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摘要】 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是原发性肝癌应用较为广泛的非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准确判断肝癌TACE治疗术后的疗效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目前临床上对肝癌TACE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众多,本综述主要针对CT、B超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肝癌TACE治疗后疗效评估中应用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 入组的5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TACE联合调强组(治疗组n=30例)与TACE组(对照组n=2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早期肿瘤反应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期(mST)和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的早期肿瘤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60.0%对34.4%,P=0.043);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PFS(mPFS)分别为260 d和195 d(P=0.006),mST分别为468 d和431 d(P=0.195)。治疗组出现2例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经20余天积极护肝治疗后好转。结论 TACE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肝癌可增加肿瘤早期反应率,延长肿瘤PFS,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于奇  吴杰  高飞  刘静  张亮  宋磊 《工业加热》2019,(1):81-84
【摘要】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HepaSphere)加载贝伐珠单抗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3月,4例难治性实体瘤患者接受载药微球加载贝伐珠单抗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其中2例为胰腺癌腹腔转移,1例为胃癌术后复发,1例为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术后根据m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同时评价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评价治疗的安全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4例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PR,3例为SD。其中胃肠道反应3例,腹痛不适1例,骨髓抑制1例,均为Ⅰ~Ⅱ度,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载药微球加载贝伐珠单抗,在治疗难治性实体瘤中疗效肯定,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腕踝针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行TACE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NRS评分≥4,共计126例,随机分为腕踝针组、药物组和针药联合组,分别采用腕踝针、止痛药物和针药联合法进行镇痛干预,对比分析各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腕踝针组、针药联合组的起效时间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3组镇痛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②镇痛干预后,各组患者的疼痛均取得明显的缓解(P<0.05),各组疼痛缓解程度无显著差异;③腕踝针组、药物组、针药联合组的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0%、69%和100%和24.5%、97.2%和95.1%。结论 腕踝针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摘要】 TACE是肝癌非手术切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ACE治疗的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且仍存在诸多局限性,结合特定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可弥补这种局限性。研究表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下降程度与mRECIST标准强相关,如异常凝血酶原(PIVKA- Ⅱ,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ntagonist- Ⅱ, abnormal prothrombin)、甲胎蛋白(AFP)。本文就PIVKA- Ⅱ联合AFP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的疗效及预后评价价值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陶超超  张鸿文  吴纪瑞 《工业加热》2012,(12):1038-1041
【摘要】 目的 归纳及分析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肺部炎症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肝癌TACE术后肺炎的认识。方法 对25例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发生肺部炎症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中24例患者影像资料出现明确的肺部影像病变,影像表现有4种:① 肺不张,14例,表现为肺段不张,10例伴胸腔积液;② 坠积性炎症,4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肺野纹理增粗紊乱;③ 局部肺野浸润,4例,表现为肺野的局限性浸润;④ 弥漫性肺野浸润,2例,表现为两肺多发浸润性病变。结论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有部分患者发生肺部炎症,胸部影像学表现以右肺下叶肺段不张为主,多伴有胸腔积液,部分会出现典型的渗出性病变,重度肺炎表现为两肺弥漫浸润炎症。

  相似文献   

9.
徐松  朱林忠  朱旭 《工业加热》2014,(12):1077-1080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出现迷走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迷走反射者32例,占3.9%,患者出现胸闷,心率、血压下降,心电图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发生昏迷及死亡;迷走反射的出现与患者的基础状况、肿瘤部位、动脉的解剖及术者的操作关系密切。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期间,迷走反射可危及患者生命,须充分认识其表现及处置措施,降低迷走反射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5 cm以下肝癌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例5 cm以下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1 ~ 2 d及术后3 ~ 4周行肝脏CT灌注成像,通过获取的灌注参数分析栓塞前后的肿瘤组织、栓塞前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及栓塞后肿瘤活性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栓塞前肿瘤组织的血流量(BF),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表面通透性(PS)较正常组织显著增加(P﹤0.01),而栓塞后肿瘤组织血流各组灌注参数(血容量,BV除外)较栓塞前显著降低(P﹤0.01),栓塞后的肿瘤活性组织较正常组织BF, PS,HAF,HAP增加(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在5 cm以下肝癌的诊断、TACE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及术后残余活性病灶的显示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TACE治疗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患者肝脏病变首次TACE后第3天开始每日给予As2O3 10 mg,静脉滴注,连续14 d,休息3周重复,后间歇给予TACE治疗。B组患者给予序贯性TACE。观察两组的近、远期疗效、介入频次、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 A组客观有效率36.7%(11/30),获益率86.7%(26/30);B组客观有效率23.3%(7/30),获益率80.0%(24/30),两组客观有效率和获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9,P=0.731。A组患者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为8.0个月(95%可信区间 5.7~10.3);B组患者中位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为4.0个月(95%可信区间 2.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37×10-6。A组患者中共行介入65次,每例平均2.2次; B组患者中共行介入111次,每例平均4.7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38×10-4。A组30例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10例,稳定17例,降低3例; B组患者中改善7例,稳定10例,降低13例,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As2O3联合TACE在多结节型或弥漫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应用中,可以减少TACE 的治疗次数,达到相同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比较TACE联合微波消融(TACE- MWA)与外科根治性切除(SR)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TACE- MWA或SR治疗的199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ACE- MWA与SR治疗的患者按1 ∶ 2行倾向性匹配,分析两组术后的无疾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 结果 匹配后共纳入患者72例(TACE- MWA组24例,SR组48例)。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9.2个月(TACE- MWA:26.1个月;SR:30.8个月)。TACE- MWA组和SR组的1、2和3年的DFS分别为78.8%、78.8%、56.2%和91.7%、71.9%、62.5%。TACE- MWA组和SR组的1、2和3年的OS分别为100%、95.5%、95.5%和100%、97.5%、97.5%。两组间的DFS和OS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730和P=0.648)。 结论 与SR相比,TACE- MWA治疗小肝癌的DFS与OS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ACE- MWA可以成为治疗小肝癌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究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2年2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112例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TACE、RFA联合组(n=70)和TACE组(n=4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60例(85.7%)肿瘤及边缘无强化,且肿瘤缩小;10例(14.3%)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但肿瘤边缘强化。TACE组患者24例(57.1%)肿瘤得到完全控制;12例(28.6%)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但肿瘤边缘强化;6例(14.3%)肿瘤明显变大,且肿瘤边缘明显强化。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TACE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4%(64/70)、68.6%(48/70)和62.9%(44/70),均高于TACE组(P均>0.05)。联合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9.23(95%CI:26.9~31.5)个月,TACE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2.5(95%CI:18.9~2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RFA治疗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可以更好地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虽然联合RFA治疗存在更多的并发症,但经对症处理均可缓解。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评价联合治疗间隔时间对于患者TACE治疗的影响。方法 5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于2008年7月—2011年5月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患者联合治疗前后TACE治疗间隔时间。结果 截至2011年12月31日,5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0 d,联合治疗后TACE治疗平均间隔时间为112 d,最长间隔时间648 d,联合治疗前患者TACE治疗平均间隔时间69 d。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TACE治疗间隔时间,使患者得到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关于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与单独TACE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纳入分析近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纳入7篇RCT,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联合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而进展(PD)明显低于单纯治疗(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放射性邻近器官坏死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可缓解。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疗效优于单独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对比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辅以人工检索国内外关于MWA+TACE与单独TACE治疗大肝癌效果对比的临床对照试验。纳入分析患者生存率和肿瘤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符合条件的16篇文献1199例患者纳入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TACE+MWA组1、2、3年生存率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CR和PR高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ACE+MWA组SD和PD低于单独T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 + MWA 对于大肝癌的治疗要优于单独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联合下腔静脉放射性支架植入治疗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61例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放射性支架采用125I粒子条捆载裸支架的方法,共对33例患者采用此方法(A组),28例患者植入裸支架(B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对原数据进行后随机化分析以减少选择性偏倚,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均采用内科对症处理。A组患者较B组显示更长的生存期优势,A组中位生存时间(203.0±28.1) d, B组(93.0±24.3) d(P=0.006),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4对)A组(200±31) d, B组(66.0±23) d(P=0.019),A组水肿缓解率97.0%,B组为96.4%,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支架植入与肿瘤客观有效率为患者预后好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支架植入对治疗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安全有效,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CC) 伴发门静脉癌栓(PVT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Wan Fang Data、VIP等数据库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HCC伴PVTT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7年3月。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9篇文献91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和6篇回顾性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125I粒子联合TACE试验组控制疾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58,95%CI=1.46~4.57,P=0.001);术后3个月(OR=7.40,95%CI=3.52~15.57,P<0.000 1)、6个月(OR=4.41,95%CI=3.19~6.11,P<0.000 1)、12个月(OR=4.72,95%CI=3.35~6.64,P<0.000 1)累计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肝功能不全(OR=0.33,95%CI=0.13~0.82,P=0.02)和消化道出血(OR=0.39,95%CI=0.19~0.80,P=0.00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术后转移率(OR=0.82,95%CI=0.46~1.46,P=0.50)和不良反应(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C伴PVTT患者经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TACE治疗安全有效,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同时降低肝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受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高质量、大样本前瞻性RCT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评价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BCLC C期HCC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4年1月有完整资料的BCLC C期HCC病例7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3组,其中A组单纯TACE组29例,B组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20例, C组支持治疗组27例。观察指标主要为: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疾病控制率(DCR),3、9和15个月生存率。结果 3组的MOS分别是9.2,12.6和3.1个月(P < 0.01); MTTP分别为3.2,5.6和1.5个月(P < 0.01);1 ~ 2个月内的DCR分别是82.8%,85.0%和14.8%(P < 0.01);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和51.9%(P < 0.01);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1.7%,85%和0(P < 0.01);15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3%,40%和0(P < 0.01)。但是A组与B组的DCR、3个月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BCLC C期HCC,TACE联合索拉非尼疗效最优;对于无法联合治疗的患者,单纯TACE优于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平均血小板容积在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6年6月接受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初次TACE 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每次TACE 术前、术后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并记录肿瘤首次发生进展的时间(TTP)(参照mRECIST标准)。将初次TACE术前MPV值按中位数分为低MPV组与高MPV组,并比较两组TTP。结果 共随访263例患者,HCC患者初次TACE术前MPV值(9.45±1.24) fL与初次术后MPV值(9.01±1.11) 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4,P<0.05);HCC病灶首次出现进展时MPV值(9.38±1.16) fL与初次TACE术后MPV值(9.01±1.11) f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498,P<0.05)。以初次TACE术前MPV值的中位数(9.3 fL)为界值,将初次TACE术前MPV值分为低MPV组、高MPV组,高MPV组首次肿瘤进展时间与低MPV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显示BCLC分期B、C期、初次术前MPV是HCC TACE术后肿瘤病灶进展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结论 HCC患者术前及术后MPV值的变化在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且初次术前MPV值可能对TACE术后HCC进展时间起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