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2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发现原地震资料解释的地质成果与实际揭露情况存在误差。浅部主采煤层断层位置误差较大,深部主采煤层A煤组与下伏太灰顶界面距离约为40m,煤层及灰岩构造发育情况不明确,存在断层导水隐患。因此,利用先进的层析静校正、叠前偏移技术处理技术,可以使空间成像更准确、断点收敛更清晰;精细解释利用多种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可全方位观测断裂的展布;蚂蚁体融合技术解释细小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它异常现象;目标处理有利于解释深部煤层及灰岩顶界面赋存构造形态,特别是与巷道揭露的地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度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资料精细处理解释非常必要。从精细处理及解释两个方面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深度掘潜了潜在的地震地质信息,论述了精细解释的成果和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某煤田三维地震勘查资料精细解释达到高精度为原则,通过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等层位标定、波组对比、瞬时振幅、连井时间剖面、等时水平切片、方差体等解释技术,重点抓住小褶曲、小断点等地质现象的识别、分析和解释,可靠地控制了主要煤层等目的层的赋存及断裂构造的发育情况,为煤矿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三维地震勘查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查明山东巨野煤田某井田内煤层的赋存、构造、煤层露头等地质情况,为煤矿开拓布置和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对该区域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查明了区域内主要可采煤层3煤层的赋存形态,精确控制了区域内3煤层隐伏露头的位置和发育形态,解释了断层23条。  相似文献   

4.
在煤田勘探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越来越成熟,提高了地震勘探控制小断层、小构造等地质目标的程度,目前基本可以控制落差5m以上的断层,大大提高了地震勘探的可靠程度,减少了在采前补勘中的钻探工程量,降低了勘探成本,为煤矿采区巷道和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极大地提高了煤田的经济效益。以金石矿一水平三维地震勘探为例,查明了煤层赋存形态及构造发育情况,给淮北平原矿井设计、规划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黄淮冲积平原的淮北煤田,面积10.3km2,为全隐蔽含煤井田;本区激发条件较好,可采煤层较多,每层与围岩的密度和速度差异较大,反射系数较高,各煤层对应的反射波发育齐全稳定,地震地质条件良好;采用规则束状观测系统,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全区共抽查评定断点661个,解释断层138条,查明落差大于5m的断层,基本查明了落差3~5m的断层,以及煤层赋存形态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梅瑞  王宇红  李博 《煤炭技术》2013,(9):165-167
随着煤层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层位数据成为了解释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的重要计算依据。文章以<5 m落差的较大断层层位数据解释为基础,提出了梯度计算来获得官庄煤矿3号煤层断层延展数据方法,该方法以地震勘探反射波为分析依据,通过对层位梯度向量及模进行求解,从而获得准确的层位数据,为今后的煤层断层解释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煤》2016,(8):28-29
阳煤五矿五采区内15号煤层总的形态为南北高,中部低,中部存在一走向北东向斜构造贯穿整个采区,据附近采区采掘地质资料预计采区内隐伏陷落柱及落差小于5 m的断层较发育。这些构造对将来的工作面设计和开采造成了很大影响。为此我们应用三维地震勘探进一步查明了五采区的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展布情况、陷落柱发育情况,为采区内的采掘工作面布置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
受限于历史条件的影响,当前大部分煤矿在上组煤的采掘之前,并未对下组煤的赋存及构造发育情况进行有效的勘探。随着上部煤炭资源的开采殆竭,为保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对煤矿采空区下组煤地震勘探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结合葛泉矿双层采空区下组煤三维地震勘探的工作实例,在地表条件差、双层采空区、煤层数目多、煤层间距小、煤层埋深较浅等不利条件下,提出了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的一体化技术。从最终的时间剖面来看,双层采空区以及年限较短的采空区相较于单层采空区及年限较长的采空区对下组煤的地震勘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准南煤田硫磺沟预查区勘探程度低的特点,采取了地震勘探先行,结合钻探分析的方法。在充分试验、合理采集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处理解释,对疑似煤层赋存形态、断裂构造发育状况进行了解释,对煤层气富集情况进行了预测。获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查清彬长胡家河矿井首采区域的主要煤层赋存形态以及地质构造发育情况,以便矿井设计及采掘工程提供可靠依据,对首采区域开展了三维地震勘探。得到了较好的原始资料,查明了该区域内断层16条,落差H>10 m的断层8条,落差5 m≤H<10 m的断层7条,落差H<5 m的断层1条,并解释了区内超过5 m的褶曲6个,包括4个向斜,2个背斜,同时,预测了区内4号煤层的厚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牛跟彦 《煤炭技术》2012,31(3):167-169
准格尔煤田位于内蒙古中西部,红树梁井田位于准格尔煤田南端。为了进一步查明井田内煤层的赋存、构造、煤层风氧化带等地质情况,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地质保障,对该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使用三维地震勘探的方法查明了测区内主要可采煤层4煤、5煤、6-1煤和6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深度,解释了断层24条,圈定了煤层风氧化带的范围,解释了6煤层的分叉边界。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方差体技术原理,以陕北黄陵地区某煤矿为例,在分析该矿地震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方差体解释技术对该矿区内煤层冲刷带进行了圈定,根据巷道实际揭露情况,圈定结果准确。应用实例表明,利用方差体技术解释煤层冲刷带时,参与计算的道数和时窗不易过小;解释时应对照钻孔进行约束,必要时需结合时间剖面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多解和误判。  相似文献   

13.
彬东井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北部,地表沟壑纵横,属于典型的黄土塬区。为了查明测区内主采煤层赋存形态与深度,以及主要煤层内落差5 m以上的断层,通过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勘探区进行了地震试验工作,最终获得了可靠的地震资料,查明了首采区内的主采煤层的构造情况及底板起伏形态,为矿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4.
小断裂构造解释一直是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追求的目标。将断裂似然体属性(Fault Likelihood)检测技术应用在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中,不仅能准确反映较大断裂构造的发育特征,同时对小的断裂构造也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有利于煤矿采区安全生产。本文从断裂似然体属性算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简要阐述断裂似然体属性的概念及计算流程,并通过实例成果分析、对比,表明了与常规相干属性、方差属性相比,断裂似然体属性检测小断裂构造的技术在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涡北煤矿厚度大、地质构造发育、煤层多、埋藏条件较差的特点, 从三维地震勘探设计、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成果解释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取得的构造超前探测效果等方面, 论述了三维地震勘探所具有的技术优势.指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查清煤矿5 m以上落差的断层, 为采区、工作面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在煤矿生产和建设中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有效地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和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芦村二号煤矿存在地质条件不明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问题,芦村二号煤矿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勘查区的构造、2号煤层及黄土梁上覆盖层赋存情况进行了勘探,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地质资料,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勘探区煤系地层整体上呈现一个单斜构造,并在单斜构造上发育次一级的褶曲2条、正断层6条。2号煤层沉积较稳定,煤层厚度为0.8~0.95 m。勘探区南北部黄土梁上覆盖层厚度50~100 m,覆盖层厚度总体分布规律与地形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层位数据(或煤层反射时间)在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构造解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充分挖掘地震勘探层位数据中蕴含的有用信息,更精确地解释断层等地质构造,以兴隆庄煤矿某采区三维地震数据体为依据,利用自编软件提取了其3号煤层的层位数据,并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其梯度,绘制了解释图件,并进行了构造的二次解释。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断层的延展更清楚,且大断层的解释不会遗漏,因而提高了断层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煤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田主要解决构造问题,因各地区地质情况的复杂程度不同,虽然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构造解释的准确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石油物探方法的引进,煤田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高信噪比、高分辨率为精细解释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小波分析技术、方差体技术、图象处理等多种方法,结合已知采区的实例,对小断层做了精细构造解释,提高了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大型煤矿建设、合理开发煤矿资源的需求,进一步查明地质构造,准格尔煤田唐家会煤矿决定对该矿首采区段开展三维地震勘探,主要目的是采用合理的技术方法,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精细处理解释,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对勘探区内4、6两个主要目的煤层的赋存条件和构造发育特征进一步分析研究,为该区下一步采煤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查明薛湖煤矿采区内小断层发育状况及主要煤层赋存形态,以满足矿井设计和开拓的要求,为采区布置提供地质依据。2018年对本采区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全面阐述了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野外采集、资料处理、解释、勘探成果等方面的应用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