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06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肝癌病灶及门静脉癌栓的变化.结果 23例肿瘤缩小50%以上,50%以下的有25例,不变的有44例,增大12例.门静脉癌栓14例消失,39例缩小,51例不变.2例术后1周内死亡.结论 TACE治疗肝癌并门静脉内癌栓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腔内植入125I粒子条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广泛癌栓的疗效。方法 对72例接受 TACE 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A 组)在门静脉内植入125I粒子条,同时行TACE治疗肝脏原发灶;40例(B 组)仅行TACE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门脉癌栓情况、生存期及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后各测量值的改变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Kaplan- Meier 法分析生存时间。结果 门静脉内植入125I粒子条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210 d(A组)及141 d(B组),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静脉内植入125I粒子条能显著延长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广泛癌栓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125I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门静脉内植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17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行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内支架+TACE.粒子植入数量17~23粒(6711型,0.7 mCi/粒),第1个半衰期组织内平均吸收剂量为73.51~76.22 Gy.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改变等.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支架通畅时间、累积生存率和累积支架通畅率.结果 所有患者门静脉支架和125I粒子条均成功植入,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13个月,12例存活,5例死亡(肝功能衰竭4例,多发转移1例).60、180和360 d的累积支架通畅率为94%、94%和94%;累积生存率为87%、65%和53%.结论 125I粒子条联合金属支架门静脉内植入+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可以提高支架通畅率,延长生存时间.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的患者。在行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吡柔比星动脉灌注化疗后用与吡柔比星、碘油和PVA颗粒(直径300 μm)混合物进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癌栓治疗有效患者11例(占68.7%,11/16),其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7.5 ~ 26个月)。整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范围2.6 ~ 26个月)。5例癌栓无反应组(癌栓对治疗无反应)的中生存期为3.3个月(2.6 ~ 12.5个月)(P < 0.01)。所有患者无严重栓塞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肝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PTPVS)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 2010年10月在已临床确诊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中,按要求筛选病例62例,采用对照、非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单接受TACE治疗;治疗组32例先接受PTPVS再行TACE治疗,其中2例病例放置门静脉支架未成功。评价指标为总生存时间和安全性。随访患者生存时间,并记录PTPVS术后并发症。用 Kaplan Meier 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生存时间,两组间生存时间比较用 Log rank法检验;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6.5个月,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5个月(治疗组风险比为0.570,95%CI为0.328 ~ 0.992,P = 0.0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30例患者在3、6、12和18个月积累生存率分别为70%、56.7%、10%、3.3%。治疗组在术后1周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远期出现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2例,6.6%)、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3例,10%)、肝肾综合征(1例,3.3%)。结论   在肝癌合并门静脉一级分支或(和)门静脉主干不完全闭塞癌栓患者中,PTPVS联合TACE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比单独TACE治疗组延长约2个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 )与单纯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两组,32例给予TACE联合PEI 治疗,32例给予单纯TACE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具可比性;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肿瘤大小及AFP变化;随防1、2、3年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结果联合治疗组和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分别为84.4%、62.7%,联合组和TACE组AFP转阴率分别为77.4%、50.0%;联合治疗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71.9%和37.5%,中位生存期34.5个月;TACE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1.3%和12.5%,中位生存期19.5个月。与联合治疗组相比TACE组肿瘤缩小总有效率,AFP转阴率,1、2、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PEI 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估经皮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治疗组)135例采用TACE + 伽玛刀治疗,B组(对照组)124例采用TACE治疗。完成治疗3个月后复查肿瘤大小,所有病例随访2年。结果 259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 A、B两组总有效率(CR + PR)分别为83.7%、50.8%;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6.2%、85.9%、71.2%、54.1%和82.3%、65.3%、52.4%、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优于单纯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高危因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266例肝癌患者接受536次介入治疗,患有门静脉癌栓或血胆红素升高(>34μmol/L)者为高危组,余患者为低危组。高危组74例(27.8%),低危组192例。高危组采用更加超选择性栓塞、较少的栓塞剂用量和较少的手术次数(为1.4和2.3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期。结果全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5和7.6%,P=0.07)熏高危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45%和16%,低危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3%和18%,低危组生存期长于高危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高危因素肝癌患者T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显著增加。采用适当的技术,TACE对高危因素肝癌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方法、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入选的19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单纯TACE组和氩氦刀联合TACE组(联合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AFP、肿瘤复发率及生存期情况。结果单纯TACE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29%,联合组为88.04%;单纯TACE组肿瘤复发率为(42/100),联合组肿瘤复发率为(11/92);单纯TACE组血清AFP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联合组;通过30个月的随访可见各个时期的联合组生存率都要高于单纯TACE组。结论氩氦刀冷冻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HIFU治疗,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重症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正确的护理有利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3%、23.0%,平均生存期15.5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总有效率(CR+PR)为46.2%(12/26)。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9%、6.3%,平均生存期7.5个月CR2例,PR6例,CR+PR为25.0%(8/32)。A组的生存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TACE联合CT引导下 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癌栓能明显提高其疗效,并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HCC)门静脉癌栓(PVT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纳入TACE联合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HCC合并PVTT患者48例。根据PVTT部位,分为门静脉主干癌栓(A型)、门静脉一级分支癌栓(B型)和门静脉二级及以下分支癌栓(C型)。根据粒子是否植入到PVTT内,分为癌栓内直接植入法(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其粒子植入到癌栓周围1.7 cm内的肝实质或肿瘤内,癌栓周围植入组)。比较不同类型PVTT及不同植入方法的癌栓控制率(DCR)、癌栓进展时间(TTP)及患者总生存率(OS)。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TACE及粒子植入治疗。A、B、C型PVTT患者,中位OS(mOS)分别为8、11.5和1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癌栓DCR分别为61.5%、70.8%和72.7%(P=0.548),肝内肿瘤DCR分别为69.2%、75.0%和81.8%(P=0.483);癌栓中位TTP分别为4.5、8和11个月(P=0.030),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5、9和9.5个月。癌栓内部植入组和癌栓周围植入组的mOS分别为10和11.5个月(P=0.239);癌栓DCR分别为69.2%、68.2%(P=0.591),肝内肿瘤DCR分别为73.1%和77.3%(P=0.502);癌栓中位TTP分别为7和10个月(P=0.276),肝内肿瘤中位TTP分别为8和9.5个月(P=0.089)。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HCC伴PVTT,可有效控制PVTT和肝内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癌栓内直接植入法和癌栓周围植入法,对PVTT的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灌注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 Fu)及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 Fu/THP化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及同期行单纯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分为TACE组和TAE组。对TACE灌注OXA/5 Fu/THP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单纯肝动脉栓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TACE联合OXA/5 Fu/THP治疗的65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55.4%,疾病控制率(DCR)81.5%;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11.5个月,中位OS时间为18.5个月;单因素分析中,Child Pugh A级、无门脉癌栓、无肿瘤转移、肿瘤直径小及TACE治疗次数多的患者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塞罗那分期(BCLC)B期的患者预后优于C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分析中门脉癌栓及肿瘤远处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单纯TAE相比,TACE联合OXA/5 Fu/THP可提高患者的mPFS。结论 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 Fu/THP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无水乙醇注入术(PEI)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至2010年诊治的原发性大肝癌92例,其中15例行TACE联合RFA(Ⅰ组),29例行TACE联合PEI(Ⅱ组),21例行TACE、RFA联合PEI(Ⅲ组),仅行TACE 27例(Ⅳ组)。分析比较4组的临床疗效及总生存时间(OS),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4组相比,肿瘤缩小及肿瘤坏死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P = 0.026);Ⅰ、Ⅱ、Ⅲ和Ⅳ组OS分别为18、14、20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门脉癌栓及术前AFP值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预后因素(P = 0.028,P = 0.031)。结论 TACE、RFA联合PEI治疗大肝癌与TACE联合RFA/PEI或TACE相比,可明显提高肿瘤缩小、坏死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明胶海绵微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GSMs- TACE)同步治疗肝癌伴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GSMs- TACE治疗6例Ⅲ型伴门静脉癌栓肝癌患者。患者Child- Pugh分级均为A级。术后结合影像学改变、AFP下降情况、肝功损伤情况、生存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综合评估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6例患者共行介入22(2~5)次GSM- TACE,中位介入次数为4次;中位随访时间16.5(9~33)个月,6个月后6例患者均生存,术后均无急性肝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GSMs- TACE同步治疗Child- Pugh分级A级的肝癌伴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 ~ 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ACE(n = 41)和TAI(n = 38)2组。2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 Pugh评分、术前肿瘤直径及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术中将导管超选进入肝固有动脉,造影证实无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病灶后经导管注入药物,TACE组采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TAI组则采用单纯化疗药物灌注。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的1年复发率,Kaplan Meier 估计法比较无瘤生存期,t检验比较平均住院日差别。结果 79例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确认为切除术后复发,总体1年复发率为13.9%,其中TACE组1年复发率为12.2%(5/41),TAI组为15.8%(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13,P = 0.645)。TACE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1.6 ± 1.5)个月,TAI组为(17.4 ± 3.0)个月,TACE组明显优于TAI组(P = 0.038)。TACE组平均住院日为(6.3 ± 1.8)d,TAI组为(5.9 ± 2.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22)。结论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或TAI的1年复发率无差别,但采用TACE可望提高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前以TACE为基础的联合介入治疗方法,均可在不同程度控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进展的同时达到缓解门静脉高压、解除门静脉阻塞、控制顽固性腹水、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概率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该文就近年国内外TACE联合其它介入方法治疗PHC伴门静脉癌栓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报道两种针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技术,并比较其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2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治疗组中80例患者在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基础上接受了直接微波消融术、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案,对照组82例患者仅接受TACE术。结合文献报道及医疗实践,我们探讨了合理的标准手术流程并分析了临床结果。结果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时复查肝脏增强MRI显示5例(6.2%)患者静脉癌栓完全消失,14例(17.5%)患者静脉癌栓明显缩小,43例(53.8%)静脉癌栓稳定,18例(22.5%)静脉癌栓进展。治疗组门静脉癌栓进展显著慢于对照组(P<0.001)。结论直接微波消融术用于肝内段门静脉癌栓,经皮肝穿刺门静脉消融导管术用于肝外段门静脉癌栓上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术(TAE)联合奥沙利铂+5- FU化疗(FOLFOX4)方案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15例行TAE联合FOLFOX4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配对原则收集同时期1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CC合并PVTT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频率为每月复查1次,最长随访周期为12个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第3、6和12个月的生存率;对比两组患者PVTT的客观反应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HCC的ORR及DCR。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研究组在12个月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Log- rank检验), 第3、6和12个月研究组患者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100%,73.3%,46.7%比73.3%,33.3%,13.3%;P<0.05);研究组PVTT 的ORR及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和 80.0%比13.3%和40%;P<0.05),HCC的ORR和DCR均稍高于对照组(26.7%和60.0%比13.3%和40%;P>0.05)。结论FOLFOX4方案TAE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HCC合并PVTT安全可行,近期临床疗效优于TACE治疗,为HCC合并PVTT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术(MWA)治疗中晚期肝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7月,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MWA治疗,收集14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回顾性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蛳 Meier模型及Log?蛳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后1、1.5、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8%、48.4%、33.9%。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血清AFP值、肿瘤期别、服用索拉菲尼等6项因素与预后有关。结论 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血清AFP值、肿瘤期别是影响介入综合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服用索拉菲尼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