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危险固体废弃物飞灰中的重金属Cu在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分离过程中的迁移分布规律,采用重庆同兴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焚烧飞灰进行熔融分离实验, 以重金属Cu为研究对象,探讨熔融温度、熔融时间、碱度、熔池配比等因素对熔融过程中Cu的迁移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 熔融温度对Cu在熔融分离过程中的迁移分布影响最大,随着熔融温度的升高,重金属Cu在铁相中的分布呈现上升趋势,熔融时间、碱度和熔池配比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小麦的胁迫机理,通过系统的田间小区控制试验,研究了铜、锌、镉3种重金属在小麦不同生长期干样中3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及小麦干样根细胞和叶细胞中的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表明:3种重金属对小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其中重金属铜对小麦的毒害作用最强。根是重金属的主要富集器官,重金属向地上部分的转移很少。除成熟期外,重金属含量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器官中由多到少的分布浓度为根茎叶。在成熟期Cd、Zn含量在不同器官中由多到少为茎叶穗,Cu在不同器官中含量由多到少为穗茎叶。不同的重金属在籽粒和茎叶中的富集浓度几乎相同。不同重金属在小麦的不同器官及不同生育期表现出不同的富集规律,在同一处理水平下,Cd在小麦根和茎叶中的富集浓度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在灌浆期又再次上升的趋势;Cu在根细胞中的富集浓度是在低浓度处理下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高浓度处理水平下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Cu在叶细胞中的富集浓度与处理水平、生长周期没有太大的关系,呈现出持平的状态;Zn在小麦根和茎叶中的富集浓度是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降低,在分蘖期重金属的富集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将前期从铊污染区筛选得到的9株高耐受性真菌菌株用于微生物对铊的富集和亚细胞分布实验,采用酶解和差速离心法分离各亚细胞组分,并检测其中铊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生物富集量随着铊处理浓度上升而降低,其影响趋势与对生物量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最高可达7 189 mg/kg,最大富集系数为7.19.在亚细胞水平上,铊的富集优先顺序为:细胞质—细胞壁—细胞器.亚细胞水平的区隔化作用是真菌对铊的主要耐受机制,细胞质是赋存铊的主要场所(53.83%~79.45%).  相似文献   

4.
连云港港口附近海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附近海域海水中铜、铅、锌、镉等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了港口附近海域海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连云港港口附近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年际变化不明显,夏、秋、冬季节,海水中重金属分布与潮水的涨落无明显相关性,铜、铅为近海海域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硫化矿废石场酸性废水重金属污染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硫化矿石在自然氧化和雨水淋浸作用下,产生大量富含[H^ ]和重金属离子的酸性水,对矿区及其区域环境具有长期危害,是全球采矿业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某黄铁矿废石场酸性废水重金属污染监测为例,介绍了废石场酸性废水污染现状。探讨了硫化矿物氧化机理、酸性废水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和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区域历史旱情资料缺乏,获得的只是小样本数据,使用传统统计模型进行概率分析结果稳定性差的特点,借助信息扩散技术对陕西省铜川市的小麦干旱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将干旱数据进行集值化处理,把原始样本点转化成模糊集,部分弥补了由于数据的不完备性所造成的信息空白.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小样本条件下尽可能充分利用信息,得出符合实际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不同颗粒大小的土壤样品所含核素铯-137的比活度,发现土壤所含铯-137的比活度与土壤表面积存在着对数相依关系。  相似文献   

8.
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及主要农作物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垦土壤的理化、生物特性,选用美国2800K1型渗透仪、英国三参数速测仪HH2/WET、美国紧实度仪,分析了土壤的紧实度等.结果表明:煤矸石、粉煤灰充填(覆土厚度40cm)复垦土壤的pH值为7.98~8.78,含水率高于正常土壤10%~20%,渗透性系数为0.059~0.286,紧实度在200~300PSI,有机质含量低于对照土壤.探讨了充填复垦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通过采集、处理,测试245个土样的As,Cd,Cr,Cu,Hg,Pb,Zn等的含量,利用变化度、污染度和含量趋势等指标,研究了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对照土壤3类土壤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得出结论:1)简单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微量元素的变化趋势,3块场地模型拟合的误差均值保持在30%以内,其中,煤矸石场地误差最小,最大值为18.4%,最小值为8.3%;2)利用多项式模型由测点的数值推知未测点的数值,得到相对连续的重金属含量值,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3)Kriging模型:以粉煤灰场地的Cd为例,建立的模型拟合精度较高.采用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方法,分析了pH值、有机质、紧实度和微生物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充填复垦场地的pH值、有机质和紧实度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在-0.6到0.6之间.2)微生物与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很大,在粉煤灰场地体现的更加明显.比较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小麦、水稻和大豆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限量标准,提出了小麦等主要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的选取标准.采用单项、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了根际土壤As,Cd,Cr,Cu,Hg,Pb,Zn的污染状况,得出了复垦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全部测点均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研究结果:1)复垦场地生长的成熟小麦,Cd,Cr在其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迁移趋势是一致的;2)对照场地生长的成熟小麦,Cd,Cr在其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趋势存在差异;提出根富集系数率,建立了Cd回归方程、Cr偏微分方程.引入Surfer软件成图方法,借助多项式模型反演所得的数据,对矿区复垦土壤的结构进行可视化,直观地描述了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纵向、横向特征;应用Photoshop软件,对主要农作物小麦中重金属的污染迁移,以Cd,Cr为例,制作了量化模拟色彩映射图,真实地评价了小麦不同器官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9.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硅灰为碳纤维分散剂配制了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通过酸洗、多次过滤等从新拌CFRC料浆中将碳纤维分离出来,以分析碳纤维在CFRC中的长度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碳纤维完全以单根纤维形式分散在水泥基体中,碳纤维在CFRC中以2 mm以下的短小纤维数量最多,而且在全部碳纤维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45%。这些短小碳纤维的长度低于纤维从水泥中拔出的临界长度,使得CFRC的电阻随载荷而变化。CMC的表面润滑作用、分散剂体系的粘性、硅灰填充效应和特别的湿拌-干湿拌-湿拌工艺有利于碳纤维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不同水源水以针对性的强化工艺提高有机物去除率,以超滤膜法分析了长江下游段水源水经常规工艺及活性炭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C)的分子量(MW)分布,以有各工艺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长江水源水以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为主(小于10kDalton的有机物占64.40%);常规工艺对大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很高,尤其对MV为10kDalton以上的有机物去除率达67%以上,但对小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很低。常规工艺对MW为1~10kDalton的有机物去除率仅为28%,而MW小于1kDalton的有机物反而增加了30%左右。经活性炭处理后,MW小于1kDalton的有机物去除率达84%;出水UV254值及SUVA值比滤后水分别下降25%和10%。  相似文献   

11.
采集广西华宏(HH)、广西华润(HR)、江西万年青(WNQ)、山西威顿(WD)和安徽狄港(DG)5个新型干法水泥厂的工业混煤煤粉样品,通过工业分析、浮沉试验、粒度分析和煤岩成分分析,研究工业混煤煤粉中矿物质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各工业混煤煤粉样品都呈现出随着煤粉粒度增加灰质量分数降低的规律,其中HH、HR、WNQ和DG煤粉中煤和矿物质分化程度较高,WD混煤煤粉的分化程度较差.煤粉样品中整体呈现出高密度级煤样产率随着粒度增大而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粒度增加外在矿物逐渐减少,灰质量分数随粒度的变化主要是由高密度级煤样质量分数变化引起的.在测定的密度和粒度范围内,HH、HR、WNQ和WD煤粉的产率主要集中在高密度细粒级,而DG煤样低密度级的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批式吸附试验,考察球黏土对Cu(Ⅱ)的吸附效果,重点分析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以及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u(Ⅱ)在球黏土上的吸附是一个先快速而后缓慢的过程,在60 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且吸附量和吸附率随球黏土用量和Cu(Ⅱ)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提高。pH值对球黏土的吸附量有较大的影响,当pH值为6时,球黏土的吸附量可达97.93 mg/g。球黏土对Cu(Ⅱ)的吸附符合Langmiu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为202.383 mg/g,准二阶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描述球黏土对Cu(Ⅱ)的吸附过程,说明控制吸附速率的主要是化学吸附。与其他常见的黏土吸附剂材料相比,球黏土对Cu(Ⅱ)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作为天然矿物吸附剂来处理含Cu(Ⅱ)废水。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某蔬菜基地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成都市某蔬菜基地的三类春季蔬菜的Cu、Pb、cd、Hg、As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对Cu、Cd采用原子吸收进行监测,对Pb、Hg、As的测定采用原子荧光进行Hg—As连测。在此基础上,对该区蔬菜现状进行了评价,以便为污染菜园土蔬菜作物的合理布局及污染防治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分析神经脉冲编码的问题,采用H-H方程计算机分析的方法,以嗅感受细胞为例,用非线性动
力学方法分析了神经脉冲序列产生过程、脉冲序列随输入信号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及平均频率理论的适
用范围.从非线性角度看,平均频率理论只适用于出现Hopf分叉的地方,也就是从分级电位变为动作电位
的环节上,而且输入的分级电位必须是可排序信号,输出脉冲序列才能满足平均频率理论.这种情况一般
都发生在感觉器官的最前的几个环节中,因此平均频率理论只适用于这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应用概率统计理论,对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扬灰层“问题构建模型.给出了在高层建筑附近.灰尘浓度随着高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并由此得出“扬灰层“存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奎屯河流域包气带土壤和地下潜水取样分析,发现从山前洪积砾质倾斜平原到冲洪积平原,氟 质量浓度的迁移分布明显具有淋溶-径流、径流-淋溶蒸发、溶滤-强烈蒸发浓缩3个水文地球化学分带。氟 质量浓度在细粒粘土粉土层中相对较高,而在砂层中相对较低,无论属于哪种岩性结构在地下潜水位附近氟含 量都相对较高。该流域内3条河流氟质量浓度均为上游低下游高,且在流域上游增幅相对较小而在下游增幅相 对较大。环河道由近河岸到远河岸水土中氟质量浓度也逐渐增加。初步分析认为,该内陆平原地区氟的富集是 以蒸发浓缩作用为主。运用热力学理论进行了验证,水土中氟的水平分布规律是一致的,并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专用粉生产中面筋质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面筋质双指标在小麦中的分布规律,通过数据测定,反映面筋质双指标在专用粉生产工艺中的合理分布,为专用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热化学沉降脱水脱除了原油中的无机氯化物;利用微库伦滴定仪对辽河石化公司不同装置原油/馏分油中的氯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合其收率进行配分计算得出了氯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装置加工的原油种类和来源的不同导致其氯质量分数不同,东蒸馏装置原油中氯质量分数最高,达到12.94μg/g,焦化装置原油氯质量分数最低,仅3.9μg/g;东蒸馏装置和南蒸馏装置原油中的氯以无机氯居多,分别占总氯质量分数的62.13%和60.08%,而西蒸馏装置原油中的氯以有机氯居多,占总氯质量分数的72.14%;氯分布在原油的所有馏分中,重馏分中比例较高,说明原油中的氯是以复杂的混合物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超滤过程中蛋白质对膜污染的贡献,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对牛血清蛋白(BSA)进行标记,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过滤过程中BSA的膜相分布,探讨过滤通量及多巴胺改性对PVDF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滤过程中,BSA在疏水作用下逐渐吸附在膜孔内壁,表现出由表及里的BSA附着现象;当过滤通量由120 L/(m~2·h)提高至240 L/(m~2·h)时,BSA在膜内的附着量和过滤阻力均无显著变化;而经多巴胺改性后由于膜表面吸附的BSA量下降可使得过滤阻力比未改性时降低了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