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2021-08-19的1次持续时间长、雨量级小的层状云降水过程,以微雨雷达底层数据作为参考进行系统偏差订正,随后运用逐库法对毫米波云雷达回波进行订正,将订正后的结果与微雨雷达整层回波进行对比,验证订正效果,可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度及设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针对邵阳市天气雷达波束遮挡问题,文章选取了2021—2022年多个降水过程雷达数据,采用平均垂直廓线算法对遮挡区域进行订正,并结合地面雨量数据对比分析订正效果。结果表明:经过订正后,层状云和对流云回波数据连续性均较好,层状云回波的相关性高于对流云回波,雷达回波降水估测能力均有提升,对流云回波较层状云回波降水估测更接近自动气象站实测降水。  相似文献   

3.
雷达回波与自动站降水资料的统计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雷达回波和自动站降水资料,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5dBz、5~6min/次的雷达回波资料,结合5min/次的降水资料,可以反应出:降水雷达回波的降水曲线呈正态分布,10min短时降水达10mm以上量级。此分析结果可以引伸到相邻回波,得到降水量级的估测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用2017-12-13的青浦站和南通站体扫数据和单站格点CAPPI数据,利用时空一致性匹配法和单站格点数据等距离线法对两站雷达回波强度差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两种算法可能存在的误差,结果表明:单站格点数据等距离线法要优于时空一致性匹配法,更适用于单部雷达体扫数据的相邻雷达回波差异对比;在雷达基数据正确的情况下,时空一致性匹配法误差主要来源于做不到真正的时空匹配一致,格点数据等距离线法误差主要来源于生成格点数据时插值算法不完善。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研究了激光雨滴谱仪探测原理、雨滴谱形成机制及降水现象识别判断方法,通过对2018年江苏省70个气象台站雨滴谱仪识别判断的降水类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统计比对分析,从准确性(捕获率、漏报率、错报率、空报率和起止时间绝对误差)和一致性(起止时间差15 min或以内、15 min以上)等方面进行数据可用性评估。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婺源短时强降水的回波分类与特征,文章利用江西WebGIS雷达拼图资料和婺源国家站气象观测数据,采用要素分析、数据统计和图像对比等分析方法,对婺源2015—2020年17次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文章具体介绍了资料来源及短时强降水概况,分析了影响婺源的短时强降水雷达拼图回波系统:絮状回波带、回波短带、单体回波带和雷暴回波带4种类型的特征,同时对婺源的雨量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结果为做好婺源短时强降水天气的预警预报和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和SL3-1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出发,选取2016—2020年鄞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称重式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观测到的降水数据,对降水总量、分季分月降水量、降水强度差异及有效降水量的起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两种降水设备的差异以及造成降水测量误差的原因,为有效发挥降水数据的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襄阳市2016年1~12月223个区域站的降水与雷达数据资料,采用最优化Z-R关系,再一次进行降水回波分类,得到适用于不同降水回波类型的Z-R关系,选取几次降水过程中的利用OUP78号产品进行降水估计产品验证,默认Z-R关系比对实际降水有30%以上提升,且层状云降水估计结果优于其它降水回波类型,为新一代天气雷达本地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使用天气雷达回波拼图的经纬度网格点数据和自动气象站雨量数据,采用分段计算、均值滤波等算法,对自动气象站出现的强降水(≥20mm/h)奇异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雷达回波拼图经纬度网格点数据(1 100×1 100km),对自动站强降水数据的确认十分有效;采用分段计算一小时雨量可以最大限度提高雨量产品的刷新时间;采用均值滤波算法计算雷达回波网格点数据,可以减少或消除颗粒状等干扰影响回波质量问题;通过实例检验,该方法对消除自动站奇异雨量数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2016-04-16,潍坊市为抗旱减灾成功开展了一次增雨作业。采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空和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利用区域对比方法,对高炮、火箭的人工增雨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有较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的背景下,适时向云中播撒催化剂,雷达检测作业后云层发生变化,说明人工增雨作业是有效的。采用区域对比分析方法对作业后3h雨量进行效果检验,潍坊市西北部和南部两个作业区,相对增雨量分别为18.4%和22.4%。因此,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对增加地面降水和缓解旱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2017年8月~2018年1月东胜站DSG5降水现象仪自动观测数据及人工观测记录,对降水现象仪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现象仪捕获率较高,误报率为5.7%,主要表现为毛毛雨的判别与人工观测记录不一致,降水符合率为71%。建议配合摄像头等辅助设备,提高人工观测质量,保证参考标准值(人工观测记录)的准确度,对典型降水过程进行加密观测或延长平行观测时间后继续进行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2.
X波段雷达图像中,数据是按线存储的,同频干扰在图像上表现为射线状噪声或斑点噪声.为去除雷达图像中的同频干扰噪声,根据同频干扰在雷达回波图像中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拉普拉斯边缘检测算子的噪声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基于拉普拉斯边缘检测算子改进的检测方法,将雷达图像分为灰度值渐变区域和突变区域;接下来通过设定阈值检测到同频干扰的位置;最后利用临近非噪声点线性插值噪声点.利用本文方法对32幅随机的雷达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能有效滤除同频干扰.与传统的滤波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仅能很好地检测到同频干扰噪声,还能更有效地去除噪声,尽可能地保留原来海浪的回波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叙述风廓线雷达测风原理、大气散射机理与风廓线雷达回波强度关系的基础上,对某型风廓线雷达探测数据与气球测风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测风体制生成的风探测资料的差异,同时对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在靶场不同天气过程下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发挥风廓线雷达在常规靶场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使用常规天气、WebGIS雷达拼图、风廓线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采用物理描述、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6月27~29日鹰潭市出现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就其对流性降水和持续性降水阶段的环流背景、中尺度系统、雷达回波特征、风廓线雷达特征,以及强降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7~29日的降水分为3个阶段,27日的强对流阶段中,热力、水汽条件均为最高,抬升条件较弱,强降水点分布零散,单点短时降水雨强大;28、29日热力条件近似,短时强降水点较多,区域平均降水量大;宜春风廓线雷达显示,西南急流的加强对鹰潭一带下游降水回波的加强有1~2h的提前预示作用,若同时有低压环流向下游移动,则预示作用更明显;大气低层的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相交处,有利于对流单体生成和发展,良好的热力和水汽条件以及较大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回波强度维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5个自动气象站的小时雨量数据与吴忠新一代天气雷达对应时段的反射率数据以及OHP产品数据,形成雷达估测小时雨量-自动站雨量数据对,并对所得数据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利用雷达反射率获取自动站雨量数据,选择最优化方法得到Z-I关系中的A、b系数,由评估结果可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吴忠雷达的定量估测降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收集到的降水雨滴谱资料与多普勒雷达的观测资料,将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计算的回波强度与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作以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雷达观测到的回波强度有低估的现象,并且降水强度越强,回波强度越大,雷达低估的现象越为明显。经过回波修正后,用统计的Z-I关系式估算的降水量与Parsivel测得的降水量更为接近,可以提高雷达定量估算降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双套自动气象站的应用提高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两套站气温数据之差超过最大允许范围的情况,而仅凭人工观察和直接分析无法判断哪一套站的温度传感器出现了问题。以国家级台站双套自动气象站及其周边区域自动站全年整点气温数据为基础,利用传感器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及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规律,设计了一种分析和判断双套站错误数据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历史数据,分析温度变化规律,从而判断数据出错时传感器的运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分析双套站错误气温数据,能够为判断、修正和研究观测数据提供参考依据,并有助于掌握传感器性能变化情况,及时对问题仪器进行更换。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数据质量检测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和速度数据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采集天气雷达按统一的参数进行标定后的晴空标准地物回波强度作为模版,与实时采集的回波强度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以及通过移相来自动检测速度数据理论值和实测值的误差大小,对回波强度数据和速度数据质量进行检测和校正,以此来实现对天气雷达回波数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做好冬季雨雪冰冻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文章利用常规MICAPS资料、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雷达回波拼图产品等资料,采用天气学、雷达气象等方法,对2020-12-13—2020-12-14赣北地区1次雨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天气形势上分析了高空形势演变、地面天气图和温度层结演变;雷达回波特征上分析了单部雷达回波特征、雨雪回波垂直结构和雨雪回波STI特征。研究结果为江西北部雨雪天气的监测预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安徽省寿县国家基准气候站2003-01-01~2012-12-31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气象要素(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降水量)平行观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自动与人工观测差值、差值平均值、差值标准差、偏度、峰度、风向相符率、线性回归等对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对比,并简要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两种观测方式的观测数据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在允许的精度范围内。除仪器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数据采集时间及数据采集方法造成的差异外,观测环境的变化(如,2006年11月人工站气压表、风速仪和平台高度的调整)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