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火电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国内许多200MW级别机组都进行了汽封改造。然而,由于汽封改变了机组的内部流场,导致机组出现高负荷轴振突变故障;同时,由于空冷机组受背压影响这一特殊性,还出现轴振突变故障点不断偏移的问题,甚至导致机组不得不切换至单阀方式运行,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结合多台机组实际案例共性问题对故障进行机理分析,提出了一种顺序阀规律优化策略来解决该问题:既不影响机组在低负荷运行的经济性,又能避免机组在高负荷轴振突变点直接切换至单阀方式带来的节流损失问题。这对200MW级别机组轴振突变故障的解决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崔亚辉 《节能技术》2021,39(6):566-569
为消除某台新建汽轮机在单阀状态下出现的汽流激振问题,采用受力分析法,对该机组在顺序阀状态下产生的汽流力进行研究.因轴承温度不高,故采用顺序阀从上部两个阀门进汽,产生汽流力把轴颈往下压,减小轴承油膜厚度,增加轴瓦对轴颈约束力,成功把轴振和轴承温度都控制在优秀值以内.计算了高压缸效率变化1%对热耗和供电煤耗的影响,对比了单阀和顺序阀状态下运行时的经济性差别,该机组从168 h试运期间被迫投运顺序阀,运行四年后未发现异常,证明该措施兼顾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解决新建机组在168 h试运前单阀状态下出现的汽流激振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存在轴系故障的超临界660MW机组,通过模拟试验成功地完成了从单阀到顺序阀运行方式的切换。由机组性能试验数据,比较了单阀运行和顺序阀运行的经济指标,在500MW以下负荷,机组节能效果明显。针对机组日常运行负荷,对调门重叠度进行了调整,减少了节流损失,并相应提高机组运行主汽压力,保证机组超临界参数、高效率运行的优势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4.
汽轮机单顺阀切换运行时调节级由全周进汽转变为部分进汽,调节级叶轮受力不平衡,轴承载荷增大,出现瓦温、振动问题。针对单顺阀切换的瓦温过高问题,分析了汽轮机部分进汽下的调节级受力模型,计算了不同切换方式下高压缸轴承的受力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证明优化后的配汽切换方案减小了轴承受力,与配汽切换试验得到的结果一致。该研究从理论角度证明了选择合适的配汽切换方式能够减少高压缸转子的不平衡受力,实现机组升负荷过程中的单顺阀安全切换,为同类型机组的顺序阀安全运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大型汽轮机组不同配汽方式下运行经济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大型汽轮机组单顺阀配汽方式经济性分析方法,结合某国产600MW汽轮机组不同负荷下单阀与顺序阀对比试验,对大型汽轮机组不同配汽方式下运行经济性进行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汽轮机组在顺序阀方式下的运行经济性要高于单阀方式,且运行负荷越低,顺序阀方式的节能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针对混合阀方式运行的东汽(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简称东汽")超临界600 MW机组,提出了一种在大流量抽汽工况下的进汽方式综合优化策略。首先,针对机组低负荷三阀节流问题,将机组高调门进汽方式改为正常顺序阀模式;然后,针对机组以负荷为自变量的滑压运行曲线的弊端,设计了考虑抽汽量和抽汽位置的三维滑压运行方案;最后,给出了机组DEH阀门管理中没有切换功能条件下的配汽规律实现策略,形成了多抽汽参数进行实时修正的三维滑压曲线的二维DCS实现策略。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该综合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某厂国产引进型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在设计阀序下进行阀切换试验时,存在轴振大、瓦温高现象,阀切换试验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机组的经济性。针对该机组阀切换过程中的参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称进汽阀序方式,顺利地实现了该机组的单阀切换为顺序阀试验,为同类型机组的阀切换试验提供非常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组采用复合阀配汽方式,在部分负荷下4个高压调门均存在节流损失,影响运行效率,为此进行高压调门阀序优化,修改DEH控制逻辑增加顺序阀配汽方式,并实现复合阀和顺序阀方式之间的无扰切换。通过一系列冷态及热态试验,验证了新的阀序方式和控制功能,并在顺序阀方式进行滑压试验得出经济滑压曲线。由经济性对比试验表明,采用顺序阀方式运行后机组节能效果显著,实现宽负荷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不少进行灵活调峰的大功率汽轮机在低负荷工况下会将其控制方式由单阀切换至顺序阀;并且,阀控方式切换过程中出现了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负荷及主汽压力大幅波动问题.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单阀和顺序阀实际流量特性控制曲线优化的方法,还无法完全消除切换过程中的参数波动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负荷及主汽压力波动的根源:具有非线性控制特性的阀门,在切换过程中采用线性等比例开关控制方式会引起蒸汽流量的波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汽轮机单阀-顺序阀的非线性自动无扰切换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切换过程中的参数波动问题.这对进一步改善大功率汽轮机灵活调峰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机组顺序阀优化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组在变负荷过程中,由于喷嘴配汽方案设计不当,会引发调节级附近的各轴承发生轴心偏移、瓦温升高、轴振不稳定等轴系故障,极大的危害机组的安全运行.对于亚临界机组,许多研究单位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进行了顺序阀优化改造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开展了超临界机组配汽不平衡汽流力对机组的影响分析,并进行了超临界机组的配汽优...  相似文献   

11.
国产引进型600MW汽轮机顺序阀投运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产引进型600MW汽轮机由单阀切换为顺序阀投运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瓦温偏高,瓦振、轴振超标等,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为此国内的很多厂家进行了大量实验,对于顺序阀的改造方式也不尽相同。调查分析了对于此现象的研究机理,比较了部分电厂的顺序阀投运方案,调查分析的结果对于同类机组的改进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和研究了大量机组运行优化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联合考虑负荷和阀点的运行优化方式,并考虑喷嘴配汽汽轮机组在单阀切换多阀运行时出现的汽流激振问题,提出相应的配汽优化方案。将该综合考虑汽流激振问题的优化方案应用于某600MW汽轮机组,通过试验研究得到该机组的最佳滑压曲线和最优运行方式,并成功地解决了过程中出现的汽流激振问题。与以往运行优化方案相比,该方案更准确、更安全,更适用于实际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3.
国产600MW汽轮机配汽方式优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尔滨第三发电厂4#机组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600MW汽轮机,该机组在多阀调节(喷嘴调节)变负荷运行中,发现机组2#瓦的瓦温明显升高,振动也明显增大,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我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对4#机配汽方式进行了改造,本文分析了故障的原因,介绍了配汽改造的方案,经不同的方案下的机组运行参数比较分析,采用新的顺序阀方案后,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降低了煤耗量,极大的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汪勇刚  王忠宝  刘金龙  程然  龙振华 《节能技术》2021,39(4):347-350,372
汽轮发电机组通常会因为进汽不均匀而产生汽流激振现象,对机组正常的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本文针对某电厂改造后的机组出现的振动现象,从振动机理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判断该振动是源于汽流激振力,并进一步设计了五种顺序阀启闭规律以削弱汽流激振对机组产生的不良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顺序阀启闭规律有效抑制了机组的汽流激振问题,显著...  相似文献   

15.
提高大型汽轮机综合运行经济性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霞 《热力透平》2009,38(4):213-216
优化汽机热端和冷端的运行方式可显著提高机组综合运行经济性.本文从机理上深入探究了各负荷率工况影响汽机运行经济性的因素,在热端分析中提出了在较高负荷段采用顺序阀、低负荷段采用进汽度最小的滑压方式其运行经济性最佳;在冷端分析中提出了凝汽器运行背压应与负荷同步变化,这对提高机组经济性也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场试验,对某国产600 MW汽轮机分别在单阀和顺序阀运行模式下滑压运行轴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顺阀方式运行推力轴瓦正面温度、支持轴承回油温度普遍较单阀模式高,支持轴承的1号和2号瓦块温度变化呈现不同特征.单阀模式与顺阀模式相比,由于配汽均衡,使支持轴承瓦块温度变化随负荷变化小.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哈汽公司设计的600 MW汽轮机在顺序阀运行方式下#1轴承的瓦温偏高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这主要与调阀在顺序阀运行方式下的阀序有关,而在改变顺序阀运行方式下的阀序后,可使蒸汽对轴承的作用力均匀分布,使得#1瓦均匀承担载荷,有效的降低#1轴承的瓦温。  相似文献   

18.
采用CFD方法,以某典型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阀点位置的蒸汽参数变化;对不同顺序阀配汽方式转子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确定了最优的顺序阀开启方式;并研究了两类配汽方式下,调节级动叶片所受激振力的不同。所做的工作可以为汽轮机阀门配汽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吕雪霞  李照忠  邢媛  郑耀东  原志国 《节能技术》2012,30(3):258-261,265
本文针对国内两台处于电网末端的600 MW亚临界空冷机组,在顺序阀方式下运行至高调门第三阀与第四阀重叠区域附近阀位时,出现的高调门高频摆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终,通过对机组实际运行参数和DEH控制逻辑的分析,发现了阀门摆动的根本原因,并采用配汽优化技术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对提高目前国内占主流的600 MW级别机组的顺序阀运行方式下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一次调频等调节性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超超临界机组常采用外置补汽阀的方式调节流量,但补汽阀门开启后会对高压缸内原有轴向流动的蒸汽造成扰动,导致汽轮机高压转子部分的振动上升,甚至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为探究不同的进汽方式产生的气流激振力的影响,将一种常用进汽方式(径向进汽方式)和一种改进的进汽方式(切向-轴向进汽方式)在不同的总补汽量和上、下补汽量不同的工况下产生的气动力转换为刚度,然后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计算转子的临界转速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切向-轴向进汽方式产生的气动力较小,对转子轴系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同时当上补汽量大于下补汽量时对轴系稳定性有益,该结果能够为旁通补汽结构的设计和机组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