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本文描述的轮藻化石系产自甘肃酒泉盆地下沟侏罗纪赤金堡羣、白垩纪上、下惠回堡羣和红柳峡第三纪疏勒河组,计7属、23种、3亚种,其中包括10个新种。各羣组所含种表1 甘肃酒泉盆地中新生代轮藻化石地层分布表  相似文献   

2.
华北陆台南部是指北纬35°以南,临汝、颖上一线以东,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广大地区。区内分布着许多重要的晚古生代煤田。 二叠纪轮藻化石在世界上报导很少,故本区发现了该类化石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Gemmichara宝石轮藻及Paracuneatochara拟楔轮藻的发现对其在晚古生代期间的演化的研究,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不但对沉积环境的再造有参考价值,以及对煤田地质勘探均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新生代地层工作的开展,地质部某地质队先后在江苏盐城、常州、海安、如皋和丰县等地区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数量较多的腹足类口盖化石,与这些口盖化石共生的有介形类、轮藻、瓣鳃类和腹足类壳体化石。由于这些口盖保存良好,数量较多,在地层中的分布尚不少,所以笔者对它们有无地层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现将所得结果作一简要报导。本文之完成,主要由于导师顾知微教授和余汶同志抽暇审阅与修正原稿,并不断给予支持和帮助,陈楚震同志提供宝贵意见,周思三同志代为摄影,绘图室的同志代为清绘插  相似文献   

4.
1956年,当时的华北地质局204队在內蒙古锡林郭勒盟温都尔庙西南12公里处(东经112.5°,北纬43)采得一些(?)科化石,由笔者鉴定。这些(?)科,个体众多,仅有一种,即Parafusulina rothi Dunbar and Skinner,并无其他化石共生。这一化石在这个地区还是初次发现。根据野外队寄来的地层剖面,该处的地层顺序自上而下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1955年地质部华北地质局241队翁礼巽先生等在白云鄂博东北约20公里,百灵庙西北约32公里处采得。根据该队所附简图,珊瑚化石全部产在石灰岩中,其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均为红色砂岩,岩层走向大致东西,向北倾斜。珊瑚化石层则位于含上石炭纪(虫筳)科化石层之下约2,500米。珊瑚化石经笔者鉴定,有下列各种属:  相似文献   

6.
柴北缘石泉滩和冷湖三号储层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查明柴达木盆地北缘石泉滩与冷湖三号地区位置毗邻,储层产油性却相差甚远的原因.运用沉积岩石学和储层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对石泉滩和冷湖三号地区下侏罗统小煤沟组储层,分别从沉积相、岩矿组成、岩石结构、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和物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石泉滩地区储层砂体为扇三角洲平原沉积,岩石刚性碎屑含量高、属孔隙式胶结、具较好的孔隙结构特征、曾受强压实和溶蚀作用、主要类属于中高孔—低渗储层.总的来说,含油性能要优于冷湖三号地区,但由于砂体厚度、构造活动和地层接触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产油方面却不及冷湖三号地区.  相似文献   

7.
基于构造解析、盆-山耦合、地震剖面解释等认为,柴北缘西段隆起带与凹陷带分别受控于早、中侏罗世断陷,其中鄂博梁、冷湖构造带发育于早侏罗世"南断北超"的次级箕状断陷上.早侏罗世地层在背斜核部厚度的增大及基底由"凹"转"隆"的原因,是缘于箕状断陷北倾的高角度正断层在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旋转变缓,而在晚侏罗世-白垩纪发生构造反转的结果.鄂博梁构造带与冷湖构造带属于"凹"上"隆";而昆特依凹陷带与赛什腾凹陷带发育于中侏罗世"北断南超"的次级断陷上,其凹陷是缘于中侏罗世南倾的高角度正断层在后期的构造挤压体制下不能发生构造反转,因此,昆特依、赛什腾凹陷带属于"凹"上"凹".在挤压构造体制下,叠合盆地内是发育隆起带抑或是凹陷带,关键在于早期断陷盆地陡坡带高角度正断层能否发生构造反转.  相似文献   

8.
1957年,某地质队在四川西北部江油一带的黑色页岩钻心中,发现了一些瓣鳃类化石,寄送我所请顾知微教授鉴定。最近,顾教授将上述标本交由作者研究,鉴定结果,包括有BurmesialirataHealey及Posidoniasp.indet.(sp.nov.?)两个种。上述化石的地面地层层位尚不清楚,现仅将某队在江油官渡地区所作的野外地层剖面列在下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测制甘肃文县地区石坊群地层剖面中发现了孢子化石,共计14个属,56个种,将其与贵州独山、都匀地 区的早、中泥盆世孢子化石组合对比,发现组合特征基本一致。因而确定了石坊群地层时代属早、中泥盆世,为 石坊群地层划分、时代确定及地质构造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白垩纪-古近纪(K/ Pg)界线地层蕴含了全球性的地质事件信息, 特别是显生宙第5 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如恐龙的灭绝), 该界线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目前国内约30 个地区发现了陆相K/ Pg 界线,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 证据包括恐龙蛋铱含量及碳氧同位素, 恐龙牙齿及蛋化石、 微球粒、 黏土矿物、介形类动物群、 轮藻、 孢粉和环境磁学变化, 多为古生物方面的研究, 这些证据所反映出的气候信息相似,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呈现出等时性和普遍性。中国陆相K/ Pg 界线与国外海相K/ Pg 界线相对比, 由于陆相地层的缺失、 生物演化关系及保存条件的制约, 其研究难度大、 程度低、 进展缓慢, 中国发现的大部分K/ Pg界线点论据不甚充足, 有2 个或2 个以上证据链的界线点只有9 个。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东海海洋真菌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 MNP1201010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方法,从该真菌的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学结构鉴定,其结果分别为过氧化麦角甾醇(Ⅰ),麦角甾醇(Ⅱ),cyclo-(S-Pro-8-hydroxy-R-Ile)(Ⅲ),cyclo-(S-Pro-S-Leu)(Ⅳ),cyclo-(S-ProR-Phe)(Ⅴ),2-(4-hydr oxyphenyl)ethylacetate(Ⅵ),和tyrosol(Ⅶ).其中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对肿瘤细胞PC-3和PANC-1具有相对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2.
昆虫化石在我国的中生代陆相沉积物中屡有丰富的发现,它对我国中生代陆相地层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意义。我国秉志教授(1928,1931,1935)曾描述了许多山东和东北地区的昆虫化石。日本直良信夫(1933)、上野盆三(1935)等也曾描述了一些我国东北地区侏罗一白垩系的化石和第三系的琥珀标本。本文描述的两种直翅目化石是鄂尔多斯地质队1958年于内蒙伊克昭盟准噶尔旗巴尔硐沟和刘过冰沟采得的,化石保存很好,是以前未记载过的属和种,野外编号:K-786-2,露头号:K-786,另一个野外编号:K-3/59-1,露头号:K-59。未附地质剖面资料,但所记层位符号为“J_1”,可见化石层暂被认为属下侏罗统的。与其共生的植物化石有:Sphe-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鄂尔多斯地质大队的地层分队于1961年4月采集的。这些化石标本采自铜川、柳林川、延河—西杏子河以及大理河等地区,其中一部分采自上三迭统延长羣,另一部分采自侏罗系。在延长羣共采得4属23种及一些无法鉴定的碎片,其中有1个新属、15个新种和7个未定名的种。在侏罗系共采得2属6种,其中有4个新种。侏罗纪介形类近年在我国许多地区的陆相地层中,已有不少的发现,但三迭纪的介形类还很稀罕,据笔者所知,迄今仅新疆克拉玛依地区下三迭统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14.
1956年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某野外队在库鲁克塔格山地的硫磺山(东经88°30′,北纬42°30′)的奥陶纪地层中,发现了一些形体细小,非常值得令人注意的珊瑚化石。这些化石标本均保存在紫红色的泥质石灰岩中,与其共生的,尚有许多头足类化石,其中经穆恩之、梁希洛先生鉴定的,计有Michelinoceras(Orthoceras),Discoceras,Troedssoneeras,Gobyoceras 等属,于是此紫红色含化石地层之時代,应属中奥陶纪无疑。该区下古生代地层的层序,根据野外队的划分,自上而下,大致可归纳如次:上覆地层:中生代——侏罗纪地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笔者于1958年秋,随盛莘夫、王树碑在滇东华宁县盘溪地区进行野外观察时,于水头寨北西45度约100米的石灰岩层内采得的。床板珊瑚化石,经笔者研究,共得7属,13种,其中包括1新属和9新种。该处的地层层序及所含化石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16.
这一篇短文是报告在甘肃省的固原县子最近发现上三叠纪的延长层及其植物群的事实。化石是西北地质局第683队在1956年所发现的。详细地层剖面表并未寄来。但很可能的在这一带地区上三叠纪的延长层也是直接位在侏罗纪的煤系地层之下的。因为在送来鉴定的材料中,我们也发现若干侏罗纪下部至中部的植物化石如Phoeni-copsis 及Cladophlebis 等等。这一个地点所发现的延长层植物包括下列数种:  相似文献   

17.
在这篇报告中记述了三种新的长鼻类化石。这些化石在我国南方第三纪晚期及第四纪早期地层的研究上有着较大的意义。标本都还是在1954年前采集的,几年来因作者想能积集有关的地层资料和较多的化石,因此没有正式报导。目前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和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前往化石地点进行调查,故作者先将一些资料和观察结果作初步的报导,提供参考和讨论。化石的来源和产出地点如下:1.原始剑齿象类的一个新种,淮河古剑齿象(Stegolophodon hueiheensis sp.nov.)。化石是1952年治淮工程中,在江苏北部泗洪县下草湾(洪泽湖边)引河切岭工程中发现的,后来由华东文化工作队收集后转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这个化石地点的一般地质情况和一部分化石,已由杨钟健及本文作者研究发表(杨、周,1954)。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描述的材料系杨敬之教授等于1958年冬及1959年春,在贵州独山大河口、四方坡、宋家桥、五里桥、香坝碾和都匀羊头脑等地的泥盆纪地层中采获。标本保存情况不一,有的只有外模,不易鉴定;保存较好的计13属23种,其中3新属、17新种及1未定种。兹将该地区地层及化石种属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首次发现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群最近,地质科学家在山西省天镇县对以巨龙科为代表的晚白玉世恐龙化石群的发掘、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目前,从该化石点采获的各类恐龙化石已达2000余件,类别包括有2个目、4个亚目、5个科.初步研究表明,化石群以晚白...  相似文献   

20.
前寒武纪古藻类化石的研究方法目前尚在探索中。研究这些化石的微细结构并用来划分地层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这是许多学者所关心的问题。笔者对国内几个地区的古藻类化石作了试探性的研究。在切片观察中,发现部分化石保留有比较清楚的微细结构。这些结构大部分与苏联沃罗格金描述过的种、属类似,并各有其特点。本文将这些具有微细结构的古藻类化石进行了描述,并作一初步报导。本文描述的标本产于安徽淮南、宿县夹沟一带、江苏徐州、甘肃榆中、辽宁金州及北京平谷等地,其中除淮南的标本是朱兆玲等同志采集,榆中的标本是甘肃省区测队提供外,余者都是笔者所采。化石采集的层位大多可靠,除上限有下寒武统底部的三叶虫外,统、组的划分界线一般都是目前地质界公认的。这些材料包括两个新属,七个新种。兹列其属、种名称及产地、层位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