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把飞来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将它划分为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并对每个子系统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飞来峡库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以2010年、2015年为评估年和参照年,各项指标为评估系和参照系,运用距离指数---层次分析法计算出飞来峡库区2010年相对于2015年的距离指数,得出社会经济状况子系统状态为基本可承载、水资源条件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均为可承载状态、整个系统状态为可承载,以及飞来峡库区的水资源状态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简讯三则     
△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移民规划工作,在广东省飞来峡移民安置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已顺利完成。△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工作会议于1987年7月6日至10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主要讨论洪水调节计算方法、防洪调度原则、防洪效益计算方法和库区临时淹没损失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飞来峡库区水动力特征,选取库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采用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确定了库区纳污能力,为库区纳污总量控制和制定限排总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飞来峡水库库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建库初期的情况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水库库区水质、采沙、水资源、土地、蓄洪区和水土保持等管理的现状,提出飞来峡水库库区的管理措施,为库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飞来峡水利枢纽库区水质、排污口及面源污染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库区工业、农业、养殖业、生活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分析飞来峡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和主要污染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毛革 《人民珠江》2004,(2):12-15
为安全起见,飞来峡水库库区回水计算所采用的流量为各河段(断面)的外包流量,这样的流量组成在实际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从库区河段的流量组成入手,计算分析了飞来峡水电站在发电运行过程中英德水位的安全富裕度。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当前岩土工程中确定设计计算及施工质控指标方法基础上,建议一种用保证率确定设计计算及施工质控指标的方法。用该方法确定的指标,作为计算指标和施工质控指标的下限值。它体现了一定的保证率,保证了工程质量;施工中能满意的实现,又能使保证率与竣工时合格率因果相匹配。  相似文献   

8.
通过天生桥一级、龙滩、百色、光照、飞来峡、枫树坝、新丰江、白盆珠等骨干水库对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可以使西北江三角洲思贤滘生态和压咸流量的保证率达到95.5%,使东江博罗的河道内控制流量的保证率达到97%以上,保障流域下游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许宝玲 《人民珠江》1990,(1):24-27,48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北江的关键性工程,为满足工程的需要,我们对库区进行了航测工作,其目的有三个:第一用于库区淹没调查及制定移民安置规划;第二库区的库容量计算;第三地质调查。成图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用图的目的:如库区淹没调查,要求分河段(河道横断  相似文献   

10.
北江中下游河道生态需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横石水文站为控制站点,结合其47a的天然月平均径流资料和飞来峡水库建库后的月平均出库流量资料,分别采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法计算得到建库前后北江中下游的最小生态需水过程,以及用月保证率法计算得到的适宜生态需水过程。运用蒙大拿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指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调度对下游河道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运行流量对库区污染物下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嘉  李志勤  李然 《水利学报》2005,36(10):1183-1187
本文通过直接求解水体三维污染物运动方程,模拟了概化水库中污染物运动,系统分析了运行流量对污染物下泄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污染物来流条件下,增大运行流量有利于污染物下泄,减小污染物在库区滞留时间和水库下泄水流水质超标时间。作者将分析结果应用到紫坪铺水库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系统中.针对不同污染物来流条件提出了相应应急目标和应急运行措施,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额确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锦秀  马巍  史晓新  禹雪中 《水利学报》2005,36(7):0812-0817
本文针对点源和面源污染进入水体的途径和季节不同,而水体纳污能力也是随季节动态变化的特点,从既能充分利用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自净能力,又能保护环境等多重目的出发,提出了将90%保证率枯水期设计水文条件下计算得到的纳污能力的差额作为点源排放总量控制定额,而将90%保证率丰水期设计水文条件下计算得到的纳污能力减去枯水期纳污能力的差额作为面源总量控制定额。并以滇池为例进行了滇池点源与面源总量控制定额计算,为滇池水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美水库库区污染物问题,对库区2011年污染物入库量进行初步计算得出流域污染物入库量及主要污染源,建议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削减入库污染负荷,供山美水库流域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实施参考。并能通过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工程的建设,解决目前危害水源地安全的重大问题,推动山美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  相似文献   

14.
人工调控强烈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河流域下游某市为例,结合排污去向和污染控制单元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分配方法进行研究,提出适合于人工影响强烈地区的"行业一级优化虚拟分配,控制单元二级容量分配"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并依据水污染源点源的排放去向特征及其管理功能,将控制范围划分为自然地表水体控制区域与非自然地表水体控制区域,对自然地表水体控制区域实施容量总量控制,而对非自然地表水体控制区域主要以目标总量控制为主,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污染物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体纳污能力量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体的纳污能力是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其定量评价对于有效的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峡水库库区水环境容量研究案例出发,对纳污能力的定量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水资源保护规划具有一定的法规性,因而对水体纳污能力的量化应当可靠;纳污能力定量评价模式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水体的自然特性、污染特性和保护目标,以避免模式选择不当导致过分夸大水体纳污能力,进而造成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局面;与基础资料相关的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应当服从量化结果的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杨惠  陈江  谈剑宏 《水资源保护》2016,32(2):129-132
分析阳澄湖主要入湖河道的近几年的水质状况,找出水质较差的几条河流以及主要的污染物指标,计算其入湖污染物通量,并进行趋势分析;比较分析外围进入准保护区的污染物通量和准保护区直接入湖的污染物通量的大小,找出污染物来源的主要区域及各河道各项污染物通量比重。结果表明:阳澄湖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无恶化趋势,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阳澄湖西湖的主要入湖河道中,污染物通量主要来自里塘河;近5年准保护区直接入湖的总污染物通量大于外围入准保护区的总污染物通量;准保护区内NH3-N通量的年均增长率最大,是主要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高效准确模拟急流条件下突发水污染事件中污染物的输运规律,基于自适应网格技术构建了Godunov格式有限体积模型。模型利用自适应结构网格离散二维浅水控制方程,对水位梯度或污染物浓度梯度较大的区域进行精细网格划分,同时细化干湿边界区域网格。模型采用MUSCL-Hancock方法求解二维浅水控制方程,使模型具有时空二阶精度;利用HLLC格式近似Riemann解计算界面通量,对界面两侧的Riemann变量进行非负重构和局部底部高程修正以确保模型计算的和谐性和稳定性。算例验证表明:自适应网格技术可以自动识别水位梯度或污染物浓度梯度较大的区域以及干湿边界区域并细化该区域网格,保证模型模拟精度的基础上,提升模型模拟效率;该模型能够准确高效地模拟急流条件下污染物的输运过程,适用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评估、预警和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8.
渭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分析了渭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和趋势,提出了改善流域水质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重点对渭河干流不同用水区进行分析计算,提出渭河主要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此方案对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从定量的角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依据《江苏省水功能区划》,结合吴江市水资源质量及污染现状,采用一维非稳态模型确定水质参数,计算吴江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限排总量,与吴江市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对比,确定污染物削减量,为吴江市水污染防治与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吴江市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CODCr和氨氮分别为17 344和1 672 t/a,为入河量的56%和57%,CODCr和氨氮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54%和56%,该结果与污染物入河量、水质超标率结果基本吻合,说明纳污能力与限排总量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livers two issues: water quality in the Yeongsan (YS) watershed which is one of the major watersheds in Korea and new watershed management plans with respect to the total maximum daily loads (TMDL) management.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pollutant loads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concentration and the volumetric flow rate (VFR) data from YS watershed. The results of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es show the main pollutant source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city of Gwangju and the pollutant load from the city to YS watershed was the most out of five cities during this study period. Concerning YS reservoir located downstream of YS watershed, it also shows the worst water quality in the entire watersh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se results collectively demonstrate that the city of Gwangju is a main region which generates numerous point and non-point pollutant sources and eventually the pollutants are accumulated in YS reservoir.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suggest two different management plans for YS watershed. One is the flow-control approach that is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dam discharg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river management flow for the midstream region. The other is the mass-control approach that is to dredge the contaminated sediments in YS reservoir for removing pollutants chronically accumulated in the sediment. Simulations for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provide the pollution mitigation rate in the watershed up to 6 and 8% for BOD5, respectively. The methodology proposed here for TMDL management can be applied to a wide range of watersheds in Ko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