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石沟铀矿床是我国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矿体呈透镜状及脉状断续产于壳幔混源黑云母花岗伟品名÷脉中,铀矿物以品质铀矿为主。通过该矿床矿化黑云母花岗伟晶岩及铀矿化特征研究,提出了该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期拉张动力环境,成矿岩浆属于温度≥700℃、富铀、含F及CO_2、低氧逸度的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体系,铀以氟羟基络合物形式迁移富集,岩浆-热液体系沸腾、去气作用是晶质铀矿沉淀成矿的主要成矿作用,形成品质铀矿环边的黄铁矿、方解石、铀石等矿物是热液成矿阶段产物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姚连英、仉宝聚撰写的《相山热液铀矿床实验地球化学》专著,于2014年8月由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在北京出版发行。《相山热液铀矿床实验地球化学》一书对中国相山铀矿田的"双混合"成因理论模式进行了大量系统的模拟实验研究总结,模拟合成了10类矿物共生组合和20多种胶状结构形态的沥青铀矿。详细论述了交代蚀变矿物的胶态化和交代吸附作用是矿质高度富集的重要因素,酸碱中和是热液铀成矿的基本机制;应用水的临界奇异效应探索岩浆活动、火山作用、构造变动等系统在成矿作用中的重要性。在本书序言中,中国科学院王德滋院士认为,作者重点模拟了"双混合"模式成矿过程中的沉淀富集机制;  相似文献   

3.
划分出具有矿化作用标志的面积是局部预测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铀矿床来说,也像很多其它热液矿床一样,常常把交代蚀变岩(粘土岩、黄铁细晶岩和霏细岩等)的发育区看作是矿化的标志。但是,在热液矿床(包括热液铀矿床)上,交代岩常常是矿前产物,而矿化常常与矿化作用的较晚阶段有关。可以认为,细脉浸染状矿化(矿前、矿期和矿后的)是在这些环境中矿化作用(或者热液作用的成矿阶段)显示的可靠标志。  相似文献   

4.
热液型铀矿床是最主要的工业油矿类型。前苏联、东欧国家的一些热液铀矿床的储量达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金属铀。通过对这些铀矿床的矿化特征和产出条件分析对比发现,它们之间虽然形成时间、矿石组分和具体赋矿条件不同,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点:(1)都产于古老地壳发育区。(2)矿化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发育。岩浆活动具多期多相、演化程度高、岩石铀丰度值随岩浆演化而增高。断裂构造发育,具多期活动特征。深大断裂发育区,特别是构造结往往是成矿有利部位。(3)发育有与铀矿化有关的热液活动,其热液特点是富含Na~+(K~+)、Ca~(2+)、CO_3~(2-)、F~-等离子,氧逸度高,温度为100—350℃。这些共性就是大型、巨型热液铀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我国古老地壳发育、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并已发现了一批热液铀矿床,所以完全具备形成大型、巨型铀矿床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吐哈盆地SHT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腐殖酸及其组分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铀矿石中铀与有机质主要以腐殖酸吸附或腐殖酸盐形式存在。铀矿石中腐殖酸及其组分的分离实验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腐殖酸,特别是其组分富啡酸与后生砂岩铀成矿富集作用的密切联系。报道了有机质在砂岩型铀矿床成矿过程中作用机理的新认识,即在氧化带有机质被氧化破坏,形成可溶性的铀腐殖酸络合物淋滤进入地下水,在地球化学过渡带以腐殖酸盐的形式沉淀下来,并造成过渡带矿石中有机碳含量的增高。  相似文献   

6.
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等物理条件变化影响铀溶解、沉淀能力,在热液型铀矿研究中对揭示铀富集沉淀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沙子江铀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微量元素化学分析和物理化学条件模拟实验。变温实验和恒压变温实验结果表明在饱和蒸气压及6.89 MPa条件下,铀在0.5%NaHCO3介质中的优势溶解温度为80℃;在20 MPa条件下,相当于地下埋深约702~800 m, 150℃为铀的优势溶解温度; 200℃恒温条件下,随压力的增加,铀在0.5%NaHCO3介质中的溶解能力逐渐降低。研究表明来自地壳深部的含铀成矿流体随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引起的温度波动有利于铀富集沉淀,减压作用中压力变化并非铀富集沉淀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7.
诸广山成矿区铀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诸广山成矿区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区内典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该区铀矿床成矿模式,指出成矿地质流体是上地幔热流体对富铀的前寒武纪基底、印支期、燕山期富铀花岗岩体交代、萃取作用的产物。成矿铀源来源于前寒武纪富铀基底和印支期、燕山早期富铀花岗岩体,成矿作用受统一的晚中生代伸展构造—深源岩浆热液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了内带碎裂蚀变花岗岩微脉浸染型、硅化碎裂花岗岩脉型铀矿床和外带构造角砾岩脉型铀矿床等3种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8.
3702铀矿床属于碱交代花岗岩型矿床,从简述成矿地质背景入手,重点对碱交代岩特征和矿床成矿机理进行了分析。碱交代岩主要由岩浆后期的自变质作用和岩浆期后的热液蚀变作用形成,其分布主要受十万山花岗复式岩体中印支期花岗岩体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体接触带控制,其次受印支期岩体断裂构造带控制;铀矿化主要受碱交代岩控制。  相似文献   

9.
8411铀矿床成因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热液矿床(包括铀矿床)研究中重要的问题是:成矿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在成矿过程中是怎样演化的;在矿脉中沉淀的各种成矿元素又是从哪里来的。当然,可以有很多准则(地质、矿物、岩石化学与微量元素等)来判断成矿溶液的成因和成矿物质的来源,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同位素准则具有其它准则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我们在对8411铀矿床开展常规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的同时,也较为系统地进行了氧、硫、铅同位素研究工作。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铀矿床大多产于地槽褶皱带和活化区地质背景中,以热液铀矿床占主导地位。铀矿床的成矿时代集中于中生代末、新生代初,即白垩-第三纪时期,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根据铀-铅同位素体系演化原理论证了铀的活化成矿观点;根据地质体中铀的丢失和异常初始铅判别铀源及评价成矿远景。轻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溶液中硫、碳同位素组成与含矿岩石的性质有关,“就地取材”特征表现非常明显;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表明中国热液脉型铀矿的成矿溶液来源有三种情况,即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相混合,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变质水和大气水相混合。  相似文献   

11.
铀源体、活化区、红色盆,断陷带构成我国后加里东隆起区花岗岩型铀矿床四位一体的区域成矿要素。 加里东准地槽发育阶段,广泛沉积了C、Si、泥富含有机质的碎屑岩建造,吸附了大量的U,形成震旦-寒武纪的含铀岩系。印支-燕山期大规模的花岗岩浆活动,使得陆壳遭受强烈的改造,含U基底岩系被吞蚀和重熔,形成富U花岗岩体。多次的构造、岩浆活动进一步使岩体中的U遭受内生、构造、表生的活化改造,产生活动U的富集区。在白垩-第三纪的干旱、炎热古气候条件下,U经过强风化和热水浸出,在断陷带内富集成铀矿床——“岩源活化”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2.
铀源体、活化区、红色盆,断陷带构成我国后加里东隆起区花岗岩型铀矿床四位一体的区域成矿要素。加里东准地槽发育阶段,广泛沉积了C、Si、泥富含有机质的碎屑岩建造,吸附了大量的U,形成震旦-寒武纪的含铀岩系。印支-燕山期大规模的花岗岩浆活动,使得陆壳遭受强烈的改造,含U基底岩系被吞蚀和重熔,形成富U花岗岩体。多次的构造、岩浆活动进一步使岩体中的U遭受内生、构造、表生的活化改造,产生活动U的富集区。在白垩-第三纪的干旱、炎热古气候条件下,U经过强风化和热水浸出,在断陷带内富集成铀矿床——“岩源活化”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3.
洛德夫(Lodeve)盆地位于法国(France)中央地块(Massif Central)南缘,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主要为构造-岩性控制型砂岩型铀矿床。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洛德夫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的成因模式。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有三种铀矿化,铀矿化主要受构造控制,盆地内ENE-WSW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矿化同时也受控于岩性,含矿层均位于二叠系奥顿阶(Autunian)中下部。在此基础上盆地内铀矿成因较为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铀成矿具有成岩早期还原吸附、成岩晚期富集沉淀及后生热液成矿三种成因,分别与三种铀矿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证明了酸性岩幸墙为铀-钼矿化的矿后产物。岩墙中的铀矿化与成矿期的铀在晚期热液作用下的再生有关。在内生铀矿床形成条件的研究中,矿化与岩墙的关系问题占有重要位置。对二叠一三叠纪流纹一白岗质次火山岩侵入体中_的铀一铂矿床矿化与被称为晚期岩浆活动的区域性岩墙的关系问题得到了最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法国脉型沥青铀矿床的地球化学和地质年龄的资料,和热液成因学说是矛盾的,虽然提出了热液说,但大陆风化说仍然是关于法国沥青铀矿脉矿床成因的适宜理论。该理论包括:1)含铀区大多与花岗岩有关,在缺少任何植被的情况下,花岗岩中的铀(晶质铀矿)易受风化而与Si、Al、Na、和Ca一起淋滤出来;2)除Na外,这些元素主要是在含有石英、粘土或方解石胶结物的沥青铀矿床中发现的;3)这个风化条件是在二迭纪形成的,约255百万年前,在此期间可能形成矿化(用U-Pb法年龄测定);4)脉型沥青铀矿床在矿物共生组合和生成次序上,同地表来源的铀矿床,如美国某些由渗透水循环而形成的矿床,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则脉型矿床应当与红层同时生成,而红层的存在即可成为有意义的指导区域普查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郴州—钦州铀成矿带南西段铀矿化类型多而杂,成矿成岩时差大.在成矿时间和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区域成矿时间的集中性,与区内燕山晚期伸展拉张的断陷期相吻合,不同类型的铀矿床是受伸展拆离的深大断裂统一控制的中低温热液铀矿床.铀源具多源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是兴蒙地槽区中间地块经什那干期、加里东期、海西期三期花岗岩、中新生代大陆裂陷火山作用等多期构造岩浆改造的活化区,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火山盆地铀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伴随区域地质演化过程发生了四期铀的预富集作用和三期热液叠造铀成矿作用;根据U-Pb同位素、诱发裂变径迹研究表明,由加里东期、海西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组成的基底是火山盆地铀成矿的有利基底,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是火山盆地铀成矿直接的有利铀源体,白垩-第三纪伸展裂陷玄武岩浆活动是火山盆地铀成矿的重要热造条件。在与国内外典型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九条找矿判据、提出了贯通式火山塌断盆地多源混合热液铀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的主攻靶区。  相似文献   

18.
矿床在地壳深部形成的物理条件矿石沉淀的深度和垂直范围问题一方面与地壳构造有关假说有联系,另一方面与矿床成因或其来源有关假说相关。已公布的大部关于矿石沉淀深度及其垂直范围的资料和讨论都涉及到热液矿床。热液矿石带状分布问题包括每个带范围大小,按目前认识,矿化带围绕着形成矿石岩浆体分布,在岩体之上组成若干共生组合,它们的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受到物理条件和发生矿化的化学环境的限制。决定矿脉长度或者矿石浸染范围的相同或者非常近似的物理条件,同样决定成矿岩浆在地壳中的位置,或者产生变成矿床的变质带的位置。因之矿石沉  相似文献   

19.
捷克铀矿业在历经44a的区域地质详查和铀矿研究的基础上,今天已基本掌握了波希米亚地块的特征。 在波希米亚地块铀富集的过程中,华力西构造运动是基础;反过来,铀的富集程度也相应地反映了波希米亚地块各个成矿带华力西构造活动的强度,其中包括:Saxo-Thuringian区、Barrandian-Zelezne hory区、Sudetic区和Moldanubian区。 本地块的内生热液铀矿床产于结晶岩中,以矿脉或矿带形式产出,主要成分为:石英-碳酸盐-沥青铀矿、硫化物-沥青铀矿和钠长石-绿泥石-水硅铀矿-水云母等矿物组合,外生铀矿床产于沉积岩中。 研究还发现,波希米亚地块铀富集的空间分布与地壳深断裂和华力西酸性花岗岩类的深成岩体有关,主要铀矿化就在这些岩体的外接触带富集,且成矿年龄较早,相当于晚华力西期和基米里阶期(Kimmerian),而外生铀矿成矿年龄相当于晚由垩世到中新世。 本文主要通过波希米亚地块93个内生成因铀矿体的样品分析,阐述铀成矿的地球物理和地质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热液成因脉型矿床为主的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含铀热液的流体来源、铀的迁移及沉淀机理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含铀热液的大气降水是主要来源,次为幔源流体;铀的迁移形式和过程与铀在自然界的赋存状态有关,在含铀热液中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络合物和氟化铀酰络合物形式迁移,在氧逸度低的幔源流体中,铀可能以四价卤素元素络合物形式迁移;铀的沉淀与含铀热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有关,主要沉淀机制包括:温度和压力的快速降低、含铀热液浓缩作用及流体混合作用、幔源物质加入。对华南某一类型花岗岩型铀矿而言,可能是某一种沉淀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但这种沉淀机制不是惟一的,往往是多种沉淀机制相互叠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