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DWI)成像对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待瘤体长至8 ~ 10 mm进行干预,共有16只裸鼠的成瘤大小适用于实验,分为实验组8只,植入125I粒子,和对照组8只,植入空载粒子。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和2个月时分别行MRI常规扫描及DWI成像。取瘤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许坏死。裸鼠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成像评价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DWI显示实验组内整个肿瘤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治疗前为(0.001 15 ± 0.000 13) mm2/s,治疗后2周为(0.001 29 ± 0.000 038) mm2/s,治疗后2个月为(0.002 08 ± 0.000 14 )mm2/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增高,但低于坏死区ADC值。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可导致肿瘤坏死,并对周围脏器是安全的。用常规MRI及DWI成像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可行。DWI对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评估3D打印共面模板在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3D打印共面模板引导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患者10例。术前根据CT扫描结果和治疗计划系统,制备3D打印共面模板,术中在该模板引导下进行穿刺和植入粒子,术后对剂量学参数进行验证。观察治疗前后90%靶区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90)、10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100)、15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150)。评估3D打印共面模板引导下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穿刺定位的成功率,治疗后剂量学参数与术前计划的吻合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例胰腺癌患者在共面模板引导下均成功穿刺和植入125I粒子。术后剂量学参数D90符合术前计划,治疗前后D90差异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90、V100和V150分别为(94.3±2.4)%、(90.4±4.1)%和(62.1±13.4)%,符合治疗剂量学要求。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血肿。结论 3D打印共面模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导工具,有助于胰腺癌125I粒子精准植入,可使术后剂量参数符合术前计划要求。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3例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均经临床、CT、MRI检查和病理活检后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先在DSA下行PTCD,1周后在CT下行胰腺癌病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统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大小变化,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个月后23例患者黄疸均现减退,血清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P < 0.01);临床表现明显疼痛的19例患者中8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8例患者部分缓解,3例无效,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4.2%。2个月后CT复查,实体肿瘤2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4例无变化,5例疾病进展。随访过程中未出现与手术相关重症胰腺炎、胰漏、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TCD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安全、有效,能够短时间内改善黄疸症状,控制肿瘤生长,并且具有较好的姑息性止痛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8例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初步结果。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至2017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例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最大径4.3~8.6 cm,处方剂量90~140 Gy,单颗粒子活度(0.3~0.8) mCi。应用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数字评分法(NRS)评判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6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7/8。粒子植入术后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6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骨肉瘤患者安全、有效、微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肠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为24例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化疗的CRLM患者共计65个肝转病灶行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介于0.5 ~ 0.7 mCi,每例患者接种的粒子数为18 ~ 109枚,最小边缘剂量为110 ~ 160 Gy。植入后进行质量验证。结果 在6个月的随访中,肿瘤的最长径基线和从术前(7.21 ± 3.28) cm降到术后3个月时的(4.47 ± 3.34)和6个月时的(3.94 ± 2.05)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EA由术前的(293 ± 89) ng/ml降至术后3、6个月的(198 ± 103)ng/ml、(155 ± 6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1、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75.0%。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CRLM微创、安全,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1例肺癌患者,观察气胸、出血、放射性肺炎、粒子游走、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果 31例患者共进行粒子植入49例次,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发生气胸21例次(42.9%),其中14例经观察或抽气治疗,7例放置胸腔引流管好转;咯血3例次(6.1%);出血14例次(28.6%),其中2例引流200 mL血性液体,其余出血量2~20 mL。术后出现皮下气肿5例次(10.2%),痰中带血6例次(12.2%),发热1例次(2.0%),1例患者(2.0%)在粒子植入后发现2颗粒子游走至心脏;1例患者(2.0%)在粒子植入后4个月出现针道种植转移。所有并发症均经处理好转,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空气栓塞、手术相关死亡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常见并发症为气胸、出血,少数病例发生针道种植转移、粒子游走,需要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可行性、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17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19处病灶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所有患者均失去外科手术机会,并接受多周期化疗后肿瘤仍进展。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复发病灶内,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9处病灶2个月后采用盆腔CT评价,完全缓解(CR)2处,部分缓解(PR)9处,稳定(SD)5处,进展(PD)3处,总有效率为57.9%(11/19)。本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84.6%(11/13),总体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 0.001)。中位随访10.5个月(3 ~ 23个月),死亡12例,存活5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6.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29.4%。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发生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补救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盆腔恶性肿瘤,可评价病灶35处,肿瘤长径为3 ~ 12 cm,平均(6.8 ± 2.3)cm。所有病例均为接受过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后盆腔复发或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盆腔病灶内,随访观察临床受益率、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随访结束评价病灶完全缓解(CR)4/35,部分缓解(PR)20/35,病灶稳定(SD)6/35,病灶进展(PD)5/35,临床受益率(CR + PR + SD)85.7%(30/35),疼痛缓解率89.3%(25/28),总体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 0.001)。近期不良反应轻微,未见大出血、盆腔脓肿、肠瘘、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补救治疗盆腔恶性肿瘤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创伤小、近期临床受益率高,可作为一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肿瘤负荷的高效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何闯  刘云  杨丽  黄学全 《工业加热》2014,(11):1022-1025
【摘要】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治疗具有挑战性。主要采用全身结合局部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控制。125I粒子植入治疗已用于实体肿瘤治疗,在腹膜后转移瘤的局部控制和癌性疼痛的缓解方面有一定优势。本文就125I持续低剂量率近距离放疗法治疗腹膜后淋巴转移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8例肾上腺转移瘤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明确诊断,可评价病灶19处,病灶最大径为4~7 cm,平均(5.55±0.79) cm。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三维粒子植入制定治疗计划,在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于治疗后6~8周随访观察客观缓解率,按照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评价病灶。结果 术后6~8周随访,评价病灶完全缓解(CR)5/19,部分缓解(PR)11/19,疾病稳定(SD)3/19,疾病进展(PD)0/19。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恶性高血压、大出血,肾脏、肺、胰腺等周围脏器损伤等。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比较不同活度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强度。方法 将24只兔VX2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不同初始活度的125I粒子:0 mCi组(对照组,n=8)、0.7 mCi组(n=8)及1.0 mCi组(n=8)。5周后处死实验兔,取出肿瘤病灶,检测125I粒子对肿瘤细胞凋亡、肿瘤生长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caspase 3 活性改变。结果 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均可使肿瘤细胞凋亡率上升, Bcl 2、VEGF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1.0 mCi 125I粒子组作用均更加明显(P<0.05)。不同初始活度125I粒子可增加肿瘤组织中caspase 3活性,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后不仅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增殖,还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编码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氟?蛳1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蛳 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蛳 PET/CT)对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 方法 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I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蛳 FDG Micro?蛳 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1周,125I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 ± 0.20和0.02 ± 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 ± 1.49和0.59 ± 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 ± 1.67和0.57 ± 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5I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 ± 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 ± 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 ± 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125I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 ± 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 ± 1.32)和空载粒子组(8.36 ± 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蛳 FDG Micro?蛳 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3.
宋琦  刘玉  王忠敏 《工业加热》2010,(10):795-799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成瘤后取瘤块接种,6周后成瘤8 ~ 10 mm。共16只成瘤大小合适的裸鼠用于实验,分别植入125I粒子(8只)和空载粒子(8只)。粒子植入后,每4天测量肿瘤的长径和短径并称裸鼠体重,裸鼠处死后称量瘤体重。瘤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结果 125I粒子治疗组肿瘤体积增长缓慢,而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迅速。实验组和对照组瘤体重分别约(2.68 ± 0.70)g和(4.68 ± 1.45)g,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1);抑瘤率约42.66%。粒子植入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间裸鼠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仅有少许坏死。TUENL法检查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23.2 ± 1.9)%和(8.1 ± 1.5)%,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实验组及对照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染色指数分别为(49.8 ± 1.8)%和(82.2 ± 2.4)%,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裸鼠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无明显放射性炎症表现。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是有效的,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降低细胞增殖,并且125I粒子植入瘤体内对周围脏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猪胰腺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安全性.方法 选取健康家猪12只,按照治疗后观察的时间不同分为6组,每组2只.治疗组植入放射性粒子,对照组植入粒子空壳.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后15、60 d处死动物,治疗组术后15、30、45、60和75 d影像学检查后分批处死动物,观察腹腔的变化;取胰腺、十二指肠、肝、肾等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术前、术后24 h,7、15、21、30和60 d行血液学检查.结果 所有~(125)I粒子在CT引导下均成功植入猪胰腺内,随访表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影像学及病理学发现,治疗组15 d时粒子周围胰腺组织出现坏死,45 d和60 d时坏死区明显增大,75 d坏死体积与60 d相仿;对照组粒子周围未见坏死.随访至75 d,相邻脏器十二指肠、胃、肝和肾脏没有发现渗出、出血和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上经皮穿刺~(125)I粒子胰腺内植入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16例无法手术或放疗的MESCC患者,在CT引导下行病灶内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根据肿瘤大小植入粒子数6~45颗,粒子活度0.50~0.80 mCi,肿瘤匹配周缘剂量(MPD)为80~140 Gy。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卡氏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功能状态。结果 16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治疗前(4.2±2.1)分下降至治疗后1个月(2.1±1.3)分,卡氏评分由治疗前(66.25±16.28)分提高至治疗后3个月时的(74.69±17.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保留率和恢复率分别为81.3%和50.0%。治疗后随访1~20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MESCC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一种可选择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和替吉奥(GS)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8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联合GS化疗方案,B组30例接受GS化疗方案。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中位生存时间(mOS)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临床受益率(ORR、DCR和CBR)分别为57.9%、73.7%、84.2%,B组分别为26.7%、46.7%、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mPFS、mOS分别为8.0、11.8个月,高于B组5.6、10.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血液毒性及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晚期胰腺癌患者,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GS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14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于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胰腺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通过TPS计算出所需粒子数目和总活度,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肿瘤体内。采用的粒子活度为每粒0.5 ~ 0.8 mCi,粒子间距为0.6 ~ 1.0 cm,植入时避开血管、胰管以及肠管尤其是结肠等重要脏器,粒子植入后随访时间为2 ~ 18个月。结果 14例患者粒子植入术后3 ~ 7 d,疼痛开始缓解,术后2个月CT复查,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NC)3例,疾病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 + PR)64.3%。全组生存时间5 ~ 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随访中无胰腺炎、胃肠道出血、放射性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在疼痛缓解方面疗效明确,具有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行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恶性肿瘤患者30例,术后即刻对植入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采用英国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British Columbia Cancer Agency,BCCA)标准,根据术后验证靶区D90和V100评价为优、良、中、差4组,对比手术前后靶区体积和D90 、D100、V100、V150等剂量学参数,观察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统计学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验证评价结果:优:24例(83.3%,24/30);良:5例(16.7%,5/30);中:1例(3.3%,1/30);差:0例(0)。术前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范围是15.9~265.5 cc,平均为(64.4±58.4) cc;术后验证PTV范围是18.5~267.8 cc,平均(64.4±58.4) cc,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90、D100、V150分别为(11 945.6±1 157.0) cGy、(6 972.7±1 250.5) cGy、(58.0±4.4)%,术后分别为(11 839.0±1 117.0) cGy、(7 352.1±1 361.2) cGy、(57.6±4.1)%。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V100为(91.1±1.8)%,术后V100为(90.5±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4 h内可观察到3例气胸,1例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5例于拔针后局部少量出血,经局部压迫后止血。余未见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体恶性肿瘤可较好完成术前计划,植入质量较满意,治疗相关近期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不可手术的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40例经临床或病理确诊局部未控难治性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门静脉癌栓2例),转移性肝癌13例,在CT导向下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125I粒子活度为0.6~0.8 mCi,外周匹配剂量(MPD)100~140 Gy。粒子植入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采用经皮肝穿刺,利用单针或多针技术,平行于肿瘤/癌栓长轴方向,间隔0.5~1 cm逐一植入。采用mRECIST评估近期疗效。Kaplan Meier法分析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和中位总生存时间(mOS)。结果 手术操作成功率100%。肿瘤直径1.5~12.0 cm(平均4.0 cm),共植入125I粒子1 748枚(平均每例植入44枚)。近期有效率37.5%(CR 8例,PR 7例),SD 37.5%(15例),疾病控制率(DCR)75%。mTTP 7.0个月(95%CI:4.524~9.476个月),mOS 10个月(95%CI:6.901~13.099个月),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包括,包膜下少量出血2例(5%),粒子肝内游走2例(5%),肝区疼痛不适1例(2.5%),均无需特殊处理;1例(2.5%)术后3 h出现寒战高热,给予对症解热处理。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补救治疗难治性肝癌不仅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