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竹叶、松针复合发酵饮料抗氧化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酿造》2008,(5):36-38
  相似文献   

2.
以老鹰茶为原料,利用复合乳杆菌发酵制备老鹰茶饮料,研究发酵工艺对老鹰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发酵液初始pH、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发酵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并对发酵前后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初始pH为5,接种量为2%,发酵时间16 h,该条件下发酵...  相似文献   

3.
《粮食与油脂》2017,(1):46-48
以苦荞麦为原料,研究苦荞麦精提取物、粗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C为对照,测定苦荞麦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苦荞麦精提取物、粗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能力为维生素C精提取物粗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法、羟自由基(.OH)体系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体系对南瓜酒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南瓜酒中VC、多酚和多糖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瓜酒对DPPH自由基、.OH和O-2.均具有较强的清除效果,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清除效果优于相同用量条件下的南瓜提取液;同时表明VC、多酚和多糖是南瓜酒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石榴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石榴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2,2-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生成体系,研究石榴皮提取物及绿茶多酚、没食子酸为对照,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的半清除率分别为I:C50=71.37 mg/mL、SC50=557.55 mg/mL、DC50=31.98 mg/mL;没食子酸对这3种自由基的半清除率分别为I:C50=51.85 mg/mL、SC50=289.2 mg/mL、DC50=37.65 mg/mL;绿茶多酚对这3种自由基的半清除率分别为:IC50=66.67 mg/mL、SC50=1043.91 mg/mL、DC50=22.48 mg/mL。石榴皮提取物对小鼠肝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半抑制率EC50=5.21 mg/mL、没食子酸半抑制率EC50=22.82 mg/mL、绿茶多酚半抑制率EC50=3.47 mg/mL。研究表明石榴皮提取物较没食子酸和绿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石榴皮提取物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茶梗、竹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制备固体复合饮料,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茶梗-竹叶提取物固体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竹叶提取液(17.3 g/L)11.0 mL、茶梗提取液(16.1 g/L)10.0 mL、绵白糖(500 g/L)10.5 mL和柠檬酸(80 g/L)2.5 mL。按此比例混匀喷雾干燥,得到茶梗-竹叶提取物固体复合饮料产品。该产品按5~6 g/100mL的较优比例冲调,具有绿茶和竹叶的清香,滋味酸甜可口,整体风味协调爽口。该产品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3.39、10.11和18.37 mg/mL,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此条件下得到的茶梗-竹叶提取物固体复合饮料为淡黄色粉末,溶解性良好,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该研究为茶梗-竹叶固体复合饮料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合成大黄酚-锌配合物,比较大黄酚及大黄酚-锌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大黄酚和氯化锌为起始原料,通过配位反应合成大黄酚-锌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金属配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酚与大黄酚-锌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向日葵花中提取黄色素,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向日葵黄色素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都具有较强清除作用,并且随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向日葵花黄色素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抗氧化剂,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95%乙醇提取板蓝根,并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依次萃取,醇提后药渣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采用铁氰化钾还原反应、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三种抗氧化模型,比较上述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抗氧化活性与总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板蓝根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与总糖含量相关性较小。其中,氯仿萃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IC50值分别为3.38、0.19mg/mL,是从板蓝根中筛选非多糖类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部位。醇提后药渣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得的粗多糖部位总糖含量最高,为18.66%。板蓝根所具有的抗氧化活性可能是该药发挥解"内毒"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体系来研究体外桑黄深层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深层发酵得到桑黄发酵液,经过离心和旋转蒸发得到发酵上清液,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其进行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物和萃余物,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黄发酵上清液乙酸乙酯萃余物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且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各组分的抗氧化能力递减顺序为:乙酸乙酯萃余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发酵上清液>石油醚萃余物。定性实验初步验证上清液萃余物中抗氧化成分可能为黄酮、酚类、蒽醌类等。   相似文献   

11.
发酵酒是以粮谷、水果等为原料经发酵工艺酿制的低度酒,口感清冽,营养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该文总结了黄酒、啤酒、葡萄酒和果酒这4种典型发酵酒的抗氧化能力和主要的抗氧化成分,为开发具抗氧化功能的发酵保健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雷竹笋为原料,采用植物性乳杆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制得发酵笋制品。探讨了发酵时间、接种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比各因素对发酵的影响,经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即发酵时间为5d,蔗糖添加量为5%,接种量为5%,植物性乳杆菌与酵母菌的菌种比为3∶1。该制品香味浓郁,酸甜适宜,是一种新型的发酵蔬菜食品。  相似文献   

13.
《粮食与油脂》2015,(10):1-4
竹叶多糖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的植物活性多糖,近几年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该文综述了竹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与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以期为其在功能性食品和药品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竹笋、鲜红辣椒为原料,以感官评分和总酸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并优化了竹笋糟辣椒产品的加工工艺和配方,并分析竹笋糟辣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含量、菌落总数、亚硝酸盐含量及pH值和总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竹笋糟辣椒的最佳配方为盐用量5%,腌制时间为6 d,白酒用量3%,竹笋与辣椒的质量比为1∶1(g∶g)。在发酵成熟(6 d)时,乳酸菌数对数值达到最大值9.8,菌落总数对数值和亚硝酸盐含量降到最小值,分别为3.1和0.48 mg/kg,pH 3.2,总酸含量0.757 g/100 mL。  相似文献   

15.
竹康宁中竹叶总黄酮的提取及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竹康宁中竹叶总黄酮的提取及测定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乙醇回流提取法和硝酸铝比色测定法进行试验。结果:确定了乙醇回流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是:70%乙醇,料液比1:30,90℃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比色法测定3批次竹康宁中的竹叶黄酮,回收率为88.0%~92.0%,RSD为1.3%~2.2%,样品含量在5.1%~5.3%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易于推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3):254-259
综述了竹叶的功能成分、提取技术和饮料应用的研究进展,其中包含了对不同竹属间主要功能成分异同的阐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竹叶开发保健食品和药品提供较系统的资料和信息。  相似文献   

17.
发酵饮料是指饮料原料通过乳酸菌、酵母菌或其他允许使用的菌种发酵后调配而成,酒精含量在1%(体积分数)以下的饮料。发酵饮料均含有大量的具有营养与保健作用的益生菌。本文围绕着发酵饮料用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饮料的分类,发酵饮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做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发酵饮料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旨在为综合开发应用具有不同益生特性的发酵饮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特色腐乳“茶陵豆腐乳”的生产工艺,以及在此传统食品中添加“松茸”而制成独特风味的腐乳新品种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提醇沉法从玫瑰花中提取可溶性多糖,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提取多糖的最优务件;通过H2O2/Fe和AP-TEMED体系观察体外给予玫瑰花多糖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3(W:V);玫瑰花多糖对O2-·和·OH较好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2.3 %和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