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酵液中丁酸络合萃取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络合萃取-反萃法从发酵液中分离丁酸的工艺条件.比较了不同萃取体系,在以三辛胺为萃取剂、正辛醇为稀释剂的萃取体系,三辛胺体积分数为40%,发酵液初始pH值为2-3,萃取相比(体积比)为0.3时,分配系数和萃取率均达到较高值,分别为t3.91和80.67%.增大相比能进一步提高萃取率,但萃取剂使用量将增大.2级萃取能...  相似文献   

2.
以磷酸三丁酯 (TBP)、三烷基胺 (73 0 1)为络合剂 ,分别采用甲苯、异丙基甲酮、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络合萃取。结果表明 :混合型络合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萃取 ,可取得满意的分离效果 ,平衡分配系数D高达 15 .2 8;讨论了丁二酸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负载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结构 ,对三烷基胺络合萃取丁二酸稀溶液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磷酸三丁酯(TBP)、三烷基胺(7301)为络合剂,分别采用苯、甲苯、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对(-萘酚稀溶液进行络合萃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磷酸三丁酯-甲苯混合溶剂对( -萘酚稀溶液进行萃取,具有相当高的分配系数.同时考察了有机相中络合剂浓度、β -萘酚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建立了分配系数与稀释剂物理参数间的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4.
以三辛胺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通过络合萃取-反萃取的方式,回收高浓度苯酚废水中的苯酚。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络合剂浓度、油水比、废水的p H值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体积浓度为33.8%的三辛胺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油水比为0.28,p H值为4.69,苯酚络合萃取率可以达到99.82%,此时萃余水相中苯酚的浓度为36 mg/L,完全可以实现苯酚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pH值下酚类的络合萃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义燕  郭建华 《化工学报》1997,48(6):706-712
络合萃取法分离极性有机物稀溶液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利用三正辛胺(TDA)、磷酸三丁酯(TBP)为络合剂,正辛醇、甲墓异丁基酮(MIBK)或煤油为稀释剂,在较宽的pH值条件下实验测定了酚类稀溶液的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讨论了络合剂种类、络合剂浓度、稀释剂种类以及被萃取溶质种类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同时考虑络合萃取作用和物理萃取作用的平衡分配系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酸的产品提取收率,用三辛胺/正辛醇体系对发酵液进行络合萃取。比较硫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两种前处理发酵液方式对络合萃取丁二酸的影响以及用氨水反萃制备丁二酸铵。结果表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前处理发酵液,三辛胺/正辛醇体系对丁二酸的萃取率高于硫酸前处理,达到91.3%;氨水是一种优良反萃剂;萃取剂重复使用5次,平均萃取率为90.4%,平均反萃率为94.9%,且萃取率和反萃率未见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丁二酸的产品提取收率,研究利用三辛胺/正辛醇体系对发酵液进行络合萃取。比较硫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两种前处理发酵液方式对络合萃取丁二酸的影响,以及用氨水反萃制备丁二酸铵。结果表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前处理发酵液,三辛胺/正辛醇体系对丁二酸的萃取率高于硫酸前处理,可达到91.3%;氨水是一种优良反萃剂,萃取剂重复使用5次,平均萃取率为90.4%,平均反萃率为94.9%,且萃取率和反萃率未见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三辛胺萃取有机羧酸的机理(Ⅰ)──三辛胺-醋酸体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梅 《化工学报》1998,49(3):303-309
采用Fourier红外光谱法测定了三辛胺-醋酸体系中不同结构萃合物的组成比,讨论了不同萃合物的组成比随萃取剂成分(络合剂浓度、稀释剂种类)的变化趋势.对离子对萃合物的百分率与络合萃取平衡分配系数D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离子对萃合物的比例越大,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用络合萃取法分离极性有机稀溶液 ,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利用磷酸三丁酯 (TBP)为络合剂 ,分别采用甲苯、异丙基甲酮、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萃取丁酸稀溶液 ,系统研究了不同稀释剂对络合萃取平衡的影响 ,最终从效能、毒性、价格等综合因素考虑 ,选用正辛醇作为稀释剂 ;分析了络合剂浓度、丁酸溶液初始浓度、溶液 pH值以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 ;利用红外光谱测定了负载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结构 ;并进行了有机溶剂的再生研究  相似文献   

10.
萘磺酸类有机废水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络合萃取法对萘磺酸类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选用了三烷基胺(7301)、三辛胺作萃取剂,用NaOH、KOH、NH3.H2O作反萃剂,分别进行萃取与反萃实验,确定了最优良的萃取与反萃体系。同时,研究了萃取剂与稀释剂比例、废水pH、油水比以及萃取温度对废水萃取效果的影响及反萃时碱液的最佳质量分数和油碱比。  相似文献   

11.
β—萘酚然溶液的络合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磷酸三丁酯(TBP),三烷基胺(7301)为络合剂,分别采用苯,甲苯,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对β-萘酚稀溶液进行络合萃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磷酸三丁酯-甲苯混合溶剂对β-萘酚稀溶液进行萃取,具有相当高的分配系数。同时考察了有机相中络合剂浓度,β-萘酚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建立了分配系数与稀释剂物理参数间的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12.
络合萃取法从稀溶液中提取草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认识二元酸的络合萃取平衡特性及萃取机理,以三辛胺(TOA)为络合剂,正辛醇为助溶剂,煤油为稀释剂,草酸为被萃溶质,进行了混合溶剂的萃取平衡实验研究,测定了络合剂的浓度、稀释剂的组成等因素对萃取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并对TOA萃取草酸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TOA浓度的增大,萃取平衡分配系数呈增大趋势;随溶质初始浓度的增大,有机相的溶质浓度向饱和萃取量接近;饱和萃取量随络合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稀释剂对萃取平衡的影响与TOA浓度有关,TOA浓度较小时,煤油的加入使萃取平衡分配系数减上,TOA浓度较大时,煤油的加入对萃取平衡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L-苯丙氨酸的分离提取对于促进酶法制备工艺的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利用络合萃取分配系数、分离选择性高的特点,对苯丙酮酸酶法制备L-苯丙氨酸转化体系中L-苯丙氨酸的络合萃取进行了研究。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为萃取剂,研究了水相平衡pH、萃取剂浓度和稀释剂的种类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并利用D2EHPA-正辛醇体系对酶法制备L-苯丙氨酸的转化液进行了络合萃取研究,经4次萃取和1次反萃,L-苯丙氨酸的萃取率达到98 15%;经1次反萃,L-苯丙氨酸的收率达94 33%。  相似文献   

14.
柠檬酸稀溶液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磷酸三丁酯(TBP)、三烷基胺(7301)为络合剂,分别采用甲苯、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萃取柠檬酸稀溶液。实验结果表明,用混合型络合剂对柠檬酸稀溶液进行萃取,具有相当高的分配系数。考察了柠檬酸溶液初始浓度、有机相中络合剂浓度、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 系数的影响,获得了萃取工艺过程较佳的操作条件;并对三烷基胺萃取柠檬酸稀溶液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证实了三烷基胺对柠檬酸的萃取时同时存在离子缔合成盐和氢键缔合溶剂化两种历程。  相似文献   

15.
三辛胺萃取分离乳酸-醋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英  秦炜  戴猷元 《化工学报》2001,52(2):141-145
选择三辛胺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乳酸和醋酸为被萃溶质 ,系统地研究了水相pH值及络合剂含量对单组分乳酸、醋酸及其混合物萃取特性的影响。在适当假设条件的基础上 ,建立了考虑络合萃取及物理萃取的单组分及双组分体系的相平衡分配系数表达式。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 ,随络合剂含量的升高 ,乳酸、醋酸的单组分及其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平衡分配系数皆升高 ,分离因子 β增大 ;随水相平衡pH值的升高 ,相平衡分配系数均降低 ,分离因子也呈下降的趋势 .采用本文的模型进行模型参数拟合 ,其精度较好。利用单组分的络合反应平衡常数可成功地预测双组分体系中各组分的相平衡分配系数值  相似文献   

16.
李振宇  秦炜  李飞  戴猷元 《化工学报》2002,53(7):729-732
以三辛胺 (TOA)为萃取剂 ,正辛醇、甲基异丁基酮 (MIBK)、正己烷和氯仿为稀释剂开展了萃取平衡特性及负载溶剂红外光谱结构分析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稀释剂对萃取的影响与马来酸和萃取剂的浓度有关 .对于 4种稀释剂体系 ,当平衡水相酸浓度较低时 ,萃取马来酸的次序为质子化稀释剂大于一般极性的稀释剂 ;反之 ,萃取马来酸的次序为 :MIBK >正辛醇 >正己烷 >氯仿 .TOA在平衡水相酸浓度较低时能提供较大的萃取分配系数 ,萃取剂化学计量饱和后存在“过载”现象 ,大小次序为MIBK >正辛醇 >正己烷 >氯仿 .负载溶剂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马来酸作为二元有机酸 ,与TOA只存在一盐的萃合物形式 ,有机相中不存在马来酸的聚集体 ,可以认为只有 1∶1型酸胺萃合物  相似文献   

17.
络合萃取法分离发酵液中丙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络合萃取法对模拟溶液和发酵液中的丙酸分离进行研究。络合剂、稀释剂筛选结果表明:选用甲基三辛基氯化胺(MTAC)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时,萃取受pH值和无机阴离子影响较小,对丙酸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以1.2mol/L的MTAC为萃取有机相,有机相/水相(体积比)为3的条件下,萃取15min即能达到平衡;该系统适用于较高浓度丙酸发酵液萃取,经4级萃取丙酸萃取率达86.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高浓度H酸废水,考察了萃取体系、萃取时间、萃取级数、萃取剂体积分数、相比(A/O)、油碱比对COD的去除效果的影响。最佳体系为:三辛胺为络合剂,煤油为稀释剂,正辛醇为助溶剂。以三辛胺/煤油/正辛醇体系进行萃取实验,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V(三辛胺)/V(煤油)=1/4,相比(A/O)=5/1,pH=2.3,萃取时间为30 min;当H酸初始COD为35 000 mg/L时,经两级错流萃取后COD去除率可达到83.4%。采用12.5%的Na OH溶液对萃取相进行反萃取,可回收并循环利用萃取剂。实验结果表明:络合萃取工艺处理H酸生产废水效果显著,达到了预处理的目的,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在室温下,以三烷基叔胺(N235)作为络合剂,分别以煤油、磺化煤油和正辛醇作为稀释剂对艳红B溶液进行萃取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稀释剂对艳红B萃取效果为正辛醇磺化煤油煤油。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络合剂与稀释剂体积比为3∶1,萃取剂与艳红B溶液体积比为1∶5,溶液初始pH=2.0时,N_(235)+正辛醇的萃取体系单次萃取率可达98.7%。在此基础上用NaOH溶液对其萃取相进行反萃,单次反萃率达到94.5%。反萃后得到的萃取剂可循环使用,回收后的萃取剂对模拟染料废水艳红B溶液COD的去除效果与新鲜萃取剂相当。  相似文献   

20.
草酸与乙醛酸的萃取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炜  张英  罗学辉  戴猷元 《化工学报》2001,52(2):135-140
以草酸和乙醛酸的稀溶液为分离对象 ,采用三辛胺 (TOA)为萃取反应剂、正辛醇为稀释剂 ,研究了单溶质、双溶质有机酸的萃取分离特性 ,测定了溶液pH值、萃取反应剂的浓度等因素对双溶质有机酸萃取的影响 ,提出了萃取的化学反应发生在有机相中的假定 ,建立了TOA萃取草酸的数学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草酸与TOA的萃合物有 1∶1和 1∶2两种形式 .在本实验的条件范围内 ,草酸的分配系数较乙醛酸大 ,且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下降 ,草酸对乙醛酸的分离系数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 .随萃取反应剂浓度的增大 ,两酸的分配系数皆随之增大 ,分离系数也随之增大 ,而且对于高浓度的萃取反应剂在较高的溶液pH值下草酸仍具有较大的分离系数 .采用单溶质萃取反应平衡常数及纯稀释剂中双溶质的分配系数预测双溶质萃取的结果 ,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