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麻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紫外线(UV)辐射和冷凝循环加UV辐照都能导致麻纤维复合物失重,但失重率随延长辐照时间的延长而稳定。同样,UV辐照初期能使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下降,但随时间增长,拉伸性能越来越稳定。同样两类条件下,不同麻纤维复合物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下降都非常相近。但是在水中,麻纤维复合的物的弹性模量比拉伸强度降低更为明显。利用这些条件可以识别这类复合材料是否被水污染。  相似文献   

2.
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质、环保、耐冲击等特点,是极具附加值与潜力的材料。但传统麻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纤维分散不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大量释放等问题,制约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介绍了麻纤维固相共混热致复合的材料制备方法、麻纤维表面处理技术、麻纤维复合材料一步法制备技术、麻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等制备工艺,并对天然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用模压成型方法研制了麻短纤维增强软木橡胶基复合密封材料, 并研究了该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与组成和成型工艺的关系。结果表明, 纤维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该材料的拉伸强度、耐油性、耐热老化性能和抗蠕变松弛性能, 纤维含量、长径比和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合理的成型工艺对材料的主要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 该材料是一种理想的新型非石棉密封材料。   相似文献   

4.
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麻纤维具有价廉质轻,自然降解、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本文评述了这类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系统地介绍了苎麻、亚麻,黄麻.洋麻、剑麻和焦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分析评论了麻纤维的结构特点、纤维表面改性以及复合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能,并展望了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拉挤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种基于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微径炭纤维复合材料细杆(Z-pin),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方法(DSC)研究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化反应特性,并由此确定其拉挤工艺参数.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定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合复合材料Z-pin纤维体积含量及层间剪切强度对比分析发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  相似文献   

6.
麻纤维具有价廉质轻、自然降解、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本文评述了这类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系统地介绍了苎麻、亚麻,黄麻、洋麻、剑麻和焦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分析评论了麻纤维的结构特点、纤维表面改性以及复合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能,并展望了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种带功能基团的多嵌段聚合物PBMA-b-PGMA-b-PDMS-b-PGMA-b-PBMA[1](自制)与环氧树脂(TDE-85)在固化剂间苯二胺的作用下固化形成大分子聚合物,同时分别使用Al2O3和碳纤维(400)进行补强,进行不同配比对比实验,制备一种高模量阻尼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它的性能。多嵌段聚合物、环氧树脂与碳纤维补强剂之间的宏观相容性较好,尤其是加入碳纤维粉后,体系中3种组分协同作用,材料表现良好的阻尼性能,tanδ0.3的温域约为50℃(70~120℃),且最大值达到1.2。还可以通过调节配方来获得不同性能的阻尼材料。制备的阻尼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分解温度达到250℃。  相似文献   

8.
李莉  王宏斌    亮等 《化工新型材料》2014,(3):79-81,101
以聚醚多元醇(N210)、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和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E-300)等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型公路网裂快速维护复合材料。研究了液化MDI型预聚体与TDI型预聚体质量比、金刚砂和扩链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与石料的粘附性能。通过IR和DSC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化和耐温性。结果表明:液化MDI型预聚体与TDI型预聚体质量比为0.6,金刚砂质量含量为15%,E-300质量含量为14%时,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为13.1MPa,冲击强度为4.8MPa,撕裂强度为26.5KN·m-1,抗压强度(变形10%)为22.9MPa,邵氏硬度为91A,复合材料与石料的粘附力5级,并且可以在-52~170℃温度范围内使用,经实际应用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核电控制区一次性防护服溶解减容处理的目的,利用热水可溶的聚乙烯醇(PVA)为基材制备防护用PVA复合材料。通过溶液流延涂布法制备PVA膜,再利用超声波焊接将PVA膜与PVA水刺非织造布结合制备不同克重的PVA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PVA膜、PVA非织造布、PVA膜/PVA非织造布结合点的表面形貌及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通过水溶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吸水性及透湿性测试研究PVA复合材料的热水溶解情况、力学性能及吸湿透湿能力。结果表明:PVA膜表面光洁,致密性好;PVA膜与PVA非织造布结合良好。所制备的6种不同克重的PVA复合材料,在70℃热水中开始溶解,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溶解速度逐渐变快,模拟热水淋洒布样表面,布面变化不大。PVA非织造布克重影响其内部结构和纤维排列状态,从而对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拉伸强度随着试样克重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几种不同克重材料吸湿性能差异较小。综合比较发现当复合材料克重为85g/m2时材料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班长伟  牛明军  段瑞侠  张丽  陈金周 《包装工程》2015,36(23):72-74,87
目的 以聚乳酸 (PLA) 为基材,与壳聚糖 (CTS) 相结合制备抗菌复合材料。方法 通过熔融挤出复合工艺制备全生物降解抗菌复合材料, 考察壳聚糖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着壳聚糖质量分数的增加而略有降低的趋势, 其缺口抗冲击强度基本不受壳聚糖的影响, 断裂伸长率则呈现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当壳聚糖质量分数为4%时, 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当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8%时, 复合材料具有较明显的抗菌能力。结论 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壳聚糖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尚需要继续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制备性能更加优良的全生物降解型材料。  相似文献   

11.
用碱溶液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先后处理红麻纤维,以红麻纤维作增强材料,PX-220为阻燃剂,聚乳酸为基体,通过转矩流变仪混合制备聚乳酸复合材料。通过FT-IR和SEM实验研究了红麻纤维的改性效果;又通过拉伸强度、LOI、UL 94、TG和拉曼表征了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燃烧性能、燃烧产物。结果表明:红麻的加入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PX-220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添加10%(wt,质量分数,下同)红麻、20%PX-220时,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优,拉伸强度为48.9MPa;LOI为33.5%,UL 94达到V0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聚乳酸(PLA)为基材,制备聚乳酸/聚氨酯(TPU)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的性能和TPU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方法 利用双螺旋杆挤出机将PLA和TPU熔融共混后挤出,得到含不同质量分数TPU(17%、20%、25%、33%、50%)的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红外分析,测试不同含量TPU对其热稳定性能、动态热力学性能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 随着TP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韧性变好;在流变实验中复合材料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点,且TPU质量分数为33%时复合材料所表现出的各项性能最优。结论 TPU的加入可以改善PLA脆性大、韧性小的缺陷,并获得热力学性质稳定、兼具2种材料的优势并且具有环境友好性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朱曲平  刘香香  王姝  袁兰  刘成兵 《功能材料》2024,55(6):6212-6217
BiOI作为BiOX材料中的一种,具有带隙窄、对可见光吸收强的优点.以TiO2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TiO2-BiOI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PL及光催化降解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探究了TiO2不同复合比对复合材料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状颗粒的TiO2分布在BiOI的片层之间,二者复合后提高了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响应能力,减小了带隙宽度.发射光谱表明,TiO2-BiOI复合材料在467 nm处出现了本征发射峰,发射峰强度随TiO2质量分数的增加先降低后轻微增大,TiO2-BiOI-30%的PL强度最低.以甲基橙溶液模拟降解废水,TiO2-BiOI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随TiO2质量分数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TiO2-BiOI-30%在180 min时对甲基橙的降解率最高为99.57%,较纯BiOI提高了 100.62%,重复使用5次后降解率依旧高达97.02%,具有优异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氨基化改性,利用水解产生的硅羟基和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进行缩合反应后,在使用二乙醇胺进行还原,得到改性还原石墨烯,对改性结果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将其作为导热填料与内交联水性聚氨酯乳液原位聚合制备改性还原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放入四氟乙烯模具室温干燥成膜,得到胶膜样品。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导热系数测试仪和热重分析仪等手段研究填料质量分数对复合胶膜机械性能、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胶膜的形貌,搭建热界面实验台考察其散热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氨基化石墨烯改性水性聚氨酯,胶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都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当填料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胶膜较纯胶膜热源温度降低了2.4℃,界面间传热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植酸改性细菌纤维素以及植酸改性含环氧基细菌纤维素的共混膜,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润湿性能、力学性能和Pb2+吸附及重复吸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含环氧基团的细菌纤维素进行植酸改性,润湿性能良好,力学性能提高,且Pb2+吸附性能得到改善,最大吸附量为74.14mg/g,可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杂交狼尾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狼尾草为原料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采用木粉改性剂对狼尾草秸杆粉进行部分降解实现狼尾草秸杆粉的改性,改善木塑复合材料制备中材料的流动特性.改变木粉改性剂的添加量和狼尾草秸杆粉与塑料的配比,测试成型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木粉改性剂的加入对材料的抗弯、抗拉、阻水性能影响显著.随着粉/塑比的提高,材料的密度、表面硬度、抗弯性能都随之增加,抗拉性能和阻水性能则随之下降.综合来看,在粉/塑比5:5、5%木粉改性剂处理的情况下,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许晓辉  白波  丁晨旭  王洪伦  索有瑞 《材料导报》2015,29(14):58-62, 76
以废弃全棉面膜基布(CMS)和丙烯酸(AA)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CMS-g-PAA复合高吸水性材料,并用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研究了吸水性、保水性及反复吸放液性能,采用准一级、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其吸水溶胀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全棉面膜基布和丙烯酸单体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所合成的CMS-g-PAA复合材料在去离子水和0.9%(质量分数)NaCl溶液的吸水倍率分别可达211.3g/g和45.5g/g,且溶胀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在较高温度和一定压力下,CMS-g-PAA均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反复吸放液性能测试表明循环8次后,去离子水和0.9%(质量分数)NaCl溶液的吸水倍率分别保持了最大吸水倍率的64.9%和44.4%。  相似文献   

18.
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聚碳硅烷化学转化法制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碳硅烷分子量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纤维和基体间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可通过向基体内加少量二氧化锆进行改善.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断裂韧性比未增强的单一陶瓷提高较多.利用电镜分析了弯曲试样的断口形貌.  相似文献   

19.
郭新民  张勇 《材料导报》2000,(Z10):321-323
本文在非水溶剂体系中制备了大小均一、颗粒尺寸为1μm左右的PHBHHx/羟基磷灰石(HA)复合颗粒。在采用不同的PHBHHx/HA比例,经干压成型制备了复合材料样品。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样品的表面和断口形貌。实验结果表明PHBHHx可显著改善HA的强度和韧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HGB/PL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与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HGB填充改性PLA复合材料,考察了HGB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包覆改性的HGB在基体中分散均匀,且与PLA间具有较好的界面结合;随着HGB含量的增加,HGB/PLA复合材料的比抗拉性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大而后降低,而比弹性模量持续上升;HGB的引入总体上降低了共混体系的比冲击强度,但却显著提高了其熔体流动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