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V-Hop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距离无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详细分析了DV-Hop算法的定位过程,针对其局限性提出一种改进的DV-Hop算法.该改进算法在传统DV-Hop算法的第一阶段采用分簇策略以减小通信开销和分组冲突概率,并且用拟牛顿优化算法代替传统的最小二乘法计算节点位置,最后用Matlab7.0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2.
在无线传感网络(WSN)中,节点的定位是一个非常之关键的问题,而DV-Hop算法是节点定位诸多算法中最主要的一个算法,但它计算未知节点到锚节点的距离时存在些许问题,所以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节点间距离的方法,考虑到在未知节点到锚节点路径上三个连续的节点所形成的角度的影响,使得距离的计算更精确.通过仿真可以得知这个改进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未知节点定位的覆盖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库区复杂的环境监测进行研究。在构建适用于库区特定环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下,针对节点定位精度和使用寿命的要求,采用改进后的最小二乘法对节点坐标进行求精,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节点能耗。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有效的保证定位精度,实现预警位置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孔令荣  王昊 《信息技术》2015,(2):178-182,187
在节点随机分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DV-Hop定位算法存在较大的误差。针对DVHop在智能停车场中定位精度不足的缺点,通过研究信标节点间估计距离和真实距离的误差,提出了改进的算法。改进后的算法修改了网络的平均跳段距离和未知节点坐标的估计范围,并用双曲线法取代了三边定位法,采用Max方法布置信标节点,克服了原算法在智能停车场定位中误差较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吴斌 《通信技术》2020,(12):2983-2988
节点定位技术为无线传感器中尤为核心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灾害救援、森林火灾等领域.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技术逐渐被重视,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WSN技术为集数据处理、传感、通信、存储以及网络等为一体的技术,使节点利用人工抛撒的方式在被监测区域中被...  相似文献   

6.
马淑丽  赵建平 《通信技术》2015,48(7):840-84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无需测距的节点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不高,一般应用在粗精度定位中。为了提高基于无需测距的DV-Hop算法定位精度,利用最小均方差准则改进算法,通过修改指数值精化平均每一跳距离,提出不同通信半径、不同锚节点覆盖率下的最佳指数值概念,并应用在一种锚节点均匀分布环境中,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M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最佳指数值下,改进的算法在不同锚节点覆盖率、不同通信半径下能提高定位精度,同时不会增加节点能量消耗与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7.
罗莉 《激光杂志》2014,(12):141-143
针对DV-Hop距算法定位误差大的难题,提出一种改进离估计误差,并利用DV-Hop的传感器节点定位算法。首先修正知节点与信标节DV-Hop算法对节点进行定位;然后对进V-Hop算法定位误差行校正,最后在Matlab 2012平台上对算法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较好地克服DV-Hop算法存在的不足,提高了传感器节点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马淑丽  赵建平 《通信技术》2015,48(10):1147-1151
DV-Hop算法是一种低成本、低定位精度的无需测距定位算法,在粗精度定位中应用广泛。为提高DV-Hop算法定位精度,从减小锚节点的平均每一跳距离误差和减小未知节点平均每一跳校正值误差两方面考虑。首先,用最佳指数值下的公式计算锚节点平均每一跳距离。然后,将未知节点的校正值加权处理,使所有的锚节点根据与未知节点距离的远近影响校正值的大小。MATLAB实验证明,改进的基于最佳指数值下的加权DV-Hop算法比DV-Hop算法、加权DV-Hop、最佳指数值下DV-Hop算法定位精度分别提高2%左右、1.65%左右、1.15%左右,同时不会增加网络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经典定位算法 DV-Hop 存在定位精度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在传统 DV-Hop 算法的基础上,首先采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校正信标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然后对各未知节点到参考信标节点的平均每跳距离进行加权处理,最后通过参数分析,对未知节点进行位置修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比于传统的 DV-Hop 定位算法以及已有的改进算法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并且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设施。因此在工程上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DV-Hop定位算法存在的定位精度较低的不足,提出了邻居节点相似度概念,克服了DV-Hop定位算法中节点间距离区分度单一的缺点,同时在多跳通信中,考虑了通信路径的情况,将DV-Hop算法直接计算折线距离代替实际中直线距离这一不足,采用余弦定理和邻近节点相似度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实现了对DV-Hop算法的改进,提高了定位精度。最后对改进后的算法和DV-Hop算法以及参考文献中的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较DV-Hop算法在节点定位精度上提高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马淑丽  赵建平 《通信技术》2015,48(9):1044-1052
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无需测距算法定位精度,改进质心算法和DV-Hop算法,定位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最佳通信半径与最佳阈值下,用基于阈值的优先质心算法定位部分节点;第二阶段在最佳通信半径与最佳指数值下用DV-Hop算法定位剩余节点。将算法应用在一种锚节点人工部署环境下,并与其他算法对比。M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在不增加泛洪次数、计算量和网络硬件成本下能提高定位精度,同时实现100%定位。  相似文献   

12.
基于RSSI修正的改进DV-Hop测距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DV-Hop算法测距误差受节点分布不均匀影响较大的问题和RSSI算法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SSI修正的改进型DV-Hop测距算法。该算法在保持DV-Hop算法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由于节点分布不均而引起的测距误差,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修正算法在不同的锚节点数和不同的通信半径下,均能够有效降低测距误差;同时该算法的定位精度与原DV-Hop算法以及另外3种以DV-Hop为基础的改进型算法相比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原DV-Hop(Distance Vector-Hop)方法的定位步骤可归纳为两步:距离估计与位置计算。其中,距离估计精度对网络拓扑敏感,而位置计算算法对距离估计精度敏感,从而导致方法整体对多样性网络拓扑分布的鲁棒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在距离估计阶段提出基于1跳内最近邻信标与其余信标的跳数连接关系独立确定未知节点与各信标间平均跳距的策略,以此改善未知节点与信标之间的距离估计误差;在位置计算阶段提出在原有Lateration算法的基础上增加牛顿迭代法优化步骤,以此提高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网络条件下,与原DV-Hop方法和其他典型改进方法相比,改进策略首先在距离估计阶段提高了距离估计精度,进而在位置计算阶段提高了对距离估计误差的鲁棒性,从而整体上可有效提高全网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无需测距的距离矢量(DV-Hop)定位算法对随机分布网络节点的定位精度。在分析了DV-Hop算法实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锚节点整体均匀分布优化方案,对该算法节点跳数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在双通信半径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通信半径改进方法,使得两节点之间的跳数与距离的关系更接近线性规律,最后结合两种改进方法,进行整体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锚节点均匀分布的三通信半径DV-Hop算法比双通信半径DV-Hop算法提高定位精度约为7%~8%。  相似文献   

15.
DV-Hop算法是一种无需测距的节点定位方式,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较大定位误差.本文引入细化半径的节点通信思路,从而细化最小跳数值,期待改进原算法的不足.大量仿真结果说明:平等仿真前提下,改进算法在没有大幅度增加算法繁琐度的背景下,定位误差有了大幅降低,定位精度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6.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三维质心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在广泛的应用领域内实现复杂的大规模监测和追踪任务,而节点的自定位技术是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文章以二维质心定位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三维质心定位算法,用C++仿真结果表明,二维质心定位算法升级为三维质心定位算法没有明显增加算法的复杂性,也不影响覆盖率、通信报丈量和二维定位误差,但却能提供三维定位坐标信息。  相似文献   

17.
郝中伟 《信息技术》2006,30(5):79-82
在3D重建的过程中,使用一种主动立体视觉系统可以动态、智能地采集到场景信息,并通过简单、高效的Hough变换探测直线,再找到线段及其端点,从而获得了表示物体表面的网格点。实验结果显示,对于曲率小的简单物体获得了比较少的点,而对于曲率太的复杂物体获得了比较多的点,效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