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字史料、图像史料、考古遗存和建筑实例,简要回顾了中国从穴居时代到晚清时期的顶棚发展史。数千年前,顶棚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部件,更重要的是,它成为礼制系统的一部分,被赋予了尊崇和中心的意义。此后的顶棚吸收了诸多富有象征性的形式要素,并由结构策略和几何法则构筑其基本语汇体系,这些基本语汇的巧妙排列和丰富变化,是中国建筑体系采用简约统一的构架形式塑造千变万化的场所特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辽金时期的建筑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下的产物,为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时期留下的天花藻井的实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样本。文章以辽金时期典型殿堂藻井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辽金时期殿堂藻井的形制结构、藻井与建筑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藻井在建筑空间中所营造的空间特征几个方面的解读,总结辽金时期殿堂藻井的布置特点,从而展现藻井对殿堂建筑空间营造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入口大厅、南北联系厅等部位形成的整个公共区间其吊项统一采用的是一种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藻井吊顶,气势宏伟、造型别致,吊顶藻井材料采用新型的铝合金方筒,并巧妙地将藻井吊顶安装在双向钢桁架高度内。通过对整体组合后的单个藻井实施吊装、组合、微调等一系列的施工深化设计,实行分层组装、整体组合的安装方案,建立了地面上与吊顶处两个施工作业面,将整个藻井关键性结构连接部分的钢骨架与马道系统提前在上部进行施工,将精密细致的饰面安装工作在地面上精细组装,再进行整体吊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安装精度,在保证其他装饰施工工序的同时,整个天棚藻井施工体系的安全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7.
《Planning》2013,(18)
文章着重从新疆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将新疆本土艺术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资源纳入新疆美术教育研究的必然性,试探索出一条符合新疆本土艺术文化特点的美术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走进故宫参观游览时,举目上望,会发现所有建筑屋顶上正脊两端、垂脊、岔脊、戗脊上,都装饰着一些琉璃动物形象。正脊两端的叫吻(俗称大吻),它最引人注目,岔脊、戗脊尽头都有一排排的琉璃小兽。大吻庄严华丽,小兽生动活泼。这些吻兽不仅是一种装饰,为古建筑平添无限光彩,而且还是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10.
11.
《Planning》2014,(2)
"多义词词义搭配知识库与词义标注"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国家语委‘通用语料库’的汉语义频词库的开发"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对最初设计的目标定位、处理的词语数量、语料规模都作了较大调整,表现为由义频研究转至义频获得,由部分多义词转至现代汉语的整体双音高频多义词,由2000万字的核心语料库转至2.5亿字的通用语料库。研究成果由7个资源库与3个软件处理平台构成,从而达到词义自动标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创建性地提出了基于词语词义为依据的建筑思维与建筑构成的设计模式,通过对文字词语词义的精心择定,进而引发关联思维的建筑概念立意与建筑构成的逻辑演绎。依据此种设计操作程序,相关的建筑文化、艺术与技术问题在执行过程必然得到较为妥当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世界建筑中独立存在的体系,其术语的含义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对书籍及相关文献的阅读,梳理"材料"一词于中文语境中的含义变迁,并试图反映不同含义背后的材料观念.文章以古代中国的"材料"含义为重点,并将其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材料观与同时期西方材料观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中国传统材料观:"材""料"是建设活动中尺度与计量单位;装饰材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关注材料本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杨文滢 《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学报》1998,(1)
本文指出词汇揭义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语义学理论和外语教学实践为依据提出词汇揭义的三个要点——Conceptual meaning,Collocation,Equivalency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较为完整地解读“紧凑”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探讨“紧凑”的度量与评价.文中从形式、规模、密度、结构和过程五个不同视角分类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关于“紧凑度”的相关研究,并就其切入点与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系统地展现了国际间关于紧凑度量研究的现状.同时,本文从“紧凑”内涵出发,有效界定出“紧凑度”的概念本质,即“对城市空间相对土地利用的效率以及相对市民行为的质量的衡量”,进而将其分解为“客体紧凑度”与“主体紧凑度”.在这一宏观思路的指导下,本文构建出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紧凑度”概念体系与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借助于先进的科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是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将当代科学前沿理论——自组织理论的观点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中,探究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动力和途径,以期从不同侧面来探索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系统梳理、比较大量古籍文献来探究“玫瑰”
词源,结论归结如下:1)“玫瑰”较早在汉代为“火齐(音
霁)珠”的宝珠,后晋代《西京杂记》中首次出现了作植物义
的西汉“玫瑰”,但其与现代植物学中玫瑰(Rosa rugosa)
的关联性尚缺乏直接证据;2)“玫瑰”含义的转变体现了珠
宝与同名植物在形、色、香上的关联;3)古代“玫瑰”二字
音形多重,早在汉代就记有与现代相同的读法,早期“玫”
又作“玟”,“瑰”还可音“回”;4)玫瑰作为植物别名众
多,如徘徊花、离娘草、玉蕊等,其中一些还与蔷薇属其他植
物有关联,且寓意多元。对古代“玫瑰”含义的考证研究,有
利于中国传统植物资源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为我国花文化
的创新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是生产方式的转型。市场经济的特征既是商品交换的普遍化,也是资本寻求增值的生产。建筑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同样在资本生产方式中存在。随着建筑商品化而产生的种种范式冲突、反常与危机,"生产"视角的反思可以为学科建设提供一个宽域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20.
佛塔,在所有佛教建筑类型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不朽的精神内涵,是佛教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而塔刹,那个挺立在塔尖直上云霄的物件,是佛塔中的一个重要造型元素,承载着无数佛教徒和佛德崇拜者殷切希望。本文分析了佛塔的源流及塔刹的构成要素,重点探讨了刺天式、宝葫芦式、宝瓶式塔刹的造型特征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