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ZnFe2O4基材料在NaF-AlF3-Al2O3熔盐中的腐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锌铁尖晶石材料作为铝电解惰性阳极,考察了这种阳极在 熔盐中的腐蚀 行为,阳极电流密度为0~2.5A/cm2.实验结果表明,锌铁尖晶石材料在阳极极化条件下的NaF-AlF3-Al2O3熔盐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在低电流密度下,阳极材料的腐蚀速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最高的腐蚀速度出现于0.5~0.75A/cm2.此后,腐蚀速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实验证明,高阳极电流密度(>1.5A/cm2)、熔盐电解质中保持高Al2O3含量和低NaF/AlF3摩尔比,对降低阳极材料的腐蚀速度有利,这也将是惰性阳极应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NiFe2O4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铝电解用NiFe2O4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在阳极组元的溶解与分布、腐蚀率的预测与测定以及氧化物和金属相对阳极腐蚀的影响三个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采用BP神经网络对铝电解NiFe2O4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电解腐蚀过程进行了系统辨识。建立了以Al2O3质量浓度、电解温度、分子比、面积比和电流密度为输入,腐蚀率为输出的网络模型。在材料的设计中,采用了GA-BP优化方法,BP网络参与GA迭代计算时对个体的评价。应用结果表明,NiFe2O4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电解腐蚀率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优化设计的结果与实验值很接近。  相似文献   

4.
NiFe2O4基惰性阳极粉体颗粒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Fe2O4尖晶石粉料的颗粒配比对惰性阳极制品的机械强度、导电性及耐蚀性有重要影响。依据颗粒的堆积原理,建立了尖晶石颗粒堆积充填的简化模型。根据模型,将尖晶石中的颗粒分成粗、中颗粒和细粉三等级,并对级配颗粒粗细范围进行了界定划分。同时.对各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进行理论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振实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粗颗粒占45%、中颗粒占15%、细粉占40%时体系的振实密度最大。此外.振实试验也验证了颗粒堆积充填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Ni2O3和Fe2O3为原料制备了铝电解用惰性阳极基体材料NiFe2O4尖晶石,详细介绍了整个制备过程。通过对NiFe2O4尖晶石的含量、真密度以及开口孔隙率等重要指标进行研究比较,最终得出了制备NiFe2O4尖晶石最佳工艺条件,并用最佳工艺条件重新制取试样进行热腐蚀实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氛烧结方法制备NiFe2O4基金属陶瓷材料,并进行960℃的铝电解腐蚀实验.通过分析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电解试样的表层形貌与成分以及电解质和阴极铝的杂质含量等,研究BaO、Yb2O3和CoO的添加以及金属相的组成对NiFe2O4基金属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表征J该金属陶瓷强化烧结体作为铝电解惰性阳极的电解腐蚀性能;并对材料强化烧结机制和熔盐腐蚀行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BaO和Yb2O3与该金属陶瓷中的陶瓷相反应生成新的物相,CoO与陶瓷相形成固溶体,并加快烧结致密化进程;以Cu-Ni取代纯Cu和纯Ni作为金属陶瓷的金属相,可提高材料的相对密度;NiFe2O4基金属陶瓷的高致密度可抑制电解过程中金属相的流失和陶瓷相的腐蚀,阳极表层也转变为致密的NiFe2O4相.  相似文献   

7.
苏义祥  张媛媛  鲍艳东  王占华  郭海锋 《铸造》2012,61(1):25-28,31
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新型Te-Ni-Cr合金材料.通过静态质量损失试验,X射线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及微区成分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合金在750℃Na2SO4-25wt%NaCl熔盐中的热腐蚀行为及热腐蚀动力学规律.研究表明:稀有元素碲的加入,使合金的腐蚀速率较Ni-Cr合金有比较明显的下降;随时间的延长,合金表面的腐蚀程度不断增加;腐蚀产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镍及铬的硫化物和氧化物;热腐蚀层主要由铁的氧化物和CrO3组成.  相似文献   

8.
1 Introduction Since the Hall-Héroult process was applied in aluminum production, an inert anode was always the target that the aluminum industry was seeking for in the new technology field[1]. Some selection criteria have been defined in order to ident…  相似文献   

9.
La2O3基导电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友芬  武世民 《轻金属》1994,(12):17-20
主要根据氧化物的基本热力学数据,经综合分析表明La2O3可作为惰性阳极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0.
在Na3AlF6-K3AlF6-AlF3-Al2O 3熔体中,研究电流密度对22(Ni+Cu)/(NiFe2O4-10NiO)金属陶瓷惰性阳极腐蚀速率的影响,并分析腐蚀后阳极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NiFe2O4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腐蚀从以化学溶解腐蚀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电化学腐蚀为主,腐蚀率先降低而后增大。当电流密度从1.0 A/cm2增大至1.6 A/cm2时,阳极年腐蚀率从1.22 cm/a降低至0.137 cm/a;进一步提高电流密度至4.0 A/cm2时,阳极年腐蚀率增大到4.96 cm/a。  相似文献   

11.
熔盐腐蚀电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这两方面阐述了熔盐腐蚀的电化学研究方法。总结了金属在熔融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中的E-pO_2-图,Na-M-S-O 相图和金属氧化物在熔融硫酸盐中的溶解度。讨论了弱极化曲线拟合方程和腐蚀电流密度与微分极化电阻之间的关系。电化学技术是评价合金耐蚀性能,监控熔盐腐蚀速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EFFECT OF MnO2 ADDITIVE ON PERFORMANCES OF NiFe2O4 SPINEL BASED INERT ANOD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 Recent efforts to replace the carbon anode of the Hall-Héroult process with an oxygen-evolving, non-consumable anode started in the late 1960s. Aside from simplification of the process because no carbon anodes need to be manufactured and …  相似文献   

13.
氯化物熔体中电化学合成硼化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硼化钛是近年来很受重视的特种陶瓷材料,其特点是耐高温、抗腐蚀、导电性好,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在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中都很有发展前途的材料。该论文通过对KClNaClK2TiF6KBF4体系中Ti(Ⅳ)、B(Ⅲ)的阴极电极过程及电化学合成TiB2的研究,探讨了该体系中Ti(Ⅳ)、B(Ⅲ)的阴极放电机理,确定了熔盐电解法制备TiB2的优化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4.
稀土元素提高渗硼层抗熔锌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体法硼稀土共渗,研究了加稀土对渗层抗熔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后渗层抗熔锌腐蚀能力比不加稀土的提高3倍.主要原因是加入稀土后渗层致密、成分均匀、缺陷少、组织韧性好、裂纹扩展阻力大,致使裂纹不易扩展,难以形成锌蚀通道,从而材料的抗熔锌腐蚀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SEM、X-ray分析等手段,研究了Si含量对Co-Mo-Cr-Si合金微现组织、结构及其在460℃锌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均与锌液反应,而且随Si含量的变化其微观组织、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熔融盐热腐蚀的电化学阻抗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潮流  王文 《金属学报》1999,35(7):751-754
研究了Ni3A,FeAl合金及溅射CoCrAlY涂层在熔融盐腐蚀过程中的阻抗谱特征,根据合金在熔融盐腐蚀过程进行了表面氧化膜形成的特点,并结合阻抗实验结果,提出金属材料在熔融盐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阻抗模型,当合金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氧化膜时,其阻抗谱呈双容抗弧特征;反之,当氧化膜疏松,多孔时,则表现为受氧化剂扩散控制;当合金表面氧化膜不完整的涂层遭受局部较快腐蚀时,则通常表现为双容抗弧特征。  相似文献   

17.
5Ni-xNiO-NiFe2O4 cermets with different NiO contents were prepared and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in Na3AlF6-Al2O3 melts was investigated in laboratory electrolysis tes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ing NiO is unfavorable to the densifieation of NiFe2O4-xNiO ceramics, while small Ni dop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intering property. The electrolysis tests show that excess NiO is beneficial to the reduction of Fe while has little effects on that of Ni in the bath; the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s of Ni, Fe are below the corresponding solubilities of NiFe2O4-xNiO, implying that corrosion mechanism changes while electrifying. Post-electrolysis examination of anodes shows that Ni metal leaches at the anode surface, yet the substrate ceramic prevents the penetration of bath and the further loss of metal phase.  相似文献   

18.
利用挂片实验研究了6种可溶盐对涂层下Zn腐蚀和涂层失效的影响.发现对Zn基体来说NaCl对腐蚀的促进作用小于Na2SO4,接近于Na2SO3和FeSO4.NaNO3只对涂层起泡有较大促进作用,对腐蚀的影响较小.而ZnCl2无论对腐蚀还是涂层起泡都无不良影响,甚至有一定的抑制腐蚀的作用.聚氨酯涂层的保护作用好于醇酸涂层.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水分子和涂层分子的碳基C-O形成氢键,因此水的渗透扩散比氧快得多.  相似文献   

19.
在Fe-B合金的基础上加入Si、C等元素并研究了C、Si对该合金耐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B合金中加入0.5mass%~8.0mass% Si以后,Si固溶在α-Fe中,随着Si含量的增加,该合金的耐蚀性增强,但晶粒变大,力学性能下降;Si含量为1.5mass%时,该合金的腐蚀速度出现最低值;在Fe-B合金中加入C起分散化合物的作用,增加材料中网格的数量,细化晶粒,提高其耐蚀性和力学性能;同时生成的碳化物提高该合金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