 2导管)超选至责任动脉作造影,分析导管选用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97例患者中责任血管180支,开口向上42支、开口水平走行向上54支、开口水平走行向下46支、开口向下38支。MIK导管、胃左动脉导管、Cobra导管、Simmon导管超选成功率分别为83.3%(35/42支)、92.6%(50/54支)、87.0%(40/46支)、89.5%(34/38支, Simmon- 1导管30支,Simmon- 2导管4支)。BAE术后所有患者责任血管闭塞,停止咯血,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7.2%(7/97)。结论 BAE术治疗咯血安全有效,关键是根据责任动脉开口及走行方向正确选择造影导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脾静脉途径联合TIPS治疗伴海绵样变性的门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3例门静脉血栓伴门脉海绵样变性患者行经皮脾穿脾静脉途径开通门静脉,联合TIPS重建门静脉分流道。随访22~40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支架通畅情况、肝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结果3例均成功。其中1例支架经由显著扩张的海绵样变性的侧支放置,术后7个月内出现2次肝性脑病前期症状,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内出现持续性的胆红素增高,最高总胆红素为88.2μmol/L,直接胆红素68.7μmol/L。予以保肝、降黄治疗后总胆红素维持在(44.4±11.6)μmol/L,直接胆红素(29.7±12.8)μmol/L。较术前无显著变化。第3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无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22~40个月,支架血流通畅,未再发静脉曲张出血。结论在有限的治疗伴有海绵样变性的门静脉血栓的方法选择中,经皮脾穿刺脾静脉途径开通门静脉,联合TIPS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虽然技术要求上更困难和更具挑战性。  相似文献   

16.
张锋  王武  顾斌贤  李明华 《工业加热》2011,(12):925-930
【摘要】 目的 探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balloon-assisted coiling embolization,BACE)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和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1年48例使用新一代BACE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38例破裂出血。42例宽颈动脉瘤,7例瘤颈 > 4 mm,37例体颈比 ≤ 1.5,16例最大径为5 ~ 7 mm,25例 3 ~ 5 mm,7例小于3 mm.术后3/12/24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结果 BACE成功栓塞颅内动脉瘤44例,其余4例使用了支架;完全栓塞39例,次全栓塞9例,术后48 h内2例出现缺血事件,随访发现3例无症状性脑梗死.43例至少造影随访1次,36例造影随访超过24个月,完全栓塞病例中无一例再通,次全栓塞9例中2例稳定,2例进行性血栓形成,5例再通,其中3例进行了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无再出血病例.结论 BACE治疗最大径小于7 mm的颅内动脉瘤有效,安全,但宽颈动脉瘤有时需要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巨型富血供脑膜瘤术前栓塞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1例巨大脑膜瘤(最大径>5 cm)患者,术前MRI提示均强化明显,血供丰富,分成术前栓塞组(研究组)38例和未栓塞(对照组)33例,术前DSA造影确定血供分型为Ⅰ及Ⅱ型脑膜瘤,研究组予以PAV颗粒(200~300 μm)栓塞,对照组仅行脑血管造影,未予以栓塞,观察两组术中出血、肿瘤切除时间及栓塞并发症情况;术后复查MRI观察切除程度。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术中出血量(ml)(562±178)比(833±234)、肿瘤切除时间(h)(5.45±2.13)比(7.23±2.45)、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分级(Ⅲ及Ⅲ以下)27例(27/38,71%)比19例(19/33,57.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例出现栓塞后脑水肿加重,2例出现头皮缺血性坏死,1例出现术中癫痫发作,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巨型富血供脑膜瘤术前栓塞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脑膜瘤的切除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卷红  李金保  薛克 《工业加热》2013,(11):943-94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 PTV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固体栓塞剂的移(异)位及脱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112例肝炎肝硬化伴中 ~ 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PTVE术,观察围手术期有无固体栓塞剂移(异)位、脱落,并对其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出现明确固体栓塞剂移(异)位、脱落,其中1例穿刺道内的弹簧圈被肝静脉冲至左肺动脉,导致左肺肺动脉分支栓塞;1例胃冠状静脉内的部分弹簧圈留置于脾静脉主干,使脾静脉腔内血栓形成;1例穿刺道栓塞剂脱落,导致穿刺道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PTVE术中细心、谨慎操作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